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件事情緒低迷了好幾天,只要一回想就悲傷到喘不過氣來,可今天晚上突然就不那麼悲傷了,真的很奇怪,是大腦抑制的嗎,有沒有科學解釋?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自我的防禦機制會把我們無法處理的情感壓抑到潛意識,這樣意識 層面就會徹底忘記它。這叫潛抑,是我們最常使用的防禦機制之一。

題主所說的一想到就呼吸困難,是明顯的軀體化表現(軀體化也是防禦機制之一)。是在提醒我們需要停止這種情感。

情緒本身對我們有適應功能,讓我們學會如何處理所遇到的事情。主要是避免類似傷害以更好生存。但情緒通常不會持續很久,最近的研究表明,和情緒相伴出現的大腦中化學物質只能持續存在90秒(這種物質讓我們身體處在應激狀態,即心跳加速 情緒亢奮等),一個情緒在這個時間之後仍然存在,是我們在心理上不希望它消失。

一種情緒的持續對身體引發應激反應,我們的大腦會對此產生適應,即同樣的情緒引發的身體反應會越來越弱,我們的神經系統對引起身體反應的化學物質適應之後,身體反應自然會消退。


有啊,有專門「抑苦」的神經遞質


大腦累了,審美都會有疲勞,何況負面情緒。

或者你的大腦也知道喫一塹長一智,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對付負面情緒,那就是讓大腦幹點別的。一般來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專註於一件事的時候,就很難再關注另一件事了。就等於讓專門負責負面情緒的腦細胞得到了休息,且不讓該腦細胞因為慣性而繼續往死衚衕裏鑽,變相的踩住了剎車。等到你完成手頭上的事之後,休息好了也醒酒了,想再來讓專業負責負面情緒的腦細胞重新啟動踩油門時,纔看清前面其實是死衚衕,繼續前進只會撞牆,於是輕鬆一打方向盤就拐到康莊大道上來了。


悲傷情緒源自於大腦,如果不做沉思過往以外的事情,大腦不能自主思考其他的

如:遇到緊急的事情,再怎麼傷心,遇到火山/地震/海嘯/危急的事,都會馬上提起精神逃跑

所以,傷心的時候,如果不能自己主動改變自己沉思過往的沉浸中,是挺艱難的

因為傷心所以什麼都不想做,因為什麼都不想做,越想越傷心


是會的,它在保護自己呀。


悲傷情緒會抑制你的大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