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熟讀《春秋》,深明大義,如何理解春秋大義?對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又有哪些指導意義呢?


顧名思義,春秋就是孔子作的那個《春秋》,大義就是聖人著作裡面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做人處世的大道理。

評書裏說關羽夜讀春秋,是為了體現他忠義的形象;但實際上他讀的是《左傳》,詳情可以參考《三國志》裡面的記載。左傳是給春秋做的注釋,因為春秋實在記錄太過簡略了,只讀春秋什麼都讀不懂。而左傳裡面有許多詳實的戰例記載,對各種作戰故事前因後果的描寫,及戰鬥得失的評判,對武將來說是再好不過了。關羽是武將讀左傳是為了更好的打仗,體現了他具備較高的軍事素養。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春秋大義對於個人來說就是明事理,懂得事情輕重,這樣也很容易在社會上獲得成功。


親親之等,尊尊之殺,夷夏之辨,王霸之辨,義利之辨。
難道不是三科九旨。
春秋最大的義就是君臣之禮,君臣之義。在那時,沒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大了。古雲,事大者,莫大於侍親,守重者,莫重於守身。 那時,君臣之義比人倫至親還重要。先國後家。


親,可以看看熊逸先生寫的《春秋大義》,其中,具體講述了古代君王是如何利用「春秋大義」進行統治的。古聖經典、儒學思想遠不是我們現在修身齊家,更多在於治國平天下。這個脈絡歷朝歷代各有側重點。後世中法典規範也多有借鑒。影響著後世生活方方面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