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手機答題,先簡單說說,具體的有空再補充。歡迎討論。

先亮觀點,楊永信的問題,是時勢造英雄。是網癮少年的父母們選擇了楊永信,而不是楊永信選擇了網癮少年的父母們。

網癮少年的父母們為什麼選擇楊永信呢?因為他們的孩子沉迷網路,不走正道。那麼什麼是正道呢?總而言之,就是父母們認為什麼是正道什麼就是正道。你不按我的來你就是邪路,這是病,得治。

關於網癮為什麼會形成,各家觀點不一。其實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無非就是現實生活中給予孩子的成就感遠遠少於網路帶來的成就感。比如說班級裏班長就一個,第一名就一個,評價體系其實很單一。那麼那些無法在這個體系裏得到好評的孩子怎麼辦?只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安慰。網路就是最容易也是最廉價的途徑之一。

其實,論起來這也沒啥可怕的,只要父母做好引導,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給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問題可以解決。但很多的父母教育無力,平時不管甚至慣著,偶爾不爽了就一頓大罵,久而久之自己威信越來越低,逐漸喪失教育自信,那麼他就只好去找楊永信了。

因為楊永信的辦法最直接,最粗暴,最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也最滿足他們對於「無力控制」的報復慾望。類比時事政治,就好比對付香港的港獨青年,最長遠的解決辦法本來是營造溝通環境,促進互相瞭解。但許多網友想的是「斃了算了」,就是這種心態。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基於我國父母一貫把孩子當成自己私有財產的思維,父母把孩子全權交給楊永信。楊永信自然只能按他僱主預設的劇本對付孩子。這樣才能滿足僱主最大的需求,這實際上是「私人訂製」的結果。就好比通俗小說的作者寫的故事一樣,他自己未必認同,只不過是為了迎合市場罷了。

因此,即便關了一個楊永信,我們也還會有李永信。也會有不願意女兒嫁給自己看不上的女婿,而把女兒送進精神病院的父母。也會有以「自己自殺後怕孩子活不下去」而先動手殺了孩子的父母。

畢竟在他們看來——孩子嘛,他們的意見,其實不重要。

信哥真冤。


謝瑤,他是目前臨沂最有名的人,世界上他=粗暴愚昧的家長+青春叛逆的少年+電擊厭惡療法。不知你是否看過《發條橙》,這是真實版,真實的亞歷克斯的誕生地。央視的《是誰把孩子變成魔獸》在現在看來不過是個笑話,倒退十年,電子遊戲還被看做是洪水猛獸,現在鳥巢韓國隊在內戰。

好吧,扯遠了。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的問題,lpl在dota比賽上拿到冠軍並奏響國歌,《人民日報》做出正面評價,然而,楊永信之流卻還在互聯網上作為調侃和無可奈何的對象。這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啊,而且電競甚至都作為了本科專業入駐不少名校。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永信還存在,這不得不懷疑為什麼。楊永信是精神科的醫生,同時網癮被人認為是精神病,於是楊永信運用了厭惡療法,在那個紀錄片中我看到好多孩子自曝砍過自己的家長並表示後悔,我對此表示懷疑,我不相信一個人能變得那麼快,或者我不相信有那麼壞的又容易被救好的人,還有家長說網吧老闆會給小孩抽大麻。。。。。大媽你知道大麻多少錢一斤就隨便給你兒子抽?事後有人爆料說自己被迫,想早出去 ,我是信得,但我同時想問央視怎麼把這個如此假的視頻放到焦點訪談上?

有家長認為是遊戲的錯。我靠,八旗子弟知道嗎?他們難道有電腦,你兒子玩電腦不管,不提醒,到了上癮你不找自己的過失,一推六二五送到楊永信那裡,自己倒也自在。楊永信誰喂起來的?就現在來說,電競已經成了主流文化,楊永信一定會消失,如果我們國家想多拿兩塊金牌。。。

先做掉楊永信,再做掉黃旭東!

所以呢?

上週全軍覆沒。


他們只是狠下心來賺錢的商人罷了,永遠都會存在,楊永信,地溝油,鴻茅藥酒之類的,其實是一類人,只是違法的商人罷了。

真正的阻力其實是那些教育失敗的家長們,無論是沒有能力教育還是不想教育,他們需要「聽話」的孩子,市場就會給他們「聽話」的孩子。

而且,三四萬的學費還是有點貴,市場並沒有被完全激活。只要收費再低一點,會有更多的家長們送孩子去的。


惡魔,為了錢不擇手段
偏執狂洗腦了一幫子人一起發瘋,達成了一些無知愚昧之人的所謂願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