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檔預告:

官宣!《花木蘭》定檔 9 月 11 日知乎電影的視頻 · 6.5 萬播放


1、終於定檔了,我一定會去影院觀看;

2、昨晚剛好看了《花木蘭》各個語言版本的主題曲MV,其實內心有些遺憾:如果沒有疫情,這個東方故事、這位東方公主將會全球大銀幕刷臉;

但,這一切都是命運。

就如同主題曲《自己》的歌詞:

我 眼中的自己

每一天 都相信活的越來越像我愛的自己

是的,屬於《花木蘭》的榮光不會丟失。

眾多多版本的主題曲中,我最喜歡的三版是:擦媽的英語版、李玟的台灣版、劉亦菲的版本

《花木蘭》《Reflection》

關於票房收益,之前在另一個回答里寫過,大意:

站在宏觀敘事,迪士尼會做最正確的選擇、最順勢而為的決定;

站在項目角度,《花木蘭》會成為迪士尼戰略布局的重要節點;

迪士尼將於9月在Disney+以約30刀價格點播《花木蘭》,會產生哪些影響?對國內票房會有多大衝擊??

www.zhihu.com圖標

至於內地票房:

9月4號《信條》

9月11號《花木蘭》

9月30號開始國慶檔

基本整個9月就是《八佰》餘熱、《信條》和《花木蘭》;諾蘭的影片有一定的觀影門檻,票房一般不會大爆;所以《花木蘭》基本上佔據了9.11-9.30的20天檔期,至於最終票房如何,那就要看口碑了。

僅基於目前物料預測:

豆瓣:6-7分:這部片一定會有一些人來唱衰,但其實不會對票房有啥實質影響。《八佰》上映前後也一堆唱衰的,但票房依然強勁。這類大片,票房的基本盤是穩定的,增量就取決於「口碑」,而「口碑」主要是私域流量的宣傳(朋友圈、信任公眾號等);往往唱衰的群體原本就不是目標受眾、也不會影響其他觀影群體。

票房:8-16億:迪士尼公主片的內地票房基本盤4-6億之間(參考《阿拉丁》、《美女與野獸》);但《花木蘭》的增量在於東方元素+檔期缺口;「東方元素」預計有2-5億票房增量、檔期缺口估計有2-5億票房增量;

所以,如果影片口碑及格分,那麼有望在8-12億間;如果口碑不錯,那麼有望12-16億間;

一個參考數據:8月票房大盤34億、《八佰》拿下20億;9月一般是票房淡季,往年都穩定在30億大盤左右;今年預計9月大盤也差不多30億(8月最後一周大盤已經恢復到去年暑期檔水平);而這30億中預計25億會被《八佰》《信條》和《花木蘭》瓜分:《八佰》餘熱6億、《信條》5-10億;那麼,《花木蘭》9-14億;

其實,現在疫情對於大片的內地票房影響幾乎為0了;反倒因為不能出遊等因素,反倒刺激了大家對大片觀影的需求。現階段,疫情影響的是非大片;這和其他行業類似,市場淘汰的永遠是行業尾部的小公司。疫情只會加劇兩極分化和新領域的崛起。

題外話:

在微博搜《花木蘭》主題曲,居然看到了這個。。。。。。


補充:

評論區不出意外的出現了主演(劉亦菲)的爭議,我想說幾點:

1、內地電影市場,主要還是男演員抗票房(吳京、徐崢、沈騰、王寶強、黃渤等),女演員能抗票房的很少(白百合算一位、周冬雨有機會);所以,「某某女星是票房毒藥」根本就是偽命題,這基本都是飯圈內鬥的說法(大牌女星幾乎都被說過);

2、迪士尼作為電影工業帝國,自有它一套成熟的成本核算和casting標準;所以被選為2億美金成本項目的大女主,資方自然是評估過的

3、這部電影幾乎算是華人全明星陣容,這本身也是看點之一;

最後

關於上文票房預測里「9月大盤30億」的假設,補充說明一下:

1、這是一個趨勢大數,本來就會有浮動;

2、8月最後一周的票房數據已經證明:現在大盤已經恢復到去年暑期檔水平了:

3、前幾年9月大盤都是28-32億之間,但今年情況比較特殊,有以下正負影響因素。

正面因素:疫情導致全國人民憋了半年了,反倒會刺激了9月的電影大盤。加上不能出遊、人們的娛樂需求會更多的傾斜到本地娛樂場景里。所以,大盤有漲的因素

負面因素:大學封校會影響占觀影人群25%的大學生群體;但,未必會這麼嚴重。一,未必所有大學都會嚴格封;二,封了也是可以申請出校的;三、不要忘了,還有一個群體:原本出國讀研的學生滯留國內。我就知道好幾所美國大學,下個學期直接在北京、上海開課。當然,這一定是大盤跌的因素

綜合以上漲和跌的因素,我還是願意把九月大盤假設成30億。畢竟,國內的消費潛力真的超出想像。

至於,有評論提到的部分影院倒閉了,這個真的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倒閉的影院本來也就沒多少票房。。。而且,這已反映在8月最後一周的數據里了。

當然。。。最終票房還是要基於口碑。只是,我會對「迪士尼出品」抱有基本的信任。


9月4號9:30AM,Update:

《花木蘭》北美口碑釋出:爛番茄的新鮮度達80%(112鮮28爛),MTC評分69分(與諾蘭新片《信條》開局同分)。從迪士尼真人改編動畫的維度來看,《花木蘭》成績處於前列。

總結:開局口碑不錯

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版北美口碑一覽:

2010—《愛麗絲夢遊仙境》(爛番茄51%、MTC53)

2015—《灰姑娘》(爛番茄84%、MTC67)2016—《愛麗絲夢遊仙境2》(爛番茄29%、MTC34)2017—《美女與野獸》(爛番茄71%、MTC65)2018—《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爛番茄32%,MTC39)2018—《克里斯托弗·羅賓》(爛番茄72%,MTC54)2019—《小飛象》(爛番茄46%、MTC51)2019—《阿拉丁》(爛番茄57%、MTC53)

2019—《獅子王》(爛番茄52%,MTC55)

9月5號16:30,Update:

結合目前信息,《花木蘭》內地票房持續利好

1、排片競爭:《信條》勢頭減弱

《花木蘭》最重要的排片競品《信條》首映反饋不如預期,貓眼票房預測從6.3億降至4.5億;

2、口碑傳播:海外口碑不錯、豆瓣開分渲染爭議;

海外口碑不錯;

國內豆瓣開分5.9,屬於好萊塢商業片的合理分數範圍;但因為這部好萊塢片的話題性(演員),導致內地首映前一周出分,且1星、5星起飛,這勢必會帶動票房增量。

票房基本盤(迪士尼影迷+藝人粉絲)不會受口碑影響,必然會看;(觀影需求)

票房增量會因為話題熱度,增加對電影的關注度和好奇,進而選擇觀影;(社交需求)

當然,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迪士尼發行對首日排片的爭取了,不過相信以迪士尼的議價能力和9月11號的檔期利好,高排片還是很好談下來的。

至於盜版,這一定會有影響,但應該不會太大。

最後

影評,9月11號看完再寫。


春節前就做好準備上映的木蘭,時隔半年最終綻放。

今年發生了許多事,痛苦無奈夾雜著奮鬥與些許歡欣。

就讓2020年從9月重啟吧,《花木蘭》《姜子牙》《奪冠》,過去半年只是一場夢,夢醒之後眼前還是一片生機盎然。

迪姬尼是真的

比起把木蘭"許配"給王郎的明朝《雌木蘭》,比起各影視劇中和敵國皇子軍中同袍故交竹馬談戀愛的木蘭,我更喜歡的是《木蘭辭》裡面自我成長的木蘭。出於孝道出於家庭條件被迫參軍的木蘭,在殘酷的戰爭中找到了自我。She is herself. She is not someone』 s daughter/mother/wife.

期待是有的,製作團隊從導演攝影服裝到編劇主演都是女性擔任的電影已經很久沒見了,期待擺脫男性凝視視角的女性角色,期待女性自己講述的故事。

(最典型的男性凝視就是鏡頭從女演員腳下掃到腰上,或者在胸腰臀腿處放過多與劇情無關的鏡頭,經典案例是被很多女演員吐槽過的穿裙子光腳跑)

另外,大家可能是被《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的幾十億大爆票房養刁胃口了,好像票房不過十億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一樣。實際上作為一種商業行為,電影票房收益能夠收回製作成本就已經是合格,能夠在此基礎上多一些收益,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在抗電影票房上不能將男女演員放在同一個標準下比較,這不公平。吳京徐崢黃渤在《戰狼二》和《泰囧》之前也出演過不少電影,票房並不理想,你能說他們是票房毒藥嗎?

鞏俐在採訪里呼籲過,希望中國電影市場分級分類型管理運營,有實時商業片展映院線,也有無上映時間限制的藝術片院線。她本人曾被邀請出演《007》系列商業電影,她選擇拒絕出演沒有靈魂的程序性鑲邊配角。"那種人生我不是很想經歷。"

微博用戶"帝企鵝不是鵝"統計了2000年-2020年年度票房前一百的華語電影,用紅筆標出其中女性導演+女性視角+女性角色是主演的電影,紅色佔據了不到十分之一,有些年份顆粒無收。這其中還包括了文藝片,末流港片以及幾部根本不靠女性主演抗票房的恐怖片。

海清呼籲給女性演員多一些空間多一些角色是有事實有依據的,影視文化市場大環境對女性不友好,不能指望所有女演員都和趙薇姚晨一樣跨界擔任導演製片來翻盤。女性需要團結,女演員的需求,女性觀眾的需求,需要被聽到看到,需要被尊重被寫實,而不是妖魔化一系列女朋友前女友老婆媽媽婆婆丈母娘這種不能獨立存在名詞。

有太多可貴可親可愛可敬的女性了,她們的形象從來沒在熒幕上呈現過,那麼多女科學家女軍人女工程師女博士女企業家女醫生女老師,近年從來沒在屏幕上露過面。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個好的開始,雖然節目組因為賽制問題被質疑初心不在,但它起碼讓人們進一步看到女性豐富的魅力與無窮的潛力。

"女人可以幫助女人。"——萬茜

"We help each other. We protect each other."——木蘭在軍營篝火堆對她的夥伴說。

(插一句中年女演員馬伊琍同時也是兩個孩子媽媽的發言,"卵子可以只是卵子,不應該因為沒有受精就被判定為失敗。")

劉亦菲自演電影以來,無論題材如何,從來沒聽說製作方賠本的消息,小成本文藝片也有千萬以上的票房成績。幾部商業片更是作為製片方的"功臣"開過慶功會,在企業年會上表彰過(三生和妖精分別在阿里騰訊年會上作為紅榜出現)。早年流媒體營銷號不發達的時候,紙媒報道過"票房新貴""有劉亦菲古裝必破億"。

如果這樣也會被污衊為票房毒藥,那票房成績不如她的男女演員們是不是要引咎退圈呢?


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我沒有欣喜若狂,也沒有激動萬分,相反,有點想哭。

從官宣到定檔,中間經歷了太多波折。

我很想見到她,看她在銀幕上,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時間太久,我等得有些辛苦。每天搜羅她的消息,最希望看到的是她有什麼作品上的動靜。

因為她說,她喜歡演戲,這是她的夢想。她為此付出了很多。可能有些人要講,這不是做演員的本份嗎?是啊,這是本份,但有誰又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成果呢?

我喜歡她,自然希望她獲得肯定。

19年我期待著20年3月份可以見到她,但疫情這個不速之客打亂了這個計劃,將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攪得一團亂。我等啊,等著新的消息……後來多次的定檔撤檔使我的心過山車似的跟著忽上忽下,中間夾雜著雜誌代言首映禮等各種活動新聞,可我還是期待她的新作:《花木蘭》。

直到不久前,聽到要定檔9月4號Disney+流媒體上映,我稍稍感到欣慰,可又為自己不能看到而失落。直到今天內地定檔前我還在搞Disney+這個APP。

內地定檔,這幾個字真是今天看到的最開好的消息。是那種苦苦期待,苦苦期待的滋味得已慰藉的喜極而泣 如約而至這個詞很美好,但今天的消息更讓我感覺是失而復得的心情。

疫情背景下,又錯離寒暑假,趕在國慶節前避開了國慶檔的電影聚集,我想利大於弊。

電影市場上,新作上映的時間並未開始多久,先前院線重映了一些舊片,個人感覺是在試水,看一下疫情好轉之下的上座率。目前看來,花木蘭和信條作為其中看好的兩部電影,無疑也算打在了頭陣,二者的暗自較量也稍稍落了帷幕,一個9.4,一個9.11。宏觀上而言,好的電影是為了刺激市場環境,帶動一定的消費。

花木蘭的宣發已經持續了半年多,定檔勢在必得,不然整體熱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降低熱度,消耗資源,這個時間節點剛剛好。

期待


一份劇情解析

「氣」這個概念是中國的啊,功夫熊貓裡面也出現過啊,實在不好理解就想成內功就好了吖

今天去看電影啦!我木蘭的圓腦闊可真可愛,又給這個問題提供圖啦

俺想知道劉亦菲到底是圓頭還是扁頭??

www.zhihu.com圖標

音效超棒的,反派一出來聲音一響起就給我一種不愧是迪士尼的感覺,悄咪咪說一句,感覺反派超漢子超man啊

中間拍了好多圖和視頻,導致我看完電影手機就自動關機了,但木蘭真的不負我的期望,真的很好看,當然避雷一下,不喜歡公主片和闔家歡樂電影的可能就不太喜歡了,這是公主片,所以為了小孩子的觀影劇情也做了點簡單化的

今天看到一句話,很有感觸

「曾經你是我們的童年,如今你會是全世界很多小朋友的童年」

電影還有對老版動漫木蘭的致敬和還原,讓我這個只給動漫版片段配過音的人都很激動

說妝容辱華的大可不必吧,木蘭她們是鄉下人畫的妝不太好看很正常吧,看後來那些妃子的妝容難道不美嗎?而且那個妝容就是搞笑的呀,動漫里也是誇張搞笑的成分啊,兩版木蘭都吐槽這個妝太厚,化妝相親部分還致敬了老版木蘭,聽著音樂我超激動啊,

男主越看越帥,很有男子氣概,和木蘭超配,可惜感情戲被刪減了,我還錄了好多鞏俐和亦菲同框的戲份,我兩大女神啊!

可惜我就請了半天假,不然一定把國語版的也看了啊!希望蘭蘭再挺一會兒,我們學校解封了我就再去看一遍

木蘭上國家人文歷史了,開心

外交部發言人贊亦菲「當代花木蘭」,超開心

以下原答


迪士尼D+因為訂閱人數太多系統爆了 廣大外國網友正在催迪士尼程序員上班呢

「快點來拿我的錢」

目前北美口碑很棒呢,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以下原答


終於定檔了,我的期待就是學校能讓學生出門,這樣我才能去看啊

亦菲也是我小時候就喜歡的女神啊,從龍兒到木蘭

英配中配都要看一遍,中英文都是原聲原配,我太期待了,還有我的亦菲和鞏俐女神啊,當初鞏皇在少年漢尼拔裡面性感的英語就把我迷的不要不要的,這次又可以聽到了,開心

姥姥又和靈兒重聚了啊

不知道會不會有木蘭當戶織的情節

很期待木蘭軍營里的生活啊,她怎麼不被發現是女兒身的啊,看這圖想想感覺有點搞笑

昨天看了兩部功夫熊貓,被裡面的中國元素美到,看花木蘭預告也被裡面的丹霞地貌美到,我大中國的美好河山啊,讓我中華木蘭花開遍世界

從三月到八月,現在九月了,木蘭終於來了

票房什麼的倒不在我考慮範圍內了,我能看到就很高興了


真的 粉絲占票房大頭 學生占粉絲也大頭吧 封閉式管理真的太難了 我找翻牆點也沒找到 只能硬著頭皮跟老師請假了

至於我為什麼非要看:

剛剛看到花木蘭定檔的時候 眼淚一個接一個的掉 我愛了十二年的女孩啊 如今揚眉吐氣意氣風發我要見證她的歷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