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工作的變動,我覺得我自己比起19歲剛上大學那時候,創作靈感越來越少了,經常陷入「心有千萬語,提筆無一字」這種尷尬的情況。

想問問各位,這種情況還有救嗎


每個人的生活境遇不一樣,我不好評判你的想法,我只能說說我的,然後給你參考一下。

我現在28歲。曾經經歷過你說的這種「年齡上來了,感覺沒東西可寫了」的焦慮。

但我逐漸明白,不是靈感少了,而是想說的東西變多了。

舉個例子,過去我喜歡寫一些批判類的小品文(害,誰還沒有中二過呢)。結合著某些搖滾樂隊的歌詞,那些小文章給我帶來了相當的成就感。但我現在回頭再去看,就會感覺寫得空洞無味,沒有內容。

我十幾歲寫的東西,和現在我的思維,差別就在於對於生活的理解。

我十幾歲的時候,其實是沒有生活的。當時我接觸的,更多是口號、理念、信仰。說到底都是別人的東西,別人的想法。

現在的我,接觸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奶奶臨終前倒在病榻上看著我時候的眼神、父親哪怕只是俯身給花澆水時的背影。這些生活的元素,我都能適時給出一些想像,想像他們年輕時的容貌,想像他們內心的想法;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會不會也有理念,他們會不會也有信仰。

我現在更喜歡看一些汪曾祺的散文,林語堂的散文,看看歷史和傳記。可能是年紀大了吧,我覺得,貼近自己生活的、由自己內心散發出來的寫作,是最能感動人的。

換句話說,寫作,講究的不是靈感,而是生活,是觀察。汪曾祺不會坐在書桌前苦苦思索半天,然後一拍腦袋說:誒我寫怎麼吃豆腐吧!他一定是吃著豆腐,然後說,嗯,好吃,寫一篇文,讓別人也瞅瞅唄?

我說的是正經豆腐啊。


我也是個作者。這個回答,既是給題主的,也是用來為自己加油的。

我來分析一下原因。

1、詩窮而後工。你是不是闊了?人不止一闊臉就變,實際上,一闊了,腦子也變。

江郎才盡的成語我們都聽說過。江淹的兩篇賦,恨賦、別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作。但後來為什麼文學水平、創作質量都大幅度下滑呢?年老精力不濟,學習力衰退是一個原因。關鍵還是晚年位高爵顯,名利雙收。詩,富而後不工,可以反過來這麼說吧?

那為什麼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詞賦動江關?這個是特例。庾信是一個知恥的文人,雖然一生在仕途上好像很順利,但他暮年的心思並沒有在官爵上,他心裡一直充滿了亡國之恨和家國之思,可以說他心靈上是很窮苦的。所以說,他暮年在文學創作上在文學創作上的蝶變,也是詩窮而後工的一種表現。當然這個「窮」,指的是廣義上的窮。跟庾信類似的,還有明清之際的大詩人吳偉業,他的心態和創作也類似。

2、你時間越來越少了。時間多少重要嗎?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時間多少比錢多少都重要。否則,魯迅也不會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這個可真的是魯迅說過的話。我記得魯迅還說過,說一個人如果整天忙於賺錢謀生,比如說干拉車之類的重體力工作,那就幾乎不大可能從事文學創作了。很抱歉,魯迅這個話的出處我忘記了,我沒有錢鍾書先生的那種照相機一樣的記憶力。有時候,一些引文的出處我都想不起來。但我敢肯定的是,魯迅原話的大意就是這樣。

3、你精力越來越少了。也就說你的能量,包括體能和心理上的能量,或者總的來說——身心的能量越來越少了。

人的大腦重量僅占體重的2%,而能量消耗佔全身基礎代謝的25%。現在明白了:為什麼人一動腦子就感覺那麼累,以至於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意去動腦子。還有,人一旦很投入地寫東西的時候,為什麼很容易覺得餓。這也說明,前面魯迅說的,每天三餐不繼還要干繁重工作的人,的確是很難從事寫作的。

雖然作家的工作不是像米開朗基羅那樣的體力活兒,但耗費的體能、心力也不可小覷。千字文作者一夜白頭,與大英雄伍子胥過昭關類似。也不比創業英雄劉強東的白頭過程更輕鬆——抱歉,說哪兒去了。

談到精力、體能對創作的影響,必須承認一點,再強大的文人,也有成為強弩之末的時候。錢謙益晚年貧病交加,靠賣文為生。後來病得的很嚴重,幾乎到了要準備後事的時候,有人找他寫三篇文章,潤筆是1000兩紋銀。那時候錢謙益真需要錢,但他已經沒有心力去寫文章了,寫不出來了——就像歲數大了的京劇大師「演不了了」,又像歲數大了的相聲大師「使不動這個活了」。他也打算找別人給代寫,但別人寫出來,他都不滿意。錢謙益是大文豪啊,有自己的標準。實在沒辦法,正巧另一位大文學家黃宗羲來拜訪他,黃宗羲是錢謙益的晚輩,兩人的關係亦師亦友。錢謙益就把黃宗羲給關到一間房子里——跟三國時劉琦向諸葛亮求計一樣,你非給我寫出來不行。結果黃宗羲寫出來後,錢謙益非常滿意。為什麼我要講這個故事?就想說明,寫作需要腦力,需要體力,需要心力。這幾種力跟不上,還真就寫不了。我們想一下,錢謙益是什麼人?從小就是神童,成年之後一直到去世,始終都是全國的文壇宗主,文章泰斗。像這種才大如海的人,應該敏捷詩千首吧,寫幾篇文章還算事兒嗎?是不是很多人覺得對於有才的人來說,只要有一口氣在,寫文章就特別簡單?看過這個故事就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上面說的幾個原因,題主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屬於哪種情況,是因為自己闊啦?還是因為沒時間?還是因為體力、精力、心力都跟不上?把原因搞清楚了,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4、再有就是題主說的「心有千萬語,提筆無一字」,我覺得這個是個人問題。這個問題出在自己的文學訓練、文字功底上,可以說這就是屬於「心高手低」。其實文學寫作跟書法創作有相似之處,在一次書法展上,一位五十多歲的書法家跟我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看一些著名書法家的字也沒什麼了不起,甚至寫得很不好,心裡覺得很輕視。但是後來一想,自己能寫出人家那樣的字來嗎?寫不出來,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說完了原因,最後再回答題主問的「還有救嗎」。我覺得應該有救啊,前面說過,要針對性地去解決。

怎麼救呢?以上說的都是常情常理——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順為凡逆為仙」,「我命由我不由天」,接下來,我們來做點兒違反常情常理,也可以說是反人類的事情。

想做個非常之人嘛。我們來按照胡適在那段著名的演講中所說的去做。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後,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胡適先生說得對。古代有這樣一個典故: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見之,歸謂其母曰:「社[注]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雖死亦不能悲哭矣。)至於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可讀十一萬頁書。諸位,十一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十年之後成什麼器。

要想在寫作方面有所作為,也只能讓用這個笨辦法了。你得「心裡有」,工作之外,忙裡偷閒,把心思用在多讀書上;還得「手裡有」,平時多寫,多練,做到「但手熟爾」,則靈感之事其庶幾乎。

參加工作了,沒時間了,年紀越來越大,沒精力了。怎麼辦?只能是加緊學習了。我經常想,既然有好學的孩子十歲左右就可以讀好多書,一個幾十歲的人,就當是零起步,十年總可以讀很多書吧(前面胡適說了)。再說,當年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遇到恢復高考的機會時,也是幾十歲的人了,但很多人仍然能夠發奮學習,成名成家。現在的年輕人(或中老年人),只要有志於學,學習條件可不比那時的人好到天上去了嗎?

別的不說,就一部智能手機......


只要你還在正常生活

不是靈感少了,是下筆的勇氣和繼續寫的耐心少了。

李敖說過「寫作就像妓女接客,不是有性慾了才接的」

找個好的環境,靜下來,保持耐心,保持實踐


這種情況多久了?是間歇性的嗎?

腦袋疼嗎?

不是文學靈感少,而是心態不敏銳了。不是文學靈感少,而是能說的少了。很多事情司空見慣了,麻木了,不再抱有憤怒了。

生活的加減法是門學問,如何一直保有對世界的敏感,不讓自己湮沒在蠅營狗苟的日常生活中呢?

我建議多讀書。

讀至情至性的書。

生活這個東西很難說清楚,我們一邊唾棄它的市儈,一邊又賴以維持生命。想要清高些,就得與某些規則格格不入,想要過得舒坦些,就得與自己的某些矯情追求做殊死搏鬥。

矛盾在這裡,但趣味也在這裡。

今天恰巧讀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後人眼中的盛世,在時人眼中無非充滿悲涼。我雖然不太贊同這個說法,但它也提供了一個視角。而且我還聯想到前段時間被批評的「喜歡魏晉、喜歡民國」的人。

這其實是視角不同罷了。歷史眼光,生活眼光,有時候是不可能統一的。

我們都知道漢唐盛世是打出來的,男兒志在四方,建功立業,正在此時。但真讓我們現在的人去當一個冠軍侯封狼居胥的墊腳石,小士兵,不見得有人願意去。這又和眼下的奉獻不太一樣,如果現在去當兵,去建功立業,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流血流汗,可能很多人是肯的。

只是看關乎不關乎自己罷了。

漢唐再盛,再驕傲,也是歷史雲煙中的一段往事了,恨不能生在武帝時,提攜玉龍為君死,有這種想法的不是沒有,但絕對少。

好像說偏了。我想說啥來著?哦,大概是眼光視角的問題吧。

工作了,社會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砸到身上來,勢必會讓我們在有些情況下變得遲鈍,變得不那麼敏感。但一定要記得及時抽身,要保證自己有一個空閑的夜晚,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打擾,放空了好好思考的夜晚。

然後繼續生活。

沒有生活就不會有靈感,但被生活填滿,靈感也就沒有土壤產生了。

祝好。


我也想知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