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好與壞


因為人本身就是渺小和偉大的綜合體啊,

或者說,不存在英雄的一生,只存在英雄的事迹。同理,不存在卑劣的一生,只存在卑劣的事迹。

你看馮小剛拍出那麼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不靈不靈的馮導,這會呢,《十問崔永元》里他褲子也提不起。

劉震雲呢,寫盡人性,不過也是人性的傀儡。

再看,這會邪不壓正的崔永元,微博上掛中國農大的孩子的時候也讓人覺得弱智又幼稚。

很多年前,印象很深刻,柴靜拜訪過一起虐貓事件,因為對貓做出的極端殘忍的行為,遭到全網通緝的主角,可現實生活中不過是個對同事都客氣耐心,善良敦厚的老實人。

朝著張淼狠捅幾刀的葯家鑫,一個完美主義不容許自己犯錯的孩子,在鋼琴場上卻也是個小小年紀就兢兢業業成績斐然的老師。

再說我爸爸,在我媽的眼裡,我爸爸對誰都好,是孝順兒子,是不計付出爸爸,卻也是會家暴的丈夫。這裡面當然有原因。看妻子看程勇的眼神,我覺得很熟悉,一個脆弱又敏感的大男子主義者在獨立堅強氣場強硬的老婆面前看不到絲毫的存在感,所以他用了壞到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存在,而在對於疾病無力抗爭的呂受益面前,在跪著求自己的呂受益妻子面前,他內心作為一個人的力量感又被激發了出來,他用無私奉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存在。人啊,我們無法逃脫環境場對我們人性的左右的。

我們不能靠一個瞬間,一件事情,去決定一個人,去論斷一個人的一生。

人吶,有很多面,我們大部分人都既善良又自私,既懦弱又堅強。所以啊,要相信人性的複雜性,可塑造性,可變動性啊。

對於別人不要因為一件事情,一句話就去論斷一個人,對於自身也不要因為一件事情做的好或不好就全盤評註自己,多內觀,盡量減少讓自己成為人性惡的傀儡的機會吧。


男主性格的轉變是有邏輯的,電影交代得很清楚。性格轉化主線有兩條:哺育與反哺。 第一次做葯代男主對病人的口氣很不好,一副老子手頭有貨你們愛買不買,就這個價,不買去死的架勢。並且若不是男主父親急需手術,他是不會去走私的。

這是男主原本的性格。很真實,沒有一上來就演成雷鋒。

第一個轉變在男主跟著跳鋼管舞的孩子媽去了她家,孩子媽很識趣,知道要配合。男主這個舉動依然很真實,前面家暴老婆,後面垂涎美色,沒毛病,同一人。然而他看到了她的孩子,立刻縮起來穿衣,拒絕了孩子媽的任何挑逗,開溜。

這是男主身上第一次人性覺醒的時刻,他意識到這個女人不是個肉慾的符號,她是一個母親,一個為了救活孩子去跳鋼管舞的勇敢的女人。

然後是王傳君跟他說:看著孩子,我就不想死了。然後王傳君的媳婦給他敬酒。

這是第二次轉變,他得到了尊重。這是原本打老婆賣春藥欠房租的他不可能得到的,他一直在被人輕視著。

後面還有愣頭青的黃毛和god bless you的牧師。

他在這個團隊里浸潤,慢慢開始了自尊自愛。

這裡就是心理學上講的:能給予的人更強大。

這個團隊仰仗他而活,病人們仰仗他而活。這帶來了巨大的滿足感和隨之而來的自我肯定,滋養著男主原本受挫的人格:保不住妻子、保不住孩子、保不住店面,連老爸也快保不住了。而現在呢,因為我,他們才能好好活著。

他的自我成為了一個哺育者,一個保護神的角色。

然而劇本的精準就在這裡:並沒有停滯於此,搞人生升華的戲碼。

因為法律問題,哺育者人格退縮了,男主不幹了。

合情合理。

轉折三在於王傳君死了,男主也有孩子,所以他明白王傳君為了孩子而活的心情,他也在病房外聽到清創的痛苦,第二天王傳君自殺,男主意識到這個病的折磨何其痛苦。

注意這個場面,作為一部講白血病的電影,醫院鏡頭很少,最多的就在這一次,男主在走廊長椅的不忍和王傳君媳婦的麻木,濃墨重彩,這也是男主第一次親眼看到白血病帶來的折磨是如此殘酷,以至於迫使一位父親選擇永別了他的孩子。

第四次轉折在於黃毛之死,雖然車禍是意外,可在男主眼中,黃毛是為了掩護他死的。一個人願意為了自己去死,這是巨大的感情衝擊。古時有「士為知己者死」之說,說明兩人之間巨大的情感託付。

這是現代人很難感受到的情感。畢竟即便是父母對於孩子,也有攢著房子留給兒子也不給女兒治白血病,還詐捐的禽獸。

黃毛的死,完成了對男主人格的反哺:以前都是你照顧我,現在我也可以照顧你了。這是對男主人格的回饋,也是對男主的最高肯定。

一條命,我相信世界上沒有比這更高的認可了。

有人為了護你周全失去生命,你會產生我以後要好好生活,我不能辜負他的想法。一種極其強烈的心理暗示。

類似案例是受到父母良好對待的孩子,也會珍惜自己和他人,被忽視和受侮辱的孩子,更容易自我厭惡。一個道理。

到這裡男主的性格轉變水到渠成,從走私掙錢泡女人的油膩色狼,到貼了自己家底兒,豁出去坐牢也要救人的英雄。

同時電影中有個相對應的人物,他的轉變也呼應了男主的轉變:賣假藥的。本來是個吃死人無所謂,我要賺個幾百萬,報警搜查男主店鋪,逼男主與其合作的惡人,到通緝時找男主拿錢,知道男主這時候賣500一盒;被抓了,很反常地守口如瓶,不肯交代幕後是誰。明明交代了就可以減刑。

這部劇對人性的轉變把握準確,轉變節奏合情合理,杜絕超綱煽情,細節之處見功力。沒看懂可以多看幾遍。


原型就是一個患者為了自己買葯,順便又無償幫助病友而已。我覺得原型是很符合邏輯的。至於電影為了表達劇情衝突,把主人公之前形象醜化,之後形象拔高,純粹是藝術表達效果。

生活中我覺得是衝突的。如果主人公是一個具有憐憫之心,能夠體恤他人境況,或者有道德底線的人都絕對不會家暴打孕婦。

另外片中醜化葯企,已及吹捧「無私奉獻」(如同高票所述)。

我覺得是編劇的自身局限問題。


世界上少有完人,幾乎每個人都是善惡並存的。覺得好人一切都好,壞人一切都壞。有丶天真了。


如果你看過,你應該知道男主是沒多少錢的,如果我們換個方向思考,如果是因為女的先出軌呢,雖說暴力解決不到問題,但是如果發生在任何男人身上,估計也是惱怒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