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新修版。

張翠山一家剛回中原時,俞蓮舟所述,是各門各派推理出來的。

張翠山黯然點頭,低聲道:「人家終於知道是他乾的了。」俞蓮舟道:「他每做一件案子,便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也』,其時我們奉了師命,曾一同下山查訪,當時誰也不知真兇是誰,那成昆也始終不曾露面。後來消息終於漏出,天鷹教得知謝遜的下落,各門各派中深於智謀之人便連帶想起,那謝遜本是成昆的唯一傳人,又知他師徒不知何故失和,翻臉成仇,然則冒成昆之名殺人的,多半便是謝遜了。你想謝遜害過多少人,牽連何等廣大?連少林派的空見大師也死在他拳下,你想想有多少人慾得他而甘心?」——倚,9回

邏輯大概是,犯人既要會成昆的功夫又要與成昆有深仇大恨,符合的人只有謝遜一人。

不過在他們剛到冰火島時,江湖上人是不知道的。

原來數年前武林中突生軒然大波,自遼東以至嶺南,半年之間接連發生了三十餘件大案,許多成名豪傑突然不明不白地遭害,而兇手必定留下「混元霹靂手成昆」的名字。被害之人不是一派掌門,便是交遊極廣的老英雄,每一件案子都牽連人數甚眾。只要這樣一件案子,武林中便要到處轟傳,何況接連三十餘件。當時武當七俠曾奉師命下山查詢,竟查不到半點頭緒。眾人均知這是有人故意嫁禍於成昆。「混元霹靂手」成昆武功甚高,向來潔身自愛,聲名甚佳,被害者又有好幾個是他的知交好友,這些案子決不是他做的。但要查知兇手是誰,自非著落在他身上不可,可是他忽然無影無蹤,音訊杳然。紛擾多時,三十餘件大案也只有不了了之。雖然想報仇雪恨的人成百成千,可是不知兇手是誰,人人也都只有徒呼負負。若非謝遜今日自己吐露真相,張翠山怎猜得到其中原委。——倚,7回


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1.謝遜根本無所謂江湖中人是否知道自己才是殺人兇手。

他胡亂殺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整個江湖的人幫他找出他的師傅成昆。

因為他已沒有家人,了無牽掛。唯一和他有點兒聯繫的就只有他的師傅成昆了。仇人絕大多數是打不過他謝遜的,不管成昆是不是兇手,作為謝遜的師傅,他有責任收拾殘局。所以不想觸霉頭和謝遜拚命的人,唯有幫他找出他師傅,這件事情才能有個了斷。

2.成昆,正是因為看透了他徒弟的想法,才採取了殺謝遜全家,姦汙徒妻的辦法,為的就是引發全武林和明教的矛盾。即便謝遜留下的低劣謊言沒被戳破,暗地裡成昆也會派出爪牙散步謝遜才是兇手的事實。

所以謝遜從殺第一個人起,他是兇手的真相不久就會被大眾知道了。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因為謝遜其實不是為了陷害成昆,最終目的只有讓武林中人一起把成昆給他找出來。你要有人信了他的陷害把成昆殺了,他還不樂意呢。

在現場寫殺人者xx的字,有點理智的都知道這多半不會是兇手自己寫的,肯定是要陷害。但是他們不知道兇手是誰,唯一的線索就是這個被寫下的名字,自然會想先找到這個成昆再說。


謝遜是為了陷害成昆,

而成昆的真實目的是為了陷害謝遜(其實是明教)。

真是師徒!


1、殺人以後寫成昆名字,栽贓手段太低劣,獅王總這麼做,特別容易讓人起疑。(其實用一些蛛絲馬跡的線索讓人往成昆方面猜想、推測,理論上才更好一些)

2、成昆謝遜是師徒,兩人武功路數里肯定有大部分極為相似。(少林九陽功、幻陰指、七傷拳之外的那些原文沒提過的)

3、獅王體毛特徵太明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有一次作案有目擊者,目擊者還想苟分的話,就傳出去了。江湖中嚼舌根子的不少,不比社區大媽功力差。(應該用「體貌」,但想了想體毛更貼切)

4、有啥遺漏還請其他知友補充。


貌似不是為了栽贓,只是想發動群眾找成昆。要不你們把成昆給我找到,要不我就見一個殺一個。


因為謝遜困入了成昆的「信息繭房」中。

眾所周知,成昆是謝遜的師父。

那麼成昆是否毫無保留地把生平所學都教給徒弟呢?

從武功上看,謝遜在「畢業」時應該是和老師接近甚至持平的。因此成昆想要找人一起顛覆明教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謝遜,說明謝遜是最能幫手的人。

但是,成昆老師有兩樣學問沒有教給徒弟。

一是對江湖事的處理能力。從謝遜的一系列行為來看,他這方面的雙商近乎弱智。

二,是江湖人的基本交際技巧。謝遜遭遇滅門後,從來沒有求助於任何朋友,統統是自己一個人到處殺,殺,殺,這樣一個人竟然成為明教「四王」之一,可見陽教主在位時是多麼「不拘一格降人才」。小說《倚天屠龍記》通過對謝遜的具體描寫,讓讀者從側面明白,為什麼明教那麼招人恨?

成昆由於非常了解這個徒弟,所以讓謝遜一直活在信息繭房裡,給他留下一個印象:成昆是大人物,江湖到處是成昆,只要謝遜殺的人夠多、做的事夠惡,一定能把成昆引出來。

這種「信息繭房效應」,像極了最近幾位作家之間的口水仗——

一位女作家往地上啐了一口,一位男作家路過,指著地上的痰說:「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女作家說:「我啐的又不是你,是別人!」

男作家不依不撓:「今兒你非得把這事兒說清楚咯,你到底啐的是誰?麻煩你把名單列出來!」

然後,男作家把其他男作家全都請到馬路邊,讓女作家挨個指認:是不是他?是不是他??

這些作家雖然都很著名,但他們畢竟不是明星演員,路人本來是不認得他們的臉的,可是他們這一嚷嚷,過路的人都知道他們是作家;尤其對於不怎麼看書的路人來說,本來就不認識幾個作家,因為碰巧經過,就記住了這幾個名字,而且格式還都是「XX的XX」——

只要相關的信息再次重複出現,這幾個人名就成了熟悉的名人,這,就是第一個嚷嚷的男作家所構建的信息繭房。他通過這種方式,讓不明真相的圈外人,覺得他在這個江湖裡最有影響力!

因為,幾乎哪件事都離不開他。


不用過度解讀,這就是為了製造衝突強行安排的。謝遜如果就這種智商陽頂天根本不會傳他當教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