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混亂的後勤,不談具體某場的戰術。就整場戰爭來看,沙俄可圈可點。

如果說一戰是個MOBA遊戲。沙俄就是個劣勢路單,隊友大哥英國,二哥法國,替補美國來幫忙的基本為零,但是沙俄前期對線,還能把敵方二哥奧匈殺崩。

後來,己方二哥法國被對方大哥德國暴打,還要讓沙俄沖敵方一塔(東普魯士)送人頭吸引注意力。當對方大哥德國派出超強陣容(魯登道夫、興登堡、馬肯森),帶著神裝(毒氣)來幫忙奧匈,沙俄才陣亡了幾次。一塔(波蘭)掉了,二塔(白俄羅斯)居然還能抗住。已經不錯了。

再後來,對方三個土雞也來後面陰人。沙俄才向己方求援,結果呢,自己大哥英國帶著一些召喚單位(澳大利亞、紐西蘭)過來,只把土雞打掉一點血,自己兩個召喚單位還被打的半殘,大哥居然就這麼走了。

一打三還沒人幫忙,最後自己的防禦塔還造反了打自己。這讓俄國怎麼愉快的遊戲,換你你也打GG了。果然,俄國一氣之下打出了GG。但是打出GG的時候俄國是真沒戰鬥力了么?非也,俄國進入了另一個遊戲:街頭霸王。在裡面玩紅衣打白衣,還打了好幾個回合。俄國在街頭霸王掉的血比MOBA遊戲還多。

不黑不吹,沙俄拿著普通的裝備,有最厚的血條,一戰最強肉盾。


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任何人只要粗略地看一眼沙俄在戰場上的表現和其國內經濟的慘狀,不難得出結論,沙俄確實是個腐朽過時的政權。但你若說它不亡於1917年便是天理難容?倒也不是,時也命也。

一戰對於各參戰國均造成了遠超時人理解的深遠影響,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點是,戰前沒人預見到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總體戰。20多年後當權的大人物們在宣戰前對於軍備生產、戰爭經濟、人員傷亡和物資消耗都有著清晰的認識,沒錯,就連敬愛的領袖也知道義大利撐不過一場長期戰爭,他是真心覺得歐戰將在法國完蛋後很快結束,因此毋需充分準備,也必須趕上巴伐利亞下士準備的分贓盛宴。可是一戰前沒人意識到即將面臨什麼,更無從談起為一場歷時四年的總體戰做好準備,無論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覺得日益逼近的危機不過是1870年局勢的重演,雖然對立陣營的規模更為龐大,但最壞情況下,戰爭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而普遍的民族主義狂熱又驅使社會大眾沉醉於軍隊即將載譽而歸,人人都有蛋糕可分的迷夢之中,不容許有任何對於戰爭速勝前景的質疑,任何清醒的聲音則會被扣上失敗主義和叛國賊的帽子。

造就這種莫名其妙預判的,不僅僅是民粹和普遍存在於各國軍事領導層中的老邁過時和昏庸無能,也緣於時人對於之前三場戰爭的觀察角度:1870年的普法戰爭,1900年的布爾人戰爭和1905年的日俄戰爭,都不約而同地表明了近代化或准現代化軍事裝備的殺傷力和相應的巨量消耗,及進攻方所佔據的戰術優勢。當時的智識階層據此認為,大規模長期衝突對於參戰方誰都沒有好處,在經濟上更無從支撐,畢竟強如大英帝國也只能艱難應對一場中等規模游擊戰爭的耗費,因此結論是對己方而言最好的策略是在戰端初起時快速動員,然後主動尋求一場大型會戰,乾脆利落地擊潰對手剛動員起來的主要兵力後,締結有利於己方的和約。萬一會戰結果是走向僵持,那接下來戰爭雙方都會因為無利可圖而尋求停戰。

因為無利可圖而停戰... 很難想像僅僅不到50年後人類就不得不靠核威懾來維持和平了。

以上這些,是在講各國的通病。不過,要討論俄國的表現就必須基於這樣一個前提,也就是在大家都準備不足的前提下,這個歐洲憲兵應對得如何,怎麼就第一個倒下了?脫離了這個前提,單純去指摘沙俄領導層的顓頊無能,軍隊的張皇失措,和布爾什維克的背後一刀都是毫無意義的。

既然戰前的預判都像鬼扯一樣,誰都沒想到這是一場曠日持久規模巨大的消耗戰,於是乎,各方不得不集體摸著石頭過河去琢磨怎麼把仗給打下去。戰後,德國人發明了總體戰這個詞,確切地說是以魯登道夫為首的一幫容克老爺將一戰總結為動員國家的一切力量,從軍事、政治、經濟乃至思想上壓倒對手,所有人財物都要被充分調動起來優先滿足戰爭需求,也算是普魯士傳統藝能的一種自我進化。

但請注意,這已經是馬後炮了,德國人自己在戰爭中也沒有做得非常好,尼古拉二世陛下的專制政府面臨的困難顯然更多。相比之下,英法美這些貌似民眾思想太過自由的民主國家面臨的困難卻少一些。請別誤會,這裡沒有任何推銷民主的意思,實際真正拉開列強之間差距的門檻叫做工業能力,即能夠調配一切必要資源用以大規模長時間支持國家戰爭機器高效運轉的能力。

看上去好像是句廢話,自古以來的戰爭不都是要靠各類資源支撐的?對,但和冷兵器時代相比,用鐵路電報機槍重炮軍艦飛機地雷鐵絲網進行的一戰已經不僅僅是依賴於將略,訓練,士氣和糧食豐收的冷兵器時代戰爭了,這些東西有個及格分就成,而工業生產能力變成了最重要的東西,也就意味著要有穩定獲取煤鐵油有色金屬、糧食和輕工業原料等基礎資源的能力,要有進行大規模精細化生產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和組織形式,要有能夠充分培訓出成千上萬流水線工人或士兵(產業工人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的社會動員能力,要有能夠保障基礎資源、工業產成品和人員各就其位的物流能力,最好還要有能夠自我升級的技術研發團隊。

沙俄就是死在了工業能力上。

未完待續


俄軍的亮點前幾位已經說的挺好了,在戰爭中有劃時代的發明;勃魯西洛夫攻勢也展現出俄軍在優秀的戰術指導下也能打出大勝……那這裡就小小的講一下一些前面沒提到的東西(本人水平有限,僅能就1914年的俄軍攻勢做為樣板分析,若有錯誤與不足還懇請指出,十分感謝!)

1.不談混亂的後勤和內部軍官不和導致的互相不配合,俄軍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在於通訊方面,就以坦能堡會戰為例,初期俄軍尚且能通過人數優勢將德軍逼退,迫使德軍從西線抽調兵力;而正是因為俄第一第二集團軍之間的通訊上存在大問題,雙方都無法確認對方的位置與下一步行動,才使得整個1914的對德攻勢亂作一團,最終被逐個擊破。

其次是通訊的加密性上的,關於俄軍明碼的故事大家可能已經聽過很多了,雖然這些故事不乏誇張的因素在(其實俄軍用的是很簡單的加密手段而非明碼),但也著實說明了俄軍在對情報甚至於重要情報的加密上完全沒有上心,以至於德軍東線指揮部收到如此直球的重大情報後還在猶豫是否是虛假情報。而正是這些寶貴的情報能讓德軍放開手腳專心打一個方向,從而拿下坦能堡戰役的勝利。

2.再者是工業能力上的

其實俄軍的實力也並沒有那麼不堪,坦能堡戰役是各方綜合因素加在一起的結果,南線對上在各方面都劣於自身的奧匈帝國便能很好的展現俄軍的實力:加利西亞一系列的戰役另奧軍損失慘重,普熱梅希爾戰役圍殲奧匈20萬人,迫使奧軍退守科爾巴阡山……同時俄國軍事實力還尚可的情況下體量卻又不是奧匈帝國能比的:俄國能挨一記坦能堡,南線能吃一次科馬魯夫的失敗,但奧匈卻承擔不起倫貝格與普熱梅希爾的慘敗,最後只能由德國組建軍隊援助奧國。

同時的,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盟國,德國也於1914年冬季對俄屬波蘭發起了攻勢,反而卻被俄軍所挫敗,甚至反攻入德國境內,在羅茲地區遭受傷亡才停步。土耳其也在這時從高加索地區對俄軍發起進攻,其第九集團軍卻被全殲。以上都能看出來俄國戰鬥力不算差的同時體量又十分的龐大,同時擋住了來自三線的攻勢,俄國壓路機這個名號可以說還是名不虛傳的。

但問題就出在體量大是大在人多上的,光有人顯然不夠的,而俄國又恰好是「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武器的列裝在經過1914的戰鬥之後已經嚴重不足:戰爭第一年步槍使用量1290萬把,需求量是1770萬把,缺口高達500萬,炮彈的年需求量約在5000萬發,而俄國到1917年為止也只生產了5800萬發,總結起來就是俄軍的技術力並不劣於其它列強,但卻由於工業能力難以達成本應展現的戰鬥力,具體的數據可以看下文

總結一下:俄國在一戰初期雖然有一定的致命缺陷(後勤,通訊,官僚鬥爭),但由於其軍事力量也不俗且體量夠大也能夠抵擋住同盟國的攻勢並在一些戰線上取得不俗的戰績;然而到了戰爭後期,工業能力不足導致的軍事裝備的欠缺使得其戰鬥力大打折扣,從而導致了1915年的大撤退。1916年勃魯西洛夫攻勢時的帝國已是強弩之末,從此俄軍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攻勢。


都打出紅了,表現能好到哪裡?


從戰略上講,有沙俄在,同盟國則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位置。所以只要沙俄存在東線一天,他的戰略價值就是巨大的

戰術上,二流水平。和英德這些一流肯定是不能比的。和意,奧這些二流比,還可以吧

至於說後來俄國後院起火了,退出戰爭,那是另一回事了

說點題外話,沙俄雖然幅員遼闊,但國力。。一直是個一流強國試金石。能打過沙俄的,比如英,德,日,就是一流強國,打不過或只能打個半斤八兩的,就只能是當時的發展中國家


一戰之所以變成不可收拾的全面大戰,俄國魯莽的率先開始總動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害怕盟友在下一次戰爭中袖手旁觀,所以如果有矛盾就要在一開始就堵死所有的和平外交的路,把所有人拖進一場不死不休的輪盤賭。


吊打奧匈土耳其,又被二德子吊打。


比物質條件限制應該到達的水平高,遠不如戰前宣傳的強大

一句話,戰前高估自己也讓德國法國高估了


雖然不是俄粉,但一戰俄軍確實很多亮點。雖然前期動員太慢吃了虧,但後期兵力上來了打的德奧丟盔棄甲。和英國坦克一樣,俄國也搞出了劃時代的兵器,重型轟炸機,以及布魯希洛夫的步炮協同劃時代戰術。要不是最後被德國人一記大招列寧給秒了,不然春季攻勢後即便德國沒鬧革命可能也撐不下去了,西線前期來了ANZAC和加軍回血,後期來了美軍助攻,東線雖然能守住但也要分散很大精力,灘上奧匈這個被意軍和俄軍揍的滿地找牙的隊友,給德軍東南線造成很大壓力


俄軍作戰英勇不假,但是作戰裝備比較落後導致幾百萬人的傷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