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人文的書籍有所涉獵,同時因有小兒正求學,密切關注中。

客觀說來,目前中小學階段對於人文教育缺失比較嚴重,大部分家長也比較功利化,為了升學,所以大多不重視人文素養的教育,對於哲學,宗教,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心理學之類的內容基本不關注,所以不少學生不太完美,審美和情趣方面有待提高。德才兼備的衡量標準是同時考量品德和知識兩個方面,因此對於品德方面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是國際化和網路化的時代,因此對於孩子而言,應該具備際化視野,了解並關注國際新聞、全球歷史和文化、國際政治、宗教文化及種族衝突等。


這問題如此冷就可以看出缺失多嚴重,沒有良好教育環境的孩子全靠自己悟。


不重視人文教育而且非常功利化

人文教育的作用,就是幫助年輕人在一生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越過數千年的人類歷史,直接理解這些精神的含義,以及為什麼在這種看上去有些感性,不符合最直接的邏輯的精神下,人類社會的每個個體卻能更好地、更有尊嚴地生活。但當大部分地區的教育,依然完全以一場考試的結果作為教育的一切初衷時,真正的人文教育對這一目標的實現毫無意義,自然也不會有太多一心只有更漂亮成績單的教育者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我覺得同樣可以問一下科學教育缺失多嚴重


根據學校不同,所在地域不同而不同。我所了解到的學校有非常重視人文教育甚至重視程度超過高考的,也有非常重視高考但相對忽略人文教育的。兩種方式沒有孰優孰劣,我始終相信真正的人文培養更多的靠自己而不是靠他人的刻意教育。就算處於一個極端功利的學校,只要這個學生喜愛人文那麼他就從來不會因學校功利的教育而被影響,只會兼收並濟增益其所不能也


不發展人文教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