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大概是1.8w不到2w,打算出門旅拍用,視頻和照相盡量都能兼顧上。

以及希望不用太重,因為體力有限。

因為是大學生前後期全靠獎學金支持,希望後期投入不用太大。專業涉及一些攝影課程。

最近看了6600+70-350和適馬三劍客,但還是有些猶豫。雖然查了些資料但還是請教各位前輩指點。


我一直在講的一個事情就是:買器材的時候其實是在買一個解決方案

我不清楚你指的旅拍是指接旅拍的單子還是自己旅行拍攝?

如果是接旅拍單子的話,整套系統目標預算在 2 萬塊錢左右,然後既有視頻也有照片的拍攝需求,那其實最合適的機身選擇是 α6400,然後把省出來的預算去搞穩定器,三腳架,收音設備,以及相應的配件。

這樣子其實是更有利於視頻創作的。攝影和攝像的器材需求是非常不同的,這個價位上全畫幅的話,拍照可以獲得更優秀的畫質,但是視頻就不夠買配件了。

我建議按下面走,這一套是給旅行自媒體創作者,以及不怕麻煩的攝影視頻愛好者推薦的。

如果是自己出去玩想要拍記錄照直接翻到最下面:

為什麼選擇 α6400(ICLE-6400)

索尼 a6400 APS-C 微單 相機 v-log 4K 視頻 智能追蹤京東¥ 6799.00去購買?

α6100/6400/6600 其實是同一代的機器,CMOS 感測器一模一樣,換句話說畫質、追焦性能什麼的幾乎就是一模一樣。

考慮到你要拍視頻,那麼帶 S-Log 和 HLG 的 α6400 和 α6600 比較合適,4K30p 8bit 4:2:0 的採樣並不是很強,但是作為學習和入門創作是絕對夠用。

比起 α6600,連拍緩存和電池會弱一點,但大多數性能其實沒有差距,省下來的錢可以買一個穩定器,因此排除 α6600,續航問題外出拍攝的時候多帶一兩塊電池就可以解決,索尼 FW50 非常成熟,價格低廉,而且這臺機器還支持 USB 充電,不用擔心。

不選全畫幅的原因:機身貴,鏡頭貴,重量大,因此穩定器也得跟著大一號,可能相機 + 鏡頭 2 萬塊錢可以搞定,但是整套解決方案下來沒有 4-5 萬是搞不定的。

在視頻拍攝方面,絕大多數人的限制不是相機和鏡頭,而是講故事的能力,和正確選擇器材的能力,我見過太多人把技能點全部點在相機鏡頭上而忽略了光照,收音,和畫面運動的投資。

至於畫質,電影長期以來也是用 S35 幅面(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和 APS-C 差不多的畫幅),對吧……

鏡頭選擇

適馬(SIGMA)16mm F1.4 DC DN|Contemporary 半畫幅京東¥ 2499.00去購買?

適馬(SIGMA)30mm F1.4 DC DN|Contemporary 半畫幅京東¥ 2199.00去購買?

適馬(SIGMA)56mm F1.4 DC DN|Contemporary 半畫幅京東¥ 2599.00去購買?

鏡頭方面可以選擇適馬三劍客,足夠覆蓋絕大多數的視頻拍攝需要,如果旅拍的話可以考慮再添置一枚長焦——或者,要用的時候再去租( @小P說相機 蘭拓出來接單啦!)。這個組合上穩定器都很方便。

或者我給你提供另一個組合:

適馬(SIGMA)16mm F1.4 DC DN|Contemporary 半畫幅京東¥ 2499.00去購買?

騰龍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大光圈變焦京東¥ 5490.00去購買?

這個組合沒有適馬三劍客那麼大的光圈,但是換來了超級方便的照片拍攝,還有長焦覆蓋。

如果偏向於上穩定器的視頻、大光圈人像,那選第一個方案,偏向於記錄性的照片和固定機位的視頻,選第二個。

攝影、視頻配件

海大 NanoPro 雙面鍍膜 67mm 可調 ND 減光鏡濾鏡京東¥ 550.00去購買?

可調 ND 是所有視頻拍攝者都必須備的一個東西,不然白天就只能縮光圈到 f/8 甚至 f/11——那買大光圈定焦幹啥呢?有了可調 ND 你才能在白天也開大光圈拍攝,並且保持 180° 快門開角,這個是必須買的。

DJI 大疆 Ronin SC 如影 SC 單手持微單穩定器標準版京東¥ 1699.00去購買?

α6400 和 α6600 的差價剛好省出來一個如影 SC 穩定器,穩定器對視頻拍攝的意義有多大不用我說了吧?

百諾 Benro 三腳架 C1690TB0 碳纖維三腳架 反折收納京東¥ 899.00去購買?

攝影的話你需要一個三腳架。

RODE 羅德 Video Mic GO 輕便型指向性麥克風京東¥ 495.00去購買?

除了畫面質量,視頻的收音也是很重要的,索尼的機內 amp 和麥克風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還是外接的好。

最後是燈光:

Iwata 巖田 LED 外拍 GP-01 雙色溫補光燈京東¥ 758.00去購買?

如果你是隻攝影的話,其實入閃光燈會更有性價比,但是視頻需要高顯色常亮燈,這個價位最好的選擇就是這種雙色溫 LED,帶電池,外出拍攝弱光的時候打個眼神光,打個輪廓,或者遇到旅拍的時候環境光顯色性拉跨,這玩意兒就是可以救命的。

我自己是日常身上揣倆,不過入門的話一個當補光就夠了。

閃迪(SanDisk)128GB SD存儲卡 U3 C10 V30 4K京東¥ 249.00去購買?

SD 卡基本買什麼都可以,我一直用閃迪也沒怎麼出問題,就推薦個閃迪吧。

索尼 FW50 相機電池/充電器京東¥ 138.00去購買?

α6400 比 α6600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 FW50 副廠很成熟,隨便買,到處都有也很便宜,FZ-100 副廠現在還比較貴。

小米移動電源 3 20000mAh 50W MAX 超級閃充版 USB-C京東¥ 299.00去購買?

如果需要搞直播,或者長時間錄製,那接個移動電源可以錄到地老天荒。


至於自己旅遊拍攝,那就可以把很多配件省了,α6400 + 適馬 16mm + 騰龍 28-200mm 就行,平時 28-200mm 掛機,想要拍星空什麼的擰下來換適馬,配件買三腳架,電池,SD 卡就行,視頻就別上穩定器了,手持也可以的。

如果想要把喫的拍好看一點可以再買個 LED 燈,但不用給客戶補光就沒必要買那麼大功率的了:

iwata 巖田 GL-03RGB 便攜小型全綵口袋 LED 攝影燈京東¥ 299.00去購買?

省下來的錢當然是出去多玩啊!

如果不怕重一點,稍微追求一下畫質:

索尼(SONY)Alpha 7 III 機身(a7M3/A73/ILCE-7M3)京東¥ 13599.00去購買?

騰龍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大光圈變焦京東¥ 5490.00去購買?

再買個三腳架,SD 卡,電池,廣角端覆蓋稍微遜色一點,但是 28-200mm 配合全畫幅也可以拍星空什麼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決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除開這幾個選擇其實還可以考慮一下EOS M6 II,適馬三劍客同樣有EF-M版,還有22餅這種便攜利器,視頻畫質也是夠用的,拍照的話M6 II是目前像素最高的APS-C機型,靜態畫質也能跟隔壁打個五五開吧(關鍵還有銀色版,外觀還能加點分)


追求輕便就安心用APSC唄,畢竟另兩個選項可沒法提供5000塊625克的等效105-525mm視角鏡頭和便宜的F1.4定焦。


這幾個相機拍視頻水平差不多,說白了就是很一般,420 8bit 4K 30P只能說夠用。這就說明你對視頻拍攝並沒有太高的需求。

A6600歷史最低價7699,如果你打算適馬三劍客+70350這套配置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好奇你要等效500mm的焦段拍啥?拍風景嗎?拍野生動物、新聞體育嗎?

索尼(SONY)Alpha 6600 APS-C畫幅微單數碼相機京東¥ 8999.00去購買?

如果你專業涉及到新聞拍攝這塊的話那你就按照目前這個配置走吧,不用想別的了。

但我還是希望你去買A7M3,因為A6600再好它畫質也是不如A7M3的,A7M3價格應該在11799左右拿下,鏡頭方面也有副廠不到4000的適馬35 1.4和2000多的唯卓仕85 1.8可以選擇。

索尼(SONY)Alpha 7 III 機身(a7M3/A73/ILCE-7M3)京東¥ 13599.00去購買?

適馬(SIGMA)ART 35mm F1.4 DG HSM京東¥ 4299.00去購買?

唯卓仕85MM F1.8 STM二代定焦鏡頭索尼E卡口京東¥ 2299.00去購買?

長焦方面適馬100-400這個鏡頭也還是能用的。

適馬(SIGMA)100-400mm DG DN OS|Contemporary京東¥ 6388.00去購買?

你考慮清楚值不值得花兩萬塊錢買APS-C畫幅,反正我認為不值得。


選器材其實不是一個單純技術問題。

如果從技術層面來說,截幅微單就是給預算緊張的攝影者準備的,價格低、體積小、重量輕。

但是,最後真正喜歡攝影的朋友,是不會甘心於截幅微單的,最後還是會賣掉截幅微單,入手全畫幅,經濟條件尚可的,會進一步中畫幅相機。這個壓力可能來自虛榮心、身邊的朋友,尤其是高手,也來自相機廠家巧妙的營銷設計。

你的這個預算,和旅拍,其實A6600是三者中最合適的。但是想好了,以後誰勸你升級,你就管他要錢。

不太推薦尼康Z 6,存儲卡比較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