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直接因果之門》

第三章 冤欠—冤親債主

佛家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可見人命關天之重,無與倫比。天有好生之德,芸芸眾生之中,一條殘靈,(殘靈即是溼生之蛆蟲類。)猶是一視同仁之列,更河況是萬物之靈—人?是以人命債,重無比,切宜慎之。在輪迴果報中,有所謂之「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即是有虧欠於彼,在無數的輪迴,各種客觀因素悉皆成熟,即是緣機成熟時,冤親債主即要現前。(冤親債主如何現前,下章會有專論。)但是,冤親債主之討報,可以分成侵體及幹擾兩大類。

侵體—是靈神的牽掣、控制,通俗而言,有若附身。在今時醫家所云,即是雙重性格。我人神識主宰言行習性,是以,周遭親朋好友會以其人之言行習性來判別是否異常。而受侵體之當事者,卻無法分判是自主神識,或是受到冤親之侵襲。只有熟悉其言行習性之旁人,能夠據此判斷出已受侵體之討報。

許多受侵體現象者,會有迥異於日常心性、言行、舉止,甚至好惡僻好。譬喻而言:其人原本膽氣甚壯,卻在侵體之後,變成容易擔驚受怕。再譬喻說:其人原本隨和善良,在侵體之後,變成容易發怒,脾氣暴躁。再譬喻而言:其人原本喜好某些事物,卻在侵體之後,反成厭惡其事物。

總而言之,侵體是一種二種靈識處於一身之狀況;因而,會有衝突性之矛盾,是如此現象之特色。

幹擾—是屬於念力之纏擾;有如視訊,一般電視接收電波即可產生畫面,一但有雜訊,即出現畫質模糊、閃爍不清。人受冤親幹擾亦同;神識主宰之能力減弱,會有間斷性之異常言行習性。因而,旁人亦可據此而判斷出其人是受幹擾之現象。而當事者,卻因僅受念力之幹擾而已,當然自身亦可分判出有冤親債主之幹擾,可以及早辦理化冤,消弭因果討報。

許多受到冤親債主幹擾之人,會有精神恍惚,神思不屬之現象。譬喻而言:其人在日常生活中,若有若無似聽到某些聲音,或者容易感受到外在力量的侵襲,因而,變成疑神疑鬼之狀況。是以,今時醫家均歸諸於妄想、幻聽或幻覺之病症。再譬喻而言:其人會有危機意識;今時醫家歸類為被害妄想症。時常感覺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導致周遭親朋好友,會被此現象所煩擾、擔心。

總而言之,幹擾似若感覺而已,不若侵體已實際有外靈之力量存在。所以,冤親債主之討報,侵體屬於較重之因果;幹擾則屬於較輕之因果。但,不論是輕是重,卻已是冤親債主得到冥旨,准予討回夙世輪迴中所受之冤屈,所以才能在人世間祟弄陽人也。


力薦《仙界遊蹤》。此書為我珍藏,希望讀者朋友用心研閱,必然大有收穫。

現分享部分文段如下:

第卅三回

鍾離權仙翁 降

二○○四年五月三十日

歲次甲申年四月十二日

詩曰:楚河漢界一局棋,捉對廝殺樂不疲; 掙至輸贏流水去,才知放下最堪依。

聖示:下奕之道在於佈局,即是在事先運籌帷幄,不以一步、一子之失而罣心,終至棋如心願,東西自如,掌握全局。不明奕理者,貪喫貪進,莽撞缺乏理路,更孜孜於躁進,終至滿盤皆輸。人生亦如奕棋,如能思得生命佈局,留意身際寸草花木之生滅,自得理路清明,出污泥而不染之。

仙翁曰:王生,靈遊仙境去也。

王生曰:下生叩見仙翁金安。

仙翁曰:王生免禮,我們騰雲去吧!(二人步出堂外,一朵金光四射之仙雲立於堂外,璀璨無比。)

王生曰:今日怎麼不見麒麟腳力,反而是一朵浮雲佇立門外?莫非我們要學齊天大聖孫悟空之筋斗雲,翻似電光,一去千里?

仙翁曰:哈哈!因為今日吾想讓你嘗鮮,故化朵仙雲,載我們往仙境馳騁。

王生曰:真新鮮,但云端四周沒有護欄,會不會不小心摔落出去?

仙翁曰:你試了就知。(二人坐上仙雲,仙雲馬力十足一飛衝天。)

王生曰:此仙雲比下生坐的噴射客機速度還快,真是不可思議。

仙翁曰:速度如若蝸牛匍伏,何年何月才會到達仙境,故仙雲之速隨吾控制自如也。

王生曰:太棒了,此仙雲不排黑煙,裡面柔軟舒適,速度瞬間爆發,可快可慢,無角度限制,四周似有一安全罩保護般,不受雲外一絲影響,如果人間的交通工具都改成遊雲,不知會有多好。

仙翁曰:世人福分淺薄,怎麼可能有此享受,論起仙佛之腳力,都是各有來頭,不是你想像的單純。

王生曰:是啊!如果下生智傾三江早就成仙了,怎還會浮沉不知歸途。

仙翁曰:哈哈!開開玩笑增加樂趣,不用太認真。

王生曰:但是世人常不知什麼事該認真,什麼事該放下,造成怨懟重重。不過下生近日聽聞南部有一為人子者,因為父親重病,於是邀集弟弟至廟堂呈疏,欲減兄弟之壽延老父之年,結果其父幸運病癒康復,但數年後此子卻英年早逝,家人知悉後,懷疑是否真如疏文所載,減壽而亡了。

仙翁曰:世人行事當明真理,尤其是誓願不可隨意而發,否則上天視爾心誠之來,兌現汝願,可能造成世人誤解。其實王生所提上述例子,欲為父延壽方法甚多,可以印贈經典善書,亦可濟貧救困,抑或行志工之勞,或是放生迴向,造廟供養等等,其法多矣!但以放生延壽效果最顯著,因為壽短者,以殺業重居多,故如能對症下藥,廣放生命,自可蔭壽算之延,所以方式雖異,效果雷同。如果以減己壽而延父母壽,造成自己比父母壽短,豈不傷父母之心?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盡孝之道林林總總,當以父母之考慮為考慮,不要一廂行事,這樣方可兩全其美。就像貧寒之士與富家之子,盡孝方法也不可相提並論,唯看其出發心論定,否則貧家物質困窘,難有珍饈奉親,僅能粗茶淡飯奉養,必定難比富者,但其心若真,為人父母者亦能體會子女之誠而喜樂也。

王生曰:仙翁所言,解決問題之方式雖不同,但一樣可達其功效,那上述例子到底是上天減其壽添父年,或是其大限已至之關?

仙翁曰:上天衡量一件事是以出發心視之,故王生所言上述例子,本乃孝子己身壽短所致,因為蒼穹感其為人子之孝心而遂其願,但並未減其壽算,故家屬應明理勿有疙瘩。(二人閑談間,仙雲迅速飛抵今日欲訪之仙境。)

仙翁曰:王生已到目的地,可以下去了。

王生曰:坐在仙雲中天馬行空,舒適至極,真是不想離開。(說時遲那時快,仙雲一個翻轉,王生跌出雲外。)

王生曰:哎喲!仙雲未免太急了吧!我又不會賴著不下來,何須折騰卑生。

仙翁曰:你囉唆不完,會耽誤著書時程,所以仙雲催促你下來,是你自找,不要嘀咕。

王生曰:下生知錯。此仙境仙風陣陣輕拂,真是令人愉悅。整個景觀似有閉月羞花之貌,香氣怡人淡鬱飄送,隨仙翁行進中,忽然出現二龍前面引路,真是「白雲深處有人家」的醉人。

仙翁曰:王生想像力真豐富,但這是汝真心之言,亦是仙境真實之景,唯有實際參訪者,方能體悟真美。

王生曰:不遠處已有數位仙童迎接,觀這些仙童年紀幼小,可愛至極,叩問仙翁,這些仙童是在仙境出生的嗎?要不然看起來只有十餘歲模樣,怎麼修至此仙境呢?

仙翁曰:待會兒問問仙境主人就知矣!(此時遠處傳來仙姑之話語:「歡迎道友與王生來訪。」)

王生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真是功力深厚。

仙翁曰:此非功力,此乃千里傳音妙法。

王生曰:千里傳音?好功夫!(此時一位光芒耀眼之仙姑,由許多仙女簇擁而至,原來是八仙中之何 仙姑是也。)

仙翁曰:道友安好,今日吾改變景點,帶王生來看看坤道仙境,左思右想,道友蜚聲臺疆,故冒昧打擾清幽,尚祈見諒。

何仙姑曰:何來之擾?今日二位來訪,增添一股喜氣,正是仙境中少有之景象,應該是我們樂見之事呀!

王生曰:下生叩見何仙姑金安,看到何仙姑令下生雀躍,尤其十餘年前,拙荊因公赴高雄開會,歸途於高速公路上差點發生車禍,蒙聖示乃仙姑搭救,真是感恩之至。

何仙姑曰:哪裡!吉人自有天相,只要是世間善良之士,吾等仙人都會適時助佑保平安,故王生不用多言謝也。

王生曰:對了,適才下生看到仙境內之仙童,年幼可愛,不知是怎麼來到仙境的?

何仙姑曰:所謂「仙童」者,並非以其外貌論之,而是其常保赤子之心,故顯仙童之樣貌。仙境之仙童有者是累世修為,有者是年幼藉凡胎脫劫,有者是年輕悟道,種種因緣證於仙境,因其心反璞歸真,故外貌修鍊得如童顏模樣,其實有者已在本仙境數百年,故王生莫為外相所惑。

王生曰:世人都想永遠年輕俏麗,如果世人能秉持心慈潔美,是否外貌亦能清新可人?

何仙姑曰:人有肉身,細胞衰老乃是不可避免之事,但如能心境常清,常保赤子之心,自有一絲不可言喻之氣質存在,故不需太過於注重外觀之幻化,只要秉持慈愍和風之性,久久自會讓你感覺青春永駐的。

王生曰:盼望世人都能美貌如心,心美如貌,自然風韻賽過化妝。

仙翁曰:哈哈!二人仙言仙語,不知世人知悉否?好了,今日因時間之關,吾倆先告辭了,來日再訪。

何仙姑曰:王生與吾等八仙緣分亦深,希王生好好代天宣化,有機吾亦可在未來聖書中現身。

王生曰:下生惶恐,如若仙姑不棄,自當竭殫替天行道,仙姑告辭了。 (二人辭了何仙姑,乘仙雲往堂內馳飛。)

仙翁曰:貴堂已到,王生魂魄投體。可,吾回。

(本回完)


路瑤的《人生》


漫長的告別


終身成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