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這個更加可惡的——有人到處回收甚至撿拾二手口罩,準備伺機再次流入市場,大家要謹慎購買閑魚出售的口罩,舉報這些回收二手口罩的無良奸商!


作為一個受過金融經濟學科班還不錯教育的,我不明白為啥這能成為一個問題。舉報、政府罰款漲價的後果就是 大部分藥店不賣口罩,消費者就更難拿到口罩,價格的信號作用不管平時還是疫情時期都發生作用。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的,我不願和他們多說一句。另外,政府的職責應該放在查處假冒偽劣。


如果平時他們降價賣口罩時,沒人覺得他們降價賣有什麼不妥;那麼,現在有需求的時候,他們漲價賣也沒什麼不對。

從經濟學角度講,價格可以篩選出真正有需要的人。

比如張文宏主任都說過普通人使用一次性口罩就可以了,沒必要使用N95,呼籲把N95留給醫護人員,但是很顯然,老百姓肯定優先考慮N95。

而N95口罩210元6個的時候,許多老百姓就會考慮購買便宜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了,這樣N95就會留給更需要的人使用了,比如說一線的醫生和護士。

再說了,口罩廠春節期間招工人,五倍工資都招不到人,為什麼不指責那些五倍工資都不上班生產口罩的工人也發「國難財」?


這不是市場經濟問題,這已經變成了一個政治立場問題。

討論市場經濟,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作為門檻,但顯然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包括我。說這個等於對牛彈琴,更別提在這個敏感時間點了。

關於政治立場,絕大多數人都把默認把自己設定成要買口罩的普通消費者,都只關心一個問題:我如何用最少的錢買最多的N95,實現我的利益最大化,但其他的我不管。所以,別人買不買得到口罩我不管,口罩能不能做出來我不管,口罩是不是給了更需要的人我不管,任何違背我的意願的都是人民公敵,都要被扣上「發國難財」的屎盆子。這盛世如你所願,鎮上所有的藥店我壓根買不到口罩,如果有,我不說一次性買斷全部,我至少也得備足庫存只買多不買少。


許多人還是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

講兩個故事

1,悉尼發生人質劫持,附近的居民需要短時間內撤離。優步網約車的價格漲了4倍,許多人罵平台黑心。

2,某地一救援車遇難,急需開鎖匠,鎖匠淌水趕來開了鎖救了人,收費300塊,網評一邊倒,罵鎖匠不義,不該收錢。

但事實真當如此嗎?

2000年前魯國有一條法律,說如果有人在外見到了魯國人淪為奴隸,只要把這些人贖回來,便可以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贖回了魯國人,卻拒絕了國家補償,孔子對子貢說,你錯了,從此魯國就再也沒有人贖回遇難的同胞了。

子貢的行為值得稱讚,但他把一個人人都能遵守的標準拔高到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救人領了賞金會被認為貪財受人嘲笑,不要賞金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以往,大多數人乾脆就不救同胞啦。

如果有一天,救援車輛又遇到了意外,高尚的鎖匠沒空來,收費的鎖匠不敢來,救援車只能躺在水裡。

如果有一天,災難再次發生,愛心司機數量不夠,平價收費的司機數量仍然不夠,我們卻不能用更高的獎勵來刺激貪財的司機,那受災的群眾只能靠腳撤離,自求多福了。

商業看似無情,但用供需關係來告訴大家,你的問題需要多少錢來解決。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非要指望別人高尚的道德呢?

記得鐵齒銅牙紀曉嵐里的一個橋段。

河南旱災,老百姓很多人餓死,朝廷派和珅去賑災。和大人把一斤糧食換成三斤糠敷,往小米粥里摻沙石。

紀曉嵐質問和珅,糠敷是給牲口吃的,你怎麼能拿這個去給災民?

和大人說,我如果不換成糠敷,不摻沙石,人人來領,怎麼分清誰是真正的災民?

這些消耗品,也是一個道理,只有市場調控價格上漲,有限的貨源才能輸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對於災民來說,糧食和糠敷都能救他們的命,只有真正的災民才不會在意米粥里摻了什麼,和大人救了應該被救的人。

對於消毒液等消耗品,真正有需要它們的人,是不會在乎一瓶六塊還是八塊。

市場無情,卻最有情。


看情況。

很多人說到成本問題。首先,從廠家到運輸再到銷售,所有工作人員的加班費算不算成本?其次,現在各地交通停運,通勤算不算成本?再次,藥店店員暴露於疑似感染人群中,有很大幾率感染,算不算成本?

再說利潤問題。首先藥店的進價不可能是原價,原價銷售不說盈利,甚至是在賠本賣。即使能原價進貨,原價賣,也沒啥利潤。人家何必冒著這麼大風險開門營業,關門休假它不香?

但是。有些黑心商家確實是在發國難財。這幾天新聞都有報道,不再累述。

就我能接受的範圍,原價10元,現價30完全可以接受,50可能有些貴,100過了。

———防杠———

有些人會說,其囤貨的進價沒變,售價這麼高就是有問題。

首先你應該去複習一下,政治課本中的經濟部分。

如果不能理解,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這批囤貨進價10賣12,現進價30賣32,等我進到某一批的時候,突然疫情得到控制,沒人需要口罩了,那麼我這批貨需要進價30賣12。

其次,藥店如何告訴顧客,我這個貨架是囤貨,賣你便宜12,另一個貨架進價貴,賣你32 ???

另外,所謂存貨,我不認為現在哪家藥店還有多少存貨。


這本是最該設置銷售指導價和專款設置賠本銷售補貼的時候。


真的是要上頭,這幾天幫忙找廠採購的,有些熱心朋友幫忙聯繫了朋友圈發圖的販子,這些人真的是吃人血饅頭啊,原來兩毛五一個的一次性護理口罩現在四五塊一個,7塊錢的n95賣50塊一個,30塊的防護服賣270一件,還不接散單,別問,問就是還有人買不到呢,我這是為民分憂,分你個憨批,那你麻批倒是給開發票啊,為什麼不敢開發票,心裡沒點ab數么,這都是採購了供方艙醫院,社區的救命物資,做個人吧。


我自從看過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之後基本上就成為一個堅定的自由市場主義者,像口罩這種商品市場的價值規律肯定可以發揮作用...所以我是反對國難財這種說法的。只不過口罩價格要平抑下來需要有一個傳導過程和時間。有些藥店漲價並不過分,至於說一個n95賣200的,那種商家是腦殘吧,不買他就是了,但如果你從其他地方也根本買不到n95口罩,那就說明n95的確到了非常稀缺的地步,價格奇高也不奇怪了。需要知道的是春節期間人工成本是三倍以上,物流和原材料也漲價了,出廠價多少,藥店賣多少既不會虧本,又不會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和「發國難財」的指責,成了一門走鋼絲的學問。

我不喜歡政府對道德缺陷和市場行為的干預。之前還看到廣州有人不戴口罩坐公交車被舉報然後警察來了被抓走的...這真的把人治的傳統發揮到淋漓盡致。不戴口罩危險的是自己,又不是別人。他沒侵犯別人的任何正當權利。當然你也可以說戴口罩的同時也可以防止自己把病毒呼出給別人,但問題是帶呼吸閥的n95也是不能防止病毒呼出的(因為呼吸閥許出不許進)。那戴呼吸閥n95口罩的人要不要一起抓?


算髮國難財。一個口罩的成本沒多少,現在漲到這個程度,絕對是暴利。我在網上找了些圖

這幾天剛好在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他在其中一篇講義里提到了,要不要發國難財?

從道德層面來講,坐地起價,無疑是不道德的,不人道的。

但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薛教授的態度是推崇的,因為他認為,當某件事有巨大利益時,會推動許多人做這件事,那麼也就間接的幫助到了更多的人。

也就是說,口罩漲價,有一部分人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另外一部分人就會想分一杯羹,也來售賣口罩,那麼即使口罩價格上漲,但是口罩的提供量也大大提高,那麼更多的人就可以買到口罩。

同時我認為口罩漲價,也一部分阻止了某些人無限制的囤貨。因為不必要花這麼貴的價錢把口罩囤到用不完。這樣來說,可以保證更多的人買到口罩,即使花了很貴的價格。


華中師範大學,高校打著抗擊新型肺炎的名義,發起捐幕,已捐集100萬款額(還有銀行轉賬不明),但實際上是用於校內建設,多數學生誤以為用於一線醫院,憤感被欺騙,要追回捐款。該捐款是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發起(網查無該會),不知是有人冒頂名義發起,還真實是校內組織,無論如何都涉嫌欺騙!


朋友圈看到的。只希望相互理解謝謝。本來就已經很擔心了,有些顧客真的一點解釋都不聽。

如果說0.5漲到1.5也算的話,好叭,你們說了算。你們只看到了壞的一面,好的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淘寶微商的漲價,個別藥店的不好就可以全部否認掉。今天大年初三,大家都應該在家休息,因為口罩缺貨,工廠里在加班加點趕工。藥店上班的被拉回來加班。我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為顧客提供服務,還要被人指著鼻子罵發國難財。只看到了口罩漲價,漲價背後的辛苦希望你們理解一下好嘛。工人加班不需要工資嗎。藥店的營業員加班也不需要工資嘛。作為藥店的營業員來說因為買口罩的人多,每天接觸百十個人,我們也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顧客服務。沒有怨言。1元進過來1.5元賣出去,都覺得賺錢了。請你們算算人工費吶,工廠不需要錢給人家發三倍工資嗎,藥店的營業員不需要發工資嗎。人都是自私的,沒有錢誰會來加班。還有口罩都是我們老闆自己一箱一箱開車帶回來的。現在十點有些人可能已經睡覺了。工廠里的人呢,還在加班。藥店的營業員呢有的可能還在等著有需要的人過來買葯。不是抱怨,只是希望多理解,不要把所有藥店一鍋端了好嗎。今天一天已經被人說好幾次發國難財了…不想說什麼了。如果你們覺得做口罩的人們是理所當然的放棄跟家人團聚的機會去上班。藥店的營業員理所當然的應該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服務顧客,那麼你們還覺得口罩漲價是發國難財的話請便。語言可能不通暢,見諒。


每次這種問題下面都有114514個看過曼昆經原(甚至沒看過)就自以為掌握了世界運行本質的帶經濟學家,搞得像船貨崇拜一樣。

市場就是最終極的機器學習,你們把一切解決不了的問題扔進去,然後信誓旦旦地說它是收斂的。

價格不能真正反映購買者對口罩本身的需求。對百姓來說,口罩只有使用價值,自己用過無法二次出售。但對炒家來說,裡面還包含了對未來漲價的預期。如果完全放開口罩價格,願意出高價買的不一定是使用者,而只是口罩販子。價格越推越高,但每天成交的口罩沒有多少落到百姓手裡,變成炒家之間的擊鼓傳花。

另外短期大量市場新進入者也會擾亂市場秩序。撿來廢棄口罩二次出售等低成本、小批量的造假手段非常難監管。三倍利潤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繩索,口罩造假利潤何止三倍?

漲價可以漲,生產線重啟需要成本,春節加班也要三倍工資,至少不能讓廠家賠錢,可以根據成本情況設置指導價。

在存在稀缺的前提下,市場經濟用漲價應對稀缺,而計劃經濟應對稀缺時更強調物盡其用。如果富人願意為了出門打高爾夫買一箱口罩備著,市場經濟下只要你願意出錢就成交,但計劃經濟會選擇把口罩低價提供給一線醫務人員和環衛工等出不起最高價,但能讓口罩發揮最大價值的群體。


失望透頂

一次性口罩論個賣,而且要50這些人不得好死,真國家有難,大部分商人定會外逃引路,發國難財


昨日在朋友圈發表了一下關於「國難財」的觀點,就順便和一位北大的朋友討論了一下,以下是內容:

(1)我首先發的第一條狀態:

「國難財」是一個愚蠢的概念。借著風頭賣口罩炒高價格的那群人才是市場經濟里的「益蟲」。高價下的口罩通過價格機制不僅使口罩有效分配給真正有需要的人,避免人們恐慌性無限囤積;還因高溢價從供應端刺激產業鏈上的補給。plus還能給一潭死水的經濟環境提供僅剩的活力,增加稅收。 更何況在此環境下的經濟活動還伴隨著風險,高價也算是一種風險補償了。

而在家躺屍這種行為就有點南轅北轍了。

大多數人覺得不服氣僅僅是因為作為消費者多花錢了,卻沒有想過有很多人花錢還買不到,也沒有想過原材料成本上升推動的生產成本。大多數人自以為是伸張正義,冠之以發國難財罵名,卻只是屁股決定腦袋,為一己之利,還不自知。

(2)他的第一條回復:

口罩價格漲高,只會導致更多的囤積居奇。

正常價格的口罩,囤積主體主要是民眾,囤積目的也基本是使用,囤積量也有個底。

而一旦口罩價格飛速上漲,這種預期會使得生產商、經銷商、民眾全都參與到囤積的隊伍中來,期待未來口罩價格繼續上漲時高價拋出。

這隻會導致疫情爬坡期,市面上流通的口罩數量稀少,等疫情下來了,市面上流通的口罩反而會巨量增加。

而爬坡期口罩的需求量擺在那裡,剛需,公立醫院的採購量就是個大數字,如果口罩價格漲個幾十倍幾百倍,最後就是全國納稅人買單。

再者,口罩價格瘋漲後,窮人么就買不起了,那感染的概率一下就上去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窮人,這個社會價格制度在疫情爆發期間,對你的生命不管不顧,你說你會不會心理不平衡惡意報復盡量傳染給更多人?

(3)我的回應:

民眾和渠道商沒有明顯的界限,當你拿到便宜的口罩知道這個會稀缺是不是轉手就想高價賣了?價格可以刺激交易,囤積反而沒道理畢竟你也知道風頭一過就不值錢了。 而且行政命令干預市場反而刺激黑市交易,結果價格還是沒下來。

第二,你也說了高價的預期使得生產商,經銷商,甚至民眾全都參與進生產經營活動中來(當然會有囤積活動,但這和黃金比特幣不同),不僅促進供給,還促進渠道分銷(即使渠道商和囤積民眾可能大賺一筆,但卻促進商品流通的效率),其實利大於弊。

第三,公立醫院的採購,是生產商和醫院直接點對點對接,一方面不牽扯到分銷商等中間渠道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鼓勵政府補貼生產商以保證對醫院的的供給,補貼額度參考市場溢價。

最後一點,價格瘋漲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供給不足,市場炒作也是借供給不足的勢,從供給側將問題解決了(即高溢價促進生產商進入)那問題就解決了。

(4)他的繼續回應:

我懂你的邏輯,大致就是,提高價格以刺激供給,以此來平抑後續的價格。

但我覺得這個邏輯,現實中行不通,或者說,副作用極大使得它約等於行不通。幾點原因:

1,預期方面。民眾(這裡指消費者)看著2塊錢的口罩,今天賣10塊,明天賣30塊,後天賣60塊,普通民眾是不是得發了瘋一樣地買,恐慌性囤積,成幾何倍數地提升了社會總需求,供給端可能這樣成幾何倍數地提升嗎?價格於是再漲。

2,價格信號傳導需要時間,口罩生產運輸供貨需要時間,邊際供給逐步超越邊際需求從而價格開始回落需要更長的時間,疫情爬坡期一共就那麼幾十天,關鍵的十幾天口罩都被囤積了,空窗了,對疫情防治的影響有多大?自由主義經濟學整天講著最終會怎樣最終會怎樣,但現實更多時間段是中間這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最終么口罩價格降下去了,最終疫情也擴散開了。

3,不同民眾的價格承受能力完全不同,這個就不細說了。

4,針對你說的民眾會把口罩轉手賣掉促進交易,這個真是無稽之談啦。普通民眾2塊錢買的股票,今天漲到5塊,明天漲到20,後天漲到50,你看有幾個人會立刻把股票賣掉的。

5,再從宏觀角度看,我國口罩供給端加足馬力一共能有多少的產量?而被高價口罩帶起來的幾何倍數的需求,恐慌性批量購買也好,囤積性批量購買也好,確定供給端可以cover掉嗎?如果覆蓋不了,哪怕只是邊際層面覆蓋不了,那價格又是蹭蹭往上漲。

(5)我的最後回復:

第2和第5點我覺得都有一定道理,提到了時滯的因素,價格傳導的時滯和供應端反應的時滯。但是通過限價只能加劇需求

第3點不論

第1第4點我想請你考慮一下另一個因素:就是「戴口罩行為來避免傳染」此行為的替代性其實很高,你可以呆在家不出去,可以做好清潔殺毒。當一個行為(戴口罩)成本極高的時候,人們會選擇其替代行為,也就是商品的替代性。這一因素導致了口罩無法通過囤積而無限漲價。

再舉實例:墨爾本和悉尼都未進行價格干預,口罩也脫銷了,但價格卻只上漲了2到3倍。所以,我覺得解決問題需要抓住關鍵就是供應跟上。

——————

至此朋友沒有再繼續回復,我姑且相信他應該是被我說服了吧。


發國難財本來就是遵循價值規律才能實現的一種投機行為。


換位思考下,咱要開藥房的。為了掙那幾塊錢的口罩錢,我絕對不開門。自己在家關上門,店裡的所有庫存,足夠我家用了。藥品也夠了。我也不掙你錢,我也不想冒那個生命危險。


算國難財,但未必是壞事。

這種突發事件註定了在公眾恐慌的時候,口罩的數量是不足的。

如果這時不允許發國難財,那第一個買口罩的人就不一定會量出為入,本來買十個就行了,因為反正便宜再加恐慌就會買50個,這樣後面的人買的就不夠用了,買到的人也少了。另外那些真正急需的人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至少增加了很大的購買難度。

相反,如果允許發國難財,漲價十倍,人們量出為入的可能性更大,會先買幾個省著用。這樣買到口罩的人會更多,更能安撫百姓的恐慌情緒。

過些天,我們這麼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一動員起來,口罩就會很快補足。再說,不加價,工廠拿什麼請工人這個時候回去加班?就算國企有能力在短時間製造大量的口罩,這個時候有私企因為賺錢也生產,那不是是口罩供應更充足嗎?口罩的價錢不就會降下來了嗎?


這幾天進了上萬個口罩,說一下實際情況。出廠價上漲了大約三至十倍,經銷價上漲了五至十五倍,越便宜的上漲倍數越高。普通n95,出廠價八毛漲到六塊五,經銷商一塊八漲到九塊,藥店先是從五塊漲到了十五,北京藥店被罰後,藥店又把價格改回了五塊,然後下架不賣了。很多藥店診所還有庫存,有的甚至庫存不少,但是人家寧肯賠錢也絕對不拿出來賣。

再說漲價,我覺得,終端藥店根據口罩不同,漲價五至二十倍屬於正常,是市場行為,是善意提價,不應因二十倍以下漲幅處罰藥店,對明顯超出合理範圍的,要重拳打擊,絕不給這些惡意漲價的無良商家以喘息之機。


算髮國難財,只不過這個財他們發不到。不信諸位請看

在如此風口浪尖全民監督的情況下,醫藥市場是沒機會發國難財的。

依我看,本次最有可能發國難財的,應該在股票金融領域。若無有效手段防止惡意做空,下周股市不容樂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