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體檢的時候不是低劑量螺旋ct可以嗎,直接用普通的ct,是否影響篩查。

一年內兩次肺部ct兩次腹部ct,僅僅是用於體檢可行嗎,會輻射超標嗎?


主要的是應用不同的目的,低劑量螺旋CT用於篩查,普通CT用於治療和複查等。

低劑量螺旋ct與普通ct的區別,關鍵就在於低劑量螺旋ct對病人的X線輻射劑量低。但是由於低劑量螺旋ct的解析度和靈敏度還是比較低,所以在做肺部檢查時僅能夠發現直徑&>5mm的微小結節,並且無法判斷良惡性,所以只可以應用於肺癌的篩查。但普通ct影像重疊少,密度解析度高,其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遠遠高於低劑量螺旋ct,可以對肺部腫瘤進行定性檢查。但是輻射劑量也遠高於低劑量螺旋ct,所以普通CT不適合做篩查。


影響CT精準的因素很多:

1,胸部CT平掃和低劑量螺旋是檢查類型不同

2,層面間隔,也就是同樣大小的麵包切多少片的問題,切的越細就也容易找到麵包里的果乾,這方面大多數好一點的平掃優於低劑量,但是也有一些陳舊的CT設備照出來的平掃層面間隔很大,上一口沒咬到,下一口錯過去了,不是包子餡,是肺部結節,所以,一定要說多少排的CT和低劑量螺旋比較

3,解析度不同,這個普遍生活中的電子設備好理解,但是到了CT這種專業檢查上,好多人把這事和生活割裂開了,其實很多科技源於生活,融入生活,把抽象的內容轉化成大家平時用得到的就好了,當年的紅白機遊戲清楚還是現在的電腦遊戲清楚呢?所以,解析度也要說一下,大部分普通CT平掃和低劑量這方面一致,有些醫院的平掃好些,有些的低劑量好些,沒有普遍規律。

4,列印片子的水平,其實也和上面說的解析度有關,但是前面是最高限制清晰到什麼程度,後者現在要說的是最短的木板,原畫質再好,給你個七八十年代的電子管電視也弄不出好效果,當然現在列印片子的機器大多數沒那麼差,而且很多醫院都有電子系統閱片,這個問題不是很常出現。

所以,綜合比較以上所有因素才能得出優劣區別,而不是單純比較兩個檢查類型,當然,當其他內容水平拉齊之後,平掃比低劑量更清楚,但是低劑量用於肺部腫瘤的體檢篩查就夠了,更小的結節發現了也不能處理,那麼低劑量的電離輻射量更低。


低劑量螺旋ct與普通ct的區別,關鍵就在於低劑量螺旋ct對病人的X線輻射劑量低。但是由於低劑量螺旋ct的解析度和靈敏度還是比較低,所以在做肺部檢查時僅能夠發現直徑&>5mm的微小結節,並且無法判斷良惡性,所以只可以應用於肺癌的篩查。但普通ct影像重疊少,密度解析度高,其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遠遠高於低劑量螺旋ct,可以對肺部腫瘤進行定性檢查。但是輻射劑量也遠高於低劑量螺旋ct,所以不適合做篩查。


普通CT更準確。

低劑量CT主要用於體檢項目中的肺癌篩查,普通CT一般是用於患者的針對性檢查,還有更精準的薄層CT掃描,三者可以由一台CT完成,只是參數設置的區別,輻射劑量和精準度是成正比的。 低劑量CT的射線更低一些,相對而言適合體檢的人群。普通CT獲取信息更全面,不容易遺漏小病灶,圖像解析度更高。


早期肺癌,低劑量螺旋CT才看出有無病變,普通看不了,


低劑量就是把CT機的能量設低了,射線少了,如果要論清晰度和精準度,那肯定普通CT清楚,你就想像成家裡可變亮度的燈,亮度調低了,不刺眼了,但找東西肯定沒高亮度清楚。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之所以用低劑量CT,是因為對健康人做初步篩查而言,低劑量就夠了,發現有問題了,再提高精度,到增強CT,甚至PET-CT。畢竟被照射少點總是好的。

但是,沒錯,還有但是,有的醫院和民營體檢機構的技師,會因為省事,而不調整劑量,所以很可能你以為你做的是低劑量,實際是普通劑量的CT,不過是心理安慰罷了。

最後,無論是什麼劑量,其實營銷概念大於實質,人一個月照一次CT都不會有大問題,何況一年1到2次。還有就是,不知道是為什麼要做腹部CT,但腹部肝膽脾胰和腎的檢查,磁共振比CT更好,還沒有輻射,如果是體檢,以上部位可考慮用磁共振檢查(沒有磁共振的民營體檢機構會忽悠你,小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