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攬存是有一點的風險,要慎重。

作者 | 三目財經

編輯 | 文 文

P2P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越飛越遠,隨時都有可能墜落。

(圖片來源: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

此前,湖南和山東等省已經開始了取締P2P網貸業務,而且清退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

11月8日,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稱,自2016年以來重慶市沒有一家網路借貸信息中介(簡稱P2P網貸)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所有P2P網貸業務也未經過金融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公告中的29家涉及P2P網貸業務的機構將進行註銷登記或進行名稱、經營範圍變更,退出P2P網貸行業。

公告同時顯示,將對轄區範圍內其他機構開展的P2P網貸業務一併予以取締,任何機構未經許可不得開展P2P網貸業務。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也意味著,作為互金機構、網貸平檯佈局西南重鎮的重慶地區,將取締轄區內全部P2P網貸業務。

一度被認為活躍了金融市場、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P2P就這樣快折了。

而同樣被委以「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重任的民營銀行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民營銀行試點於2014年啟動,之後民營銀行陸續獲批開業。不過自2017年開始,民營銀行設立進入「冰凍期」,2017年和2018年兩年間無一家獲批籌建,民營銀行數量一直停留在17家。今年5月,民營銀行審批再「開閘」,江西裕民銀行獲得銀保監會籌建批複,成為全國第18家獲批的民營銀行,之後,無錫錫商銀行於9月18日獲批籌建。

在金融新定位下,民營銀行的擴容有望提速。但他們是否就能突破重圍,迎來發展的春天呢?

從今天起,三目財經將對目前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進行專題研究,一探他們的底色。

首站我們來到武漢,武漢眾邦銀行成立於2017年5月,是中國第11家民營銀行,註冊資本20億元。第一大股東為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認購持股比例30%;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為第二大股東,認購該行發行股本的20%,壹網通科技(武漢)有限公司、鈺龍集團有限公司、奧山投資有限公司和武漢法斯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參與發起。

(圖片來源於網路)

資料顯示,在已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中,業務大致可分為個人消費貸和小微企業貸(包括聯合貸款)、供應鏈金融、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等三大類。

眾邦銀行也不例外,該行市場定位是互聯網化的物流與科技為主營業務的銀行,採取「網存網貸」業務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針對商貿、物流、供應鏈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特色金融服務,致力於發展地方經濟 ,與傳統銀行實現互補競合。

(武漢眾邦銀行營業廳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眾邦銀行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末,該行總資產增長102%至293.05億元,其中貸款餘額增長105%至8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5.07億元、7539.0萬元,同比增長407%、374.84%;客戶總數超過476萬戶,較年初增長近55倍。

截止2019年8月底,眾邦銀行資產規模達350億元,服務客戶數達780萬。又較上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然而即便如此,作為一行一店、經營時間尚短的民營銀行,眾邦銀行從成立之初就存在獲客、風控和運營三大挑戰,目前該行仍然面臨信用欺詐風險、管理層管理能力、保持用戶信賴等諸多行業難題。

0不良率≠無風險,信用欺詐風險仍存

縱觀武漢眾邦銀行2018年財報,其最亮眼的莫過於不良貸款率為0%,而同樣性質的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已經超過1%。

(圖片來源:2018年度武漢眾邦銀行年度報告)

實際上,近年來,民營銀行不良率均低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除華通銀行和網商銀行不良率逾1%外,其他銀行都接近0%。

相較於傳統銀行,互聯網銀行的服務更普惠,更下沉,覆蓋範圍也會更廣,資產端主要的目標覆蓋人羣就是中小微客戶,這與P2P的目標客戶基本一致。

之前有人預估:P2P行業整體的逾期率不會低於12%,因為小貸公司的壞賬率尚且在9%至12%左右,因此網貸行業的逾期率只會高於這一數字而不會更低。

因此民營銀行產品本身面臨的信用欺詐風險同樣很高。

不久前,銀保監會公佈的銀行業2019年上半年經營情況顯示,民營銀行上半年不良貸款率0.78%,為所有銀行中最低,但已經略有上升。

雖然眾邦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但有專家也提醒說:這並不能簡單認為風險控制已經非常到位,一般不良貸款的暴露需要一個週期,而民營銀行截至2018年底普遍2-3年的週期,不良貸款不會真實暴露,所以當前民營銀行的不良率不具有實際參考價值。

成立僅16個月就「換帥」,管理壓力凸顯

眾邦銀行董事長晏東順(圖片來源於網路)

公開信息顯示,根據監管部門對該行的開業批複,眾邦銀行首任董事長為卓爾金融集團總裁樓曉岸,她曾任職平安集團陸金所副總經理、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副總裁;首任行長則是晏東順。

然而短短16個月之後,樓曉岸就結束了眾邦銀行董事長生涯,突然離職。

2018年9月該行行長晏東順升任董事長,原農行湖北省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程峯獲聘為該行新任行長。

而在眾邦銀行換帥之前,已有其它5家民營銀行進行了董事長或者行長職位的人事變更,分別是上海華瑞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吉林億聯銀行、重慶富民銀行和福建華通銀行。

在有關人士看來,民營銀行頻繁進行人士變更的背後,是在傳統銀行領域有多年經驗和資源的高管層們,在面對2014年首批民營銀行獲批籌建以來一些難以突破的經營問題,例如對公業務、託管資質方面受限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所需的相關知識、經驗及能力與實際工作不能匹配也是導致離任,甚至不能入職的原因。

在眾邦銀行成立之初,該行曾報送喻輝擔任董事一職,但該任職申請卻被原銀監會湖北局否決,原因是其不符合《中國銀監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的條件。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上述規定顯示,申請中資商業銀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擬任人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其中第四條為具有擔任擬任職務所需的相關知識、經驗及能力。

也就是說,眾邦銀行向監管部門推送的高管居然沒有相關知識、經驗和能力,此舉令人唏噓。

凈息差低於同業,盈利能力待驗證

不得不說,民營銀行受制於「一行一店」模式,物理網點極少,在存貸業務上缺乏優勢,如何避免業務同質化,有效開展新業務,加快所在行的發展,確實對民營銀行高管們來說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民營銀行都面臨的主要困局,例如業務結構單一、高度依賴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眾邦銀行同樣如此,基本沒有獲取線下存款的能力,面臨較大的負債端壓力。

眾邦銀行也和同業寄希望於互聯網運作模式,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通過線上攬儲主動進行負債。

據媒體報道,包括眾邦銀行在內的多家民營銀行推出的一些系列產品都是提前支取利率達到了4.3%,即使存一年4.3%的話5萬元也有2150元的利息,以「高息」來吸引存款。但這在整個大環境中,對銀行來說,這無疑會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

眾所周知,凈息差是商業銀行生息資產收益能力和風險定價能力關鍵指標。

在同等的規模下,凈息差越高盈利能力越強。比如同樣是1000億貸款規模,凈息差3%的銀行只有30億元的凈利息收入,而5%凈息差的銀行則會有50億元的凈利息收入,如果其它成本因素不變,相當於多賺取20億的利潤。

近年來銀行業息差普遍收窄,銀行依靠利息凈收入獲取利潤越來越難,各方都在爭奪便宜資金。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該行2018年年報顯示,眾邦銀行2018年凈息差為2.37%;雖然高於同期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的2.14%、1.92%和2.01%;但卻遠遠低於民營銀行3.49%的平均凈息差。眾邦銀行盈利能力仍有待驗證。

被訴涉嫌高利貸,如何贏得用戶信賴成關鍵

(圖片來源:聚投訴平臺)

根據21CN聚投訴平臺顯示信息來看,眾邦銀行有37起投訴,雖然與有些P2P平臺動輒上千的投訴量相比少了很多,但考慮到產品知名度的情況,很難想像當眾邦銀行的市場打開後,投訴數量會不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圖片來源:聚投訴平臺)

點開其中的投訴內容,可以看到問題類型也主要是圍繞涉嫌陰陽合同、偽造合同、高利貸、砍頭息、虛假/誤導宣傳等。

產生這些投訴的原因是用戶誤解還是產品本身存在缺陷尚不可知。

在民營銀行發展受到諸多限制的當下,如何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贏得用戶的信賴,加速業務的增長,相信是擺在剛剛履新超過一年的眾邦銀行管理層面前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問題。

誠如該行行長程峯在接收媒體採訪時所言:第三方機構擅長於獲客,銀行擅長風控和服務,二者合作是未來趨勢。和很多產業平臺合作時,眾邦銀行通過SDK、API、H5等方式將金融服務輸出到平臺底層,為平臺用戶提供無感的金融服務。其並不會挖走平臺用戶,而是和平臺共同做好服務,促進其良性運轉。

接下來,眾邦銀行究竟如何做好服務、豐富和完善風控模型、提升運營能力,為今後發展夯實基礎,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

更多獨特的財經觀點,關注公眾號三目財經 即可查看哦,期待和您的交流。


我是喜老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眾邦寶是眾邦銀行推出的一款網路智能理財產品,咱國家對存款有存款保險保證,50萬以內的額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同時引申出另一個問題,眾邦銀行靠譜嗎?這是一些初次接觸眾邦銀行的用戶第一本能反應,也是他們在百度上熱搜的問題。在這裡,喜老闆對這個問題做個回答。眾邦銀行是湖北省第一家本土民營銀行,定位於專註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交易服務銀行,也是一家採用線上線下交互模式運營的民營銀行,由卓爾控股、當代科技等六家民營企業聯合發起。實力還是很強勁的。


注,最好是國有的四大銀行,現在好多不是國有的銀行,基本跟騙子有聯繫。


什麼垃圾銀行,什麼人都敢收。程峯人品也不行貪污腐敗被人告發了,在農行混不下去了纔到眾邦的。有腦子的人想想都知道,這種銀行能好到哪裡去。


以我正在經歷的事說說吧。

之前在京東開了眾邦的電子帳戶,存了一萬定期。現在到期了想把它取出來急用。輸入簡訊驗證碼後系統提示「客戶信息不一致,請檢查個人信息」,可是,錢存入後並沒有對個人信息做任何修改。在京東上的其它家銀行試了下,存取都沒問題。給客戶打了三個電話,反饋是正在反映問題,讓我耐心等待……

一句話,我存在眾邦裏的錢現在取不出來了!!!


我來說說吧,武漢眾邦銀行是一家互聯網銀行,是由幾家民營企業發起成立的一家民營銀行,是經過銀監會批准成立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家合法的銀行。

雖然說眾邦銀行有它的合法性但是背景和實力是沒法與國有四大行比的,不過作為我們普通的老百姓看上了它相對高一點的收益也是沒有問題的。任何一家合法的銀行他都有50萬存款保險的保障的,也就是說50萬之內的存款是由保險公司承保的,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存款不是理財。


【眾邦銀行大股東卓爾控股旗下互金平臺清退,用戶歷史收益或受損】

6月15日,卓爾控股旗下互金平臺嘉石榴發布清退公告稱:

平臺將在6月20日前按照凈本金對出借人進行一次性兌付,完成網貸清零和平臺清退。

公告中提及的凈本金是指用戶向嘉石榴平臺賬戶充值總金額減去提現總金額(包含用戶目前存管賬戶餘額)的差額。

按照凈本金的概念,過往的歷史收益則會被用來抵扣當前本金,這樣一來,現存老用戶歷史收益自然遭受損失。

據【互金紅榜】瞭解,截止4月30日,嘉石榴借貸餘額尚存有1.86億,出借人數1509人。

出身「基金系」,賣身「上市系」,最後被剝離

嘉石榴成立於2015年,最早作為老牌基金公司嘉實基金旗下平臺,其高管團隊均「系出名門」。

其中CEO樓曉岸曾歷任陸金所副總經理、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副總裁等重要崗位。

而後到了2016年,港股上市公司卓爾智聯一則公告宣佈以約2.16億港元收購包括嘉石榴在內的多家公司股權,從而組建卓爾金融集團。

這也標誌著嘉石榴從嘉實基金旗下賣身給港股上市公司卓爾智聯。

股東變更後,嘉石榴平臺上標的來源或多或少帶上卓爾集團印記。

其中不少供應鏈資產借款人來自於卓爾旗下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與天津電商城。

而部分小微標的也由同是卓爾旗下的漢口北擔保公司進行擔保。

19年卓爾智聯發布公告,將嘉石榴(嘉實金服)90%股權剝離上市體系,放到卓爾控股旗下。

卓爾發起成立眾邦銀行,港股市值大幅縮水

作為500強常客的卓爾控股,儼然算是民營資本當中的代表翹楚。

2018年4月卓爾智聯股價到達頂峯,港股市值約1300億,一度成為卓爾在資本市場對外最靚麗的一張名片。

但好景不長,僅僅兩年時間巔峯之後卓爾智聯股價開始不斷下跌,如今市值已大幅縮水不足百億。

19年年報顯示,即便全年728.8億的營業收入增長近30%,但凈利潤方面卻僅有5067萬,同比減少96%。

作為第一大股東,卓爾控股對外還發起成立了眾邦銀行。

而與卓爾控股有關的卓鋼鏈、華棉網、中農網等平臺均順理成章成為該民營銀行獲客渠道。

另外在資金端方面,眾邦銀行也通過與度小滿、360等多個互金平臺合作,進行可提前支取型存款產品推廣。

截止2019年末,該銀行總資產達418.7億,營業收入達到8.38億元,凈利潤1.56億。

值得一提的是,眾邦銀行成立之初首任董事長亦是由嘉石榴CEO樓曉岸擔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