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直不愛喝奶粉,每天都只能勉強達到六百毫升或者差一些。每次泡一百五的奶,喂半天最多喝一百毫升,剩下的拿去泡米糊,然後很快就吃完了。

這兩天寶寶喝奶越來越少,米糊越吃越多。

甚至一口都不想吸,就想吃米糊。問題我寶寶消化本來就不好,才八個月天天吃米糊不好吧?前天米糊吃得多還有點積食了便便酸臭還拉好幾次。可是奶量怎麼辦?

我看推薦量都是六百到八百。

拉長時間也試過,可以喝,但是也喝不多。一天下來大概勉強也能六百,但是沒時間再吃米糊了……


寶寶不愛喝奶,其實大多數嬰兒都會經歷生理性的厭奶期。

厭奶期是什麼?

厭奶是兒童厭奶期的一種現象。寶寶本來胃口挺好,也沒有任何生病癥狀,活動也正常,但突然有一段時間不喜歡吃奶,或者吃奶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通常1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食慾。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維持應有的生長發育。醫學上稱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

厭奶期的癥狀

生理性厭奶期:特徵是嬰兒發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在嬰兒是很餓3常見的現象,常發生在兩個時期。有的新生兒喝奶量一向正常,到2、3個月大,突然喝奶量減少,但活力、體重都正常,無任何病態。這主要是在2、3個月前吸奶是種反射動作,只要給予奶水就喝,但是之後就會按身體實際需要和食慾來調整奶量,所以食量可能會變少。

第二個時期是4-6個月以後,嬰兒的生理髮育及感官功能愈來愈成熟,開始對周遭的環境產生好奇並喜歡探索,自然就容易對「吃」分心,這該是厭奶的主要原因。

心理厭奶:由於一些因素的干擾,致使孩子對吃奶,特別是配方奶餵養的興趣降低,出現進食奶量減少,因此被冠以「厭奶」。

病理性厭奶:孩子除了厭奶外,還出現相應的其它異常表現,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鬧等日常生活規律的改變和發熱;嘔吐;腹瀉等疾病表現。病理性厭奶一般伴隨急、慢性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鵝口瘡,急性腸胃炎、尿路感染、敗血症等等。如果發現寶寶除了厭食,還有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況,就應立即就醫。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厭奶?

原因多種多樣:除了病理性原因:如寶寶出牙、耳部不適(比如感染)、疫苗接種後不適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厭奶」。

其他的像銜乳問題:也就是寶寶吸奶的方式有問題,吸奶有困難。

或者年齡逐漸增大的影響,比如三月齡後的寶寶,對周圍環境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因此容易分散注意力而無法專心哺乳。

因情緒問題影響:寶寶過度興奮、緊張、疲勞,或者哺乳間隔過長導致寶寶煩躁,可能出現哺乳困難。

以及過早或過度使用奶嘴、添加輔食影響都會導致寶寶對母乳的需求相對會降低。

媽媽的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厭奶」

乳汁過多:特別是奶陣時乳汁噴射,被嗆到的寶寶來不及吞咽就「有了陰影」,可能就會拒絕哺乳。

母乳變少:添加配方奶粉和輔食會讓寶寶對母乳的需求變少,吮吸變少,也因此可導致母乳減少,從而可能導致寶寶不願吮吸。

乳頭問題:比如乳頭嚴重內陷,導致寶寶銜乳困難。

媽媽攝入過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可能導致:寶寶煩躁不安,拒絕哺乳。

媽媽身體變化:比如說媽媽的身體不適、哺乳期間服用某些藥物、發生乳腺炎、媽媽激素水平變化(比如使用避孕藥,哺乳期間再次懷孕),可能導致寶寶不喜歡奶的味道。

媽媽的身體氣味改變:換了沐浴液、香水等,可能讓寶寶不習慣,拒絕哺乳。乳汁口味改變:媽媽吃了一些可能導致乳汁口味改變的特殊食物,或在哺乳前運動,導致奶水味道有變化,寶寶不喜歡。

辨別寶寶是否厭奶的方法

奶量的計算,一般而言,未吃輔食寶寶的奶量,是以寶寶的體重和每天的餐次來計算,所以:

一餐的奶量×整天的餐次=一天的總奶量

一天的總奶量÷體重 = 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例:4個月大的寶寶,體重6㎏,一天大約喝6餐,每餐喝100ml。

100 ml × 6 = 600 ml (一天的總奶量)

600 ÷ 6 = 100ml/kg(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計算寶寶每天所喝的奶量,如果低於所需的奶量,沒有生病發燒,且到了4~6個月大,寶寶就可能已經進入厭奶期。

如何順利度過厭奶期

提到「寶寶厭奶」這事,不少媽媽表示煎熬:怕寶寶餓著吧,索性強塞,可寶寶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邊打挺,一邊嚎得撕心裂肺的。更無奈的是,家裡寵孫子的老人擔憂了:「不吃,也不能由著孩子啊!不吃怎麼能長個呢?怎麼著也得想辦法喂他點……」

依我看,辦法是要想的,但是逆著寶寶,跟他對著干,媽媽絕對會輸得很慘。所以解決厭奶這個老難題,試試下面這些方法吧。

不要強迫寶寶喝奶

其實對大多數健康的寶寶來說,真正的厭奶期並不會很長,往往是家長踏入了「強迫餵奶」的誤區,才人為地延長了厭奶期。

試想如果我們並不想吃東西,但是有人摁著你的手腳,非要把食物塞到你的嘴裡,你是不是會很反感呢?

1.給寶寶餵奶要選擇一個安靜的、較少有人進出的房間,光線可以暗一些,更不可打開電視機,以免分散寶寶注意力。

2.可以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飢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3.若擔心寶寶營養不夠,建議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一頓喂少一點,多喂幾頓就行了,只要維持寶寶原來的總奶量即可,不必遵循既定的餵奶次數和每次的奶量。

4.輔食要清淡,少糖無鹽。切忌讓寶寶吃太甜的食物,重口味的食物更不能讓寶寶吃,這不僅會讓寶寶厭奶,還會埋下乳牙齲齒、偏食挑食、幼兒肥胖等諸多風險。

5.幫助寶寶減輕長牙的不適。給寶寶提供乾淨衛生的磨牙玩具,或者可以在餵奶前洗乾淨手給寶寶按摩一下牙齦。

6.鼓勵寶寶多動。比如小月齡的寶寶可以讓他多趴、月齡稍大的寶寶可以多爬、多跑,運動能促進寶寶消化系統的運作,對能量的需求非常大。

7.媽媽的心情往往會影響到寶寶,因此,即使寶寶有厭奶的現象,也不要過於焦慮緊張。否則寶寶不能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進食,就會降低食慾。只要排查掉病理原因,寶寶幾天不好好吃奶,是不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的,掉一點點肉肉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媽媽們只要堅持良好心態,用順其自然的態度,去嘗試和調整方式方法,相信很快寶寶的好胃口就會回歸啦。

8.如果嬰兒不只是厭奶,而且還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則要注意是不是病理性厭奶。尤其是當寶寶厭奶的同時還兼有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燒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初喂輔食,切忌操之過急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要一口喂太多讓寶寶來不及吞咽,影響正常食物消化。不要讓寶寶吃的太飽,造成腸胃負擔。所以要盡量避免寶寶在很飢餓的情況下吃飯,同時要注意寶寶的飲食量,做到心中有數。因為寶寶自己是不知道該吃多少的,容易傷到腸胃。

不要邊吃邊玩

隨著寶寶生長各項機能發育趨於完善,注意力容易被聲音、動靜、動畫片等吸引。看入迷時,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咀嚼,造成寶寶生吞食物,還會影響消化吸收。

輔食需多樣化

隨著時間推移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家長工作繁忙後,對寶寶輔食製作上的興趣會降低,假如寶寶只吃一種食物,或輔食製作缺乏新鮮感,容易造成寶寶抵觸輔食,失去對輔食的興趣。

許多時候,寶寶拒絕某一種食物並不是因為不喜歡食物本身,可能和食用的方式有關。比如有的寶寶不喜歡吃純米糊,如果米糊中加了蛋黃或是青菜泥,寶寶就會很喜歡,家長不妨多花點時間去摸索寶寶的口味與喜好。

寶寶輔食添加的四大秘訣

1、一次嘗試一樣新的東西

家長可一次嘗試一個新的東西,嘗試2~3天以後可再加入另一種新食物。如果寶寶不喜歡這個食物,家長不用強迫餵食,可以考慮寶寶是否不喜歡這個味道,或者輔食太硬、太稀、太稠,如果強迫餵食可能造成寶寶日後排斥這種食物,不妨先換一道新的料理,過一段時間,調整食物烹調方式,再讓寶寶重新嘗試。

2、添加輔食應稀漸濃循序漸進

家長對於寶寶攝取輔食要有循序漸進的計劃,不要一下子就希望寶寶可以完全接受,必須視寶寶發育狀況慢慢調整,可從流質(湯汁)→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固體逐漸增加。

3、寶寶吃鹽的時間很重要!

建議1歲以後再讓寶寶吃鹽,但也只能是極少量。很多家長說「寶寶對輔食不感興趣,是不是因為沒味兒?」對於寶寶不愛吃輔食,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應該主要是大人的錯誤所致。比如:大人吃飯時給孩子嘗一些成人食品;給孩子頻繁吃保健品或不必要的藥物(鈣劑、蛋白粉、牛初乳等等)。這樣會造成寶寶的味覺過早發育,對配方奶或常規輔食(米粉等)不感興趣。建議家長還是從平常餵養和生活中做起,不要過早給孩子添加鹽等調味品。鹽攝入過早、過多都會誘發孩子今後出現高血壓等疾病。

4、有濕疹(過敏)的孩子如何添加?

1歲之內的孩子,特別是目前患有濕疹的孩子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如: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食物。濕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個月)才能開始嘗試蛋黃。如果蛋黃不耐受,就要堅決停掉。黃豆漿不能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濕疹。

4~6個月的寶寶,嘴唇肌肉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已經比較靈活,這時候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們吃米糊、果泥、蔬菜泥等輔食。不過,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會有習慣性挺舌反應,會顯得不耐煩,並用舌頭將食物往外頂。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可以用勺子耐心多喂幾次。只要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鍛煉,寶寶會漸漸習慣用勺子進食的。


8個月的孩子每天600ml奶已經可以了,慢慢的要開始加輔食了,這個是味蕾神經的刺激,寶寶喝奶厭煩了,要嘗試新的口味,剛來到世上,對什麼都新奇,包括味道,所以寶媽要嘗試著給寶寶多做一些五花八門的輔食,來刺激寶寶的味覺神經發育


米糊里加奶作為補充奶量的一種方式也不錯,也可以在奶里加入無添加的果泥,蔬菜泥什麼的試試。還有也可以把奶加入到其他輔食里。可以上網搜索相關的食譜。也可以開始加少量酸奶,注意選擇無糖酸奶。


7-9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已經慢慢熟悉了除了奶之外的食物,屬於蠕嚼期,處理食物的方式是舌攪拌+牙齦咀嚼 ,舌頭與上顎配合擠壓食物。這個時期,有些寶寶已經長出了幾顆小乳牙,牙齦會有痛癢的感覺,所以比較喜歡稍微硬一點、有點顆粒感、粗糙一點的食物,所以,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改變食物的性狀,從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半固體食物,既鍛煉了寶寶的咀嚼能力,還能緩解出牙的不適。

營養需求:

這個階段很多寶寶已經開始學習爬行了,活動量加大,需要的能量也相應地增加了,輔食添加就更為重要了,應該逐步增加輔食的品種和數量,像鐵、鋅、鈣、鉀等礦物質的補充,而這些營養素就需要靠各種各樣的輔食來添加。有的寶寶也開始萌出小牙了,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他們是構成牙釉質、促進牙齒鈣化、增強牙齒骨密度的重要應用物質。蛋白質、鈣、磷,是牙齒的重要組成元素。所以,加強這些營養素的補充,對寶寶牙齒髮育是有好處的。

維生素D:

繼續堅持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

鐵:

和上一個時期一樣,注意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可添加的食物:

1.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魚類

2. 富含鋅的食物: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植物性食物含鋅較低。

3. 富含鈣的食物:奶及奶製品、酸奶、芝麻醬、海帶、豆腐、木耳等。

4. 富含磷的食物:瘦肉、魚、蛋、蛤蜊、動物肝臟、海帶、芝麻醬、堅果等,含磷的食物較多,一般不易缺乏,豐富飲食更重要。

輔食性狀:稠一點的泥糊狀輔食、半流質或者半固體,輔食的性狀比上一期可以粗一點。

(7-9月齡嬰兒輔食質地應該從剛開始的泥糊狀逐漸過渡到帶有小顆粒的厚粥、爛麵條、肉末、碎菜等。)

添加方法:家長餵食+自主進食

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手指食物,喂飯的時候,先給寶寶手裡拿個手指食物,家長再用勺子給寶寶喂輔食。這樣既鍛煉了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還不耽誤營養的攝取。8個月後就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手指食物:當寶寶開始學著用手指拿食物的時候,就可以把食物切成適合寶寶拿捏的小塊,練習抓握,同時還能感受不同食物的質地,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和感官能力,還能提高寶寶自主進食的慾望。為寶寶準備一些手指食物,比如黃瓜條、長條餅乾等。

餵養小tips:

1.7-9月齡仍是以奶為主要營養來源,每天保證600ml以上的奶量再添加輔食,優先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2.這個時期寶寶消化吸收、咀嚼以及吞咽能力都比前一個時期發育好很多,可以逐步增加輔食的多樣性以及濃稠度。

3.改變食物的性狀時,注意觀察寶寶大便,如果出現原始食物,說明寶寶對食物的性狀不接受,出現了消化不良,下次注意加工的細一點。

4.這個階段寶寶喜歡用手抓東西吃,不要干涉,給寶寶把小手洗乾淨,鼓勵寶寶自己吃,可以鍛煉寶寶手眼口協調能力。

5.可以嘗試用鴨嘴杯喝水了。

6.一歲之前寶寶輔食裡面不加鹽或糖,也不能加任何調味品,原味就好。

7.添加輔食後,寶寶容易便秘,注意每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西梅泥、獼猴桃、火龍果、紅薯泥、綠葉蔬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8.添加輔食後,可以每天吃5-10克植物油,核桃油、牛油果油、橄欖油等都可以的。

9.每次吃飯上餐椅,固定時間、地點,讓寶寶慢慢形成吃飯的概念。

10.和上個時期一樣,記錄寶寶膳食日記。

推薦幾款輔食製作

蛋黃羹

食材:蛋黃1個,涼開水適量(不是生水)、小白菜兩片、小芹菜適量

做法:

1. 蛋黃打散,加適量涼白開,調稀,過濾一下,濾去氣泡,蒸出的蛋羹更光滑。

2. 將小白菜、小芹菜焯水,撈出瀝干水分,切成碎末備用。

3. 蛋黃液放蒸鍋中,中小火蒸大概5分鐘左右。

4. 將蔬菜碎灑在蛋羹上,淋上少許核桃油即可。

營養tips:蛋黃營養豐富,富含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和磷脂,能夠為寶寶提供優質蛋白質。

小白菜富含維生素B1、B6、VC等多種營養素,能夠增強寶寶免疫力,含鈣量也高。小香芹富含膳食纖維,能夠預防便秘。

(如果對蛋清不過敏,也可以加全蛋。)

蔬菜瘦肉粥

食材:大米、水(大米、水比例1:7)、西藍花(適量)、牛裡脊(適量)

做法:

1. 大米提前浸泡一小時,然後再入鍋加水,大火煮開,再換小火慢煮。

2. 將西藍花水焯一下,撈出切碎備用。

3. 另起一鍋水,牛肉切塊冷水下鍋,加生薑去腥,大火燒開焯3分鐘,撇去浮沫,撈出清洗一下,放入輔食機攪碎。

4. 待粥煮至粘稠時,加入牛肉末,再煮5分鐘左右,再倒入西藍花碎,煮一分鐘就好了。

PS:這裡面西藍花、牛肉都可替換成其他蔬菜和肉類。

營養tips:西藍花營養豐富,能為寶寶補充維生素、鈣鐵鋅等礦物質營養素。牛肉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B族維生素、鈣、磷、鐵等,有益於寶寶增強體質、補鐵補血效果好,其氨基


實在不喜歡喝奶也沒辦法啊 吃米糊一樣長大吧 八個月可以試試乳酪 營養也挺好的


首先,小孩子是有厭奶期的,既然混在米糊裡面,他喜歡吃,就把奶粉混在米糊里吃,外國語也是這樣的,8個月可以每天吃米糊的,不然會缺鐵,我兒子4個多月就開始米糊了。加了米糊後,沒有什麼不舒服。如果你覺得消化不好,可以每天洗澡後順時針按摩肚子啊

給一點適合小寶寶吃的酸奶 乳酪之類的試試看,如果會吃,也可以用來代替一些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