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還以為打錯字了,但是上網一搜,發現三季人還是個很重要的典故。我竟然沒看過。

不過看完了以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一個儒家的殼,卻講了一個道家的哲學立場。也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出自哪本典籍。

不過從問題的字面意思理解的話,我們必須看到一個很重要的細節,那就是關係親近。那麼問題就來了,為啥你們關係親近,他是三季,你是四季呢?是什麼原因造成你們的不同,你們又如何在關係上親近在一起的呢?

其實原故事裡,主要講的是一個經驗上的認知問題。並不存在所謂的矛盾。有關經驗的有限性,其實我們在小時候是最常遇到的。因為自己經驗有限,但是自以為無所不知。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被新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打臉。然後一步步的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學習這樣一個過程。

從這個角度講,假如這個人年紀很小,那當然是要以教育為主。假如他年紀跟你相仿,那這個人在認知經驗上卻如此的無知,就很成問題了。你們為啥會有如此不同?你為啥要跟他交往呢?當然,假如是面對年齡比你大的老人,我們一般也會不強求老人理解新時代的客觀變化,某種程度上講,他們對過去的經驗掌握的比我們多得多。只不過他們不理解新時代的變化罷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面對經驗匱乏的三季人,他跟我們最大的不同是認知經驗,可能出現的矛盾也是認知經驗。但你要不要管他,也恰恰是一個認知體驗的問題。有些事光用道理去灌輸是沒有用的。關鍵是為啥他的生活體驗跟我們不同?與其說是解決問題,不如說是我們有沒有必要讓他去體驗一下他沒體驗過的生活。就好像螞蚱只能活三季,冬天就死了。有的人經驗缺乏,很有可能是能力不足,勝任不了相應的工作。你強行讓他上,他就像秋後的螞蚱,體驗到的只有瑟瑟寒風,甚至要了他的小命。跟這樣的人論證冬天,真的有必要嗎?

至於理解還是解決,這就變成了一個有先決條件的價值判斷問題。理論上講,他應該是正在干一件他不懂的事情。正在瞎搞,所以才有所謂的將錯就錯和解決問題的選項。是誰,因為什麼理由,讓他做他不懂得事情的?這才是問題的重點。

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考慮的第一要素不是可行性,而是雨露均沾,所以才容易出現這種德不配位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做事的時候都是條件有限,儘可能的想辦法把事情做對。或者你就是為了教育孩子,花大價錢讓他買經驗教訓。當然,後者就談不上錯誤不錯誤了。既然不是基於教育的目的,那麼首先就是用人導向出了問題。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敗家。實驗的結果肯定是低效高能耗。

比起甩鍋說,這傢伙是個廢物,你不如思考一下,你為啥要讓他做自己根本不擅長的事情?個人認為作為當事人,最好的方式還是以效率為中心,解決問題比較好。畢竟你是要做事,不是跟陌生來訪的螞蚱扯閑天。其實三季人的故事,本質是告訴我們,不要跟傻逼講道理,那只是浪費你的時間。但假如是用在你自己正在做事上,這就不適用於講道理的邏輯了,你得考慮實際後果。


怎麼說呢?什麼叫理解為上?什麼叫解決問題?

如果不是什麼原則問題,也不涉及個人利益,就相互理解唄,這玩意兒較真兒,非得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也沒意思。

如果涉及到個人利益的話,比如一起做生意,投資之類的,還是實事求是共同學習比較好。


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好,謝邀!


我們關係親近的人無非不過是:伴侶,父母,密友;

對於密友,無論關係多親近,他始終是個朋友的角色,對於一個人的「不知道」的部分去實事求是,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引發爭執,異議,所以難得糊塗比較好。莊子說夏蟲不可語冰,你和不懂的人去糾正錯誤,多數時候是耽誤時間,沒結果。

如果是自己父母,伴侶,大多數情況下,也是一樣的處理原則,不去爭論,而是笑而不語,裝糊塗比較好。但是少數情況下,在對方本身是個明白事理的人,而且環境,心情適宜的條件下,可以嘗試講道理,告訴他「不知道」的部分的真相,幫助成長。但是這對於你和對方的情商,溝通,心態的要求都很高,要以平等,溫暖,不帶貶低和輕視的態度走進他的心裡才可以,不能硬來。

基本上,人都不喜歡認錯,直接指出對方的錯誤會讓對方憤怒,尤其當對方是個蠢人的時候,更是這樣。所以還是不要戳破真相,難得糊塗為最好的方法。


實事求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