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知道的幾個。

1.彩虹-同性戀

2.裸足-性關係

3.鏡子-人物內心寫照

4.燈籠-封建社會


電影中意象的象徵意義其實是需要結合一部電影中所構建的社會與文化語境去解讀的 並沒有絕對的象徵意義

例如 題主提到的彩虹與同性戀的象徵關係並不精確 1978年以前的電影中出現了彩虹也不可能有這個象徵意義(1978年彩虹旗才被繪製出來)而在1978年以後電影中出現彩虹也不一定代表同性戀 一方面六色彩虹旗也能象徵和平 另外彩虹在不同文化體系下也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比如北歐神話裏彩虹是阿斯加德與人間的通道(參考《雷神》)

我們會發現電影中的象徵還是關於文化的 關於歷史的 換而言之 是關乎於圖像的 關乎於符號的

當我們知道圖像和符號的意義(內容而非形式) 我們就可在不同媒介下的不同文化語境去嘗試回溯並解讀(電影也是一種視覺媒介)

而圖像和符號的象徵意義大多可在圖像學的一些資料中尋找到

具體列舉物體及其象徵意義太麻煩了 直接上書目

供參考

2020.1.9動態更新

推薦19年北大出版的《裏帕圖像手冊》


火車駛入隧道=性

例:希區柯克《西北偏北》結尾,男女在火車臥鋪親吻,隨後火車駛入隧道,火車進洞。

下水道=性/謀殺或者危險

例:奉俊昊《殺人回憶》中案發地點,在下水道,聯想被害人女主的遭遇。

鹿/鹿角=神祕/即將發生危險

例:《看不見的客人》男主開車遇到一頭鹿,進而發生車禍。

魚餌=女孩上鉤

例子:羅宏鎮《哭聲》裏,魚餌的鏡頭,寓意後來女孩自願上鉤。

暫時想到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

不過,具體隱喻還要根據電影上下文才能得出正解,除了物體,攝影機機位、光線、色彩的運用、人物的服裝、道具、剪輯等等,都值得仔細考究。


流星象徵殺手,蝴蝶象徵愛情,劍象徵權勢。


槍=槍♂


回去我就跟她求婚==肯定回不來了

幹了這票我就不幹了==肯定回不來了

我就出去看看==肯定回不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