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意義。

目前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真人版電影各位女主角,飾演愛洛公主的艾麗範寧、飾演灰姑娘的莉莉詹姆斯、飾演貝兒公主的艾瑪沃特森以及飾演茉莉公主的娜奧米斯科特,均沒有因為出演公主而獲得演藝生涯的巨變,基本上還是隻能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求發展,完全沒有出現演出了公主之後就一飛衝天大製作接到手軟的現象。因為說白了,公主電影在票房上成功的核心是迪士尼的IP,是依靠迪士尼多年以前造就的各種經典作品,女主角的影響力實際上並不比其他卡司強多少,都是巨輪上的一顆螺絲釘而已。

現在電影成片質量有問題,連合格商業片都算不上,但是看過電影的能很明顯感受到問題核心在於導演和編劇,劉亦菲雖然演技平庸但橫向對比其他公主也沒有檔次上的落差。雖然很殘酷但還是要說,《花木蘭》的成與敗,都和劉亦菲沒啥大關係。

但很可惜的是粉絲似乎不是這麼覺得的,我這裡有一則不負責任的猜測,假如花木蘭取得和其他公主電影一樣的票房成就(公主電影真人版基本都是當年全球票房前十),粉絲多半會把電影的成功視作劉亦菲本人的成功,這種綁定式的思維,必然會導致當電影失敗的時候,被視作劉亦菲本人的失敗。

寫於2020.9.12的更新:

以下這種貶低其他迪士尼電影來給《花木蘭》質量洗地的言論我作為迪士尼粉絲是真的不能忍,這個言論我已經不止在一個地方看到過了,知乎微博虎撲都有見過,真的大幅增加我對劉亦菲本人的厭惡,因為我以前還覺得劉亦菲這種出道很早的藝人粉絲羣體多少應該成熟一點吧,怎麼和當下流量的那些粉絲沒啥區別呢。

花木蘭爛就算了,憑什麼要把迪士尼其他公主電影也拖下水,還有臉說一貫如此,你們是不是除了劉亦菲的作品就不看電影所以沒有基本的鑒賞能力啊。雖然整個真人改系列都不是啥頂級作品,大家都知道是圈錢的情懷作品,但質量下限都是有保證的,都能穩定保持在合格商業片以上。花木蘭這種,全方位垮塌硬傷滿滿缺點可以說一大串的作品,何德何能和其他作品相提並論。具體電影爛在哪裡,我自己的感受如下:

如何評價 2020 版《花木蘭》??

www.zhihu.com圖標

當然我寫得很爛,我推薦兩個轉自油管的影評,觀點都是我個人非常能共鳴的。

【celtyR】【憤怒喬】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影評(無劇透)【中字】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Chris Stuckmann/影評雜談】 《花木蘭》劉亦菲主演迪士尼真人重製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電影本身的劇本邏輯差、敘事節奏詭異、動作戰爭場景小家子氣不好看、缺乏娛樂性、比起原版動畫差距頗大這些質量上的硬傷,國內外觀眾都能注意到。而其他公主電影可能也沒啥大優點,但沒一部電影有那麼多硬傷的。還有臉講得出中規中矩的公主片,先不說定位公主片的話不唱歌就已經可以負分滾出了,就這個合格好萊塢流水線商業片都算不上的玩意兒根本不配和其他公主片相提並論。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在國內市場上映3周後,基本已接近下映。不到3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無疑出乎該片立項時幾乎所有人的意料,也讓主演劉亦菲同樣飽受了很多「尬黑」式的攻擊,比如【票房毒藥】。

然而,在2020年遭逢百年不遇的全球疫情後,迪士尼公司把這部影片放在流媒體上,9月4日就在美國等地域的網路上映, 收費高達30美刀,在國內影院卻偏偏定檔晚了一週,到9月11日才首映,更因此讓網路流出的高清盜版資源,大面積泛濫,——這對一部並非如《小丑》那般能激起廣泛共鳴的口碑神片,僅僅就是個動畫片真人改編版本的電影《花木蘭》來說,本就是致命的。

該片的上映,也和《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等經典商業片的復映一樣,註定不可能取得太高票房,同樣是在出品方、院線乃至所有人的預期之中。

《花木蘭》3年前立項時,被國際影壇一直認可為好萊塢A級大資源,華語女星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好商業片資源,正是基於一部大女主電影可以全世界範圍內刷臉,和全球各國國家收割票房,這個大前提。

在此前提下,單單中國內地市場的收益,對這部影片的成敗並不那麼重要, 參考同類型的其他迪士尼公主片,哪怕5億左右票房,就不拖整體收益的後腿了。

然而,新冠疫情依舊在全世界範圍內肆虐,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日本這些原本預期的主要票倉,全都灰飛煙滅了,流媒體收入多少,成了決定《花木蘭》項目成敗的關鍵。為了確保流媒體盈利,內地市場乃至於其他各國國家的票房成績,本就是被徹底犧牲了的。

到目前為止,內地市場約4000萬美元+其他各國約2000萬美元的總票房收益,其實也在這番操作的預期之中。

而這些都和劉亦菲這個女主角的演技高下、表現好壞,其實並不存在任何關係。即使同片的演技封神、票房號召力遠過於她的鞏俐、甄子丹、李連杰等華語影壇巨星,還不是一樣無能為力?

其實,在電影界,女星的票房號召力,和男星本身沒法比,這也是電影工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結果,男星主扛的大製作工業電影,各類科幻片和動作片成了絕對主流。

在今年疫情爆發之前,內地電影市場,已經蓬勃發展為世界第二大市場,已經無限接近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之和的整個北美電影市場。

市場急劇擴容後,帶來的數量巨大的新觀眾,喜歡的就是好萊塢式的工業大片的光影特效,喜歡的就是鐵血硬漢的打打殺殺,早就和十多年前那些更偏好演技、藝術影片和愛情影片的觀眾,再非同一口味。

事實上,在當今華語影壇的一眾女星裏,劉亦菲的【票房基本盤】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她的一番主演影片,最低票房是《烽火芳菲》這部冷門題材文藝片,該片再無其他知名演員,導演比利奧古斯特,固然是曾獲得2次金棕櫚獎1次奧斯卡獎的世界名導,但在國內嚴重缺乏知名度,並不存在什麼票房號召力。所以,基本可算劉亦菲一人單扛了近3000萬票房。

如《露水紅顏》《第三種愛情》這種低成本愛情片,搭檔對公眾只有趕客效果的過氣韓星,也有六七千萬票房,對一個整整10年都不走流量明星路線,也再沒播出過電視劇積攢人氣的女星,有這樣的票房能力,已經是極為難得。

劉亦菲早年主演影片,如《四大名捕》系列,《倩女幽魂》《戀愛通告》《鴻門宴》《功夫之王》的過億票房,現在來看不算多,但在當時的電影市場全都盈利有餘,全都開了慶功會。真正算得上虧損嚴重的,10年來也只有《銅雀臺》《夜孔雀》《絕命逃亡》這幾部。

而且呢,這三部影片的虧損,還各有不同原因:

《夜孔雀》是一部情節晦澀,對觀眾極不友好的文藝片,偏偏要重金請黎明、劉燁有影帝頭銜、天王名號的男星組成主演陣容,既不能因此多許多票房,又極大增加了成本,最終賠本太正常。

《絕命逃亡》是一個腦子抽了的業餘片方,重金請來凱奇這樣爛片拍得實在太多、早無口碑和號召力可言的奧斯卡影帝,在上映一天覺得票房未達預期,立馬逃檔,之後高清dvd已經在網路公開傳播,第二次上映居然還有2400萬(2015年),已算是劉亦菲的票房基本盤不差了。

《銅雀臺》呢?周潤發、劉亦菲、蘇有朋、玉木宏、邱心志、伊能靜這樣的陣容,在2012年算是一部商業大片的標配,從導演剪輯到故事劇情卻糟糕透頂。發哥和劉亦菲扛下了拍爛片票房撲街的責任,雙雙元氣大傷。

一位一度降格到之後去給甄子丹演二番,之後三部《澳門風雲》系列爛片,連刷幾十億票房纔算回血。另一個連續幾年再也接不到商業大片。

然而極為滑稽的是,投資方反而靠把影視城的地賣了高價,不但回本而且還賺了一筆:【演員撲街,他們賺錢。】

而且,劉亦菲這些影片,口碑不好是事實,但也並沒有哪部真是因為劉亦菲的演技不佳、才變成爛片的。

女星一番票房本來就很少,沒有誰真有很高的扛票房能力,數據成績也是靠演了大製作,如白百何《捉妖記》,或者蹭ip和導演,如楊冪《小時代》。

章子怡范冰冰徐靜蕾周迅趙薇這幾位一線大花旦,巔峯時能扛1億票房基本盤。白百何前幾年最火時,小妞片也是1億基本盤。現在都不存在了。

劉亦菲能扛冷門文藝片3000萬票房,平庸愛情片6000~7000萬票房,這個極限扛票房能力在當今女星算是很不錯的。足見她一直有一羣癡心不改的死忠粉絲。

要知道,這些片子除了《二代妖精》《鴻門宴》還算是【質量平平】,其餘都是些質量不及格的、除了忠實粉絲幾乎沒人會看、即使看了也沒興趣再看的爛片。

歸根結底,是劉亦菲不肯簽約大公司,《功夫之王》後就已經被變相封殺,再接不到好資源。《花木蘭》完全是憑自身武打、英語、人氣、國際影片經驗等綜合素質試鏡選上,這等級的大資源,如果換了在華語影圈,比資源比人脈,哪怕數100個人也絕輪不到她。

而此後劉亦菲的演藝生涯,在很多人眼中的經歷了03年至08年的瞬間輝煌,卻「高開低走」,歸於平淡,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和現在依舊無視《羅曼蒂克消亡史》和《我不是葯神》的精湛表演,堅持指責王傳君的那些人所持的論調一樣,信奉「我捧紅了你,你就該和我簽長約,一直為我賣命,否則就是忘恩負義」為天條,可絕不止是《愛情公寓》對王傳君。

因此,對一個有勇氣捨棄如日中天、超越當時所有女星的人氣流量,推卻大公司的橄欖枝邀請, 之後主動放棄流量路線,經歷無數挫折,

哪怕一次次碰得頭破血流,被那些或男或女的各類流量明星團隊去拉踩和抹黑多年,常年被營銷號和眾多競爭對手黑成「票房毒藥」 ,被無數逢高踩低的業內人視為「癡人」「傻瓜」,也堅決走演員之路,一直無怨無悔的女演員,

竟能憑自己的努力,在3年前接到《花木蘭》這樣的 迪士尼A級大製作影片, 確實狠抽了那些鼓吹「流量人氣至上」的「流量經濟」「飯圈文化」營銷推手的臉。

因此,從《花木蘭》立項到現在,整整3年時間,一方面是迪士尼各種預告片,登上各種海外雜誌,頂級國際代言,令劉亦菲的全球知名度迅速達到了華人女星有史以來的巔峯,

另一方面,卻是兩岸三地的整個華語影視圈,對此反應十分冷淡,並沒有任何稍微靠譜一點的影視資源,向這位「新晉迪士尼公主」伸出邀約的橄欖枝,生生就讓她這麼空窗整整3年。

因此,當百年不遇的疫情天降,直接打亂了這部電影的全球上映計劃,可想而知,那些營銷推手當然要如獲至寶,欣喜若狂,大黑特黑,卻不單單是同年齡段的某些可能存在競爭關係的女星團隊——任何時候,庸人們最痛恨的,總是那些格格不入的異類。

然而,且不說《花木蘭》電影的最終成敗, 還是要看11月時,迪士尼公佈的流媒體總收益而定。到9月中旬影片上映半個月後,9000萬美元以上的流媒體收益初步預估,不必經過院線分成,半個月時間,已經將官方公佈的約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收回近半。

哪怕這個女孩的演技天賦確實不算出類拔萃,多年也來也因個人的種種執著,一直演不到什麼口碑好片,如筆者這樣「流量經濟」「飯圈文化」的堅決反對者,從來只有欣賞,並由衷祝願她真的可以否極泰來。


意味著成長。

15年前,她洗野澡被男人看到,就要以身相許。

15年後,她洗野澡被男人看到,連和對方做朋友都不樂意。


不意味著什麼!她喜歡演戲,碰到一部喜歡的,她就去試鏡並且通過了。當北美開始上映時,我很激動,我覺得茜茜要全球刷臉了,但打開微博小紅書甚至是知乎都讓我感到傷心,一羣人吐槽花木蘭的,與其說吐槽花木蘭,倒不如說罵劉亦菲的,其實更多的是罵劉亦菲的粉絲,導致罵劉亦菲的。

我是她的粉絲,十幾年了,從來不覺得她演技多好,但從不齣戲,她一直兢兢業業的演戲,從來不發通稿,也不是熱搜公主,她喜歡演戲,她低調,努力,心地善良,收養流浪貓,她的美麗是她身上最不值得一提的優點。雖然我沒見過她,但我很喜歡她。可是最近不想喜歡了,我的社交軟體攻擊她的太多了,我一再告訴自己不要點進去,茜茜不在意,我不知道茜茜看見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我不喜歡跟人吵架,我只會評論一些喜歡茜茜的人,我不知道大家說劉亦菲粉絲太能吹了,那些粉絲在哪裡,我看見的劉亦菲粉絲都和我年紀差不多大,真做不出那些罵髒話的事,我問了我一個05年的小表妹,她連劉亦菲是誰都不知道,我覺得劉亦菲的粉絲大多都成年了,這也是為什麼她代言盛美巴黎,戴了一個品牌方贈送的手鐲,生日送的!2小時售空的原因,代言天梭,也是一上線就空了。她的粉絲真的那麼素質低下,天天吹她演技好,還是容不得別人說她不好嗎?

不管花木蘭票房好不好,我都希望她開心就好,繼續演想演的片子,等花木蘭下線了,下次看見她估計又是一兩年後了,平時也看不到她,這樣也好,就沒人罵她了。

對於說劉亦菲美是吹的。我相信大眾有眼睛,都能分辨是粉絲吹的,還是大家的審美。這裡就不解釋了。至於劉亦菲的路人緣真那麼好嗎,我是90後,看小龍女趙靈兒王語嫣長大的,在我那個年代,她火到和周杰倫比肩,學校附近的店裡賣的都是她貼畫,她的路人緣是和我一個年紀的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吧!確實沒辦法像小女孩追星,但默默支持!

就說這麼多吧!最近真的太鬧心了,各個軟體都不想點開了。


真的沒有人覺得劉亦菲演得還不錯嘛,花木蘭本身就是個商業片,偏動作。就是劇情上改得很奇怪有硬傷,劉亦菲在很多情節上表演是比較到位的。

歐美拍的這種類英雄題材的片子都一個模子,無非就是加重主角光環,比配角都厲害,拯救行動都有點誇張。這不是通病嘛,超級英雄系列不也是這樣嘛。劇情節奏上確實有點倉促,但是在大的面部特寫,感情戲方面,劉亦菲表現其實很不錯,表現出了花木蘭的堅毅,內心的掙扎,無奈與苦悶,在花木蘭裏,鞏俐的發揮空間也很小,因為片子本身就不是文藝片,感情戲的表現並不多。

也不知道劉亦菲為啥演個什麼電影都被黑得不行,你們觀影的時候真的有認真觀察演員的表現嗎?起碼我是沒出過戲的,在觀影的時候我忘記了她是劉亦菲,感受到了花木蘭的那股勁,看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去欣賞的行為,僅管劇情確實有點尷尬,但是我並不覺得有那麼爛,甚至在我看來算合格的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