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唯一一個現在仍然存活的古文明。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文字的傳承,現代人甚至能看懂幾百上千年前的文言文。那麼我想請教一下作為一個現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年輕人,最遠能看懂哪個時期或者朝代時的文章或者詩詞。(總體上大致理解作者表達的內容那種程度)。麻煩請從受字體影響或者不受字體影響兩方面解答一下。在我印象里應該會受到字體的影響吧?導致其實根本就不認識字,更別提內容了。

另外,我聽說莎士比亞的文章其實是現代英文翻譯過來的,原文拿給現代人根本讀不懂,那麼我們從小學的文言文是否就是當時的原文?


莎士比亞的文字就是現代英語,帶一點中古英文的變位。跟中文比的話,莎士比亞和詹姆士聖經的英文大約相當於元明之際的近古白話。所以說,不存在根本讀不懂的情況。

中國文化一路有沿有革,說什麼古文明仍然存活,這種表述並不準確。義大利、法國的拉丁文化(包括語言文字)也是自羅馬帝國薪火相傳一路沿革下來的,難不成羅馬文明也是仍然存活的古文明?

從字體上看(不考慮簡化字),中國的文字大體上分為古文、今文兩段,認識楷書的人不用專門培訓就能閱讀隸書。所以普通人識字的上限是秦漢之際。

從語言上看,後世通行兩千年之久的所謂文言屬上古漢語。主要是以戰國、秦、漢初二三百年間散文體的文學語言為範式。只要是中學階段打下良好基礎的,秦漢以來的文言散文應該都可以不依賴註疏『讀下來』——讀懂大意——只須間或翻翻工具書,查一些生疏的字詞。


其實用字母書寫的文字,傳承性沒有大家想像這麼差。決定能不能讀懂的核心因素,還是某種語言古文和現代文之間的差距。如果是英語的話,莎士比亞的原文現代英國人能讀懂,他們閱讀的感覺就像我們讀明清時代的四大名著。英國人讀中古英語能夠蒙出七八成,但是英語經歷過諾曼征服,中古英語之前的古英語,其語法、辭彙都差異極大,沒有經過訓練的母語者完全讀不懂。另外,比如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勉強能讀拉丁文的。包括希臘人也能勉強讀古希臘文。

關於我們是否能讀古漢語的問題,我不是很同意前面的意見。我覺得除了明清以來的近古漢語比較好懂以外。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尤其是先秦的古籍,只要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是讀不大懂的。

首先,如果考慮字體,沒有受過訓練的人,用甲骨文和篆書書寫的古籍不要想了。這麼簡單的話,怎麼甲骨文發現這麼多年了才破譯不到三分之一,最近還懸賞「破譯一字獎勵十萬」。

如果把古籍都寫成簡體字的話,我還是認為大多數人都是在腦補閱讀文言文。上次我回答一個類似的問題,摘抄了一段《楚居》,結果我抄掉了一個很關鍵的字(因為那個字所有輸入法都打不出)。然後一群人都說讀懂了,但就沒有見誰指出我有句話少了個字說不通。

以上古漢語為例,上古漢語博大精深,就是專家們很多時候都沒有定論,更不要說我們這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大多數讀先秦的文章,除了語法不熟悉,還有就是對實詞詞義的掌握都不夠精確,這會直接影響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比如下面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

學而時之(習是「溫習」還是「實踐」?)

人行,必有我師焉(三是確指「三」還是複數標記指「很多」?)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罔是「迷茫」還是」欺騙」,殆是「危險」還是「懶惰」?)

對這些加粗的字有不同的理解,會得到全句完全不同的意思。

我舉的例子還來自大家耳熟能詳的文章,《論語》是無數前輩都研究過的儒家經典,放在今天都還尚有爭議,那麼其他那些稍微「冷門」一點的先秦古籍呢?恐怕這樣的爭議比比皆是。

再來,比如「學而時之」和」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話去掉加黑的字,假設剩下的部分「學而時 之」和「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我們都讀懂了,偏偏「習」、「罔」和「殆」這三個重要的字沒有讀懂,那麼整句話我們理解了多少?句義如此殘缺,恐怕是沒有讀懂。

那麼,綜合一下我的想法,對於簡體字書寫的古文,我們能讀懂什麼程度呢?

首先排除商朝的卜辭或者銘文。這些文字讓沒受過訓練的人讀,頭都摸不著,不信試試:

癸西卜,殼貞:旬亡禍?王二曰:丐!王占曰:俞!有求有夢。

乙酉卜,王貞:余薛朕老工延我烘,貞:允唯余受馬方祐抑,弗其受執?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古文,總體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一類。有些難的古文,真的是全篇下來雲里霧裡。

我們作個對比,比如下面這段: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節選自《滕王閣序》。這段話相對就比較好懂,稍微查查詞典應該就完全理解。但是換成下面這篇《子虛賦》,可能就不是普通人可以對付得了的:

於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縞,雜纖羅,垂霧縠。襞積褰縐,郁橈溪谷。衯衯裶裶,揚袘戌削,蜚纖垂髾。扶與猗靡,噏呷萃蔡。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彷彿。

這篇文章對於我們可能是讀起來拗口了一點,要知道當年漢武帝讀得可順暢了,讀完之後讚不絕口,讚不絕口。

所以,上古和中古的古籍,現代人要看「懂」,還是比較困難,尤其是先秦的文章,工具書是少不了的。至少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寧願不讀,也絕不腦補。


古文分兩種,古代文言文和古白話

白話似乎比文言文好懂一些,那我們就拿白話舉例子

最近的,譬如《海上花列傳》:

 黃二姐一回頭,見珠鳳站在一傍,嗔他不來應酬,瞪目直視。嚇得珠鳳倒退下去,慌取了一支水煙筒,裝與子富吸。子富搖手道:「耐去搭湯老爺裝罷。」黃二姐問子富道:「阿是多吃仔酒哉?榻床浪去(身單)(身單)囗。」子富隨意向煙榻躺下。小阿寶絞了手巾,移過一隻茶碗,放在煙盤裡,又請嘯庵用茶。嘯庵坐在靠壁高椅上,傍邊珠鳳給他裝水煙。黃二姐叫金鳳也取一支水煙筒來,遂在榻床前機子上坐了,自吸一口,卻側轉頭悄悄的笑向子富道:「耐阿是動氣哉?」子富道:「動啥氣嗄?」黃二姐道:「價末為啥好幾日勿請過來?」子富道:「我無撥工夫(口宛)。」黃二姐鼻子里「哼」的一聲,半晌,笑道:「說也匆差,成日成夜來哚老相好搭,阿有啥工夫到倪搭來嗄!」子富含笑不答。

這是上海開埠時候近一百多年的東西了,沒有吳語基礎的人,就很難看懂。

相反,2000多年前《韓非子》,文言文: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

我想大多數今天的中國人但凡受了點文字教育的,1~2年級小學生讀起來這段兩千年前的文言文應該不難。

漢語言文字的難易不是以早晚劃分的,而是其內容,文體,寫法決定的。

所以古人追求"學問"講究"用典",怪你讀書不夠多!實際上,也說明,學問高低差別同一時代的人也難以看懂同一時代的作品。


刨除字體影響,如果上課沒打瞌睡的話,大概能看懂2500年前的古文吧。

譬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短短八個字,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漢語詩歌,描繪的是遠古華夏先民狩獵的場景,這是漢語言文學的濫觴,是嬰兒時期的中國文學發出的第一聲響亮啼哭,她的含義也許乍一看上去並不明確,但是稍加解析每個人都理解:斷竹:砍下竹子,續竹:施以加工,飛土:投擲土塊石塊,逐肉:追逐獵物。這八個字把今天的中國人——使用手機電腦的中國人和幾千年前穿著麻布獸皮揮舞竹矛的華夏先民連接在了一起,使我們產生了血脈相通和精神共鳴,這是多麼偉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