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内地使用智能马桶的地方这么少?难道是水土不服?

1、如厕姿势不同

这个是最重要的原因了,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普遍家里安装测厕所都是蹲厕,想必这个如厕姿势绝对是大部分人接受的。而我们的智能马桶盖,从使用方法上来说就与蹲侧背道而驰,这样子当然没办法普及啦~

2、马桶位置不合适

在国内却很难找到有合适尺寸的马桶盖。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品牌的智能马桶都有尺寸要求,因此如果只想针对某一个型号来购买智能马桶,很有可能尺寸对不上,难免失望回家。

3、消费者观念普及率低

根据《2017年中国智能马桶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超一半的受访者从来没有听说过智能坐便器,可见消费者认知度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就以我们身边的亲友来说,基本上目前只有90后以及部分80后对智能马桶具有详细的了解,以及购买意愿,而还有很大部分的中老年人不说是否曾经使用过,大部分都是连听都没听说过的。

4、消费者认知问题

在《报告》中,有的受访者认为智能坐便器容易出现安全、卫生问题,并且认为价格太高,但实际上用过产品的用户有90%以上都表示产品符合或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可见消费者对产品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也阻挠了智能智能坐便器的普及。


三点原因

第一点,需求。

智能马桶盖不是刚需,普通的马桶盖这么多年都坐过来了,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非要换一个智能马桶盖。很多人没有使用过,不清楚使用之后会对生活体验有怎样的改善,不买的话也不会对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但没必要。」

第二点,价格。

智能马桶盖价格基本在1000元以上,高至4000元。人们即使有了「想要买」的想法,在看了价格后,还是会有相当程度的人选择放弃。比如我们家,我爸很早之前就提起过说智能马桶盖好,但也一直没买(肯定是嫌贵),我一说要买老爸就拒绝,不想让我们花钱。最后还是我自己没过老爸这一关,自己偷摸买了装上作为父亲节礼物,老爸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第三点,接受度。

智能马桶盖不像按摩椅,商场里随处可见,还能进行一个简单的体验。如果自己家不装个智能马桶盖,你甚至很难体会到使用智能马桶盖是什么感觉,这也造成了智能马桶盖的普遍接受度比较低。同时即使进行了体验,第一次的体验一定是不习惯的(我是在亲戚家第一次体验智能马桶盖,冲水的一瞬间就给我整蒙了,第一次会很不习惯)。

不是经济学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分享的是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纰漏的地方还请大佬指正

如果对智能马桶盖的选购感兴趣,可以移步我整理的一篇文章,持续更新(推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526337?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觉得文章有帮助到选购的朋友,还请点赞喜欢收藏嗷~


四点原因:

一、国人对智能马桶的认知度较低。

卫浴洁具是一个低关注度的行业,在很多人的消费观念里面,马桶只是解决方便需求的一个工具,也是一个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器具。他们对如厕的传统理解,也在某些层面上限制了他们「对马桶的想像」,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选择的范围。

二、有认知度,但对智能马桶认知有偏差。

但随著互联网的知识普及,以及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智能马桶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仍停留在「可以洗屁股的马桶」这样一个概念,对于智能马桶究竟有什么好处,智能马桶有些使用保障等,往往是不清楚的。

三、价格较高。

与普通马桶相比,智能马桶要贵几倍,很多人觉得花几千块甚至上万元去买一个「方便的工具」,觉得不值得。甚至很多人的概念里,智能马桶非常贵,以至于根本不做考虑不予问津。这些都是对智能马桶价格的不理解,也从一方面限制了智能马桶的消费。

四、担心售后问题处理难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智能」意味著先进的技术、精密的零部件和易损。但实际上,智能马桶的技术,对于现在发达的智能技术来说,就是小儿科,其产品故障概率以及维修的难度其实都非常低。加上其内部的零部件都是独立的部件,维修基本上就是更换零部件即可,哪怕是相对偏远的四五线城市,智能马桶的专业售卖和服务相对较落后的情况下,也基本能依靠厂家的售后解决维修问题。

当然,以上前提是,需要选购正规品牌、有品质和售后保障的产品。


和洗碗机一样~~需要时间。

我身边人基本都用上智能马桶盖了,坐标乌鲁木齐。


都还在讨论踩马桶如厕问题,就不要想智能马桶盖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