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國家和社會是需要對基礎的法律觀念,法律知識進行普法的,但是普法工作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呢。一方面大眾有著極大的想要學習法律知識的需求,一方面國家也一直在呼籲要大力普法。但是至今看來普法的效果還是很差,很多基本的法律觀念,法律常識,仍然沒能成為共識。比如為什麼有人願意給壞人辯護。比如XX行為為什麼不判死刑。比如,為什麼非要有律師,為什麼非要有檢察官,法官公正判決不就行了嗎。

再比如在一些基礎法律知識方面存在很多認知的誤區,比如父債需要子還,比如女性不可以繼承,比如出軌就要凈身出戶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到底是因為國家以及法律工作者普法的姿勢錯了,還是法律原本就是不太適合向大眾普及的。一個人讀了七年的法學本科加研究生畢業後尚且沒辦法回答實務問題,而將很多實務中比較難吸收的知識碎片化不成體系的普及給大眾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方向?我見過很多法學生無知者無畏的給自己的親戚出謀劃策,其實連最基本的實務知識都不具備。我也見過很多低年級的律師或者律師助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給客戶傳達著錯誤的法律意見。當然絕大多數是因為免費,所以沒有遭至苛責。但也許這些免費的「普法」反而讓受眾利益受損。比如明明可為而被告知不可為喪失了勝訴機會,明明不可為而告知可為而喪失了訴訟成本。

大眾是不是應該學習的是法律觀念以及法律程序而非具體而細小的法律知識?而政府和社會應該提供更加普惠的法律諮詢,在大眾遇到具體問題時獲得專業的諮詢,而非自學或者到處搜集普法知識。

我見到很多同行寫的普法文章為了博眼球使用很誇張的標題,但是大眾只看標題不看內容,最後造成很深的誤解。我也見到很多非專業人士專門在文章中誤讀法律,錯誤釋法,讓很多大眾深信不疑。而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朋友圈裡一本正經的寫的普法文章基本上是誰寫的誰自己看,或者該領域的同行愛好者會看。私以為一個專業的法律知識不通過嚴謹充分的論證很難說清楚。而所謂的用大眾能看得懂的喜聞樂見的方式寫的文章多半要剔除很多條件,化繁為簡,簡潔明了,但導致的結果卻是結論基本上是片面的甚至錯誤的。個人認為這種以犧牲專業為代價的喜聞樂見是不可取的。

所以希望大家討論一下,到底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是否應該普及法律知識,哪些知識能普及哪些知識不適合普及,如果普及應該用什麼樣的姿勢才能做到精準卻又喜聞樂見。


普法,我認為先給執法人員把基本的法律常識普及了,都謝天謝地了


這是一個國家級別的提問,涉及範圍太廣,撿幾個個人經驗的理解來說。首先就是執法人員法律素養不高,主要是城管,協警,還有部分警察,他們才是普法第一線,前線都守不住怎麼普法。其次,是教育系統幾乎沒有為普法創造任何條件,沒有專門的普法課或者諮詢教師和懲戒單位。最後是新聞媒體,特別是自媒體,各種渲染博眼球,極為不嚴謹,不僅會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還會誘導煽動更多的人與法律對抗。


從個人的普法志願者經驗來看,目前的普法基本是雞肋。出發點是好的 但是操作起來普法者和被普法者雙方都不樂意,流於形式是大趨勢。我覺得要和他們普及具體的法律知識是不怎麼現實的,我們法學生學以致用就挺難的了,那要讓普通民眾,農民普一普就會是不可能的。在做的就是在普法的過程中,盡量改變泛化的缺點,多使用情景化方式交流,我們傳遞是嚴格來說不是具體知識,而是一種法律思維,你遇到事情不是自己暴力解決,不是宗法,而是法律了,在這樣的模式中,培養起對法治的信仰,我覺得普法意義在於此。所以普法一是要明確目標,二是要創新模式契合民眾


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90歲都上網看新聞的設備,根本就不需要普法。只要給所有人看正確的判例,給大家法律能夠保護守法者這一信心就足夠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老百信沒有這個信心。不是嗎?


如果能讓法盲徹底閉嘴,那麼普法工作將能大幅度推進,但是這並不可能,因為讓法盲們說話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我們無權剝奪。所以現在國家採取的普法方式已經是現階段所能採取的最佳手段,全方位全覆蓋的進行宣傳教育。能不能達成普法效果不是只看普法方式的,教出高考狀元的老師班上也有上不了一本的不是嗎?


普法根在立法

立法重在信法

信法重在普法

這是個循環


普法,掰開來說就是把生活中會遇到的,用得上的法說的明白,讓群眾聽的懂。

說的明白。我是在西南偏遠的地區,在縣裡你真要求基層普法工作者把憲法,民法,刑法這些基本大法全都細講,理論清晰,法條援引的頭頭是道,一個基於現在的工作狀況不可能,普法沒有固定的時間地點,群眾也沒那個耐心聽。這還不是說要到鄉鎮到村裡去宣講,大家沒那個時間,有這個功夫不如搓麻將,扎金花,刷抖音。所以,普法雖然每次撒出去的宣傳冊,口袋,雨傘等等這些物資不少,但是效果不是那麼明顯。所以說明白法條目前就我所在的地區來說,還不現實,而且是僅僅依靠普法是完全不夠的。就演出,宣講,發宣傳冊和宣傳海報,群眾他不看,你也沒辦法。

縣裡有誰執法誰普法分派到各個單位的這個普法任務,除了公檢法司政法委等司法行政部門,其餘稅務,安全生產,工商等多家部門年底也會有普法任務的考核,近些年倒是在特定的日子都會出來做宣傳。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因為每次出去宣傳都會強調自己哪個單位,幹什麼來的,縣裡就這麼點地方,來來回回縣裡的居民都能知道你哪個單位是辦什麼事的了,滑稽)

我認為提高群眾對各個單位管理的內容所涉及的法條進行宣傳,提高知悉度這是可行的。因為生活中群眾能夠做到知道什麼法律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有這樣的法律意識真的是向前邁進一步了。別看知乎上寫去勞動仲裁的經歷挺多,但是縣裡以下的群眾在勞動後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都不知道大門朝哪兒開。尤其我所在的地區貧困人口多,不識字的人大有人在,這部分人遇到問題後更是不知道要通過什麼合法的途徑維權。

聽得懂。這個就真的不好辦了。一方面鄉鎮人口分散,普法人手不足。另一方面方言多,你用普通話說,多數年輕人,小朋友都能聽的多你說的是什麼,但是中年以上的真的就是你畫我猜了。所以宣傳的形式一定要入鄉隨俗。搞文藝演出,宣傳車高音喇叭巡迴播放,貼海報,發漫畫宣傳冊,拉橫幅,設置農村書屋,這樣形式很少能夠有針對性的讓老鄉們留下腳步。因為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較多,當地喜歡唱山歌的人多數有不識字,年紀偏大,喜歡用微信(可以語音不看文字)等特徵。這部分人恰好就是重點普法的對象了....你要拉著老鄉給他說你半夜唱山歌聲音分貝太大會影響到鄰居涉及侵權的可能,老鄉沒準會好心提醒你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所以就有人把法條編成山歌,灌錄成光碟免費發給老鄉們,雖然聽不懂具體又長又要繞口還押韻的歌詞是什麼,但是具體的大白話老鄉聽懂了,奧,新修的憲法是基本大法。人民權利高,我們是國家的主人。還有的地方單位把法條編成山歌自己唱!當時搜到的新聞是龍里縣那邊的派出所警察日常自己也喜歡唱山歌,然後就在工作里一邊唱一邊普法。你別說,上頭的調調加上歌詞聽幾遍腦子裡都是山歌回放。

普法按照對象來分有對居民,村民,對青少年,對幹部,對企事業單位員工等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員進行普法。但是我個人認為,普法如果真要做到受眾聽的懂,最好以案例來著手,這樣宣傳的內容也簡單,清楚。如果有類似情況的,自己心裡一琢磨就一個自己的問題大概要怎麼解決了。比如張三家孩子讓別人打了,學校要不要承擔責任,打人的一方要賠多少錢,自己家孩子遇到這樣事情先找誰談,他就有個參照的案例。雖然這樣的普法方式慢,但聽懂了,他自己遇到其他事情要解決的時候不至於一哭二鬧三上吊,你說什麼都油鹽不進,對法律沒有敬畏之心。


個人以為,目前的普法現狀沒有存在大問題。

微博、知乎上的大V關於司法熱點問題會發表看法,檢察院、法院會不定期舉辦線下線上的普法活動——這些行為具備一定規模的影響,可無奈法盲基數過大,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應該能有顯屬效果。

——

但現狀來說,人們對糾紛的第一選擇難道不是私力救濟嗎?畢竟、執法不力讓許多人不相信法律,進而不接受普法。

——

上課時的小聲逼逼┌(┌ ???)┐


參加過幾次普法志願活動,都是演情景劇,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和小朋友的。基本上還是圍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

總之,正確姿勢應該是把這些法言法語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話,全方位普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