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給我多一點建議,感謝


我前後做抖音將近9個月左右,其中研究了300多個抖音賬號,總結了詳細的抖音運營攻略,如果你準備選擇學習之前

可以先選擇看完我這篇抖音運營攻略後在加上領取了我的30G抖音運營資料(分別是抖音企業號和個人號資料),根據情況你在去做決定。

為了方便您快速瀏覽和掌握乾貨,本篇抖音運營幹貨由「9」個知識點構成,可以根據文章題綱去找你想要的乾貨部分

01為什麼企業和個人都要做抖音?

02抖音中什麼賬號最容易火?03瞭解抖音演算法邏輯?04不要問我權重在哪看?播放量決定著05抖音到底要不要養號?06如果養號怎麼養,有哪些注意事項?07演算法和推薦機制都掌握後,優質視頻到底怎麼製作?08為什麼上文沒說完播率,就因為這項指標是審核過程中最關鍵?09最後總結一下上熱門的三大前提

乾貨來襲,長文預警,看不完注意收藏:

一、為什麼企業和個人都要做抖音?

1,直觀性,代入感強,短小精悍,易傳播

2,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4月抖音的獨立設備到了2.56億臺,在月度獨立設備排行中位於第28位;在日均獨立設備接近1億,在日均排行榜中位居第16位,月度總有效時長12.4億小時,位居月度有效時長的第12位

3,35歲以下的年輕人用戶佔比達到了81.7%,主力用戶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

4,男女比例幾乎保持了1:1,大量的異性用戶是吸引新用戶不斷增加的一大利器

5,目前抖音帶火了一眾產品,抖音達人也可以像藝人一樣接廣告,甚至可能進入娛樂圈

6,短期內抖音的價值主要是品牌曝光,但不過抖音的未來商業價值可以持續關注

二、抖音中什麼賬號最容易火?

(1)高顏值的人,帥哥美女,萌娃萌寵等紅人

(2)惡搞,搗笑、臺詞精湛等戲精出演,比如人物脫口秀

(3)唱歌,彈琴、跳舞等才藝高手

(4)廚藝、手工等技能教學

(5)特效、撩妹技巧等創意

(6)女扮男裝,玩偶服裝等裝扮類

(7)美食、美等喫喝玩樂的場景

(8)真實感人的視頻故事,人物瞬間

三、瞭解抖音演算法邏輯?

上傳視頻之後,由機器小範圍的推薦給可能會對你視頻標籤感興趣的人羣,即一個小流量池。差不多是20-250人數之間(這些人包含通訊錄好友、賬號粉絲、使用的音樂的賬號的粉絲或點贊的、關注這個話題的粉絲、同城、系統隨機的分配量)

計算在單位時間之內觀眾的評論、點贊和分享數。

具體公式是:熱度=A×評論數+B×點贊數+C×分享數,係數A,B,C會根據整體的演算法實時微調,大致上:C&>A&>B。 這一步我們

暫且稱為第一次推薦。這就是我們平時為什麼會看到推薦裡面出現的內容,有些互動率幾乎是0。就是因為你是這個視頻的第一波觀眾。

四、不要問我權重在哪看?播放量決定著

如果經過第一次推薦,你的視頻沒有在目標用戶中得到比較好的反饋,那麼很遺憾你就只能指望下次再拍出更好的視頻了。這就是為什麼你抖音中的視頻瀏覽數大部分都是在50-250之間的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視頻經過第一次推薦得到了比較好的觀眾反饋,那麼這時你的視頻將會被推薦給更多的潛在觀眾,即一個大的流量池,我們可以叫擴大推薦。

機制跟第一次推薦一樣,這次觸達的觀眾人數大概可能是1000-5000人。以此類推,像把一顆石頭丟進平靜的湖面一樣,一圈一圈的輻射到更大的面積。

那種視頻點贊數達到100w以上的視頻,就證明它在目標觀眾心中喚起了深深的共鳴。一般來說,短視頻的點贊、評論越多,播放時間越長,用戶沒看完就關閉的比例越低,能獲得的推薦量就會越大。達到了上面的幾個條件,系統就會認為你是一個優質的視頻,來給予大量推薦。

說到這裡,有的人可能會感覺很委屈:我感覺我的視頻是非常優質的了,純原創的,為什麼播放量這麼差? 辛辛苦苦原創的內容,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結果閱讀量只有幾十個,很傷心。

大家不要認為是自己原創的內容,就一定可以得到大的推薦和播放量,你的視頻質量、趣味性、創意性、發布時間等都是影響因素,當然這裡面運氣也佔了一部分原因。

抖音最初流量池會推薦200~500左右的人,這200~500人如果播放量點贊量評論轉發關注完播這幾個數據達到官方的初步標準,官方就會進行第二次推薦。

第二次推薦的播放量在3000左右

第三次推薦在1.2萬~1.5萬左右

第四次推薦在10萬~12萬左右

第五次推薦在40~60萬左右

第六次推薦量在200~300萬左右

第七次推薦量在700~1100萬播放量左右

第八次推薦會進行標籤人羣推薦這時候的量級在3000萬+

其中第四個層級的流量會介入人工審核。

五、抖音到底要不要養號?

1、我個人建議要養號,不僅要養號,還要認真的去養:

養號的核心目的--提升賬號許可權

抖音更希望把流量給那些正常的、能創作高質量、垂直內容的賬號。抖音的初期,存在大量的通過搬運、偽原創內容來批量做的營銷號。以達到曝光、引流、賣貨、賣號等目的。

隨著平臺的不斷成熟,抖音開始打擊封禁營銷號,並提升批量製作營銷賬號的門檻。這個門檻我們一樣需要邁,養號的質量決定了賬號的初級權重。

2、養號與不養號的區別

(1)養號

作品審核時間短,發布成功幾率大,定位清晰,粉絲精準,視頻播放量高

(2)不養號

作品審核時間久,發布容易失敗,定位不清晰,粉絲不精準,視頻播放量低

六、如果養號怎麼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1、養號環節:

1)完成賬號的標籤定位,找到相同領域的視頻要去刷

2)新號上來不好改資料,隨機就行

3)2-3天後再修改,修改時,一次性想好,最好不要換

4)養號3天,模仿正常人刷抖音就行

5)養號的過程中,盡量不要連接無線網(自己家的還行)

6)隨時攜帶養號的抖音,起到定位變更的效果,比如說喫飯的時候刷視頻,旅遊的時候

7)一卡一機一號,不要換設備登錄

8)沒有1萬粉絲之前,不要讓別人搜索你的號,會降低權重,還有可能把你的號搜廢掉

9)一個無線網不要超過5臺設備

10)用實名手機號註冊登陸, 其次是第三方賬號,比如微博,今日頭條。

11)根據你想發的內容在抖音裏搜索這類型的內容的視頻,點贊、評論、轉發。

12)第一條視頻播放量在500以上養號算基本完成。

2、注意事項:

A. 不要賬號頻繁登陸登出,多個抖音號用同一手機登陸

B. 不要用模擬器,這樣賬號時空定位變化太快

C. 不要用同手機、同IP批量註冊賬號

D. 不要大量點贊,甚至很多視頻不看完就贊

E. 不要頻繁修改個人信息

F. 不要同一WIFI下同時登陸超過5個抖音號,模擬相同操作

G. 不要重複同一行為,中間沒有其他操作(比如發評論,發一條是加分的,快速發十條相同的就是扣分的)。

注意:養號期間不要發任何視頻!

七、演算法和推薦機制都掌握後,優質視頻到底怎麼製作?

1,優質視頻的五個維度

(1)受眾面:是考量一個作品能不能火最重要的維度。受眾面越廣,熱門的幾率越高。

(2)共鳴點:作品是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價值觀的輸出載體。(3)時效性:作品具有時效性,觀眾才會有馬上點開觀看的衝動迫切心理。

(4)實用性:作品對觀眾來說是不是實用的:可以的生活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

(5)趣味性:比如腦洞大開、劇情反轉、顛覆認知等內容比較受歡迎。

2,作品上熱門的四個點

(1)點贊

就像交易,想一想你給了什麼,才會讓人家給你點贊。比如你的內容有搞笑、知識輸出、顏值、槽點、新穎、淚點、感動、傳播正能量、令人哭笑不得,讓人家忍不住想給你點個贊。

(2)評論

自己給自己留評論、留槽點、留搞笑評論。用小號給自己留槽點、留搞笑的評論。建立評論素材庫:多去看看比如同行的神評。

(3)轉發

內容讓用戶覺得你的視頻有用,想轉發留著自己用內容讓用戶覺得你的視頻對他的朋友、家人、戀人有用,想分享給別人用

(4)關注

有持續的內容輸出,讓用戶看完你的作品,覺有足夠的價值,用戶才會關注。比如:搞笑、知識輸出、顏值、槽點、新穎、淚點、感動、傳播正能量等。

八、為什麼上文沒說完播率,就因為這項指標是審核過程中最關鍵?

劃重點完播率:

要想盡辦法讓人家把你的視頻看完,甚至多看幾遍。一個作品完播率很高,能夠增加作品的權重。

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提高完播率,比如可以留言說視頻裡面有設置彩蛋,不知道你們發現了嗎?裡面有個笑場卻成了經典,不知

道你們發現了沒?作品裡有瑕疵 ,有誰看出來的

發作品之前「標題」也決定了用戶會不會看完你的視頻的關鍵所在。標題格式: 槽點、 疑問 、 反問、 互動建立標題庫:數據反饋,日積月累最快火的是根據抖音官方的 「話題」去發布作品。

發布作品之前一定要加話題,打開抖音,進入搜索界面,找到「發現精彩」裡面是最新最熱的話題。

九、最後總結一下上熱門的三大前提

(1)賬號在一個合理的環境下操作

(2)前期和日常的有正常的養號流程

(3)優質的視頻展現形式和內容輸出

最後記得給四哥點個贊,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份30G抖音運營資料(分別是抖音企業號和個人號資料),大家認真學習,即使你是其他渠道運營,現在學會抖音運營,應聘運營相關工作都會是加分項。下面是關於抖音【個人號運作技巧】

點完贊,纔可領取資料哦

下面是關於抖音【企業號運作技巧】


還可以吧,這個跟喫飯一樣,有的人覺得好喫,有的人覺得一般,這的人覺得難喫,這家公司我也簽合同了,個人覺得比我上一家要好一點,服務行業基本都這樣


感覺還可以吧!因為我之前也在其他公司報過名花了幾千塊錢只是一些指導聽懂了感覺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但是跟這家公司學習了以後可以輸出一些劇本視頻剪輯的內容,感覺挺省心的!


我12.1號跟掌星傳媒合作的,目前感覺還可以的,主要是他們能給我提供劇本和剪輯,比較省心,做了3個視頻了,視頻表現還可以,每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萬以上,其實短視頻需要我們學習的還是挺多的


體驗過,還不錯,比想像中的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