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一個關於保護民族文化的紀錄片製作。有美術底子所以被要求加入分鏡頭劇本製作。第一次畫分鏡頭,對於光源機位一些專業知識不太瞭解。目前要求畫幾張採訪人物時的分鏡,想知道怎樣畫比較好?應該注意些什麼?希望各位大佬指點?.??


樓上是不看題目描述嗎,題主說的是採訪分鏡頭,這個其實比較簡單的首先如果是三機位拍攝的話,(我也沒拍過三機位,說錯了見諒)應該是一個全景鏡頭+正反打鏡頭,正反打以中景或近景為主,一般對被採訪對象不用三個機位拍攝,我們常說的三機位是指採訪者一個機位,被採訪者一個機位,二者的全景一個機位,剪輯時應以被採訪者的中近景為主,穿插反打和全景鏡頭,布光一般沒有故事片那樣的影調要求,一般以順側光倫勃朗光為主就行了。

雙機位拍攝一般是針對被採訪者的兩個機位,採訪者不露面,被採訪者是近景和全景的搭配,以近景為主,穿插全景鏡頭,注意被採訪者與兩個機位之間的連線夾角不應該小於30度,否則會被視為同機位跳切,不符合攝影剪輯原則

單機位就是近景或者中景對著被採訪對象就好了。剩下的想到再補,有需要問我也行

紀錄片不是先勘景再調研然後寫稿寫稿寫思路嗎?很少有紀錄片先畫分鏡頭的,都是現場抓到什麼鏡頭用什麼鏡頭.採訪就更沒什麼可畫的了,不就一個正打一個反打,一個全景三機器一架完事.

有很多情況是你畫完分鏡頭到地方有些東西不讓拍,或者客觀原因拍不了,畫了也白畫.跟電影不一樣,電影可以自己選景,自己佈景,很多場景自己可控.紀錄片可就不一定了.

在來說分鏡頭,分鏡頭一般不用畫出氣氛來,就幾張線稿表現出你的拍攝角度和剪輯思路就行了.什麼燈光啦色調了啦那是畫概念圖和氣氛圖的事,跟分鏡頭沒關係

紀錄片畫分鏡???黑人臉~~


畫分鏡時不需要考慮機位,只要不越軸沒有原則性錯誤就行。你畫出來分鏡,機位也就出來了。可以參考一些比較成功的作品,學習人家的鏡頭運用,採訪的話鏡頭基本上很單一。

所有影視作品中鏡頭使用範圍最廣、最豐富的就是電影。如果採訪用電影的鏡頭,看起來就會怪異。

另外據我所知採訪好像沒人畫分鏡。
保護民族文化,分鏡頭必須有的是:1本地人文全景2民族文化故事傳說3保護措施

我一個導演朋友畫的分鏡頭,題主可以參考下,分鏡頭畫的好直接影響攝像的拍攝。


攝像不懂,我也想知道
最簡單就是抄,把別人的片子扒下來。畫畫好就去畫分鏡,這種做法是極為可笑的。畫分鏡是綜合了故事、表演、機位、焦距、光位等等綜合考慮的結果。畫功是最不重要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