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這個概念有其限度。

在工具理性的意義上, 有用 和 無用 不是一個二分的區分,而是一個相對於目的的區分。

一個粗糙的想法:

令 M 是手段,E 是目的:

如果通過施行 M 能到達 E,那麼對於 E 而言,M 是有用的;

如果通過施行 M 達不到 E,那麼對於 E 而言,M 是無用的。

但是如下例子違背了我們的直覺:我們可以說「拿鋤頭耕地對於種地是有用的」,至少如果我們設想了一個傳統耕作的情景的時候是如此這樣。但是,如果這個情景變成了當代現代化規模生產的情況,你有一堆農業機械可以代替你的人力勞作,那麼顯然拿鋤頭耕地就不太有用了。也就是說,即便給定目的,手段的有用與否也不是二極的。

對於這種「反例」,一種解決方法是認為並沒有鐵板一塊的 E,而只有具體的 E。也就是說,抽象的「種田」不能作為一個目的,而只有具體的,在某時某刻,某種社會環境下的種植才能算是一個目的,而這個時候的各種細枝末節的約束條件,比如說,到底有沒有對應的機械化手段去實現它(比如說某些比較嬌嫩的水果就沒法用機器採摘),作為目的本身的一部分,寫在了目的之中。於是我們只能談「在一個沒有任何機械化輔助的情況下種」和「在有完整的工業輔助體系下的種植」作為目的。這也恰好符合現實的約束:如果我們明確知道某個前置條件達不到,那麼這裡的手段就是虛假的手段,本質上是無效的,無用的。這裡的無用性並不會因為某些手段一般來說能夠達成目的而被駁倒。而這裡的問題在於,邊界條件太多,我們不可能把它們全都寫到目的裡面,並且,沒有解釋為什麼在特定的場景下,原來被視作有用的手段被視作無用的。對於後半句,一種辯解是,如果我們對於效率沒有任何追求,那麼兩種手段是同樣有用的,無用性來源於我們對於效率的追求,也即,語境變更導致目的中隱含了效率。

另一種解決方法是認為這個地方並沒有一個二分,而是從評價的角度上來說就有這麼多種評價,我們不光評估一個行動是否能夠達到目的,而且評價這個行動的方方面面。在有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評估手段達到目的需要多大的成本,需要多長時間等等等等。

而這還僅僅是侷限於工具理性的層面。然而人生很難說有一個目的,或者說,就算有,也會因為環境變數太多,而根本無法談論有用性。因為這裡的有用性結論甚至可能是相互衝突的。除非你把目標削減到一個很窄的範圍之內,否則就算你得到了一堆正確的句子,你也很難利用它們。更何況,這裡根本沒有限定範圍的意思,於是你相當於在問:「既然小明打了,為什麼小明不會受到處罰?」——且不論我得先知道小明打了誰,「小明打了」就不是合法的句子啊,就算你把它包裝成合法的人話:「既然小明是一個打了某存在之物的人,為什麼小明不會受到處罰」,我們也對此無法做出有效的思考。

當然,哲學訓練起碼在一個地方是有用的:讓你避免去思考一些粗糙的,並非人話的問題,比如這個。


講個笑話。

之前遇到一個匹茲堡出身的哲學家,他說他和她老婆是在德國(可能是作為交換生?)學康德哲學的時候認識的。說明康德哲學有一定概率可以幫你解決成家的問題。

康 德 落 淚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內篇·人間世》

按目前的價值取向來說,能換錢的就是有用的,不能換錢的大抵是沒用的。

你會編程,可以換錢,於是996;

你會設計,可以換錢,可能007;

你有價值,可以變現,所以被剝削。

對人有用能換錢,這誰都知道。

但是對別人沒用但是對自己有用東西的作用你卻不知道。

你一輩子都在追求社會對你的定價,但委屈了自己。


學校教了你100%的語文,實際你只會用其中的10%,但是你覺得語文挺有用的!

學校教了你100%的數學,實際你只會用其中的0.01%,但是你又覺得數學挺有用的!

學校教的東西,很多人一點都不會用,所以他們會去相信「讀書無用論」!

人的學習本質,就是通過總結 許多的例子 來構建模型,所以人們會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講道理。

你沒有總結過 足夠多的例子,更沒有哲學家那種刻骨銘心的經歷。所以,你會覺得那些哲學的道理 很荒謬甚至不可思議。

(比如,你的朋友分手了,在朋友圈發了一段傷痕文學,你看了會覺得莫名其妙。←雖然傷痕文學不是哲學,但「你無法理解你朋友發的文字」 跟 「無法理解哲學句子」 之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哲學,非要說一個功利性的作用的話。

就是 「哲學可以改變你的思維」!!!

(也許你還是不滿意,覺得自己的思維不需要改變 或者 你還想問 「為什麼我要改變思維」,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①人都是習慣「得到」,不喜歡「失去」。失去後,你會說「總有一天我會把我失去的,全都奪回來」。

然後你看了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書裡面說:不妨換一種思維,把人生看成是一次又一次 「得 而 復 失」的過程,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得到什麼,我們只是短暫的擁有,總有一天我們還會失去 最寶貴的生命!

②重大失敗後一蹶不振的人,或者抑鬱症患者。他們不想死,更不想 這樣活著!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好好活下去的理由。他們會開始思考「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人要活著」 之類的問題。

哲學的回答有很多種!有一種答案是:人活著是沒有意義的,人類只是單純的存在而已,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 賦予 意義!(有的人會突然看開了;有的人會繼續問下去「我應該賦予我的人生什麼意義呢?」;有的人會陷入 虛無主義)

[↑舉個例子:周恩來為自己賦予的人生意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建國時期歸國的科學家賦予自己的人生意義: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建設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

③我的老師曾經用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 來解釋 為什麼計算機能用二進位(0110110)來顯示儲存數據!

④很多人都不爽 百度網盤,假設 出現了另一個新的網盤,把 百度網盤 消滅掉了。這時你想起,「屠龍的勇士也會變成惡龍」。你就不會為新網盤歡呼太久,很快你就會開始擔心!

*以上都是「哲學怎麼改變思維」 的例子,例子太多了*

哲學的作用還有很多。我不覺得我有能力用文字說清楚哲學的其他作用。言語道斷,一說既錯!見仁見智吧!


我個人真的不同意哲學是無用之學,相反我認為哲學是非常重要的學問。

我舉一個例子,海德格爾提到過一個關於樹的例子,就是我們該怎麼去研究一課樹呢?

我們是不是該觀察它的軀幹形狀,樹葉顏色,或者根莖脈絡等等。

但是海德格爾馬上非常尖銳地指出,除非我們已經知道了樹是由這些要素組成,我們怎麼知道要重點看那些要素呢。(我手頭沒有書,完全憑藉印象)

這裡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實際上我們一般的思考是由一些思考模式的,或者說是思考規範的,比較典型的就是範疇。

我們可以簡單把範疇理解成我們要從某些角度去審視對象。同樣也是從相應的角度得到答案。

那麼這些預先設定的角度好不好呢,或者該怎麼操作呢?這些都是基本的哲學問題。

如果我們對這些話題有了理解,那麼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 。

所以哲學非常有用。當然對於大學哲學專業需要更多的思考 。


就我們這個時代來說,哲學對於個人主要是提供一種超越常識的認知,因為常識約束了人的思考和感受能力,使得人的精神趨於固化和麻木,從而淪為馬爾庫塞所謂的單向度的人。但是人在本質上是超越性的存在,人必須不斷自我超越,才能獲得存在感和意義感。這種超越性是和日常性對立的。所以哲學或者藝術都是對日常性的超越和對常識的挑戰。日常性可以說是一個最強大的東西,人無法擺脫日常性,因此所有的權力都需要隱藏在日常性中,以達到控制大多數人的目的。哲學和藝術不能從現實層面改變日常性,但能從精神層面讓個體暫時擺脫日常性的桎梏,進入到超越性層面。所謂超越性,也就是無限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而日常性往往是確定的,常識往往只有單一的認知或結論。所以日常或常識對人的影響,就是讓人覺得一切都已經既定了,這個世界毫無意外因此索然無味。人的物化或者異化說的都是這個問題。而哲學的作用就是保護心靈免遭這種異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