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跟著奶奶姐姐一起看的,也哭過,重看是因為在微博看到四爺幻想執紅梅穿紅裙跳舞的是若曦 ( ω ) 然後又哭的很慘,最喜歡的穿越劇啊,可惜步步驚情個人不那麼喜歡一直沒看完

可惜沒找到動圖……



謝邀。四爺一開始應該只是覺得她很有趣,況且這樣一個美麗聰明又機靈的女孩子喜歡自己,對於他這個身份的人來說,應該是常見的。因為身居高位,愛慕者肯定不少,而他也順水推舟的吻了若曦,然而尷尬的是,那個時候若曦並不喜歡他。後來他也漸漸收了心思,畢竟誤會一場。當若曦拒絕了他的木蘭簪子和項鏈,他也只是雲淡風輕的一笑而過,這裡可以理解為,他本人性格如此,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會過分沉醉於旖旎風光,或者說他對若曦的喜歡並不深。後來真正喜歡上若曦是蒙古之夜,所有人都驚嘆于敏敏的美麗,只有他看到了若曦的真心,在深宮中,這樣為別人著想,完全不考慮展現自己的美麗的女子是真的很少見的。這時候他已經動心了。電視劇其實處理的很好,小說裏只寫了敏敏跳舞的情節,電視劇卻加了四爺眼中,若曦雪中紅梅舞的鏡頭,眼前雖然是敏敏,但是一個叫若曦的姑娘就像這隻存在於他腦海中的雪中舞一樣毫無預兆的使他動心了。

蒙古王將玉佩贈予若曦時,他並未像太子一樣將她視為對自己奪位有利的輔助工具。而是開始關心這個外表看似溫順卻性情桀驁的姑娘,主動問她是否有屬意的想要嫁的人。在聽到她說嫁人是將自己關進牢籠時,忍不住詢問是否有人讓她覺得不是牢籠,他的眼裡已經隱隱有了期待,也許他想要聽這個姑娘說出自己的名字,若曦卻只是搖頭。他的眼神有一瞬間的失落,隨後還是言辭犀利的點醒若曦,若不嫁,便只有三尺白綾和家族之難。言語犀利卻滿含關心。

在荷塘裏,他的眼神深情而溫柔。有意無意將自己未曾展露人前的一面展現給若曦看。

再後來,看到若曦炸毛,和明慧明玉姐妹倆對峙,心裡肯定很柔軟吧,那個鼻煙壺,在製作它的時候,他一定意識到,自己已經非常在意若曦了。

在若曦戴上木蘭簪子問他要不要娶自己的時候,也許他知道若曦並非真的對他有意,但畢竟他有足夠的自信和時間讓若曦真正喜歡上他。在若曦問他想不想要皇位的時候,冷靜謹慎如他,完全可以不回答的,可是他深知若曦的心防很重,錯過了這一次機會就會就此錯過,因此他雲淡風輕的說「想要」。這時他已經不知不覺把對若曦喜歡更深了一層。

到後來若曦為十三雨中罰跪,他同她一起挨著受著,這時的他已經完全愛上若曦了。

而在知曉若曦拒嫁十四被貶浣衣局時,他問她為何如此,看著她雲淡風輕的說只是隨了自己的心意,我想他已經決定此生都不會辜負這個姑娘了。

也因此,四爺對皇位的爭奪使人難以苛責他,一直陪伴他的十三弟為了他被困在養蜂夾道受苦,他心愛的女子也因為他被貶浣衣局,他想要皇位,同時他也想將這兩個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的人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因為與眾不同,女主來自未來,預知了一切,加上是現代人的思想和舉止,是很特別的,參照同時代的劇集「宮」,四爺自然很感興趣。不過要解釋是,那個時代,這些皇子的婚姻是不由自己做主,更多時候是利益婚姻。有些東西,其實你遇到了,就知道,喜歡是不需要理由的。老實說,時代的侷限,四爺和女主註定是悲劇,十四是真的對她好。不得不說,女主是很有魅力的,所以一大幫皇子圍著她,不是沒道理。


你好,可以參考下我在另一個關於步步的問題下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67321/answer/170253008?utm_source=com.tencent.timutm_medium=social


作者說,這是若曦,看見沒,給我喜歡

四爺: 明白了


謝邀。我覺得四爺喜歡上若曦是有一個過程的,由淺至深。小說裏四爺和若曦真正見面是很後面了,是若曦入宮之後。若曦知道後來的雍正就是四爺,為保自己一直小心不敢得罪四爺,因此就通過十三爺打聽四爺喜好。四爺知道了之後一直以為若曦對自己有意思,加上若曦本身美麗聰慧,也開始只是喜歡加調戲。後來一起去塞外,強行教若曦騎馬,後發覺強人所難了,就不再提兒女私情的事了。但是再到後來若曦和敏敏一起設計舞蹈演出。四爺透過那場表演發覺若曦與普通古代女子的不同之處,發覺她不僅美麗且聰慧過人,平時做的茶點也是花費了心思的。自此是真正的欣賞。之後就是若曦經歷了差點嫁給太子的風波,兩人的感情漸漸升溫。他得知若曦為了他去浣衣局七年之後這種感情更激發了他對若曦的深愛。



十三爺功不可沒!好幾個巧合讓他們相遇,四爺誤會若曦喜歡自己,後來一次次發現了她的祕密,開始走近她。兩個人也是相守多年,同甘共苦,尤其雨中罰跪等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