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挺寬泛,我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回答一下。

一、光伏發電好!一次投入25年以上長久收益,只要太陽還在就有小錢錢賺,他不香嗎?為環保盡一份綿薄之力他不好嗎?

二、趨勢:向平價上網平穩過渡。

今年還有國家補貼,但是是最後一年,而且額度有限,如果不是因為疫情估計6月份就會用完,即使有所延遲今年也必然會平價上網,雖然平價上網但收益率並不會下降;投資門檻變低,更多的老百姓裝的起,所以今年並不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在平穩中發展。如果想投資要麼趁早獲得國家補貼,要麼晚點等產品價格降下來,不然達不到20%的年收益率。

有不清楚的歡迎追問


雖然由於近期疫情原因,對於光伏產業各環節都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總體來說,市場有需求,長期趨勢不變,2020年裝機量依舊可期。從1月份發布的2020年光伏建設方案(徵求意見稿)來看,今年戶用光伏市場將回暖,戶用光伏項目補貼為5億,佔總額三分之一。作為國內知名的光伏企業,展宇光伏早在前兩年就為戶用光伏用戶們帶來了「展宇·致富寶」整機戶用系統集成產品包,在幫助用戶創造財富的同時,為每一戶家庭打開一扇高品質綠色生活的大門。


現在是2021年了,光伏發電好不好,就要從以下七大理由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必將是光伏大發展之年。2021年光伏有如下七大理由值得看好。

理由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啟動碳中和

粗略統計,迄今全球已有中國、日本、韓國、英國、加拿大、瑞典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啟動碳中和目標。

其中,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峯,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日本首相菅義偉宣佈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要與國際社會一起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2020年11月,加拿大政府明確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歐洲地區,歐盟、英國預計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瑞典宣佈要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德國表示,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美國特朗普雖是退出了《巴黎協定》,但繼任者拜登明言,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理由二:中國敲定光伏、風電裝機目標中國政府不僅在2020年9月提出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而且還明確提出到2030年光伏、風電裝機將達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目前中國光伏、風電裝機在4.6億千瓦左右。到2030年要實現12億千瓦以上風電、光伏裝機,意味著未來10年的新增量在7.4億千瓦以上,可以說發展空間非常大。

理由三:國務院主管部委力挺光伏,政策利好迭出從2020年8月份開始,至少已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共七大部委明確表態支持光伏發展,或是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扶持光伏發展。國家發改委表示,要加快光伏和風電發展,完善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理由四:地方扶持光伏初心不改,多地裝光伏仍有補貼1、多地仍有光伏補貼

通俗的解釋,如果權力是能源「大虎」們的「春藥」,那補貼就是投資方的強心劑。據蒐集整理,目前北京、上海、西安、廣州四個城市對分散式光伏仍給予補貼支持。北京的補貼政策是分散式光伏給予0.3-0.4元/千瓦時補貼,連補5年;

上海的補貼政策是分散式0.05-0.10元/千瓦時,學校0.12-0.24/千瓦,連補5年;蘇州園區的政策是自項目投運後按發電量補貼3年,每千瓦時補貼業主單位0.1元;西安市的補貼政策的是對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的分散式光伏項目給予0.1元/千瓦時補貼,連續補貼5年;廣州市對分散式光伏的補貼標準為0.15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單個項目最高享受補貼時間為6年,補貼時間範圍為2020-2025年。2、光伏寫入多省區「十四五」規劃除了提供補貼政策支持外,全國31個省、市、區發布「十四五」規劃也對發展光伏興趣濃厚。有22個省、區的「十四五」規劃寫入了光伏。其中,西藏「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光伏太陽能,到2025年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

理由五:能源央企「衝刺」碳中和,電力央企「搶裝」光伏目前已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大唐集團和中國華能等多家能企制訂了碳中和目標,或是公佈新能源裝機規劃。

其中,未來5年,三峽集團提出的目標是新能源裝機實現7000萬至8000萬千瓦。

中國華能提出,到2025年,中國華能要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行列,發電裝機達到3億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裝機8000萬千瓦以上,確保清潔能源裝機佔比50%以上,碳排放強度較「十三五」下降20%,到2035年,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前列,發電裝機突破5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75%以上。國家能源集團表示,「十四五」時期其將繼續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預計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達到7000-8000萬千瓦。國家電投在2019年8月發布《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宣言》時表示,到2025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800萬千瓦,裝機容量達到4500萬千瓦。中國大唐和中國華電的新能源裝機目標還未披露,按照中國華能50%、75%的清潔能源裝機佔比發展目標,預計這兩大發電集團的新能源裝機目標也不會太低,預計將與中國華能、國家能源集團保持同一水準。據業內人士預測,「十四五」時期五大發電集團的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將達150吉瓦以上。

理由六:平價時代來臨,光伏裝機上不封頂光伏、風電將在2021年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平價意味著光伏的完全去補貼,具有與火電一樣的成本競爭優勢了。2018年8月份,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對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項目,各地在落實土地和電網接納條件的前提下可自行組織實施,並將項目情況及時抄送到能源局即可。也就是說,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項目,各地可以放量裝。

理由七:產業、金融資本追捧光伏,注入源源活水光伏股的牛市仍在路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對光伏的青睞有增無減。據瞭解,除了中國石化資本公司入股矽谷智能、百佳年代之外,高瓴資本投資隆基股份。各種產業資本正湧入光伏這一黃金賽道之時,光伏ETF基金也不斷拍馬殺到,投入到光伏股中來。金融市場的活躍 為光伏企業乃至整個產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為光伏企業融資擴產,加大科研創新提供了堅實保障,進而推進了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作為碳銀光伏的經銷商,做光伏發電也有3年多了,個人覺得不管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可裝光伏太陽能電站,光伏產業鏈逐漸成熟,家庭光伏電站系統主要利用農村自建房的屋頂,安裝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等設備,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目前光伏產業規模達到10000億,現在國家政策補貼支持,2020年分散式光伏,乃至整個行業最後的補貼,8分錢/度電。

光伏電站的售價也逐步趨於穩定,4月份最新價格為3元/瓦(部分地區),根據國家的0.08元的補貼進行10千瓦的收益計算,如下:年收益:38×365×(0.3949+0.08)=6580元30000÷6580=4.5年,也就是說,現在投資,享受國家補貼,4.5年就能回本。

光伏發電作為一個具有收益的物品,除了自身可以利用屋頂陽光轉化電能發電賺取收益,房屋在拆遷時不僅賠償產品本身的價值,還要賠償一定的未來收益,賠償標準大約是2倍,具體如下:電站價值+5年收益電站價值就是你購買產品的價格,5年收益是指自電站併網開始計算5年收益,如果已將併網2年就根據這2年的收益再給付剩下3年的收益,併網1年,併網4年同理。所以,享受國家補貼的光伏電站不僅收益高出兩萬多,拆遷賠償也多2萬多。

另外光伏電站安裝成本也在降低,經過行業前期快速發展加上隨後的產業調整,光伏產業鏈各方成本已大幅下降。

今年2020年市補貼雖然少了,但是行業依舊是非常好,自從5.31後,也淘汰了一批企業,但是目前還在堅持做的,應該說都是比較良心的 且質量靠譜的光伏企業了。我選擇的浙江碳銀就是一家,給我們經銷商的扶持和幫助比較大,只要自己負責開發業務就可以。

個人感覺2020年的市場趨向於比較理性了,光伏發電不像過去幾年補貼很高,入行門檻低了。從政策上來講,國家依然重視新能源發展,具體可以看一下這條

關於光伏行業王者之爭,它已領先一個身位?

www.toutiao.com

當下2020年已經過半,光伏經銷商應該趁著政策的紅利,抓緊開拓市場,搶裝搶幹纔行!想做就別猶豫,先幹了在說。


不算好也不算壞,投資太大。回報略微小些。這個行業能不能起來,短期主要看國家補助和環保政策。長期得看時效性。比如都說設備可用25年,但實際上這個行業才起來多少年。能不能保證不好說,最終得靠時間來驗證是虧是賺。

要入這個行業先就要做好心裡準備,首先這個行業不會如蓋樓賺錢那麼爽。但投入卻很大,優點是有的,一旦進入這行,基本上是可以說是一輩子的買賣。家裡有這個產業過的肯定比公務員爽。但風險同樣很大。比如機器運轉週期問題,紙面上的賬很好算,用25年賺多少錢。但實際上機器維護和修理肯定是問題多多的。第二點則是時間問題,就算25年沒問題。一旦這期間科技進步革新。早入行的機器設備肯定是要喫虧的。具體問題太多。總之,利弊都有


我從2016年開始搞地面光伏電站,見證了電價補貼越來越少,當然建設造價也越來越低。目前在做某省500MW平價上網基地,220kV送出,帶50MW儲能。我很欣慰,因為很多電氣工程師同行,一輩子都沒機會搞220kV站。

這個行業呢,我是看好的。因為三個原因:1.今年很多光伏電站已經不需要補貼了,基本成年了。

2.環保節能,一塊光伏板的製造耗電量,建成之後3年即可收回該板子的成本。整個電站總的投資基本8~9年收回。

3.國家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要說今年的趨勢,應該是平價上網和競價上網並存的局面。


我已經從事光伏的工作9年了,我是在2011年入行的當時光伏可以說是正在處於上升期,我也跟隨著這個行業的走勢,也漸漸的由最初的不懂到現在「略知一二」我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上升--頂峯---下跌-繼續下跌--平。未來怎麼發展真的不好說。但有一點我敢說,就是這個行業不會消失,會一直都在。因為就新能源來說,對比其他的新能源,光伏發電屬於最為成熟的了,也是最好推廣的。以後的發展就看本國的光伏發電的政策以及國際對光伏發電的政策和推廣了。

我2011年剛入行的時候有個老師傅當時面試我的時候給我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此時回想,當時的一幕幕猶如剛剛發生,再看著面前電腦裡面的CAD圖紙,我很確定自己沒有入錯行。


漢能的倒下就是光伏發電這個泡沫的破裂展示,李河君吹噓了半天,拿了半個月的中國首富,和龐青年的水變氫如出一轍,本人對光伏並不看好,起碼在現在的科技水平下,光伏不是可以作為商業化的路徑。


光伏發電成本高,受材料的限制太高;轉換效率也不高;但前景還是有的;發達國家像德國基本就靠光伏發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