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寫在前面的話,我知道這戲不是完美的,我知道藝術的價值在於討論,但是中文引進劇跟中文原創劇我作為觀眾踩雷太多了,心灰意冷只能看國外的,就是俗稱的去鄰居家蹭飯

然後、某一天,我從自己家裡聞到了飯香,可能比不上鄰居家的,可能有粗糙的一面,但是這是真真切切地自己家的飯。不是鄰居家的外賣改個標籤的,也不是話劇加兩首歌就自稱音樂劇那種的,更不是資本拿來割韭菜的。就是真真正正地,誠意十足地中國音樂劇。你跟我說它不好?隨你咋說,我要回家!吃飯!

從看得第一場開始就下定決心要寫repo,奈何我看的第一場他直接從我面前上場,那一瞬間的衝擊太過於強烈以至於看完第一場我的人是懵的 完全喪失了思考能力,你問我戲咋樣,我只會回你三個字,阿雲嘎。

書歸正傳,一開始我就在想,中文原創到底意味著什麼,我也看過目前市場上有口皆碑的中文音樂劇,講道理我看完之後很難相信這樣的劇會獲得好評。原因就在於引進的,中國人演來實在沒有那個味兒,引進得較成功的其實還是文化背景相似的《我的遺願清單》。而真正的中文原創佳作實在是很少,至少我看過的真的只有《聶小倩與寧采臣》中那段玲瓏塔讓我有那種真正中文原創且優秀的味道,是真真正正看起來有那種文化認同感。

那麼在遠方的文化認同感在開場就開始了,二叔帶著大根二根高暢滑稽一般地開場,坑蒙拐騙的黑快遞,路隊威嚴地降臨,若是照著國外的音樂劇開演,這裡該給黑快遞的人一場人性光輝的開場,展現出快遞員生活的艱苦控訴命運的不公。但在遠方沒有,在遠方是路隊降臨一般地開場威嚴又不容置疑地嚴查。

這裡說一下路隊,我看了兩版不同的路隊,感嘆這個角色真的太重要了,他立住了開場才能立得住包括後邊的轉變,他人物其實代表的是郭嘉的,他的開場唱不好,整場就立不住。我個人真的很喜歡王藝塤的路隊

然後是第二次印象深的唱段,這場開始的「老鼠之歌」按套路來的話,這個歌是展現又是在那個年代快遞員生活的艱苦,重要的是沒有尊嚴,那麼反套路以及中國特色的一點就是,這歌到最後的基調是昂揚的 「我今天哪怕低到塵埃里低成了螻蟻,但是我堅信我有一天會翻身的」 這不是底層人無謂地吶喊,而是充滿著陽光與樂觀與希望對未來的暢想

到了阿雲嘎獨唱部分,那這種昂揚的基調就更加明顯,姚遠這個人物是一以貫之的,他的夢想一直都是單幹,帶著兄弟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阿雲嘎的表演真的,除了完美沒有別的形容詞。一首何處是遠方,唱得就是辛苦的姚遠,認真的姚遠,努力實現夢想的姚遠,有野心的姚遠,仁義善良的姚遠,在兄弟們面前打打鬧鬧,到了他獨處的時候,他身上因為夢想的光輝是蓋不住的。遠方一直都是他的希望跟他的夢,但是這會兒的姚遠還沒有去大學蹭課那裡,他對於他的夢想是模糊的是一個單純的希望,甚至他從未將這夢想宣之於口。眼下需要他解決的事情還很多,比如解決高暢丟件的事情,做好當下才是他需要做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男女主的感情線,女主這個人物其實代表的就是男主的夢想,她激勵著男主鼓勵著男主,其實男主的人物形象轉變並不是從大學蹭課開始的,而是從遇見女主開始的,正如姚遠的唱段,女主是他生命當中的一道光。

這戲真的要集卡,因為我看了兩版的女二男二男三。不同卡的配角其實展現的都不同

劉雲天我看了桑卡跟孫卡,兩版的劉雲天對霍梅的感情不一樣,孫版的更加無情加精英化一點。三處小細節,桑版的劉雲天地震的時候找到霍梅,脫下衣服給霍梅披上然後救了霍梅走。最後來找霍梅的時候幫霍梅擦了擦椅子再扶霍梅上去的。包括劉雲天受審那裡,霍梅遞咖啡,也是桑版的感情更加自然。其實我覺得桑版的更合邏輯,因為只有劉雲天對霍梅有感情才會不顧一切地去救霍梅。不然他的地位沒必要親自奔赴災區的

還有兩版不同的高暢,兩版高暢跟姚遠的關係是不同的,孫版的關係明顯更加親密。第一個展現兄弟情的鏡頭,大根二根鬧著要散夥,只有高暢等著姚遠,孫版的說的是,我等著我哥。而楊版的是叫著遠哥。遠方快遞到西南的劇情里,孫版說的也是這個事情不能讓我哥知道,而楊版的叫的是姚總。至於最能立住人物的姚遠質問高暢環節其實兩版完成地都非常好,楊版說的是我想證明我自己。孫版說的是我想幫得上你的忙。楊版的姚遠跟高暢上下級的關係更強一點,而孫版的兄弟情是更有說服力的,高暢唱兄弟的部分。孫版其實聽得出來對姚遠的愧疚,楊版其實是更加對自己命運的控訴。個人而言更喜歡孫版,因為

這樣的話後邊姚遠傾盡所有救高暢就更加合理,楊版讓我覺得姚遠更多是看在二叔上才散盡家財救高暢的。

至於女二,毋子玥唱得明顯更好,那段換衣服的獨唱讓我感覺聽到了迪士尼的味道。

然後就是劇里我最喜歡的一段,姚遠的,「我的夢」,那算是姚遠人生最灰暗的一段,阿雲嘎把那種不破不立遇挫則更強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姚遠這個人物他是真的有成功的特質,他在戲裡說了無數的話,唯獨沒有說過放棄。這段我失語了,沒有辦法形容了,真的要現場看,他現場表現力太強大了。

這個戲真的是離不開音樂,每一段音樂都不可或缺。拿走音樂這部劇只值得30分。不過這才叫音樂劇,單純靠對話能把情節情緒連貫的那叫話劇。(拉踩部分所謂音樂劇)

然後是二叔走得那一段,這場戲,阿雲嘎真的一場比一場表現好,我看到的場次情緒最滿表現最完美的是26晚場,我第一次看哭得都沒有那麼厲害,他的聲嘶力竭撕心裂肺全都表現出來了,小姚遠的吟唱跟二叔的互動也是本劇最打動人心的環節

我其實很喜歡一個細節,就是結尾的時候兄弟們跟女主都為姚遠舉著手電筒模擬著星光,但只有女主的光從頭到尾只照著姚遠,那是屬於姚遠的,獨一無二地光

女友粉第一次感覺看他跟別人談戀愛也不錯。

返場我覺得沒有必要寫了,基本上各家站子的高清都出來了,有幾個拍得真的好近,跟我望遠鏡視角好像。

寫在最後的話,這是我看過最好的中文音樂劇,有很多人說這部劇代表著中國音樂劇的希望,而我希望這個代表的是一線曙光,以後會有更多的佳作頻現。而不是在遠方曇花一現,多少年後還是中國音樂劇的巔峰,我希望這是一個開始不是一個結束。祝中國音樂劇蓬勃發展,用小嘎的話說,一切還有希望。


不請自來,直接搬運一下我的直男朋友和我的聊天記錄吧。

(又名:直男表白中國原創音樂劇和阿雲嘎記錄 )

前景提要

票是由於疫情原因我趕不到北京而送他的一張。該場次的主演是阿雲嘎和安悅溪,表演結束後我隨口問問感覺咋樣,結果他發了大段語音後依舊意猶未盡,大半夜了還給我發消息……簡直是太上頭了

?????

PS: 這邊主要是在此之前我說了一句這是中國原創音樂劇也是一部「獻禮劇」。

他看完後瘋狂打臉、反思自我。

猛男反思

對阿雲嘎(姚遠角色扮演者)的評價:

有被 非物質 這句笑到

夸人還能押韻

中間聊得實在是太多了

此處省略十幾段語音和幾段like「他唱什麼我就信什麼」的彩虹屁……

總而言之

十句九句在誇在遠方的舞台效果和姚遠(還有一句就是覺得某處「那兒再提升些就更完美了」)

此間我不斷驚呼:你們直男平時真的會這麼誇另一個男人嗎??????

看對面這麼激動,我隨手安利了一下阿雲嘎的其他作品

猛男驚呼:

maybe此後猛男的歌單里少不了正能量的紅歌了

不戳,很新青年!

經過了近四小時的摧殘

終於

他逐漸冷靜了下來:

總結一下

我個人覺得,當一位對這個作品帶有刻板印象的觀眾在看完這部作品之後能改變之前自己的刻板印象,甚至有了「入坑」中國原創音樂劇的這種激情和衝勁,那這部音樂劇就是成功的。

《在遠方》不一定完美,但瑕不掩瑜,它足夠優秀、足夠吸引人。


「我的夢,緊握在手中,我從來都不是一無所有,這胸口依然火熱……」

看完12月25日、26日的場次,簡單反饋記錄一下。

(一)

首先,劇本立得住。劇本是很多音樂劇的薄弱項,好在《在遠方》的編劇就是電視劇《在遠方》的編劇申捷,音樂劇的劇情與電視劇大體類似,講的是主人公姚遠從干「黑快遞」到成立遠方快遞的創業經歷,中間還穿插著親情、愛情和兄弟情。時間跨度這麼大的題材如何講好講清楚且讓人看著不乏味?我想《在遠方》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整體看下來,這部音樂劇有敘事、有抒情、有逗趣、有矛盾,也有極具張力的情緒抒發。它是主旋律劇本,卻並不嚴肅乏味,以小人物的視角展現大環境大事件,帶觀眾跟著主角的人生經歷感受時代變遷,感受人間煙火氣息,就算是第一次看,也能跟得上、看得懂,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看得出是經歷了反覆推敲修改的好本子。

其實講述小人物的劇本,在中國音樂劇的土壤上,屬於一個「風險項目」,放棄過往熱門話題,就等於放棄了一大批潛在觀眾,京演集團的這次嘗試,本身就是一個很勇敢的舉動。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了三場,每一場都有一些調整和刪改,比如26號的午場和晚場都沒有「姚遠蹭課」那一段戲,改成一句話帶過,刪改後,情節確實會更緊湊。整體對比下來,確實越改越好。客觀來說,它還不是一個完美的劇本,下半場的劇本不如上半場好,有一些過渡和劇情交代過於倉促(這正是時間跨度大的劇本最難協調的地方),但劇組仍然在不斷修改和打磨,我很期待一巡結束時的版本。

(二)

舞台節奏是表演成功的關鍵,是一部戲劇的魂。《在遠方》的舞台節奏控制得很好,張弛有度,演員之間遞戲接戲配合默契,絕不讓對方的包袱落空,能夠做到無論主角、配角還是群演,台上始終「無閑人」。而且氣氛音樂搭配合宜,在故事和情感推進到合適的高潮點時,從對白轉為歌唱,過渡處理得十分自然,觀感舒適,這一塊必然是下了極大的功夫。

(三)

音樂劇就是歌唱、對白、表演及舞蹈結合到一起的舞台藝術形式,缺一不可,而音樂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音樂好聽就成功了一半。音樂劇《在遠方》的歌曲種類豐富,藍調、搖滾甚至說唱,每一首都很好聽,歌曲的旋律記憶點強,比如《何處是遠方》《兄弟》《我的夢》《他是一個病人》,看完後腦中還在不斷循環幾個主要主旋律。

由於中國語言在聲調、語調、韻律等問題上的複雜性,使得演唱中國藝術歌曲時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中國音樂劇市場中,有很多音樂劇是由國外音樂劇改編的中文版,配譯難度大,但不乏有十分優秀的配譯作品。相較於配譯改編的音樂劇,我們中國自己的原創音樂劇的一大優勢就在於語言與音樂的結合更為緊密和諧,觀眾的接受度更高更好,《在遠方》就具備了這一優點。演員演唱的歌曲,歌詞清晰易懂,旋律好聽,詞曲融合度高,不看字幕也能聽明白。

而且劇中每條故事線都有屬於自己的主要旋律,如男主逐夢是《何處是遠方》《我的夢》,姚遠與二叔的親情是《叔是過來人》,女主與女二之間的情誼是《他是一個病人》,兄弟情是《兄弟》,隨著劇情的演變,這些旋律以不同的編曲方式展現,也使得整部劇更有整體性和連貫性。此外,這些歌曲,不僅是曲寫得好,詞也作得好,如「我一生不甘平庸,不曾低頭」,「我有這天和地,還有這好兄弟,有我自己,不滅不息,熱燙的心」,「我的夢,緊握在手中」,聽得人熱血沸騰。

當然,這一體現效果,不僅僅是詞曲作者的功勞,也得益於演唱者的紮實功底,本劇演員選角好,演員貼合角色,且演員唱功都不錯,男主姚遠的扮演者阿雲嘎和二叔的扮演者孫博尤為突出,幾個群戲大合唱特別特別震撼,我前後看哭了兩次。

(四)

接下來說說舞美。《在遠方》的舞美老師是任冬升,曾經參與知名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舞美設計。本劇的舞美以鋼結構的貨架以及男主姚遠的卧室為主,通過移動鋼鐵貨架、局部舞台旋轉,進行舞美變換,整體設計風格十分貼合故事背景。因為場景多變,看似簡潔的舞美設計卻並不簡單,鋼架的旋轉移動以及升降調整很頻繁,舞台調度難度很大,但是效果十分震撼。我個人特別喜歡以房間旋轉來體現時光流動的設計。

舞台調度多,演員的走位也就跟著複雜起來,男主角姚遠滿場跑動,上下翻飛,這種難度下,劇組依然精益求精,《在遠方》的走位細膩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有個展現姚遠在忙碌的工作間隙依然堅持學習的片段,姚遠扛著快遞大範圍走動,爬上爬下,當時他的小卧室緩慢旋轉,姚遠爬上屋外樓梯的時間點,剛好是那個樓梯轉向觀眾的時刻,這需要舞台調度人員與演員緊密配合,才能做到如此嚴絲合縫。

與此同時,燈光渲染以及特定的出光角度等多種燈光語言的運用,使得這部音樂劇的視覺效果堪比電影大片,每一幕都是一幅畫。

(五)

毫無疑問,擔任主演且參與作曲的阿雲嘎是非常出色的。這一次阿雲嘎的表現再一次突破了我對他的認知,演唱、對白、表演、舞蹈,無一短板,現場應對能力極強,這是他歷經多年磨礪的成果。雖然姚遠的奮鬥經歷與阿雲嘎本人有不少相似之處,但是觀看過程中,我完全沉浸於姚遠的故事之中,情不自禁地為他欣喜、為他緊張、為他落淚。喜歡的片段實在太多,印象最深的是姚遠與親人痛別的那場戲,姚遠眼中含淚,觀眾席更是啜泣聲不斷。

阿雲嘎身為主創成員,或許今後的巡演他不一定全程參與,但是這部劇將永遠寫有他的名字。 當然,一部原創音樂劇的成敗絕不只取決於主演,《在遠方》的背後,有一個龐大而專業的團隊在支撐,他們以一腔熱血製作誠意作品,在舞台上,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用心、他們的努力,我認為這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原創音樂劇,也相信它會成為中國原創音樂劇的一部代表作、一個里程碑。雖然幾乎每次返場時,阿雲嘎都會說「仍有不足」,雖然每一場表演他們都在針對不足之處進行調整和修改,但就是這份謙遜、這份較真,才能讓這部劇真正走向「遠方」。《在遠方》是建組初期就已經確定巡演路線的劇目,他們心裡憋著一股勁,希望這部劇可以走得更遠更長久,這是音樂劇《在遠方》劇組的「遠方」,是音樂劇演員阿雲嘎的「遠方」,也是中國原創音樂劇的「遠方」。??????????????????????????????????????


看完第一場《在遠方》的那個晚上,我在酒店想了一晚上Repo要怎麼寫,想來想去只有兩句話:1. 中國音樂劇的未來果然不在那些滬圈小作坊里;2. 如果說中國原創音樂劇有一個理想中的樣子,那就是在遠方。看完劇回來之後,在看各種戲劇博主repo的時候發現,即使有人那麼努力又刻意地去挑刺,也只能拿《在遠方》去和諸如NDDP之類的國外音樂劇去比較。所以這還不夠說明問題的嗎,在國產音樂劇的範疇里,《在遠方》就是one of a kind, 超出考綱的存在。

聲入人心結束之後,兩年間看的國產音樂劇也有一些,但是說實話,沒有一部劇能說是差強人意。感謝在遠方,過去我坐在劇場里那些腳趾抓地不知所云的時刻,終於有了答案。真希望行業中的這些「後進生」們,也能像我一樣來看一看,因為在看到滿分作文之前,你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寫的有多辣雞。

【題材】

如果只允許我說出這部劇的其中一個優點的話,我會選題材。《在遠方》這部劇,之所以當之無愧「中國音樂劇之光」這7個字,除了演員、歌曲、舞美、劇情、編舞種種完美的呈現之外,選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是一個真正講中國人的故事、中國的社會變遷的劇,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時代記憶。姚遠會讓我們想起身邊的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快遞小哥,他們是不是也像姚遠一樣,有他們的辛苦、他們的堅持、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朋友、他們的愛情。乃至每一個中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姚遠的映射,姚遠就在我們中間,他走過的二十年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二十年。

在這裡不得不大膽拉踩一下其他國產音樂劇若干,我真心不明白為什麼國產音樂劇一直痴迷於對國外套路的生搬硬套,不管是照搬韓國小劇場還是強行譯配引進劇。不是強行加塞一兩個土味梗就叫做本土化,外來的種子如果不能真正紮根進中國的土壤,一次兩次觀眾看的是新鮮,三次四次觀眾看的是包容,卻始終無法長久地留住觀眾。在此作為觀眾,衷心勸告中國音樂劇各位從業人員一句:與其日日夜夜孤芳自賞、抱怨觀眾不懂藝術,不如好好想想,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再高貴也只是載體,唱歌跳舞又不是高等數學,只要演員說的不是拉丁文,我們觀眾真的沒有什麼聽不懂的。

【歌曲】

驚艷!非常驚艷!每一首超級好聽!每!一!首!都!超!級!好!聽!如果以後不出原聲大碟我就要鬧了的那種程度的好聽。很多國產音樂劇的歌都有兩個弊病:1)歌聽不出調子;2)詞不知所云。正是因為這樣,聽到在遠方的歌的時候才會這麼讓人驚艷。再加上演員的完美演繹、和劇情的自然融合,整部劇的歌聽下來讓人通體舒暢。我又想,也許在遠方的歌之所以這麼好聽,和男主角阿雲嘎同時也是作曲人之一有很大關係吧,正是因為深刻地理解了角色、理解了故事,才知道什麼樣的歌是能夠真正融入劇情的歌、什麼樣的歌是能夠喚起共鳴的歌。

【劇情】

在之前看過的一些路人Repo里,有人覺得《在遠方》劇情太單調,有人覺得《在遠方》劇情太繁複,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綜合看來,我覺得可以理解為剛剛好。之前看過其他一些音樂劇,Unfortunately, 從坐進觀眾席那一刻起就能想像到接下來兩小時會怎麼度過;從大幕拉開那一刻起就能想像到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幸運的是《在遠方》顯然不屬於這種。如果用三個詞概括對《在遠方》劇情的評價,我會用:快節奏、高潮迭起、意猶未盡。將二十多年的時間濃縮在兩小時中說清楚是很難的,稍有不小心就容易平鋪直敘失去重點、又或者顧此失彼。不得不感嘆編劇功力之深、用心之深,短短兩個小時,讓我們領略了一段跨度二十年的姚遠的人生。

【舞美】

我吹爆《在遠方》的舞美!!大製作之所以是大製作,果然是那些小作坊出品所不能比的。。。體驗了一把《在遠方》的配置之後,我以前那的那些小作坊劇彷彿是看了個假的音樂劇。從燈光、到布景、到編舞、再到每一個舞蹈演員的精心演繹,完美詮釋什麼叫做視聽盛宴。而大製作的同時又充滿了小小的巧思,細節處處讓人眼前一亮。建議各位有機會的話一定買一張中間的票,感受一下整個舞台的魅力!!完!全!值!得!

最後說一下阿雲嘎。之前看到過一個評價,阿雲嘎是會用歌聲開燈的人,只有看了現場之後才能感受到這個形容有多貼切。當他站在舞台上的時候,他是會發光的。雖然我覺得評價他的表演,一切技術層面上的詞語都是非常無力的,但是我還是不得不破一下一個來源不明的關於他演技的洗腦包,畢竟曾經我也是一個吃過他「演技不好,唱大於演「洗腦包的可憐人。講真,演技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我想大概是演員和角色的合二為一吧。當阿雲嘎站在舞台上,他就是姚遠,姚遠就是他。也看到有些Repo說他演的好是因為這個角色是為他量身打造,emmmm, 怎麼說呢可能承認他優秀對一些人真的是一件有點難的事情,畢竟開演前還在信誓旦旦說他的長相演不好小人物呢。說到底,哪有什麼量身打造,不過就是演員調動了全身的細胞,把自己融入姚遠的殼子里。結合的太自然太流暢又太沒有刻意的痕迹,所以有些人就輕而易舉地認為是量身打造了叭。

總而言之,開演前京演的公眾號里把《在遠方》作為整個京演集團里程碑式的作品,我還在想是否言過其實。但是看完《在遠方》之後,我想這部作品不僅僅對於京演事里程碑式的作品,對於中國音樂劇的創作,也是絕無僅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呢。


利益相關:經常走進劇場人士,音樂劇看得很少,看過大量歌舞電影(包括寶萊塢),看在遠方是為了支持阿雲嘎和中國原創音樂劇。

本來看完之後我這種懶人也就在某瓣打個分記錄一下就算了,不過昨天看到很多惡意給一星評價的,想來想去,還是希望把我【真實的】走進劇場,產生的【真實的】情感和想法記錄下來,希望能夠給想要觀劇的人提供一點幫助。

為什麼我要給在遠方打五星呢?原因如下:

1、這是一部我完全不齣戲,能夠跟著所有的演員呼吸、沉入情感的一部劇,他們失落我會跟著失落,他們甜蜜我會跟著甜蜜。我個人的觀劇感受是,進了劇場我首先會把自己交給這部劇,出不齣戲在於這部劇會不會讓我齣戲,畢竟我也不是什麼戲劇評論家,我花錢進劇場是為了欣賞不是為了挑刺的。這一點在遠方做的很好,很多人也提到了全程無尿點。有些戲劇吧,你真的會坐如針氈,想看手機又怕光亮影響到別人,而且劇場信號還特別不好;

2、音樂很有記憶點,且毫不違和。雖然我是26號看的劇,但是現在哪些情景唱了哪些歌,甚至大部分的旋律都還能哼出來:姚遠在送完快遞累到癱倒之後輕輕的唱起《何處是遠方》,既有迷茫,也有給自己打氣;姚遠和路曉歐在小屋裡互生情愫唱的那首《他她》,很有小兒女puppy love那種甜甜的感覺;高暢失戀後,姚遠和他在天台喝酒談天,打完一段光劍,用掃帚裝作吉他唱熱血的《兄弟》,還有姚遠被老闆趕走之後,幾個兄弟一起唱的《我的夢》等等,特別是《我的夢》,前奏出來就不行了。。。

3、有品位的舞美和舞台切換。舞美是任東生老師的作品,翻一翻老師的履歷就知道這基本代表了中國舞台劇的最高舞美審美了。很喜歡鋼架結構的設計,粗獷帶著上個世紀那種特有的蘇式審美,履帶的設計絕了。另外很想誇一誇這部劇的場景切換,隨著前場後場的人員變動,光影捕捉,就能從A場景切到B場景,展開新故事,節約時間、讓劇情緊湊的同時,也會讓人更不齣戲。有些戲劇黑幕換場景,觀眾往往會忍不住去看手機,再回到那個舞台里就有點難度了。

4、支持把觀眾當人的原創音樂劇。隨著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慢慢了解了這個劇種,很多人進劇場,可能罵罵咧咧一句這啥玩意兒就走了,也有一些人以前沒進過劇場,被洗腦了音樂劇就是倆男的擱那賣腐,唱一些聽不出旋律的歌謠,再俗氣一點說,從來沒吃過飯,吃了一口屎就把屎當飯了。可以說這部劇讓我看到,原來中國也有一群人願意花精力、花時間去做一個對得起觀眾,對得起花出去的幾百塊錢的音樂劇,而不是把他們當成韭菜,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你會看到,從導演到演員,他們都非常的虛心,觀眾提出了建議如果是好的,他們也樂意接受,而不是傲慢的認為我喂你們吃啥,你們都必須吞下去。

5、支持講述中國當代人的故事的原創音樂劇。我真的很想吐槽,有多少年了,好像我們現在的故事不值得歌頌,不值得被記錄下來一樣。我們的音樂劇也好,話劇也好,絕大部分要麼就是古代的傳說,要麼就是舶來品。這劇音樂劇把時間放在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到北京奧運的這段時間,也剛好是中國開始騰飛的那段時間,表達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快遞業是如何從黑快遞到蓬勃興起的過程。即使到了現在,我們往往對快遞小哥也是一個很平板的印象,把他們當做工具人來看待,其實小哥也有情,小哥也有愛,小哥也有夢想啊【bushi 我也很希望更多的話劇也好,音樂劇也好,能講講我們的故事嗎?996的社畜、環遊世界的人生贏家、網紅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城裡人來到旅遊景點和丁真這樣的當地人的思維碰撞,不都可以做成好故事嗎?

最後我真的很想吐槽一下中國音樂劇和某些圈子,請放下你們所謂的小眾高貴吧。在我看來,中國音樂劇本身就是小眾到像我這樣進齣劇場的人都可以忽略不計的劇種,隨著綜藝節目的放大效應,許多人了解這個劇種,也有很多人願意為了愛豆走進劇場,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磕西皮的腐女。於是在中國音樂劇的大本營上海,各大公司彷彿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財富密碼。

恕我直言,以前音樂劇不火的時候,尚且能夠做到百花齊放,各個題材都有一點,這兩年有了點水花之後,貴圈是怎麼做到絕大部分劇目都是兩個男的在舞台上互摸賣腐的呢?甚至我想去看劇,一搜repo,幾乎都沒有什麼劇情向的,全在那邊討論不同卡司的性張力如何,誰的卡張力大可看,誰太過直男賣的不像。我彷彿看到了摳腳大漢對著鏡頭前沖你賣萌的直播美少女評頭論足。

現在音樂劇是整體淪為窩巢性壓抑腐女的春藥了嗎?就算是春藥,我瞅著最好也是中國自己的春藥吧,現在貴圈的葯都是從韓國進口來的,我瞅著更丟人啊。是中國沒有任何編劇編不出兩個中國男的賣腐的故事了嗎?不是我自豪,耽美文學在窩巢也興盛了那麼多年,甚至明年耽改的故事也是一茬又一茬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為啥在音樂劇圈,連最基本的劇本都沒有呢?

最後我想說,我是真的很希望中國的音樂劇能好,不是一個人好,或者是一個劇好,而是整個工業體系能夠上來,能夠有更多的好編劇、作曲作詞、舞台設計能夠進入到這個行業。而不是淪為一個小成本的賣腐天堂。所以我也不想裝文藝說一些似是而非看起來很厲害其實啥信息含量也沒有的劇評,說點我的真實感受和對音樂劇的想法吧。


12.27天橋晚場看的在遠方。很有誠意的一部音樂劇。歌都挺好聽的,全員演技在線,淚點笑點燃點自然,劇情流暢。看完好難平靜,各種感受在腦子裡翻轉,很晚才入睡。

也許是帶著任務做的這麼不大討巧現實主義的題材,但是這篇命題作文足夠優秀和好看。整體質感是略帶懷舊的質樸感。基本上全員無惡人,平凡人物的善良笑淚愛情與親情都立住了,尤其是阿雲嘎扮演的姚遠和孫博扮演的二叔,演唱太具有感染力了,我的夢和叔是過來人兩首歌全場最佳一首燃炸了,到今天我還在腦內重播,一首三次表達的感情都不同但是都打動我心。場景設計和流轉挺有意思的,工業風的鋼架,快遞分揀的傳送帶,演員們爬梯上架又推架子運動量很大。群舞水平很不錯。燈光舞美非常簡單,但是簡單中也能看出質感和用心了。

下面說點不足,也許是受限於時長,創業故事的前半段鋪陳合理,細節足,但是真正的創業部分推進急,到最後結尾倉促了。

女主路曉鷗,安悅溪演得很讓人舒服,人靚歌甜,但是回來細想是覺得角色人物單薄層次變化少。

還有一些細節,劇組應該還在調整中,很期待後面的改進。


純路人,因為朋友挺喜歡阿雲嘎所以日常吃了一些安利,但是顏和歌都沒get到,也不會主動去看他的消息,所以依然是個路人

日常進劇場挺多,但是不會看這類題材的音樂劇,這次也是朋友不想一個人去北京硬要我陪所以才去看的

對阿雲嘎和這部劇的題材本身並沒有偏好,所以可能以下的評價粉絲並不會太願意看到(而且我也沒對朋友說過,畢竟是她看得挺開心),吐槽太多怕被噴匿了

PS:金魚腦,而且確實很多地方讓我印象不深,有細節錯誤勿噴

總體感受:

就跟大多數「任務劇」或者晚會紅歌一樣的命題作文,說它不好吧它也挺工整,說它好它也沒什麼能吸引人的亮點(當然對粉絲來說演員就是亮點)

對阿雲嘎的卡肯定不會二刷,如果非逼著我二刷可能會看夏振凱的卡看看有沒有什麼驚喜,畢竟夏振凱本身實力還不錯

劇情:

起點男頻套路,小人物努力奮鬥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其實一開始聽到「快遞員」這個主題,而且聽朋友說他們還去快遞點體驗生活,還感覺挺接地氣的,我腦補的大概就是類似《在一起》里那個快遞小哥的故事,或者這部劇前半段的故事,再挖深一點再細膩一點,而不是只當個「背景」或者「引子」,結尾暢想未來或者得到機會或者看到曙光就夠了,挺圓滿的,也留出了無限的空間,而且符合絕大多數「快遞小哥」的真實情況。當然這只是我個人口味喜歡,可能創作者就覺得必須要有後邊這段才算「奮鬥成功」才夠勵志吧。

感情線也挺「男頻」的(鳳凰男X白富美?),幾個女性角色的人設都挺「直男審美」的,還有快遞小哥對著女性評論「前凸後翹」,當時我就有點不適(可能是我入戲不深,所以糾結這種無關緊要的細節),我知道這裡是為了表現快遞小哥的底層屬性,但是換個方式也挺好啊,比如光膀子擦汗之類的,還能當粉絲福利。

個人覺得亮點就是二叔的部分還有那首歌,東北小品既視感,雖然有時候挺突兀,但是也挺歡樂,天台上那段印象最深,其它部分就是沒什麼大錯但是也挺平淡的

演技:

可能因為我對劇情不感興趣,所以對演員的演技也沒太多共情

二叔的演員挺不錯的,不是很熟但是覺得很有國產劇里不出名的老戲骨配角的感覺,自然入戲而且合理的生活化,演技唱功都挺到位

阿雲嘎前半段我覺得有點齣戲,可能就像朋友說的「帥到不像快遞小哥」,後半段的代入感還行,感覺後半段就是「量身定做」的他最擅長的「霸總」角色,可能是我了解不多印象偏差,朋友給我發的各種視頻還有演唱就覺得挺「霸總」的,有黃教主那種「我知道自己很帥所以你們也要覺得我帥」的感覺,台詞有些地方感覺和劇情不太搭,或者沒接上,不知道是不是劇本原因,唱功就是他一貫唱歌的風格,比較紅專風吧,這裡可能也是刻板印象了,但是劇里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可能因為題材的原因刻意這麼處理了,不過我個人覺得按照人設前半段還是更「快遞小哥」一點會比較好

其它演員沒有特別深的印象了


1.10看了上海站末場。有可能是我看劇前對這部劇理解有偏差,大家都說這部劇是主旋律劇,是在講追夢,情節感人,甚至聽說有人從頭哭到尾,但看過後說實話我是有點失望的。這種失望大多源於實際劇情和前期宣傳之間的差距。

這部劇是在控訴那個時代公權對快遞的不公允打壓;是在講愛情面對社會階級鴻溝的無奈,且只有鴻溝消除愛情才會迎來春天,說白了就是愛情要門當戶對;是在講出門靠兄弟,而這些兄弟也只是表達了「我跟著你干」,沒有志向,更談不上志同,姚遠表現出來的則是我是你們老大,我罩著你們;是在講親情和善良,中國式二叔對流浪小孩全方位的呵護;就是沒有講姚遠作為快遞小哥追夢的過程。

我對這部劇失望的原因,跟對國內電視劇失望的原因一樣,類比大眾對《最美逆行者》的看法,就是不管什麼題材和主題,都要拍成家庭愛情片。

說點好的方面,舞台調度和布景設計精心,每一幕的過渡流暢,演員演、唱基本都在線,歌曲也都還挺好聽的。


看了阿雲嘎的,恩~這怎麼說呢,一萬個人心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在我這裡只能說這部劇比重生更像學生作品,完全看不出是畢業八九年的人演的,對不起我的票價和時間完全


《白夜行》《醉後贏家》為中國原創音樂劇打開了一扇門

《在遠方》把門關上了

粉絲想看就去看,其他人不推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