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些看不懂。


資源不夠,需要掠奪足夠的資源,在茫茫宇宙,蛋白質最為稀缺,這樣空曠的沙漠,只有身邊的飛船裏有蛋白質——即人類。

我記得書裏點明這點了

到這個時候,語言已經沒有必要,眼睛就能進行所有的交流,他們相互對視著,交錯的目光像高速信息通道,把三個心靈聯結起來,一切都在對視中飛快地交流著。

  燃料。

  燃料。  燃料。  航線上的情況還不明瞭,但已經探明的至少有兩片星際塵埃。  阻力。  當然,穿越之後,飛船的速度將被塵埃阻力降王光速的千分之零點三。  這時距目標星系NH55812還有十多光年,最後到達需要六萬年左右。  那就是永遠到不了。  飛船也許能到,但船上的生命到不了,即使冬眠系統也維持不了那麼長時間。  除非除非在塵埃中保持速度,或在穿越後加速。

  可是燃料不夠。

  聚變燃料是飛船的唯一能源,還有其他地方要用:飛船的生態循環系統、可能的航向修正還有到達目標星系時的減速,NH558J2星比太陽的質量小得多,僅靠引力減速不能泊入軌道,要消耗大量燃料減速,否則就掠過了目標星系。  星艦地球的所有燃料,基本上夠兩艘飛船的。  但要保險些,就只夠一艘飛船了。  燃料。  燃料。  燃料。  還有配件問題。東方延緒說。  配件。  配件。

  配件。

  特別是關鍵系統的配件:聚變發動機、信息和控制系統、生態循環系統。  不像燃料那麼緊急,但卻是長遠生存的基礎。NH558J2沒有適合生存的行星,不能定居和建立工業,也沒有相應的資源,只有在補充燃料後飛向下一個星系纔有可能建立生產配件的工業。  自然選擇號的關鍵配件只有兩份存餘。  太少了。  太少了。  除聚變發動機外,星艦地球的所有飛船上的關鍵配件大部分都可以通用。  發動機配件在改裝後也可以使用。  向一到兩艘艦上集中人員?東方延緒又說,這時,有聲語言的作用只是引導目光交流的方向。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人太多了,生態循環系統和冬眠系統都容納不了,現有的客量即使再增加一點人都是災難性的。  那麼,現在明確了?東方延緒的聲音又在空曠的白色空間中響起,像是沉睡中的人偶爾出現的夢囈。  明確了。  明確了。  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  這時,目光也沉默了,三個人彷彿被採自宇宙深處的雷霆所震懾,心靈在恐懼中顫抖,每人都有把目光移開的強烈慾望,但東方延緒首先使自己的目光穩定下來。  別這樣。她說。


燃料不夠 食物也不夠


宇宙各星離的很遠,像離我們最近的三體也有四光年,光秒速是三十萬公里,你可以自己算算光以三十萬公里的速度跑四年是多遠。

宇宙飛船的加速、轉向也和我們開的車不一樣,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宇宙中是無法像我們加油一樣隨處補充這些能源的,更別提什麼飛到宇宙各個地方了。只有把資源集中到一艘船上,活下來的希望才更大一些。


燃料不夠,因為為了攔截水滴,所有的飛船隻加了不到一半的燃料,加速減速都需要消耗燃料,經過星際塵埃飛船會被大幅度減速,重新加速也需要消耗燃料,此外循環系統的維持也要消耗燃料;同時配件也不夠,如果在宇宙裏飛船出現故障或者被隕石擊中,沒有足夠的配件去替換損壞的部位,那飛船很可能會被毀掉。按照這個情況,每艘船如果只憑自己的能力在宇宙裏飛行,那一定活不下去,所以他們只能有一艘船活下來,而不管是終極規律還是藍色空間還是自然選擇活下來,結果都一樣,都是星艦地球的未來。


你還沒看明白猜疑鏈的概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