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過練習氣泡音和哼鳴,但都找不到那種胸口支點的閉合。

印象中我就體驗過一回支點感,有次側臥在牀上無意識的胸口附近用了點力然後聲音就出來了,和擠卡或有意識出聲的感覺完全不同,純粹是胸口發出來的。那一刻我思想像被電了一下,拚命找尋剛剛那一瞬的感覺,然後再也找不到了。

有時我也會在快睡著的臨界狀態下找感覺,反而得到了擠卡,覺也沒睡好。

為了找支點閉合感覺自己都快瘋了。是不是哪裡沒開竅呀。


胸口支點是紅色的肌肉組織運作,相互產生力學聯繫產生的。

你可以先做一個合適的站姿,然後把手指按在脖子上那個「V」型肌肉畫圈的位置,發聲時找一找他們有肌肉動作的感覺,此時會出現類似「胸口擋氣」「胸口咬字」之類的感覺。

維持住類似體感發聲,就有胸口支點了。


先問是什麼為什麼,再問怎麼做

胸口支點是個什麼東西,我們為啥要找它

你如果自學或者想成為聲樂研究者,是必須瞭解的。

胸口支點是什麼,這種感覺是怎麼產生的

胸口支點的產生是因為阻力和對抗

因為氣息和聲帶產生的強對抗而產生的氣息在喉下滯留氣團。

從而產生了支點這一種穩固的感覺。

所以要得到胸口支點,需要進行呼吸壓力的增強,以及聲帶擋氣的能力

而這個....方法正確其實並不難,主要是方法正確,並且有老師給你進行方向指引

可以私聊我諮詢聲樂問題,進行體驗試課


初學者難以找到穩定的胸支點,是因為這個支點的感覺本身就是腰腹控制氣息的結果,一味的想抓住支點反而容易造成擠卡。

胸口本身是不能發聲的,胸支點的感覺實際上是在腰腹主動推氣動作下的擋氣狀態。

對於初學者來講最好的就是不要有那麼多複雜的概念,多練習基本的呼吸發力以及發聲會讓你更快的找到正確聲音位置。

平時可以多聽一聽好的聲音,可以逐漸修正自己對音樂的審美判斷,當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找一個老師指導


你試一下ba音爬音階,或者be,be效果更好,這就是拿來練胸口支點的,當然如果你要是完全沒有基礎的話那不怎麼建議你練。如果有點基礎的話,注意點:

1基本的高位置 氣息 聲音要出來

2如果感覺隨著音高上升你的胸口支點就沒有的話,那可以把手放到胸口大概劍突那裡提醒一下自己,是不是覺得很玄,但是位置這些本來就很玄,我老師也是這麼教我的

3嘴巴盡量的不要張大,你試試嘴巴不動靠嘴皮子咬字,咬ba其實就已經很像be了,這個是為了增加閉合,還有就是面部表情誇張點,嘴巴動作不大但是聲音是往前噴的,隨著音高上行你必須讓面部表情誇張點來獲得高位置(說白了就是提笑肌,找眉心)

4如果沒有學頭聲的話不用爬太高,因為你也不知道自己對不對,爬到F4左右就行了

差不多就這些了,如果需要再補充


胸口不可能發出聲音。初學者自己內耳聽到的聲音不該被作為判斷依據。

如果題主只是想把唱歌作為業餘愛好,並且不想投入太多的話,不要讓自己被一些概念困住,也不要追求太多技術上的改變,樂在其中就好。

如果想學會一些東西,想唱到一定水平的話,就不要自己繼續在家研究了,找老師先把你的一些錯誤的觀念、不好的肌肉記憶修正過來,再帶你慢慢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