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疫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有些同事對於出差開會這事還是挺敏感的。所以公司想採購一款會議平板,國內的會議平板哪款比較好呢?


我以前還真沒咋瞭解過會議平板這個東西,也是今年疫情爆發的原因,公司採購了一臺會議平板,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會議平板,感謝公司帶我見見世面哈~

先說下,我們公司用的是華為IdeaHub S 65英寸的版本,第一次使用它開會,它上面的一些高科技功能真的成功引起了我這個鋼鐵直男的強烈好奇心,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頓時對會議平板充滿了好奇心並瞭解了一番。

原來會議平板最先是在國外出現使用的,國外比較出名的會議平板品牌有微軟和谷歌,但這2個品牌的會議平板與國內的會議平板相比不僅性價比低,而且一些功能、設置都沒有很貼閤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國內比較出名的會議平板品牌有Maxhub、皓麗,還有華為IdeaHub。聚焦國內這三款比較知名的會議平板品牌,現在市場佔有率相對高的是較早入局的Maxhub,然後皓麗整體價位偏低,對於一些預算緊張的小企業來說,也是蠻有吸引力的。而華為IdeaHub,是華為今年推出的智能協作辦公的終端產品,之所以那麼快打響名堂,是因為Maxhub和皓麗這兩個品牌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華為做的則是從有到優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憑藉過硬的實力,很快地就受到市場的認可。

我們公司購入的華為IdeaHub S,第一個讓我驚喜的點就是它的智能書寫輔助功能,其實在會議平板上面寫字,有時候就很容易把字體寫得很大呀,然後就佔了整個版面很大的空間;還有的同事可能書寫比較潦草的話,別人看起來也蠻喫力。但有了智能書寫輔助功能,馬上就可以把文字、圖形轉化為列印體,自由放大縮小,放到合適的位置,讓內容批註更加清晰、整潔。

第二個比較讓我驚喜的點就是它的音視頻能力,說到這個不得不說,華為20多年的音視頻技術經驗積累可不是蓋的,簡直讓你有種跟對方簡直是面對面開會的那種感覺。12個線性陣列麥克風,可以8米內精準拾音,即使你坐在會議室角落,也可以聽清楚發言者說的內容。華為IdeaHub還有發言人追蹤功能,能夠時刻給到發言人特寫鏡頭,而且通過人臉識別辨別發言人是誰並展出發言人的名字,這樣交流對話的時候,能夠一目瞭然到底是誰在講話,而且通過那個發言人電子名牌,接話時候,可以直接呼出對方的名字,更加有親切感。讓你有了一種你們是在面對面開會的錯覺。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遠程雙向協作的功能,這個可是華為IdeaHub獨有,你們有試過線上籤約嗎?這個功能就可以幫你實現。視頻的雙方都能夠同步對內容進行批註了修改,而且雙方批註的內容是完全同步展示在對方的屏幕上面的,以前簽約都得把合同郵寄來郵寄去,現在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快遞費都省了。內心飄過四個大字:猴犀利呀!!

不過話說回來,公司的會議平板最終如何選擇,除了看功能參數這些外,也得結合實際會議室的大小,經費預算等因素,一般65英寸可適用於大部分中小型會議室,86英寸適用於大會議室,費用在2~6W不等,但我個人建議樓主還是選擇大品牌,這樣售後服務方面也有保障。


說起平板iPad肯定是最好用的,但是國內也在迎頭猛追,我覺得華為的平板就不錯,性能也不錯,價格也合理。


其實這點沒怎麼接觸過過,我見許多公司只要是日常的可以連接公司進行簡單的日常工作交接就會,專業回憶平板肯定更好就是結構功能比較單一接觸比較少


要買會議平板,還是先看看要看你的需求和價格吧,不過要說性價比,個人感覺康威的就不錯。還有試用期。

華為也可以,支持華為。


國內會議平板還是很少見的,即使到了今天會議平板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我感覺大多數公司,都是用電腦投屏。但是隨著未來該領域的發展,只要產品方便好用,未來也會慢慢取代投影在會議中的地位。

最早進入我國市場的是視臻,據我查資料,他旗下的MAXHUB很多人推薦。後續又有一些品牌比如仙視,達芬奇等也加入了,再後來像海信、TCL這類傳統的電視生產廠商也進軍了該領域。

我覺得你可以多看一看,找找資料,去店體驗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