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擠破難道腦袋為了移民,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如澳洲,加拿大,美國等),但拿到綠卡之後,卻沒過多久就選擇回國,理由是國內發展更廣闊,娛樂更多,消費更低。如何看待這種心態?


以前的中國是純粹的民族國家,能靠愛國來忽悠,現在人可沒那麼單純了,慢慢理解國家的本質是契約,嫌棄這份合同條款不好,那就換了個國家簽合同。

而中國的合同好不好呢?整體上,中國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仍是發展中國家,能給國民的福利不太好,但局部地區已經富裕起來,很多富人乃至中產階級已經出得起在發達國家工作生活的價格了。那為什麼還要在中國生活,忍受糟糕的空氣和讓人提心弔膽的食品藥品,高額的房價和稀缺的教育資源,受限的國際環境,以及不自由的文化市場。

另外,由於中國發展得太晚了,各地區不均衡的發展,必然是先富的帶動後富,發達地區要補貼落後地區,有錢的要被多收錢補貼窮的,真有一頭牛的人就不樂意,而且他們有條件從中國脫身,就能走就走唄。

這就是現實,人之常情而已,中國政府沒錯,移民的人的也沒錯。錯的是曾經的中國太落後,現在再崛起實在太晚,要怪得怪滿清。(我不是開玩笑)


全球化的時代,是人員自由流動,不分國家地域限制。中國人走出去,外國人來華,都很正常。以前移民海外的人多,因為西方,日韓是發達國家,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很多人追求更好的環境。至於近幾年有些人回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發展快,機會更多;一方面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出國的融入不了當地;還有一方面是西方近些年孤立主義,白人至上興起,當地綠卡難拿。當然還有不少華人華僑海龜等是國際候鳥,在中國與世界他國間來回奔波,當買辦中介。

首先迴流根本不是主流,以加拿大為例,2017年加拿大移民總數大概是30多萬,主動放棄楓葉卡的是一千多人,這怎麼能說是主流。其次移民歐美髮達國家的目的(或者你說的心理)顯而易見,就是為了全民福利、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社會和自然環境,或者是為了可以有內心的平和、私有財產不被侵犯的權利等等原因;這沒有任何爭議,高層都是反美是工作,赴美(代指西方福利國家)是生活。我所見到的通過技術移民成功赴美赴加的人還真沒有幾個選擇回國發展的,只要語言沒問題並且能找個稍微像樣點兒的工作的(要是在華人多的西方國家連像樣工作都找不著那回國也沒用或者只能靠關係,例如部分留學畢業生們)所以技術移民迴流沒有什麼討論和分析的必要?,甚至很多人由於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原因根本回不去國內。而很多企業家或投資移民移民確實有迴流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下的本質卻是他們移民的初衷並沒有改變,換句話說,你看到的迴流現象和他們當時移民的理由和想法並不矛盾;那是因為他們當時移民的理由大多是為了讓配偶和子女可以獲得身份,以及未來自己能夠在歐美國家養老。幾乎所有國家的移民項目都是一人申請全家移民。當配偶和子女獲得身份並且能夠滿足居留要求即保住該國家永居身份或住夠時間能夠入籍時,那麼當初的主申請人(通常是企業家)就可以放心回國繼續忙自己的生意了,即使由於居住時間不足而丟掉身份,也無所謂。因為當國內生意忙完後或下決心準備回當初的移民目的地長住或養老時,只需讓自己的配偶為自己再申請配偶團聚即可輕而易舉重獲移民身份,所以最初移民的目的依舊可以達到。沒有人能夠否認在中國確實好賺錢,賺錢的門路確實多,可是賺完錢呢。究竟現在還有沒有移民潮或者迴流潮,或者在當今為什麼還有人擠破腦袋想移民的根本原因相信非常聰明的各位都很清楚。


我來回答一下。真正移民的都不是太有錢的。我認識的身價10億以上的,特別是上市公司大老闆,初創公司合夥人。基本都沒有移民,或者以前拿了綠卡然後放棄。這個是為了避稅啊,拿著美國綠卡,每套現1億要給美國政府交幾千萬。你覺得他們會要綠卡嗎?拿了錢以後纔想去哪裡去哪裡。還有一部分是回去有好工作的,比如青千,BAT 高級員工。工資和美國一樣,回去還有補貼拿,肯定要回去了。對於這些人來美國再找工作拿綠卡也是很容易的。還有一種就是拿不到綠卡回去的。工作是世界的,不限於哪裡。


謝邀。目前人口出入境流動缺乏數據全貌及足夠的分析樣本,移民,就業,留學及歸國整體發展處於增長期,受突發性經濟因素及政策影響明顯,數據統計難度高且相對不透明,受眾認知基於局部區域或單位時間內的輿論,呈現出一種有很多人回來,又有更多人出去的現象。

哪裡有機會,人就往那裡去。隨著跨境人力資源流動政策的開放,門檻降低後會釋放更多的潛在需求,全球人力資源的流動會更頻繁,推動整個行業趨於成熟,進而實現標準化。


只能說現在出國的人太多了。以前10個出國的,也許是1個回國。可是現在是1000個出國,回來20個,就顯得多了。


謝謝邀請。

可能是在國內時所處的地區偏遠,並且接觸範圍有限,事實上我並沒有看到移民潮。

雖然自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人越來越多走出國門,定居國外,但是從自己身邊看,常居海外的,連同自己在內

各種學校歷年曆屆的同學中,只有3個人常居海外。

各種單位歷年的同事中,只有2人。

因此,就我來看,移民實在是非常小眾的一種個人選擇。

另外,可能是辦得早,移民時,確實沒有感覺花多少時間和精力。當時就是填表,考英文,然後找個公司交了材料。之後平靜如常工作生活。體檢,取簽證。

雖然也算個重大決策,但是決策之後,倒沒有太多操心的事。

回國也類似,完全是基於具體情況的個人選擇。

與我們差不多同時過來的人裏,前段時間數了一下,差不多一半回去了,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兩邊跑,有的PR不要了,有的好不容易熬夠時間,入藉之後一天都沒耽擱就回去了。

從這些有限的個案裏,看不出誰是從眾(這個不太可能,因為畢竟都是成年人,不是個小事);更看不出中國社會的趨勢。

移民就脫離了中國社會,無論它有什麼趨勢,都和自己無關了。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是有誤導性的,據我觀察,身邊拿到加拿大楓葉卡的人,大多數還是留下,真正放棄身份,回國發展的不多。

其次,這一部分放棄移民身份,回國發展的,也是各有各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國內的生意。加拿大移民必須每5年在加拿大獃滿2年,這就是俗稱的移民監。對於少數企業家,國內生意做得非常好,自己抽不出來時間在加拿大居住滿2年的。左右衡量,最後選擇放棄。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放棄的只是國內的一份普通工作。

還有部分人,可能之前對於國外生活想像得太過美好,以至於來了之後落差太大,加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就扭頭回去了。

還有,語言不算特別好,找不到和國內同等的工作,只好回國的。

也有,耐不住這裡的空虛寂寞,回去享受國內繁華世界的。


參考角度/優勢國家:

無產階級:發達國家

中產階級:發達國家(考慮加班)

有產階級:難說

教育:難說

福利:發達國家

語言:國內

職業發展:國內

生活便利:國內

認同感:國內

人們看到的一般都是實打實的好處,比如工資高加班少福利好假期多。可惜中介並不會告訴你一個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艱辛,只能自己體會。


選擇回國,理由是國內發展的更好。

針對這句話回答一下,所謂的國內發展更好指的是國內有更優質的社會資源,社會背景,人際關係網路以及文化背景。話說的俗一點就是,家裡有錢有背景有項目各個層面的社會資源(簡稱4有移民)。如果沒有以上這些,選擇回去的還是極少的。

來到國外生活,要明白一個情況就是資本主義國家。階級分化,階級分層。所接觸的人羣,連中產階級都不算,但是,家家戶戶有兩輛車、有個房車時常度假、有個小船(時不時海釣湖釣的)是常態。他們和我們國人一樣,有朋友圈關係圈,一大票的親戚朋友。但是,每個層次的人,只關心自己相關的事情。不像咱們大中華,國家迅猛發展,信息多元化,信息和各種知識膨脹,人民羣眾知道的瞭解的越來越多。那個層次的信息都能獲取一些,還會根據自身情況假設聯想一下。比如:你知道點什麼事區塊鏈、也瞭解一點量子物理學、知道黃帝內經、也知道各個國家的明星大小事等等。老外,除了娛樂的事以外,主要關注的事自己的生活相關的事,影響到自身權利的事。跨越階級和圈子的信息和事,很多人都不想。作為一個在蓬勃發展的中國來打北美大農村的人,無法融入和接觸到和自己一類的圈子裡去。所以,回去就是最好的選擇。前提還是得是四有青年。

拋開,這個想法。外面混著也沒什麼不好。沒人和你攀比喫喝拉撒睡的事,相對高生活質量。相對好的教育資源和醫療環境。沒有那麼多人,沒有那麼大壓力。還有一點,本人認可的就是即便你有娃,你快40了,只要你願意你努力你可以隨時選擇去工作。沒有社會壓力,或者大環境否定這個人生階段的女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