這東西真的是看命,一般來說一年不至於出什麼問題,買就圖個安心,一旦出問題就值回票價(畢竟蘋果出問題維修都是很貴的)。

所以我的意見是,買不買看自己口袋,寬裕就買,手頭緊巴巴那就算了吧。

我是不買的那部分人。


蘋果產品要買延保只建議買官方的。修一次回本。

京東的保修是委託的第三方保修,官方和第三方你覺得哪個靠譜?

由於MacBook系列集成度越來越高,所以維修難度也越來越大,以前還可以華強北走一波,現在動不動就得換主板。

蘋果的官方維修非常昂貴,因為集成度高,我的15款mbp觸摸板壞了,結果幫我換了整個觸摸板+鍵盤+電池,店裡說這些都是一體的,要換得一起換。沒有Applecare的話修一次還是非常肉疼的。

另外Applecare+(注意加號)是帶意外保修的,出現意外損壞也可以出一點費用來維修,這個費用肯定比正常維修費用低。非常值得。


我今年九月買的,15寸,2000買了ac,當時想了很多還是買了。買個電腦又不是供著的,三年內你屏幕肯定會臟,而且清灰塵也免費


我15款是購買了AC的,期間換過2次屏幕+一次電池。

屏幕是因為鍍膜問題,電池是容量低於80%換的。

以上都沒有再額外花錢,而且換電池是連著C面板一起更換的。

哪怕只是在AC期間只換過一次電池,我覺得也是值得的。

但不建議某東的保修。


  1. 要不要上2500的ac+

首先,我的結論,蘋果收你的智商稅。

技術支持?需要技術支持你買MacBook Pro 幹啥?識相點買華為或者微軟或者神州都是好的選擇。

意外保修?2500,買啥不好;

但是不是免費,還要額外付費:「對於屏幕損壞或機身外殼損壞,收取 RMB 799 的服務費;對於其他損壞,收取 RMB 2299 的服務費。」

你買新款16寸的,桌上供著,包裏放著,會發生啥意外?蘋果正常使用應該是兩年質保(很久不買蘋果設備了,可能不準確)。按照我對蘋果的理解,2年內沒有壞或者召回,那基本上不會出問題。比如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用的MBP是MacBook Pro (Retina, Mid 2012)外接2K的顯示器。

如果你不是土豪,何必被蘋果薅羊毛?如果你是土豪,你為啥要在意這個?

2. 某東全保修險

首先,我的結論,比蘋果還要壞。

當這個由 京東金融保障服務官方旗艦店 提供的服務的頁面裏包含甲醛檢測空氣消毒之類這種純忽悠的項目時,我就知道好不到哪裡去。

至少蘋果會給你換新(原廠)配件,如果不能修,給你個新的。

某東呢?首先看一下是怎麼玩文字遊戲的。

1,2,3可以忽略,我不知道這個該如何定義,就是放著不動,然後就壞了的意思。

重點是4,意外。所以這個全保的核心是意外潑水、碰撞和摔落等意外導致的非人為故意損壞。只負責一次,發生了就服務結束,要重新購買。

聽起來合理,但是你為什麼要叫做 「全保」 ?

OK,不重要,繼續,免責範圍:

呵呵,

意外發生了,電腦還能用,不好意思,不修。

摔得太厲害,比如,你騎車,掉落,摔得掉零件出來(分離),對不起,不修。

主機以外,不修,主機內的電池,不修。

經營性使用,啥叫經營性使用?帶到公司給公司幹活算不算?

廠家可以保的,保質期內的我不修。

你別管我怎麼修,我隨便拆機,隨便換,你管不著。

總結一下,某東的全保是:

你要在完全個人使用的情況下,在廠家質保期外,服務範圍期限內,修一次。發生意外,能正常使用或沒摔掉零件之外獲得一次拆機維修。

就這我給你699?你給我保了啥?

某東主營不賺錢,就在周邊搞錢。

100萬重疾附加100萬意外一年才655還不限次數。

所以,如果要買某東,還不如讓蘋果薅羊毛。


這個得看你日常行為模式,如果保護得好,沒有容易產生意外的環境,那麼其實可以不買,因為一睜眼一閉眼兩年就過去了。

如果評估自己的行為模式會產生損壞的風險,那麼就盡量買上,因為修起來真肉疼。


大兄弟,對意外是不是有什麼誤解呀,意外就是意料之嘛,我覺得蘋果的AC是雙贏的


告訴你吧,沒用的!我2017年買了16寸的Pro,也買了延保。現在內屏花了,拿去修,他不給我保修,就算我花了兩千多買了延保也沒用。

因為我外觀上有磕痕,他就說我是人為損壞,不給我保修,讓我再花5700買一個屏幕。

我覺得我就是一顆韭菜,蘋果公司覺得我有錢就反覆收割我,我買了這個延保就是因為我傻。如果你真要買延保,一定要再花幾十塊錢買個塑料殼套著電腦,畢竟有個磕痕是難免的。

我沒注意具體機型。我已自己量了一下尺寸,大約有16寸,我就以為我和提問的人買的是同一個型號。不管怎麼說,這應該是當時最貴的機型,沒什麼好說的,反正這就是事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