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文化不高,最近在鍛煉,看了很多文章,還是搞不清楚力量的概念或者說是原理。如果說人的力量是肌肉控制,很多肌肉或者說身材差不多的人,但是力量可能能達到成倍的差距,至於說神經元之類的,相對來說不是很好論證 有沒有大佬能詳細解釋一下


神經元募集的肌肉能力是產生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之一,神經募集肌肉的能力越強,產生力量或爆發力的能力就越強

具體順序如下:腦幹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神經肌肉接頭-肌纖維-肌原纖維-肌節-肌絲滑動-肌肉縮短-產生內力-施加在外界物體上的外力-所謂的力量

說白了就是肌肉收縮產生力的能力

產生內力(收縮)的能力越強,表現出來的外力(投擲,奔跑,跳躍)越強

在力量體能屆,判斷力量的大小就是看同樣的動作舉起的重量大小,深蹲200kg的肯定是比深蹲150kg的人有更大的絕對力量,但如果加入體重的因素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判斷爆發力的大小則相對複雜,但可以通過垂直縱跳或高翻等爆發力訓練動作的成績來簡單衡量,但更詳細的信息則需要通過vbt或測力板等昂貴的監控設備來具體分析峯值/平均功率,速度等多方面數值。

肌肉大小是產生力量的另一個因素,肌肉越大潛力越大,但不代表潛力能夠被發揮出來。想要發揮相應的潛力就要長期進行相應的專項性訓練,如果沒有專項性訓練,那麼就沒有適應。這也就是為什麼81kg的呂小軍能夠深蹲300kg,因為人家已經適應了10多年,並且有這個天賦。


1.肌肉的力量。根據肌肉纖維的不同還有爆發力持久力等細小的區別。

2.發力的方式。力學動線也很重要。

3.意志力!你對自己身體和周邊環境的影響。


①肌肉的生理橫斷面增大;肌內生理橫斷面增大是由於肌纖維增造成的,包括肌凝蛋白質量增加,肌肉毛細胞管網增多,肌肉結締組織增厚,肌糖元增加等,並伴隨脂肪減少。

②神經調節的改善;神經調節的改善包括.

Ⅰ、動員參加活動的肌纖維數量增多。

Ⅱ、改善主動肌和協同肌、對抗肌、支持肌(固定肌)的相應協調關係,對抗肌放鬆能力是影響力量的重要因素。

Ⅲ、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的改善能增大力量

③槓桿(骨)的機械效率

④肌纖維的組成;肌肉中快肌纖維成分高,肌肉收縮力量也大。


這個問題很有趣,力量是什麼。我給一個大眾表面上的答案吧。

力量可以理解為,在某個特定動作中,人體面對外部阻力的凈輸出能力。(關鍵字:凈輸出,特定動作,阻力)

這三個詞均可以無限延伸下去。

凈輸出,人體如果要克服阻力做出動作,那麼一般需要人體給出的力量大於阻力,纔能有f/m大於0,且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獲得速度,這個阻力一部分是來自於外界,而一部分來自於自身。外界的先不說,關於自身,因為人體會有(專業術語忘記了,叫什麼同步性,意思是當你想往水平位置向前推槓鈴時,身體往後拉的肌肉也會激活,而通過訓練可以大大降低拮抗肌的同步收縮,所以健身初期取得的進步,如果沒有快到超出你的想像,跟教練沒有啥關係,後期就不一樣了)。

特定動作 這個簡單理解就行,往深了我也不會。比如以臥推,實力舉,俯臥撐,深蹲,跑步。然後這裡一定還要有一個點,叫動作速度。不同的動作速度可能代表完全不一樣的阻力形式。比如長跑與短跑。實力推與爆發上舉。俯臥撐與爆發俯臥撐。

阻力。啞鈴與龍門架鋼線的區別。


人體生命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智慧,由其是醫學生命科學診療的智慧,這些智慧是人體生命與生具有的,啟動和激發人體生命與生具有的智慧,物質、能量、潛能和機能纔是人類的根源。


比如我現在拎一桶水,我想要拎起來,然後這個意識傳遞給神經元,然後一系列作用,那麼我要是不想拎或者覺得自己拎不起來,這個力是不是就無法產生,那這個神經元之前的一個步驟又是什麼呢?意識?意志力?這些又是如何產生又如何改變呢?感覺扯到這些就有點玄乎了,我只是單純的想了解力量的本質,請各位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