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原因,我和父母在家相處了四個月。這四個月中,我發現我真的和他們聊不到一起。三觀不合,說錯一句話他們就要和我抬杠,非要把我的思想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才肯罷休。

我和他們在一起真的好累,我今年高三報考大學,他們就逼著我去做兼職,我本來都和同學說好畢業了一起去旅遊,現在去不了了。而且他們還要求我把每個月兼職賺的錢全給他們,原因就是我上大學也要花錢,這筆錢早晚會用到我身上的。我跟他們說我不給,我爸媽就特別生氣。他們說他們就是養了個白眼狼,腦子裡都已經幻想出我將來長大工作,他們不能上班掙錢而我卻一分錢也不給他們的場景。我不知道是該佩服他他們的想像力還是該替自己悲哀,自己的父母竟然這麼想我。


是這樣的

我也是這樣的

越看清自己,越覺得看清自己的過程就是回溯自己如何長大,所以這條成長路上的領路人,就絕不能免責,我因此怨恨他們。

也怨天尤人,憑什麼我拿了這個最差的劇本?該怎麼演?

但這樣的思考方式似乎忘記了事物的兩面性,忘記了我們還有許多優點和天賦,也是父母一併贈予的。

當不珍視它們時,優越的特質也顯得可有可無,隨之產生自身毫無價值的挫敗感,但一旦學會善用它們,不僅順應個體的號召,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我們的視角也就慢慢從怨恨,到接納,甚至轉移到包容又充滿愛意的。

所以父母是什麼樣看似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如若你能量不足,看不到父母給你的種種閃光點,只盯著消極面痛打,就會陷入怪圈,因為缺點改不完,原生家庭也不可能完美。

沒有人會十全十美,也更沒有人會做父母做的十全十美。

我知道原諒還是很難!

但不論怎樣想,我們都還是要盡量認清客觀現實,我們在為自己而活!雖然被他們生下時沒有選擇權,但現在早就有了,又何必沉溺在過往糾結在父母問題,消磨年齡,阻礙心智呢?

如果嚴重被過往的事影響,那就一點點改進,只要在進步,花一輩子的時間也絕不虧,我甚至覺得我們生下來的任務,就是盡最大能力改善基因的劣勢,擺脫原生家庭,為自己創造更幸福的條件,也為下一代人創造更可能會幸福的條件。

如果沒有被過往的事影響太多,那就做好當下最想做的。要相信,你總歸會進步,該淡忘的該釋懷的,都交給時間,會一點點熨平你心裡不適的褶皺。

每當以一種遙遠的視角,觀望整個人類史,觀望一輩一輩的更迭,就平靜了許多,我們每個個體不過是人類眾多支線任務的一條,不必做到極致完美,慢慢來,走的再慢,都是酷的。Respect~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和父母的溝通可能出了點問題。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吧!

我女兒今年26歲,很多時候也會埋怨我,說我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看她怎麼都不對,說著說著就爭論起來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母女的感情,反而在爭吵過後越發了解彼此了,知道對方在意的點是什麼,以後說話的時候就會有意識地注意一下。

最近她在談戀愛,男方是她在網上打遊戲認識的。我就說她,「這樣的戀愛不靠譜,誰知道對方是什麼人呢?」 她就回我一句,「我們認識好久了,你有我了解她嗎?」 噎得我沒話說。

但我還是想不通,又說了句,「你為啥非要從網上找對象呢?現實生活中男孩子多的是,想要什麼樣的,我可以發動周圍的同事朋友,給你介紹一個。」

「我可不想相親,目的性太強了,為了結婚而找對象,一見面就問房子車子工作什麼的,太尷尬了。我就想找一個三觀一致的人,彼此相愛的人,不行嗎?」她說。

就是這樣一件事,我們時不時地會產生摩擦,哪天說著說著就崩了,根本說不到一起。

但我還是尊重她的想法,只是想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提醒她要留個心眼,別被人耍了還不知道,錯付感情。

理不辯不明,話不說出來誰知道彼此的想法呢?

關鍵是說話的方式和態度。

1.不要埋怨你的父母。

你不願意按照父母的安排去打工賺錢,想要旅遊的想法很正常,但你可曾想過父母的感受?父母把你養大成人,付出了很多心血,總希望能看到你將來飛黃騰達,等他們老了有個依靠。這也是人之常情吧?感受他們的感受,就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了。父母的強勢恰恰表現出來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不知道將來老了之後有沒有子女孝順他們,把錢攥在手裡可能就是他們保障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種方式吧。

2.說出你的需求。

客觀地說,你的需求在一般家庭看來都不過分。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跟父母心平氣和地商量一下,錢自己掙,一部分給父母,一部分自己花,我覺得你父母不至於那麼不通情達理吧?

但如果家庭條件確實有困難的情況下,你非要去旅遊,這個就是你的不對了。首先,你上學的學費不是一筆小數目,不能為了旅遊把學費花了吧?其次,旅遊不是什麼非得現在去實現的願望,你可以等上了大學,自己兼職賺錢了,有能力負擔旅遊費用的時候再去。

3.說話時盡量控制情緒。我們總是把最狠的話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說話時根本不顧及親人的情緒變化,更像是在自說自話,發泄情緒。

當你發現父母的觀點和你產生巨大的分歧時,你應該意識到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說服他們聽從你的想法的,應該反思自己的觀點是不是太過偏激,太過自我?

冷靜下來再去想想:該怎麼跟父母溝通?

我的做法是說不下去的時候閉嘴,不要激烈的爭吵。

因為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是很難理智地交流的,會被情緒左右自己的話語。

冷靜下來,我會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在我的影響下,女兒也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如何才能讓我理解她的想法。我們從爭吵變成了討論。平靜的討論。

退一步海闊天空說的就是大家彼此都讓一步,不要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

關於女兒的網戀,我也同意了,但前提是男孩子要過來見面,互相了解之後再做決定。並且她們的交往過程中有什麼情況要及時跟我溝通,不能悶聲幹壞事兒。這樣的話,我有知情權,她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折衷的辦法對我們倆都好。

所以跟女兒在一起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

我覺得你也可以借鑒一下我們的相處模式,既保持獨立和距離,又保持平等的溝通,你好我好大家好。


沒法回到過去,糾正那些錯誤的事件,唯有保持好奇心,不斷求知與探索,思考每一件困擾的起因本質,既然這結解不開,不妨先了解它。


不知道怎麼勸你,你的問題其實也是大多數家庭的問題,畢竟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不多,多努力多多看書性格的問題等你23歲意志力發育完全,才會有能力以意志力的自制力去對抗意欲本質的強迫力,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由目標指引你找到本心也就是你人生的核心思想,人生如果是本書,那麼本心就是書的中心思想。有了本心就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主。還有最後提醒你,就知識而言,知識的正確作用是幫助自己和幫助他人,出於私心雜念的使用知識是錯的,要低調厚積而薄發,不用謙虛你的年紀多試錯是允許的,多讀書感覺自身普通你就不會看不起他人了。我所說都是書上的少部分自己覺悟,希望能幫到你。


和題主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和看法吧!

我的父母初中文憑,他們總是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希望我能因此改變命運。

每當我反問,為什麼你們當年不學習時,卻沒了回答。

可每當我玩手機時,他們總是讓我學習;

當我學習時,他們喜歡在一旁玩手機。

當我勸他們看書時,他們總說沒有用。

當我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習慣,想讓他們改過來時,他們卻是一臉無所謂。

青春期的我,曾一度自卑、無奈,我恨過他們,也恨過我自己。

隨著無數次心裡掙扎,我似乎慢慢明白了父母的這些行為。

可能在他們的認知里,這已經是最好了:他們很在乎我,不希望我像他們一樣,所以勸我好好讀書。他們給自己找理由,可能有這樣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希望我不要受他們影響。他們竭盡全力賺錢,讓我去好的學校,拿出積蓄送我去留學,儘管他們很少了解我的內心……

其實,他們也不過是時代的一個縮影,他們的父母也未嘗不是這樣。祖輩想通過父輩改變命運,父輩想通過我們改變命運。

他們的認知,他們的習慣,從出生便註定了,在時代的大染缸里,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能有多少?

所以我選擇努力,為實現他們的期盼,更為自己博一個好的未來!

但我絕不會要孩子。時代是接力棒,代代傳承,我也不過是其中小小縮影,可能在我眼裡給孩子的最好,反而是傷害。

生活的路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我不想,我的孩子也如此。

生命有誕生的一刻,也自然有消失殆盡的時候。人類歷史漫漫,也不過如此。讓我的性格缺陷,從我這消失吧!

建議題主從父母角度出發,想想他們的不易,一個人的性格大部分確實是因為原生家庭,可原生家庭成員的性格呢?不也是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嗎?

體諒一下父母,以更開闊的眼界看看世界。

如果題主心情鬱悶的話,可以看看林清玄的作品《林泉》《清歡》《玄想》,看完會平靜很多。

下雨的時候,歡喜的人看來是甘霖,悲傷的人看來是眼淚,心清的人看來是醍醐,心濁的人看來是酸雨……雨何嘗有什麼隱藏呢? ——《林泉》

與君共勉。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是這樣子的,但我是這樣。

答主21年大學畢業,現在二十一歲,覺得原諒是沒有辦法原諒的。在別人眼裡,是一個努力上進,開朗愛笑的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骨子裡極度自卑、敏感、容易自責、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該怎麼辦,除了遠離原生家庭和選擇性忘記之外,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

從小渴望被肯定和讚美,中規中矩的學習,但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讚,哪怕只有一次。老師以及很多人從小到大都誇我,學習好又懂事。在他們眼裡,我和許多孩子一樣,愛笑,活潑開朗。

在飯桌上,想參與他們的話題討論,都只有一句回應,小孩子懂什麼。從小到大,和弟弟有矛盾,父母都說大的得讓小的,和弟弟承認個錯誤。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

不過父母對我一直是放養模式,從小到大不會幹涉我,包括選大學、專業等等一些決定。也不會給我施壓,獎學金以及兼職所得酬勞都是自己支配。要是遇到題主的問題我有很大可能正面剛了,表示以後無論如何會盡贍養義務,不過自己現在還不想去做兼職。至於聊天聊不到一起,現在已經學會嘴上贊同他們的想法,內心堅持自己的,行動按自己的想法來。


我的建議是就當所謂的「白眼狼」,因為真正的孝敬不是愚孝。


你覺得父母不行,覺得自己的缺陷都是父母造成的

你當然可以這麼覺得,只是被父母狠狠傷害過的孩子在高考完無一例外選擇了獨立,遠離父母,自食其力

我只是想說,既然你那麼討厭父母,覺得他們處處不好,那你不應該趕快獨立然後才能逃離他們嗎?讀大學的時候去做兼職自己就能養活自己,那父母還能以生活費的名義綁架你嗎?只要你不在乎父母的指責,經濟勉強能獨立,那你不就自由了嗎?

一邊開開心心的花著父母的錢去旅遊,一邊抱怨父母,這不可取,這叫又當又立

你已經成年了,現在要麼堅決不要父母的錢,要麼忍一忍順從個四年,看你怎麼選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