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或本領如何才能更好的轉化為金錢或價值?比如你會背誦3萬個成語,你熟記60萬個村莊等等


根據你的問題描述,本領是一種超出常人的能力。

雖說我目前還不具備這種本領也就不存在變現的煩惱,但是萬一以後有了這樣的本領,也難免會遇到此類問題。

因此我切身實際地做了一番思考,也有了一些看法想與你分享。

本領變現,可以看作一筆交易,一方提供本領,一方提供金錢,大家各取所需。

由此可見,滿足對方的需求是本領變現的關鍵。

假如你的本領是記憶力超羣,而對方僅僅需要力氣大的工人,顯然無法滿足對方的需求。

因此無法滿足他人需求,本領再大也無法變現。

那麼如何找到需求者?

查理芒格說過「在有魚的地方釣魚」。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去找那些需求者會經常出現的地方。

餓的人會去飯店,饑渴的人會去酒店。

因此在平臺找需求者是個很好的方法。

需求的背後往往隱含著一些問題。

可以說,有問題就有需求。

眾所周知,有問題,上知乎。

所以在知乎上找需求者不失為一種選擇。

找到需求者之後如何建立交易關係?

首先要建立與需求者之間的信任關係。

然後再以自身的本領給他解決相關問題。

最後即可到達萬眾期待的收穫環節了!

順帶一提,有需求的地方,往往也是競爭激烈的地方。

孫子兵法有雲「先勝而後求戰」,意思是具備勝利的條件下才與別人做鬥爭。

由此可知,必勝法是本領足夠強,不僅超出常人,還要超出同行。


延伸一下,建立信任關係的關鍵 —— 從自身入手,建立以下觀念:

1.真誠

不必掩飾內心深處,想要從別人身上獲得利益的想法。

2.共贏

不僅只想從別人身上獲得利益,還要保證別人也能夠從自己身上獲得利益。舉個例子,你帶貨之前先要保證貨物的質量,然後才推銷給別人。同理的,你要用自己的本領獲益,也要保證能給別人帶來確切的好處纔行。

3.專業

還是以帶貨為例,要想保證貨物質量就必須對貨物做一番深入調查研究。至少你得自己用過,覺得好才推銷給別人吧?這裡就不禁想吐槽某些明星了,把自己都不會用的產品推給粉絲。。。


我只懊惱賺不到錢。

至於「本領」有沒有,倒不關心。

☆ ☆ ☆

甚至越沒「本領」,還越得意。比如被老婆這麼指著罵的時候一一

「你說你在這個家裡,除了會賺錢,還能幹個啥?還能幹個啥?」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喜歡賺錢,就只盯著賺錢,別管本不本領那些虛的。反之,喜歡有本領,就緊盯著漲本領,別老想著賺不賺錢那些俗的。

既要……又要……那種雙贏,對普通人而言,大概率什麼也要不到。

☆ ☆ ☆

再羅嗦下為什麼有些「看起來很牛」的本領,卻賺不到錢,以及應該怎麼做。

不賺錢的本領,大概分 4 種情況:

① 不想賺

比如陶淵明,寧願採菊東籬下,不為五斗米折腰。這種人,不賺錢才正中其懷,過。

② 本領不夠大

比如「你會背誦3萬個成語,你熟記60萬個村莊」,在身邊人看來可能本領夠大了,但放到更大人羣裏,可能球都不算。

你本領要真大到「過目不忘」,隨便給條陌生內容,一遍記住,終生不忘。那想賺錢可就容易了。

③ 本領不夠有用

但大多數賺錢的人,也並不是上面那種神人,為什麼也能賺到錢呢?

因為他們的本領對別人有用

比如有的人,一個單詞也背不過,卻能教會別人背單詞,那別人就願意給他錢賺。

比如有的人,記不住那麼多村莊,但能通過查閱資料,審出地圖標記上的錯誤,那也會有人付錢請他去審。

④ 「無用」本領太少

每年很多大學畢業生,明明具備很多「有用」的本領,為什麼找工作賺錢也那麼難呢?

因為沒得到別人的信任

比如,為什麼一個軟體上市前要經過層層的嚴格測試?為什麼一套軟體代碼,90%都是「無用」的代碼?

因為代碼不是人呀,它不會見風使舵,只會僵化地處理正常流程。為了能處理哪怕百萬分之一概率的異常情況,也要有人提前寫好代碼去應對,纔不會出異常。

出點異常就掉鏈子的軟體,你信任嗎?你敢用嗎?

儘管90%的異常都不會發生,但只要發生一次就足以毀滅別人對你的信任

所以,光有「有用」的本領也不夠,還要有能取得別人信任的「無用」本領,才能長期賺錢。

寫詩超厲害的詩人,「功夫在詩外」,也是這個原因。


供需關係,你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而不是站在需求方來考慮問題,轉換一下思路以需求點出發。空有一身屠龍術,結果找不到龍在哪裡?豈不悲哀

以前說過,目標和方向很重要。最悲哀的莫過於在錯誤的方向上拼盡全力導致離目標越來越遠。

燊之堂,一切皆有定論。


你首先得知道,你的本事,是誰所需要的,即哪些人會是潛在的買家,誰願意為你的本事而付費。

你舉的例子,是個特例,所展示的是你非同一般的記憶能力。你的賣點,不應該是給人展示你記憶的效果,而是你是如何獲得這非一般的記憶力的。你記憶的效果,只是你的方法有效的一個證明。

所有的本領,都要考慮一個基本信條: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你有一身本事,那就要考慮清楚你的消費者是誰?你可以為他們創造哪些價值?這兩個問題思考清楚了,其他的,應該就是展示平臺的問題了。


「會背誦3萬個成語」 = 沒有商業價值。

但是有時候可以顯擺一下,滿足虛榮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