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是本人日常工作以拍攝圖片為主,目前想嘗試一下視頻的創作。手上有尼康d610,24~70 2.8 騰龍90微 適馬1735,主要糾結索尼的屏幕,操控和尼康沒有錄機的視頻拍攝。


肯定是z6啊

我答過了,還是搬運一下吧


建議z6

z6在手,a73也把玩過個把月

既然是第一臺,那就選個均衡點的

題主說過會一點攝影技術,其實對於全畫幅中高檔相機來說≈0,反正都發揮不出三成效果

a73確實NB,但也有致命的缺點:屏幕,跟z6和r相比,簡直就是IPS高色域屏幕和tn瞎眼屏之間的差別

z6飽受詬病的就是對焦了,簡直和a73差了一代的樣子,但還算是在線,對的起這個價。還有就是坑爹的xqd卡,價格太坑爹,以至於我現在拿手機當硬碟用

但綜合來說,推薦z6

首先各項數據都對的起這個價,就算弱勢的對焦也是可以對的起這個10k左右的價,不像a73的屏,簡直就是cn兩家中低端殘幅機的水準

其次和a73用的是一塊底,也就說基本參數的話(無論高感低感),兩者是相近的,連拍可能有點差距,但z6基本佔優勢

唯一對不起這個價的就是單卡槽了,but這玩意用的是xqd啊,穩定性強的一批,讀寫賊快,而且xqd壞掉的幾率比你機子裏兩張sd同時壞的幾率還低,只要不作,按時換卡基本沒事(話說我還沒聽說過xqd正常使用被寫壞的情況)

還有就是噴z口鏡頭少

但人家質量NB啊,就算是套頭2470f4,壓z7(租的)的46m像素完全沒問題,比同規格的大法壓a73還要好一點,個人估計性能可以壓到70m到90m像素,甚至一億也不是不可能(喂,小米你用的是這個頭嗎?)

就算是現在的1.8軍團,35/50/85也是素質比另外兩家同規格的NB,更何況還有未來的1.2軍團和0.95夜神

就算你繼續噴,還有馬家店的轉接環來,就算那個天工,讓大法的頭可以接在z口上繼續用,據說完全沒問題

至於對焦,確實差了點意思,完全沒有拿出n家看家的3d對焦,還老是抽風,比如拍了一張妹子和狗的照片,眼控,結果對狗身上去了23333333333。。。。。。

但風景的話,沒問題,就是那個無極變焦環不順手,經常想打到無窮遠再擰回來對焦的我挺受傷的。。。。。

火楓林:第一臺相機選索尼a7m3還是尼康z6??

www.zhihu.com圖標

屏幕和操控不必擔心。雖然不爽,但是不影響出片,個人也更喜歡Sony的個性化操控,對效率反而幫助更大。

作為原生卡口黨,我會站索

索尼的副廠原生E無反頭就有福倫達,圖麗,蔡司,三洋,老蛙,中一,騰龍,適馬......可能更多。尼康除了比較勤快的老蛙和三洋,其它幾家暫時都沒有,不過以後可能會焊屁股。

以前五顆頭五個廠,現在全換成了Sony原廠......(原廠還是香啊)加上18/2.8和未來的老蛙65微,最後可能再入一顆70350或者200600就齊全了。

尼康z不是不好,但是1.8軍團沒有啥焦外好的貨,2.8太重了不考慮。


本人a7m3 和 Z6都體驗過,但是明顯更喜歡Z6。

a7m3的屏幕,直出色彩,菜單邏輯。Z6的單卡槽,追焦。 大家的回答都提到了,我從用戶上手體驗,說幾點別的吧。

1,EVF人體工學。a7的evf突出的部分很短,你用evf時,整個鼻尖是頂在屏幕上的,非常難受。Z6的evf伸出來很多,使用時舒服很多。可以實體上手分別體驗一下。看下圖也可以看出來。

2,對焦撥桿。a7m3的對焦撥桿極難用,硬硬的,不靈活。 Z6對焦撥桿非常好用,舒服,靈活。這個實體上手試了就知道。

3,握持。a7m3的把手,既短又淺,握持時小拇指是懸空的。z6握持時,小拇指是在手柄上的,而且握的很穩很舒適。當鏡頭比較重,比如24-70, f2.8這種,握持手感差別更大,天差地別。

4,肩屏。z6有,a7m3無。雖然肩屏對無反的意義減弱了,但是如果你之前用單反,還是會覺得有肩屏有時候方便些,比如,相機在手裡時,低頭看一眼就知道剩餘電量和剩餘照片張數。至少,有肩屏不是個缺點。

以上4點綜合,我覺得很影響使用體驗。攝影對於愛好者來說,是一種樂趣,應該先確保有良好的使用體驗,再考慮別的。


其實就是視頻拍攝,你也得看你的視頻拍攝要求有多高。

不是是個人就得用阿童木,不是是個人都是422 10bit

如果你是幹不是低端婚慶那種拍個影像就夠的那種,Z6是完全夠用的

關鍵你還有尼康的鏡頭啊。。。。換門成本太高了。

除非經濟實力完全沒問題,你可以買索尼的東西,尤其是如果你傾向視頻

騰龍的微單變焦頭也是非常適合視頻創作的,尼康Z口就沒有。

這就是尷尬的一點。

還是Z6吧,講道理如果你真的要那麼高端的視頻拍攝,你都不用問我們,你自己就知道自己應該要啥了


你這個需求,不是妥妥的z6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