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的舞台表現力十分強悍,讓人過目不忘


1.唱功王炸,聽覺享受絕對滿足(這個就不要多形容了,唱功好在你哥這已經成了打底的基本操作了)

(評論區有散發洗腦包的杠精出沒,空口質疑華晨宇唱功???有生之年竟然還要科普華晨宇的唱功,行吧,我科——)

(評論留著給大家科普和觀猴 本人對其他歌手沒有意見,也不屑於抹黑同行。華語樂壇需要優秀的歌手,更需要優秀的、專業素養過硬的歌迷聽眾。俺們樂理知識補起來!)

【唱功科普】整理自專業人士及音飯

#說到唱功第一個想到的歌手#

?華晨宇音域橫跨G2-Bb5,接近四個八度的音域意味著流行歌曲基本都能拿下。

頭聲在華語樂壇見長。華晨宇未出道時的視頻the kill也足以見其胸聲的強大,如果華語要做每個音高的代表性人物,C5的人選華晨宇就非常適合了,當然不止C5,他在山海里的真聲D5也足見其聲帶機能的強大,平凡之路C5無痕轉Eb5雖然是強混但真聲比例極大,鬥牛的Eb5強混高音(真聲含量極高)等等,這些都是教科書級的示範。

?左立公開說過華晨宇的胸聲是他見過的最厚實的,他說就沒見過有他的胸(聲)那麼厚的。這跟華晨宇先天身體機能條件出彩也有關係,天時地利人和嗎這就是?

?要在當今本來大環境就不利於音樂發展壯大的當下成為一個知名的標杆性歌手,那他必須是一個六邊形戰士。

華晨宇就是一個無論強混聲,弱混聲,咽音,胸聲,頭聲,咽音,共鳴,頭腔共鳴,胸腔共鳴等都全能且有尤為突出項的歌手。他不是因為有粉絲才厲害,而是因為厲害才有粉絲。對於任何一個傑出的人,都是一樣的。

? 我們再來看看華晨宇隨便一場商演歌曲套餐難度配置:

→《煙火里的塵埃》 這裡面有 非常出名的 他的典型的 混聲C5無縫轉頭聲G5,要求對發聲位置轉換有超強掌控力,還要有超強的高音能力,這種通透又結實的頭聲現在很少啦,且聽且珍惜。

→《鬥牛》 這個詳細講講:

1.解鎖一個新的發聲位置。專業級的低音胸聲位置!發聲位置非常低,專業級的演唱專業級的低音胸聲位置。

(科普:鬥牛使用了巴洛克複調,整首歌是正統的交響搖滾——國內目前唯一把交響搖滾玩對了的地上搖滾——還帶了說唱搖滾元素)

2.中音區搖滾撕嗓!搖滾撕嗓的位置很重要,不同位置難度不同,在中音位置、聲帶不是那麼緊張的位置撕,比高音那種煙花凋零式的撕難度大得多,自己試試就知道。

3.配上華氏rap,詞密而短,句密而長RAP功力,吐字清楚,節奏明顯,重音鏗鏘,速度起飛。

4.吟唱明亮神聖,有絲絨感。(順便怒贊這裡的復調太美了,絕絕子,華晨宇真是旋律天才(?&> &))

→《我管你》 E3-B4(強混)-E5(頭聲) 兩個八度

→《微光》 G#2-G#4 胸聲/混聲 兩個八度

→《異類》 E4-C#5,連續A4-C#5高音咬字,強混, rap部分加黑嗓

→《尋》 A3-B4(混聲)-D5(頭聲),副歌連續A4-B4混聲咬字,F#4-D5大量真假音轉換

→《齊天大聖》 音域不寬 但副歌基本完全在G4-Bb4 高音處強混連續咬字,rap詞多且密

→《滑板鞋》10秒強混C5,副歌G4和C5兩個音之間大量真假音轉換,rap詞多且密,每個rap verse之間唱腔音色均有變化

今年的四專的《新世界》《降臨》這些加進來會更勁爆,我先留一手嘿嘿

對於評論區出現的杠精,沒達到這些歌任意一首難度的就別來倒貼,謝謝(暈倒(=_=),俺很想和和氣氣說話,結果幾個月回來一看評論區一些不知道什麼心思的人發了一堆洗腦包。勿輕信洗腦包。人家擺了證據嗎?)

(讓我們回到原來的正文)

強調一個點,華晨宇的音色與唱腔相當之豐富,不同的歌會選用不同的音色來演繹,這也是他極致的原因。他相當地多元變幻,粉一個彷彿粉了一群。

(不想看證據盤點的可跳過接著看下一點嘿嘿,但是證據很有意思噠)

證據:

(這裡參考了b站專業up們的盤點與科普,有興趣的可去b站喲)

烈馬音《癌》(第一首人聲試驗作品,絕望、掙扎、死亡、撕裂,這是一首魔鬼級別的歌,超乎你的想像,打破你對歌的所有認知。強烈安利去看一看18年鳥巢火星演唱會的live,看了就能體會到什麼叫用生命唱歌。祝各位身體健康,都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卡哇伊音 《世界是個動物園》《智商二五零》(這個名詞是我自己造的,找不到這個的分析 但是這種音色堪稱大哥的一大特色呀!和曲非常搭!)

模仿塤的音色《新世界》

戲腔《雙截棍》

氣聲《白痴》(幫唱)

極端嗓-核嗓《小星星》

死嗓《白痴》

氣泡音《鬥牛》(這殺人的超低音!)

聲帶摩擦音《假行僧(歌手2018版)》

男士美聲(渾厚叔嗓)《向天再借五百年》

混聲轉完美頭聲《煙火里的塵埃》

咽音+拖長的唱腔《一人我飲酒醉》

重金屬撕裂音《異類》

海妖吟唱《蜉蝣》《白天不懂夜的黑》《巨鹿》(絕美吟唱真的有超多)

高音花腔《易燃易爆炸》

2.肢體動作和眼神表情非常契合歌曲,十分迷人(真的不是看臉看顏值,你讓他戴個面具把臉糊住只看整個身體的動作和眼神也會覺得引人入勝的),舞台張力太強了!

證據:

《鬥牛》-小牛衝鋒+拍肘!!!!!(這個最標誌性!我賭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人唱歌會出現這種動作)

《瘋人院》-單手遮眼+坐躺鋼琴

《雙截棍》-空中鋼琴+特意找專業戲曲演員學的戲曲手勢+全場跟吼rap的振臂+剛勁利落的踢腿

《寒鴉少年》-甩袖子+扭扭

《地球之鹽》《平凡之路》-朝聖舉麥

《代號魂斗羅》-化手為槍

《七重人格》-眼神啊眼神!!真的神魔出世!!+最後瘋狂人格的抱頭和走位

《拆彈專家》-卡鼓點的三連小蹦(用盡我畢生的辭彙量)

《易燃易爆炸》-手部動作(這個不好描述,很精妙,看了live自然就get到了)

《一人我飲酒醉》-下樓梯

《老鼠愛大米》-有費叔叔的神韻的一系列動作,和歌的意境情調也很相宜,與整首演唱融為一體(天籟之戰這個的live我真的品了無數遍好嗎!!)

《for forever》-單腳轉圈圈式蹦野迪

3.感情非常充沛純粹,唱歌完全投入,沉浸在整首歌的情境里(無論是唱自己的歌還是別人的歌都是這樣),共情能力強

很多人(余秋雨、丹丹姐等)都評價過他感情的投入細膩和共情能力的強大。就連他的眼神和神態都可以像漩渦一樣把人吸引進去。

他並不是所有舞台都有大幅度的動作設計的,很多歌其實都是站著靜靜地唱,但無論哪種總能讓我跟著他和歌的情緒一起走。

有時是自我與世界分裂的掙扎的痛苦,有時是莫大的悲傷像潮水一樣鋪天蓋向我湧來將我淹沒,有時是對自然造物、天地山川、草木生靈的悲憫與熱愛,以及對自然和諧、萬物競自由的殷切期盼,有時是置身洪荒宇宙的渺小與敬畏……太多複雜而又深刻的情緒了。我更感恩大哥帶我領略這些美好的神聖的、生而為人應當擁有的情感體驗。

為什麼他能有這麼豐沛強烈的情感呢?我覺得這跟他自己的人格素養有關。他是一個格局很大的人。他在演唱會上談到自己創作的感想時說:「這幾年做音樂做著做著就發現,音樂好像能夠跟天文、哲學、數學,甚至所有的心理學,都是很吻合的,就是你在做音樂的過程中,你好像越來越能夠感知到,這個世界非常的龐大,自己變得越來越渺小,然後,也能感知到每一個人其實存在著(很)多樣性,比如說,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性格,每一種性格都相互牽制相互陪伴。

然而他又是一個極其簡單純粹、有童心的人,這從他各種和小朋友一塊玩的視頻(有相關的綜藝節目《放開我北鼻》可考,還有一些演唱現場對小et的態度)自己平常的待人接物都可以看出。林夕為他寫的詞中「蒼老的小孩」或許就是對他最好的寫照吧。

在這個情歌泛濫的年代,他的歌里情歌極少,一隻手數還多了。他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生命、宇宙、自然、環境、大愛、悲憫、自由、個性、人類命運、自我意義與人生意義的追問與探討上。他真的是非常有深度的一個藝術家,值得我們探索他神聖偉大瑰麗磅礴的藝術世界。

證據:

《天堂》(這首歌改編得真的很棒!意境宏大情懷高遠!)

《流浪記》(後面那裡他整個人都在顫抖抽動啊!我第一看真的淚流滿面無法呼吸)

《假行僧》(歌手版真的令人無法呼吸渾身雞皮疙瘩)

《我》(對大哥意義深遠的一首歌)

《夜半鐘聲》

《dear friend》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淚奔系列,唱到哽咽)

《七重人格》

《爸我回來了》

《孩子》

《巨鹿》

《無聊人》

《白天不懂夜的黑》(眼神和表情真的絕了!)

4.超強的創作實力和編曲能力,獨特的藝術人格,深刻的哲理體悟和想像,讓他的作品有真正的生命力、思想性、反思性

創作理念和藝術人格這種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全的。聽的歌多了,就能發現哪些藝術家有自己的藝術人格,因此其創作是有生命的,鮮活的,深刻的,發乎情深于思的。

舉些例子。

他創作神樹:

在陽台上站著看遠處的煙囪,想像著有一棵巨大的樹長出來,樹根鋪滿地球,城市覆滅,世界末日。這首歌被包括「中國環境」在內的幾十個微博藍v轉發,成為一首思想深刻,不流於表面,有想像力和震撼感的環保典推歌曲。但這首歌其實概念遠比官方推崇的環保更加龐大,它關懷整個地球、宇宙、所有生物的生存境況、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歸宿。

他說他的《降臨》和《神樹》可以循環聽,兩者是陰陽的關係,生而亡亡而生,會有很不同的體驗。

他創作鬥牛:

他喜歡把自己放在第三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比如有時候你跟他聊著聊著,他會懵懵懂懂地稱自己為「他」。他的思維在上帝視角洞察著很多我這種辣雞凡人 體會不到的東西。

他不覺得鬥牛很熱血,相反它很殘忍。他覺得所有生命都應當得到敬畏。他甚至敏銳又深刻地指出:「在這一刻,兩個生命(牛和鬥牛士)是對等的。」

很多人都以為這僅僅是在叫我們珍惜牛的生命,動物的生命。其實不只是。在人類社會,人類佔主導,總有不自覺的優越感的環境下,鬥牛士的生命竟然等同於一隻牛,多麼可悲又多麼恐怖,在上層階級的奢侈享樂之下,下層人民毫無尊嚴。這也是他想告訴我們的。

甚至他改編過的滑板鞋,都煥發一種充滿希望和理想的少年勇敢,每次聽到都覺得有一個男孩在城市裡奮鬥生存,追逐熱愛。

他改編的兩版魂斗羅,都有自己獨特的意境。熱血日漫般的魂爺1.0,西部牛仔般的魂爺2.0。在我聽了無數次魂爺1.0後,再聽魂爺2.0,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兩版聽著絲毫不影響不串,每一首都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

他拿著草改編出來的《天堂》,是真的讓我看到白雲,鏡湖水,倒影,星際銀河,看到了生活著的人,憧憬著天國。

感興趣的靚仔還可以看一看這個關於《七重人格》與數字7的玄妙關聯的博文。數字7無論是在自然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非常奇妙又重要的地位。(知乎是不能放圖了嗎?俺放不了圖,哭哭(′;︵;`) )

https://m.weibo.cn/6049671333/4498456422749956

5.(如果是在演唱會的舞台的話)演唱會buff加持:頂級舞美+超用心敢突破的前沿演唱會設計

華晨宇的演唱會真的以「新銳超前敢創新,頂配極致像慈善」著稱啊!

每一年的演唱都是大哥和團隊(大哥演唱會團隊超厲害)精心設計打造的,我沒有看過專門的科普以前只知道大哥的演唱會很牛逼,但是看了專業科普以後才知道是超級超級超級牛逼!很多我這種外行人看得開心、看個熱鬧的東西,其實都花了大功夫,是大哥的心血。

比如採用最前沿先進的科技(音響、收音、燈光等)和技術手段,組建最厲害最頂尖的樂隊樂手。大哥總是給et們最好的視聽享受。

(再科普:不是所有演唱會都有樂隊的,很多人是放伴奏,尤其愛豆。一方面可能是積澱不足,湊不出請不來一個很好的有一定規模的樂隊;一方面,用樂隊現場伴奏對歌手考驗更大,因為首先不確定因素增加了,對其次對設備要求也提高了,演唱會經費和難度相應提高,有的人只把演唱會當作圈錢手段,或者至少沒那麼重視演唱會這種和歌迷交流的形式,最後當然就是因為唱功有限,鎮不住樂隊,聲音反而被樂隊的氣勢壓了)

華晨宇的一次演唱會可以花整整一年來籌備,甚至好幾年。比如本來應該在2020年五一舉辦的新世界演唱會,他又在大膽創新演唱會形式了。他要舉辦一個大家都能吃吃東西,喝喝啤酒,在一塊像朋友一樣聊聊天的演唱會。

你會想,喲,怎麼可能(?o?; 但是華晨宇就是這樣一個行動先於言語的人。他早在公開許下這個諾言之前,就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為這個會需要很多品牌贊助的演唱會做準備,按他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的火星。他在被採訪有什麼願望時,他說:「我沒有什麼願望,我有什麼事情想做,想到就去做了。」

演唱會的專業負責團隊有出相應的很硬核的科普介紹。是真的很厲害,很多從國外率先引進中國的設備,或者是技術,用來布置燈光效果,煙霧效果,大屏效果,音響傳輸之類。我這會找不到原來收藏的關於火星演唱會設計團隊的硬核科普文了,找到了之後繼續補齊。

5.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大哥自始至終追求極致。看的多遠決定能走多遠。

當一個人追求極致又足夠努力還天賦異稟時,他怎麼能不極致呢?

他曾經說過王菲的每一首歌都很極致。他很愛極致這個形容詞。這在他看來是一個歌手的理想狀態吧。

他總是那麼努力,嚴格要求自己,一刻不停地飛快進步,每一年都在吊打前一年的自己。對於音樂的一切,他是滿腔純粹的熱愛與痴狂。

這就是我愛的歌手,他是一個多麼優秀的人呀!


話不多說先上圖

圖源微博,都是歌迷手機拍的生圖

現場效果遠比照片震撼,每首歌都有對應的不同場景,想想一個連自己演唱會的燈光舞美都親自把關做到這麼極致的人,他的live能有多差?

再說說他的舞台表現力,眾所周知,華晨宇是一個蹦唱歌手(劃掉),一個把他的右手本體綁起來就不會唱歌的歌手(劃掉)。他的肢體動作節拍都是和他的歌是一體的,看著很舒服很自然,再加上他的歌本來就很優秀,所以像這種live殺手其實看現場會更加極致。


華晨宇的舞台確實非常吸引人!!看過海口兩場他的演唱會,其實就只需要他一個人站在舞台中央,這個舞台就已經很滿了,整個舞台的氣場就已經足夠了!

我覺得那是他身體裡面迸發出來的對音樂的投入,對音樂感情的理解,以及他在舞台上的放鬆。他不會因為舞台而拘謹,反而更加的鬆弛有度,正是因為這份鬆弛有度才會有他對音樂的投入,也正是因為這份投入才會把我們的觀眾帶入到這份共鳴當中、共情當中。

如用物理學來說就叫做共振,他的音樂引發了我們靈魂的共振。


貼一個新寫的文,原文鏈接:

滷蛋:隨想手記 |「舞台」 or 「劇場」??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日常求生欲:以下論述皆為個人觀點,不喜可直接左上角。

在討論初期,我想大概需要區分華晨宇藝術生產的三種類型。由於這裡所想討論的是「舞台性」與「戲劇性」在其敘事上的實現與功用,由於所強調的是空間對其敘事的影響。因此,允許我以「空間」來區分:CD ;演唱會(音樂節);音樂節目。

每一種敘事在理論上都應包含時間、地點(空間)、人物(發送者與接受者),三者共同組合完成敘事表達。

在CD層面,在我看來,其敘事表達對於接受者而言,更多起到的是記錄的功能。便於理解,可類比於熟悉的當代人去古典博物館對西方古典繪畫的觀看。西方古典繪畫,大多服務於宗教或貴族層面,作為當代人的觀看,並不能簡單從畫面的直面觀看上,理解其中創作者當時的出發點是為了自身人文主義情懷亦或是滿足於宗教或貴族的需求。我們能獲得最為直觀的信息是,由於畫面的真實感,了解到這幅作品記錄的是當時的什麼故事,從而去推斷藝術生產初期的意圖。在這裡,無疑觀者的畫面感是一種「復像」,即對藝術創作者本人的重複,而對於接受者而言,這一「復像」它是沒有根基的,沒有同一時間、空間,自我的敘事只能被編製為等同的真實事件殺死。

同理,在CD製作上,僅從喚起共鳴的角度上看,在時間、空間很難有一個切入點去與觀者形成聯結。只能從主題入手,而為了儘可能呈現出原創者的創作要求或其想傳遞的內容,它將如實復原或說是再現創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CD呈現都是非常完美的。而正是因為這種完美性,它將整個的敘事空間填滿,觀者很難從中找尋到空白,去放置自我的地位,形成歸屬於自我敘事,也即是自我的畫面感。同時,在當下多藝術形式交融的語境下,僅為聽覺藝術的呈現,在多重敘事的解讀上,顯然並不佔優勢。這也可以理解為,為什麼我們在聽CD的時候,並沒有聽live爽。而這一點,在華晨宇身上顯然更為彰顯,當然我特指音樂場合下的LIVE,而非商演。商演LIVE我感覺還是類比與CD層面。

在Live層面,我主要想談論的是其在演唱會(音樂節)以及其他音樂節目舞台上的區別。其實,這也是寫這篇文最早想說清楚的內容。會想討論這個話題,主要原因由二:其一,是前段時間以為歌手臨近播放,想到18年歌手的舞台似乎與演唱會的舞台,在敘事表達上有一定的差別;其二,是剛好最近無意之間讀到了關於在討論包豪斯建築所提到的兩個概念「Stage」和「Theater」。覺得很適合引用來做一些解釋。另外一些的理論根基,一方面,來自於去年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探討藝術作品中的空間敘事,閱讀了相關的文獻,也逐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在考慮準備申博的方向,對之前所感興趣的福柯想做一些更深入地閱讀與解構。(當然,目前還屬於初層階段)

- 演唱會(音樂節)-

在同一空間的構建下,「Stage」即「舞台」,是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關注的是舞台本身,相較於其他,它貼近於藝術創作者自我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他已經無需考慮敘事內容是否能喚起共鳴,其藝術表達能否準確傳遞,因為現場性將發送者與接受者歸屬於同一時空,固定了敘事的時間、空間後,將空白留給內容,僅做提示,觀者便可以自覺地參與到敘事的補充中去。創作者更需要考慮的是藝術本源的特性,如雕塑、視覺藝術、聽覺藝術等多元藝術形態去考量整個的藝術表達,它賦予創作者足夠的自信去做一些無意識即興或故意為之現場才能呈現的元素。

在這一類別的LIVE形式中,我認為華晨宇的藝術創作中,其演唱會(音樂節)的形式,它更貼近與「Stage」的概念。站在歌迷的角度,我們能知曉這個空間下,所有的接受者都是「my people」,他並不需要去做過多的情感聯結,因為這一聯結在花火之間原本就存在,他在這個場合僅需要自由地做自己。而從客觀上,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一些細節,如14年《我們都是孤獨的》的酒瓶、15年三味線版《假行僧》的舞蹈、16年《差不多先生》的情緒推進、17年《Let you go》人聲結束後的樂隊solo(私心真的很愛我炸炸這一版的處理)、18年《癌》的躺椅喘息、《孩子》的哭腔、《智商二五零》的嘻嘻、19年《卡西莫多禮物》佝僂的身軀、《寒鴉少年》的甩袖、《七重人格》胸前飾品的掉落等等,這些是僅從聽覺上欣賞音樂作品所無法比擬,他加入了視覺呈現,讓自己不僅是音樂作品的生產者,同時也列入了作品生產內容的一部分。

以《癌》為例,從生產者角度而言,他用音色變化,傳遞人在飽受癌細胞攻擊的痛苦過程,這是演唱會場域下觀者所都了解的前提,而躺椅喘息賦予其一種視覺呈現,是其自由表達其狀態的延伸,他可以隨意間觀者拉入一種他想構建的空間之中,赤裸地將其狀態撕裂般奉上觀者眼前。因為,藝術表達最基本的基調,這裡的觀者是了解的,並不會動搖,其他元素的納入,更多是為觀者提供一種基本論調上思考的新方向。另外一點,彰顯其自由展示自我自由狀態,是演唱會曲目編排上構成的敘事,特別是19年海口場,當然也可能是我主觀臆測,如果感興趣,留言嗎,之後碼。(又一個不知道會不會倒的flag,畢竟我七皇還沒寫。)

CD版《癌》

癌?

music.163.com圖標

18年火星演唱會(鳥巢)《癌》

【華晨宇《癌》】【單機位/雙機位剪輯版】【高清近鏡飯拍】20180909 北京鳥巢火星演唱會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音樂節目-

在同一空間的構建下,「Theater」即劇場,是從建築師的角度,它關注的是建築的形態與類型的選擇,出發點是其能否吻合於公共機構的邏輯。因此,他必須擁有一種外部的參照,且這些參照都會施加作用,被納入到整個空間建設的考量之中。會觸動我這一點是華晨宇今年跨年的《七重人格》,不知道是否是我個人原因,總覺得這一版的編曲上顯得更為溫柔,我無法也沒有立場去揣測這其中緣由,但卻提醒我注意到他在音樂節目的表達與演唱會表達的區別。聽過不少並不了解他的人對於他音樂的人們,總會枉下結論說他的歌曲總是吟唱、rap加高音。但卻沒有去仔細解析他背後的音樂結構。當然,作為非編曲出身的人,我無法在這裡從編曲的角度去一一分析每一段編排放置的緣由,以及與其藝術理念之間的關係。

從我的角度出發,認為在音樂節目中,其所面對更多的是並不了解其藝術理念的觀者,他們並沒有預設的心理建設前提。並且,音樂是一種時間性的藝術,它並非如視覺藝術般可以通過眼睛一眼在瞬間瀏覽,面對陌生的音樂,它需要隨著時間的流動,通過和弦、節奏、律動等的變化,去感受創作本身關注的是地球、人類、人格思考亦或是生命哲思。從敘事的角度而言,僅有空間這一元素是被固定,若要傳遞其藝術理念,喚起藝術共鳴。時間的契合與內容傳遞性的加強便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五分多鐘中內完成創作者的表達,平淡如水的講述,顯然很難抓住思緒橫飛的人們,將創作者與觀者構成時間線的重合。這時候便需要跌宕起伏的轉折來吸引,正如文學上我們都會知道需要起承轉合;同時,在面對同一空間下多為創作者內容的並置,個人理念的傳遞也迫使其需要對其內容傳的加強。具體到表現上,如創作者情緒的放大,便可將觀者拉入到他的敘事中。這可類比於古希臘劇場中的暴力事件,他們通過這種暴力衝突,反觀自身,凈化激情,終得以情感宣洩。因此,我們也就很好解釋他很多情緒的層層堆疊直至爆炸。

如歌手版《孩子》與鳥巢版《孩子》。在歌手版的《孩子》中,加入了《煙火里的塵埃》的和聲,將整個音樂推向了高潮。對於不熟知小煙的觀者而言,高音的吟唱,是創作者最濃烈的情緒,它吸引了他們進入到他所構建的世界裡,是一種孩子的呼喚,而對於熟知小煙的我們,熟悉的歌聲將我們拉入了那個與他共生的藝術理念世界裡,去理解他的一種新的表達。這是其站在建築師的角度,去搭建他自己的世界,讓更多非熟悉的觀者去理解他的理念,這種手法也常用於當代藝術表達中,通過「刺點」去喚起共鳴。這點同樣存在在《平凡之路》中《蜉蝣》的選段。(情緒堆疊可參考《山海》那一期大哥自己的解釋)

歌手版《孩子》

【優酷純享版】華晨宇《孩子》?

v.youku.com圖標

鳥巢版《孩子》

【華晨宇《孩子》】【98多機位調色字幕版】【高清近鏡飯拍】20180908 北京鳥巢火星演唱會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碎碎念的後記:

放假真是太無聊了,一直想寫點什麼做記錄。雖然之前說好寫七皇,忙碌的工作衝散了很多最初的想法,之後還需慢慢整理。以前文總是一氣呵成,這次借口沒思路(其實是懶),文也磕磕巴巴搞了一天。已經深夜了,有點困了,也不知道有沒有講明白自己想說的內容。

分享前兩天看福柯的一段話:

「他就像一條逆流而游的大魚,吞噬世界,並在一個不確定的、靜止的時間內,把它封閉地持守在一個收容所的卧房裡。而如今,掙脫了自身被封閉起來的時間,在柵欄和太陽的這個棋盤中重新分配自己。一個棋盤或許就是語言的謎題」。

所以,好好愛他吧。送給還有4天即將三十而立的華晨宇先生,也激勵還有10個月零14天即將三十而立的我。

最後,其實最近最滿意的文其實是那篇三部曲樂評。啊。你們來看嗎。

最後的最後,抽獎在微博置頂啊。你們去嗎。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丟給公眾號二維碼,視覺藝術相關的,雖然更新也很佛系,感興趣就關注啦。不感興趣也沒關係,春暖花開見。


因為華晨宇是一個追求極致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