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

暫時是城市天台觀測;有鑽研精神,但科技的進步告訴我,搞天文,能縮短時間就縮短時間,能方便點就方便點,天氣不等人,熬夜也對身體不好;女孩子細胳膊細腿的沒啥力氣。

所以要求和問題來了~

輕便、可以深空攝影、目視行星清晰,這三種要求,現階段的天文望遠鏡及系列產品如赤道儀、天文相機可以滿足嗎?

如果有,信達、銳星、裕眾、星特朗、米德請各位大佬推薦一下~

相機:

有相機但不是單反,是索尼黑卡,卡片機。

雖然知道天文望遠鏡和單反是標配,但單反挺重的,不符合我對輕便的要求,所以雖然比天文相機便宜,但天文的東西還是交給天文相機更專業。

話說單反這東西不是慢慢要被淘汰,微單才是趨勢嗎?好像也沒看過用微單拍深空的,請指教一二。

1. 確實是想盡量一步到位買到最適合自己的,不想以後不要了放閑魚上和買家扯來扯去浪費時間~

2. DOB目視行星挺棒的,但不適合攝影,重量也不適合以後三十歲了放在車裡去野外拍深空。應該買個大口徑的DOB放天台上觀測嗎?

3. 天文真是一個超級小眾的愛好,小到我找不到另一個和我一起喜歡天文的女生,大佬們帶帶我!

謝謝大佬~!


目視,家裡有天台,肯定DOB好,越大越好。

攝影,行星攝影和目視差不多,DOB可以滿足,但要另配天文攝像頭和增倍鏡。

深空攝影,必須赤道儀,就沒一個輕的。星野赤道儀也能用,但需要強大的動手能力和技術支持,初學者搞不定。城市裡拍深空確實有難度,可以嘗試窄帶攝影。不在意黑白的就H波段的,想要彩色的,可以拍SHO哈勃色。這就不能用單反,必須是黑白冷凍相機,還要導星,這樣的話一套設備就很複雜了,重量輕不了。

家裡也有個喜歡天文的女娃,簡單說說我們用過的望遠鏡,供參考。

入門鏡,90馬卡,目視,偶爾拍個月亮。

同時開始拍星軌和星野,用的是尼康D7000和信達的大星野赤道儀。

90馬卡素質不錯,但攝影腳架實在不適合天文,所以升級了星特朗C8和HEQ5。主要功能:目視和行星攝影。

這時候閨女還在上小學,時間充裕,經常出攤,有空也會搞搞路邊天文。這一套是使用率最高的。

行星拍過了,就開始惦記深空,於是收了個二手的65Q。

單反沒改機,拍星雲效果不好,買了個小黑和QHY的Q9m

這麼一套差不多上百斤了,實在搬不動,放棄了。

為了減重,後來選擇了65Q加艾頓的smart eq pro。

這套分量輕了很多,全套組合後,一個人可以抱上天台。

樣片,以學習為主,沒時間堆曝光,拍到就好

但是smart eq pro 畢竟也是星野赤道儀,開始用著還不錯,但沒多久就出問題了,導星曲線出現不規則跳動,照片拉線,最後也放棄了。

後來赤道儀換了艾頓的25P精度沒問題了,但重量又增加了不少。

折騰到這兒,設備基本定型。但閨女也上高中了,沒時間玩了,興趣和精力也轉移到理論學習。

一路下來的經驗就是,重量和質量是不可調和的一對矛盾,重量上去了,出動率就會低,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平衡兩者,是選擇望遠鏡的關鍵。


上面的幾位答主都答得非常好,天文愛好有好多個方向,請題主先考慮清楚自己真的喜歡哪個方向,再進行器材配置,從題主表露的意思來看,深空攝影應該是以後的方向,但深空攝影的一套設備重量怎麼都不輕,而且非常吃環境,對城市人及其不友好,要想清楚了再下決定。


目前對星空了解有多少,裸眼觀測過哪些天體? 城市光污染程度和視寧度一般怎麼樣? 觀測地的極限星等一般多少等? 對觀測行星感興趣還是對深空天體感興趣,還是變星? 對天文知識的了解有多少? 對望遠鏡的直觀了解有多少?

請題主誠實回答一下以上問題,這樣我才能更好地根據我的經驗給你關於器材的建議,希望題主少走彎路,對星空激情永駐。


天文本身就是體力活,女孩子要有這個覺悟啊!不單單是扛東西,平時哪裡黑跑哪裡安全更重要,經常需要熬夜,既犧牲睡眠又是犧牲皮膚啊,女孩子捨得嗎哈哈

想輕鬆浪漫可以有的,配個三腳架上個不大不小的雙筒,平時就隨便尋天找找梅西耶天體,偶爾看個流星雨,或者配個星野赤道儀,最小那種,拍拍星野就夠了。

再往下都不輕鬆浪漫了!即便小黑這種小鏡子我也覺得不是一個女孩能玩得動的,更別提dob了。而小折射雖然很輕鬆,實際上小口徑目視又不行,攝影還得上赤道儀肯定也不輕鬆了。

說到攝影,誰都想拍出漂亮的星雲和各種深空天體,但我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你,你怎麼拍都不如大佬他們拍的好看,更不如哈勃!翻來覆去,拍的也都是那幾個好找的也沒意思的,還是做個輕鬆的天文愛好者拍拍星野,找找梅西耶天體吧!

總之,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先搞輕鬆的方式,這樣愛好容易保持下去,到後邊自己也成老手了自然知道是否需要搞深空攝影,沒必要一開始就一步到位!

至於新手階段的器材,我還是推薦就去那幾家專業的網店買就好了,多問問賣家,把自己的需求說清楚聽聽專業天文賣家的推薦一般不會錯。我自己現在就雙筒加dob,主目視不搞拍攝。平時雙筒用的多一些,dob使用機會太少。且沒有車就不要考慮dob了。

對目視來說,一台好的雙筒勝過所有!有錢就上台天虎的100大雙吧!值得一步到位!一定要配一套好的雲台,雲台很重要!


看完題主上述所說,基本上可以確定題主以後是想走深空攝影路線。而且是預算幾乎無上限,主要考慮便攜性。那麼答案來了,配置如下

主鏡:銳星65Q(2.6KG)或者裕眾70SA (2.35KG)

赤道儀:艾頓CEM25P或者AZGTI。之前看牧夫上有帖子說AZGTI可以擼深空,而且效果還不錯。優缺點對比:25P 精度肯定沒法說,很不錯。缺點 重量對女生來說不是特別友好。AZGTI我自己沒用過,不過看牧夫上的大佬用AZGTI拍的礁湖和三裂效果還不錯,重量也相對來說輕便一些。缺點 對準極軸比較麻煩,如果題主喜歡自己鼓搗專研的話這個就當沒有。主要是AZGTI可以經緯儀、赤道儀兩用。這個就比較好了。野外拍攝,注意下盤一定要穩。說白了 就是要找個沒風或小風的地方。

相機:既然都玩了天文攝影,那就上專業冷凍的天文相機吧。我也不是說單反拍攝不好,相反論壇上也有很多單反的優秀作品。只是個人覺得,單反拍攝出來的RAW照片不能用SKYX等軟體自動定位解析,而且拍攝的照片如果溫度控制不好的話會有很多噪點,雖然都可以後期消除。建議上個4/3畫幅的天文製冷相機。如果預算充裕且不著急的話,年底QHY會處APS-C畫幅的黑白相機,16位的。真香!PS:能上黑白上黑白,彩色雖然剛開始後期會比較簡單,但是會限制你。最重要的是黑白機幾乎可以無視城市光污染。(如果準備上黑白機的話,記得加個濾鏡輪LRGB的。)

導星相機及導星鏡:既然是深空攝影,肯定要長時間曝光。那麼問題來了,長時間曝光的時候赤道儀肯定會有一定的誤差,造成拍攝出來的照片出現脫線這個問題。所以,你需要導星相機來糾正赤道儀轉動誤差。所以你需要一個導星相機,推薦一個QHY5LII的黑白相機。再加一個MINI導星。畢竟你主鏡的焦距也就那麼長。

拍攝電腦:這裡題主可以用自己的筆記本,或者去淘寶買一個工控電腦和顯示器。赤道儀、相機、導星這些都是電腦控制的。或者 可以弄個振旺的盒子或者QHY的盒子。可以坐在車裡手機控制外面的赤道儀及相機拍攝。

看著這些東西挺多的,其實 一個20寸的行李箱或者兩個書包就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都裝完。估計所有的東西加起來不超過10KG。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去年在日喀則海拔3900的地方,肩背裝滿設備的書包,左手手提25P,右手手提三腳架。一口氣爬三樓到屋頂還不帶喘氣的樣子。

星特朗127那個,怎麼說呢?看看系內行星就是了,畢竟只是經緯儀。拍不了深空!

AZ-GTI溫總測評:

信達AZGTI赤道儀模式測試兼開光 - 天文器材 - 牧夫天文論壇(中國最早的天文論壇,致力於天文和望遠鏡的科普交流平台) - Powered by Discuz!?

bbs.imufu.cn

放點器材照和深空照吧

當時望遠鏡長期放屋頂,算是遠程台吧。線有點多,不要介意。當時用的天虎72ed 25p和qhy183c。天文攝影屬於一半器材一半後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