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圈-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中國是沒有所謂的「茶道」的,茶道是日本的。那些天天講中國茶道的人都是瞎扯淡,以為自己懂,以為自己是多牛逼的文化人。

日本的茶道學習的是唐朝時的茶藝,那個時候日本處處以唐為師,所以他們覺得中國的就是最好的。於是他們這種思想讓他們把自己認為是極致的事物都上升到「道」的高度,比如「花道」、「劍道」等等。日本的茶道後面自己慢慢發展到以「一期一會」為中心思想,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流程無以超越。

而反觀中國,中國人講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的道法存在於天地間,萬物皆可為道,而不拘泥於形式。所以會有人感嘆日本的茶道的同時又哀嘆中國沒有茶道,實則是中國人從來不會把某件事物給定性,中國人的「道」太大了。說說看,除了你們以為的「茶道」,中國還有什麼道?


日本的茶道分兩種,無論哪兩種,都是日本人自己對茶的理解,是日本人自己的喝茶方式。也融入了日本人自己的精神追求。

一種是抹茶道,追求」和、敬、清、寂「

一種是煎茶道,追求」和、敬、清、閑「

無論那種都不是「道法自然」

抹茶道,更接近於宋代的點茶,是武士階級受到禪宗思想影響下誕生於日本本土的結果。

煎茶道,更接近明代的喝茶方式,在精神追求上,接近於中國傳統文人的思想追求,前者是武士茶,後者是文人茶。因而講「閑」頗有道家,清閑自在的意味,跟今天福建、潮汕地區的飲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相同,卻也有自己的地方。

日本人非常喜愛在茶道過程中,繁重的儀式感以承託對被侍奉者的尊重,而飲茶者同樣要表現出對茶人的敬重。

每一部的儀式,都需要漂亮、灑脫、利落、準確、穩重,端莊。泡茶的過程,是一種快樂和美好的人際享受與精神享受。

喝到的茶,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感悟每一泡的變化,親近自然,回歸自然,感受茶香、茶味,把握茶氣給人的肉身感受。

日本人講究的是瞬間的穩定的味道、瞬間的極致,在無常中,每一盞茶都不能夠復得,明天再泡,就喝不到今天這碗茶,因此,無論煎茶抹茶,都只能喝下一小口。

我國潮汕地區的工夫茶,與煎茶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中國茶的飲茶真諦,有多種說法,其中以「和、靜、怡、真」。六傳最廣

茶道的過程,是一種審美的過程,其實不同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飲茶方式,每個人的飲茶觀念,飲茶體驗,飲茶品味,都是不同的。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找到自己喝茶的意義,比懂什麼「茶文化」更重要得多。


首先日本茶道源於中國這個觀點非常準確。

唐代封演《 封氏聞見記》:「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遠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應當說「茶道」一詞在中國甚早,且此處「茶道大行」指茶聖陸羽著《茶經》所闡釋的茶文化。

而陸羽至交僧人釋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有詩:「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處「茶道」一詞指茶的精神。

其次,要理解日本茶道怎樣繼承的中華茶道,最初,日本沿用學習中國的茶道,主要是通過寺廟,而中國寺廟茶飲最終禮儀儀式,這一點被日本傳承了去,後來就有了日本茶道非常雅緻、肅靜的儀式,日本的茶道根本上來說實際是茶禮,而「和、敬、清、寂」是在這基礎上的升華。

最後,理解中華茶道,要歷史的縱向的看,不要只是橫向的看。因為中華茶道經歷了幾個時期,尤其在宋代到達巔峯,在以後的歲月裏,宋代點茶法因為過於精緻與高雅逐漸被淘汰出歷史舞臺,而實用的泡茶法昌盛。當然,泡茶也有茶道,但是你也就很難理解唐宋文人的那種茶道境界了。現在人總結過很多茶道條目,但很難服眾,最好的理解中華茶道方式就是回到歷史中,體貼古人尤其是唐宋文人的那種境界。

此為《國學寶典》APP檢索結果,這個軟體很好用,現在可免費註冊使用


中國茶道展現儒家思想精髓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揚"仁"即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時,強調"仁"的實行要以"禮"為規範,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並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治國理念。

而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儒家中庸之溫、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與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實在太小,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工業技術進步,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便不斷產生矛盾與衝突,在尋求解決人類之間矛盾衝突的辦法時,東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為指導,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溝通、相互理解。

在解決人與自然衝突時則強調"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儒家這些思想在中國茶俗中有充分體現。歷史上,四川茶館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解糾紛。

某某之間產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的舊中國,往往通過當地有威望族長、士紳及德高望重文化人進行調解,這在四川收"喫茶"。

調解的地點就在茶樓之中。有越的是,通過各自陳述、爭辯、最後輸理者付茶錢,如果不分輸贏,則各付一半茶錢。這種"喫茶評理"之俗延續到全國解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日本島國文化薄弱,所以中華茶道雖不過是中華文化一個小的縮影,流傳日本後卻足於讓日本無比推崇。有人說茶道源於中華,興於日本。這種說法不盡然。中華茶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與道家,佛家,儒家等經典文化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而日本茶道文化的興盛是與日本小國寡民文化單薄對比而成。中華文化比日本博大精深不知多少倍!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百茶聯》作者在天)」茶道源於中國,盛於中國南方以及日本,日本的煎茶道、臺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的工夫茶。[1]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禪有禪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一句話,品賞茶的美感之道,各行其道,取決於各自的審美觀。

茶道是構築在特定的客觀事物上的茶人的觀念,它既是茶人的認識論,也是茶人的方法論與世界觀。從廣義來講,「茶道」是人類發現並利用茶葉後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茶葉製作工藝以及利用與其茶品相應的食茶、飲茶方法進行養生並冶煉情性的觀念方法的集合;從狹義而言,『茶道』就是飲茶人在特定的時空環境借喝茶之事修身養性以完善人格的方法論以及由此中折射出來的價值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