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是什麼讓他們被成功馴化?

神仙法器?世俗目光?倫理道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是不是說孔夫子他老人家已經是天下第一,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揍誰就揍誰想開後宮就開後宮?

同理,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制度是按需分配,個人得到極大自由。這是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天天醉生夢死,稱王稱霸,橫行鄉裏,魚肉他人?

有些人活得渾渾噩噩,不知道從哪來也不知道要幹什麼,被外在的事物影響而朝三暮四,反覆無常,卻以為這就是自由。一旦發現有人神志清明目標明確就覺得是被「馴化」了,這到底是誰更可悲?


他們反抗的命運又何嘗不是命運的安排,從他們踏出的第一步就早就已經註定了,既然這樣全是命運的安排,那麼又哪裡來的反抗和馴服


不是神仙法器,緊箍咒和玲瓏塔只能阻止他們反抗的行動,改變不了他們反抗的內心。

也不是世俗眼光,一個猴子,一個植物人,在意什麼世俗眼光。

更不是倫理道德,人類的倫理道德拿來跟猴子講,跟珠子講,是沒什麼意義的。

是什麼讓孫悟空和哪吒被成功馴化的呢?

劇情需要。


我覺得是市場經濟。

不是扯淡,無論是孫悟空還是哪吒,被人們熟知是因為說書人的到處演出和《西遊記》、《封神演義》兩本書的出版,這兩者都是商業行為。一個大獲成功的商業行為,必然不會是販賣人性幽暗與社會黑暗面的。

一個是政府不會允許,這不用多說;另一個,老百姓自己其實也不喜歡這類東西,它充其量是小眾文化而不會是流行文化,永遠是讓人快樂、帶來希望的事情受人歡迎。

所以,無論最初故事是怎樣的,當哥倆成為通俗文化之後,他們的故事只能走向人民羣眾喜聞樂道的方向。人民的力量是偉大滴!


該書作者。

他想咋馴就咋馴。馴成啥樣你也得看。看完了還得問一句:如何馴化?


馴化?

一個取得真經成佛渡世人。

一個封神有名安天下。

你管這叫馴化?


他們已經懂了這個世界的規則,靠拳頭打人的終究是下層,這年頭出了事情,要不走程序,要不耍套路,明面上拿刀砍人的,那是2傻子行為


馴化這個詞不太恰當,走向正途為人供奉受敬仰不好嗎總比當妖怪好吧


這倆從來也沒被馴化啊

孫悟空是利益使然,不取經就被佛道兩邊壓著。取經看似收編,但從妖變成佛這是什麼樣的地位差距?我認為馴化是被動的,孫悟空這算識時務。

至於哪吒,無論是巡海夜叉還是龍王三太子,被他打死的最後可都是封神榜有名的人,靈珠子下界就是為了封神,職責所在。至於之後李靖拆他廟宇毀他金身,也算是私人恩怨。後來李靖的托塔天王看起來很威風麼,為什麼託塔,因為只有這玩意能剋制哪吒不找他報仇,所以哪怕肩周炎都不敢放下。打死人是因為封神職責所在,不報仇是能力不足,並沒有被馴化啊


孫悟空:緊箍咒

哪吒:七寶琉璃塔


馴化?你爸媽教你好好做人叫馴化?就不能孫悟空想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