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查閱的資料解釋,五四精神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具體闡述其內涵,則包括不畏強暴的愛國精神,追求思想解放的進步精神,為真理而戰的民主精神,勇於探索求真的科學精神。

我從不擔心五四精神會被遺忘,會被消磨,會被湮沒在歷史的記憶裏,成為浩繁卷帙上的一條記錄,一道考題,一個文化符號。中國從來不缺少青年,那些熱忱的可愛的秉承先輩遺志的青年。我擔心的是,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當今世界,面對各種思潮,各種文化,各種價值觀的入侵,那些秉承五四精神的人,能否抵禦得住一次又一次的衝擊,能否扮演起同百年前一般的重要角色,能否感召更多的人認同、加入和傳承新時代背景下的五四精神。

私以為目前有關五四精神傳承,最大的辯論點就是該如何將其放入時代語境,具體看待它的內涵。經濟的高度繁榮,文化的高度發展,社會的高度開放,導致我們現在每當談及這場運動時,更多的人往往是以一種碎片化的、割裂式的語境加以解讀。缺少歷史知識的鋪墊,缺少時代背景的瞭解,也缺少思想深度的挖掘,就很容易變成談愛國進步,那我們每個人都該做到愛國進步;談民主科學,那我們每個人都該追求民主科學。若依此看來,五四運動的作用也就和好萊塢大片中的美式愛國宣傳差不了多少,確實是沒必要再傳承了,因為我們一直都在這樣的道路上前進,這幾個辭彙也確實是最能引發熱血青年高談闊論的字眼。

但如此一來,五四精神就很難抵禦住其他論點的攻擊,容易被淺顯化為一種過時了的單調的老調重彈。因為這種惰性思維模式還是建立在我們當下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之上,人們傾向於被動的接收各種信息並停留於文字的表面意思,速食化信息攝入使我們的大腦在不知不覺中就將五四精神的四個組成辭彙一一裂解,便於我們逐個吸收。這樣一來,無疑會導致以偏概全,曲解了五四精神的重點。五四精神從來都是一個整體,也從來都不是幾個辭彙。無論是愛國民主進步科學,還是打倒孔家店,還是追隨德賽兩位先生,這都只是內容表現形式。私以為五四運動最核心的東西不在乎於此,而在乎一種燈塔般的指引者身份。與其說我們該如何傳承五四精神,不如說我們應該如何繼續扮演好1919年先輩們留給我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這個重要角色。無論什麼時代,歷史舞臺上的青年人,都應當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到自我審視,自我發聲,自我進步,跳出自己的圈層,在整個社會的各個階層中真正做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如炬火般照明那些尚在矇昧黑暗中的人,那些尚需引導的人。我認為這樣五四精神纔算是真正得以傳承,這也是我理解中的五四精神內核——先進性。

願大家都能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願五四精神永葆生機與活力。願青年們早日實現「看到第二層,想到第一層,實際上在第五層」。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