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收割有點過分了,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減少是經濟趨勢和政府調控的結果。

發達國家的利率普遍都很低,日本和瑞士甚至是負利率。而中國一年期銀行存款的利率是1.5%,相比圖中幾個國家利率還是很高的。

利率越低帶來的影響就是錢存在銀行的利息變少,很多基金資產配置的重要一項就是銀行存款,所以當銀行存款的利息降低之後,基金的收益也變低了(參考餘額寶)。

當這類基金的收益只有不到2%的年化收益時,你還會選擇把錢放在這類基金裏嗎?


不到2%的收益...應該買的人比較少吧,這類產品的價值就不大。取而代之的是收益更高,風險也更大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什麼是凈值型?什麼是固定收益型?

是對金融市場的推動?可以肯定的說,這種現象對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有推進作用的。

把原本要存在銀行的錢,趕向市場,讓錢動起來。最開始餘額寶有6%的年化,躺著就跑贏通脹了。而餘額寶的錢又大都投向了固定資產、各種憑證、銀行存款,流動性非常差。

現在好了,銀行利率降了、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降了,可以把錢投資到收益更高(風險更大)的方向了。

股票是一個很好的標的,可惜大部分股民不會玩,虧損的居多;定投基金、指數基金,基金策略簡單粗暴效果好,可惜基民不多,不知道基金是啥的一抓一把;債券是避世的安全港,股票和基金都不好玩的時候,歡迎來買債券;空倉。

有什麼穩健理財方式??

www.zhihu.com圖標有什麼好的理財建議??

www.zhihu.com圖標

點關注不迷路~


凈值化應該是趨勢,金融市場不是拍胸脯保證的,是有風險的,凈值化的產品把所有風險已經暴露給投資者,固定收益(也就是類固收產品)雖然也會說有風險,但是一旦出問題,公司能兜底就兜底,兜不住了問題就大了,所以風險積聚,一出現是不可收益。所以把風險全部暴露出來是讓投資市場更加健康。

暴露風險,並不是說就一定有風險,投資者可以通過管理風險,實現收益。比如公募基金,可以通過定投來平攤成本;通過對市場估值的判斷,在市場估值低的時候進入,市場估值高時止盈。

私募證券基金策略更多:債券策略、套利、量化對沖、管理期貨、指數增強、宏觀策略、股票多頭等進行組合降低風險,實現超額收益。比如套利、量化對沖、管理期貨挑選三隻基金進行組合,三種策略關聯性小,可以相互補充,做到年化10%-15%,回撤小於5%也是很容易的(根據過往業績測算,不拍胸脯啊),以虧損資金的5%去賺取10%的收益,這個還是很划算的。

公募玩玩定投,私募找專業的基金經理啊,當然找我啦,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啊。


固定收益不等於固定的收益,你說的那種應該叫預期收益型產品。所謂「割韭菜」屬於被迫害妄想症。


成熟市場是沒有固定收益產品的,尤其是不違約的固定收益產品,浮動纔是市場本身的規律,就像變化纔是永恆一樣,咱們只是走出舒適區,逐漸走往更清醒的明天~


一句話:這些改革都是有益於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讓投資這件事更成熟,短期可能會有一波不適應的韭菜被割,長期來看,會讓人投資更謹慎,也更具有專業性,規範金融市場,疏導資金流向,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預期性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區別,

從本質上來看同樣收益率水平的這兩種理財產品的區別就是

沒有區別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的底層資產基本是相同的,都是依託於非標準化權益資產在匹配一些如債券、貨幣工具等一些相對穩定的標準化金融資產做為資金的投降,從風險防範的角度來說兩種產品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太一樣罷了。

所以說不論你穿不穿馬甲老子都認識你。

既然產品沒啥區別,那為什麼又要區分成預期性和凈值型呢?

這個就要從理財產品的前世今生說起了

2005年是中國理財產品的元年,但是這種新生事物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受大家歡迎,即便是銀行銷售也存在一些困難,一些標的根本就招不滿,而有的時候呢,產品有不夠用客戶買不到。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金融機構乾脆就把很多的底層資產裝到一個大籃子裡面,有好標的的時候就用這個錢來投,沒有的時候就做相對穩定的貨幣市場操作賺差價,這樣以來銀行產品在週期性與靈活度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盤價錢非標權益類資產的運轉速度,通過週期錯配價格錯配金融機構還能提高收益,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就是所謂的資金池產品,您買的那種看不到底層資產或者說的比較含糊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屬於這一類。

那為什麼有推出凈值型產品了呢?

因為資金池產品有個弊端,就是一旦底層資產中的某一隻出現虧損,金融機構根本無法說明這個虧損是對應到那個投資人的那一筆錢,也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所以在巨大的聲譽風險與剛性兌付之間,金融機構選擇了剛性兌付,但是錢你給客戶了,虧損還在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池裡面就會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有毒資產,要是向五大這樣的銀行還好,資源好議價能力強,有些虧損一般都能夠內部消化

但像是一些小型的金融機構就未必有這個本事了,而且金融體系雖然看起來強大無比,但一旦發生信用崩壞就有可能出現系統性的奔潰,君不見17-18年的連環暴雷事件?

所以17年的時候國家出臺《資管新規》明確規定了要清理資金池產品,原有的逐步推出,新開的都要轉化成凈值型的。

所以這就是預期性的產品越來越少,凈值型的產品越來越多的原因了。

那麼凈值型的產品到底安不安全呢?

我覺得這個需要看經營主體和具體產品的底層資產,一般來說五大銀行出的產品都沒啥問題,畢竟五大一直都是是風控為最重要的核心策略。

即便出現凈值回檔也很大可能是短期問題,對於你最終的收益影響不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