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應該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1、健康的懷疑,批判性思考。人的頭腦,不應該是需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應該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追尋知識,重點不在量的積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重點在於方法論的掌握。所以不要以課程的多寡、學生的忙碌來評判大學教學,更應該深入進去看教學本身的有效性,填塞與灌輸是一種精神暴力。少即是多。

2、簡單而純粹的自我,就是力與美的源泉。簡單不等於簡陋。在大學裡苦修二專、瘋狂考證,既違背第1條,也未必有效。來,「雞湯」喝一口:大學裡,你需要找到並塑造你自己!一旦找到,你必簡潔而有力。

3、你的力量來自於你的獨特性!永遠不要擔心你與眾不同會因此落寞,恰恰相反,未來世界裡最糟糕的就是毫無特色、泯然眾人,你拼力打造的「多多益善」,會因雷同者太眾而失去競爭力,而廣博的、多樣化的、個性化的市場,完全可以接受、並熱烈歡迎你的小眾與不同!不要怕,Be different!

4、為什麼就業市場越來越能接受與眾不同?因為信息時代,一些獨特的產品或服務的供給者,與其小眾的受眾之間的渠道被打通了。

為什麼跟別人一樣會很可怕?因為平權時代,你能搞到手的,別人也都能搞到,供給側嚴重過剩。

開發出一款別人無法模仿的產品出來,才能獲得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那就是你自己!你天然獨特。

如何評價「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種觀點?

什麼樣的能力會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的人生經驗?

提供:職業諮詢/職業與教育規劃/職業教練

有意付費諮詢者,請加微信:willwang021


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給正在讀大學的學生一些建議,談不上建議吧,只是自己的一點感悟吧,因為每個人的大學生活甚至是人生是不同的。寫在下面,請借鑒

首先說一下自己的大學生涯吧,我是一名高考失利的學生,讀了專科後來參加專升本,順利進入本科學習,之後又考研,目前準備複試中,一路上可謂是艱難、曲折。專科期間,參加了學生會和一些其他的社團,可以說,涉獵很廣泛吧。

就社團組織而言,剛進大學那會,肯定各種邀請你參加,不過還是不能盲目參加,因為有些社團是真的沒有意義,我個人覺得學生會還是一個很不錯的組織(即便有些人會認為學生會就是一個徒有虛名的學生組織),如果你想去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還是可以選擇一下的,看自己的態度吧,我當時就想著培養自己社交方面的能力,所以加入了外聯部,後來也是一步一步憑著自己的努力,當上了部長,也組織了大大小小的活動和拉贊助,自己的社交能力雖然不說很好吧,至少比之前的自己好很多,也得到了提高。

就學習而言,這個也要看自己想不想拿獎學金吧,我自身家庭情況不好,所以當時也算很拼吧,雖然專科的相對於本科的稍微好拿一點,不過也是要不斷努力的,其實只要拿出高中努力的70、80%的努力就可以了,專科的一些獎學金還是相對於本科較容易的,另外競爭力也不是很大,如果想要拿獎學金的同學,可要好好的學習喲

對於競賽而言,還是多參加一些比較好,我從大二開始跟著專業課老師一起搞比賽,大大小小的獎也拿了一些,最主要是,你可以學到書本之外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這對於以後入職工作都是有幫助的,另外還有來自學校的福利,反正參加比賽,百利而無害

對於升學,因為我是專科,所以經過了升本,然後讀研甚至以後可能讀博,如果你是本科起點的話,還是覺得應該去讀個研的,在備考過程中,你會受益匪淺的,個人覺得,經歷過考研,才能更好的懂得自己的人生規劃,當然,如果你很優秀,可以選擇保研。

每個階段都有你的目標,並且在這個階段,你仍然需要付出努力,不要輕信那些,讀了大學就自由的一些話語,用今年考研屆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讀研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同樣「讀大學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加油吧!未來的棟樑之才


珍惜每一天,不管是出去浪還是搞對象還是兼職工作或者學習啥技能,都要過得充實,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珍惜每一天,大學時光像放屁一樣短暫又耐人尋味。


1.盡量在大三時規劃好實習、工作或者考研考公事宜。

2.修身養性,多看書,無所謂什麼書,金庸的武俠小說都行,不想看書就看電影。

3.畢業論文提前寫好初稿後期會輕鬆很多。

4.珍惜大四最後一年。


趁早從網上下載幾份簡歷模板,那些優秀簡歷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別等大四了才發現簡歷沒什麼可寫的,虛度四年光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