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和弦都涉及到降二級,都是大三和弦,一個轉位後當做下屬功能組使用,另一個卻在7音的加入後變為當屬和弦使用?


N6及IIb的voice leading

做了一個小視頻方便演示。

在C大調中,N6代表的是 F-bA-bD這三個音, IIb代表的是 bD-F-bA這三個音,及:

[公式]

根據voice leading裡面的臨近音最小位移定理, 我們可以得到包含三或四個音的和弦i和j, 滿足:

[公式]

於是我們就可以構建視頻中的和聲進行。

  1. N6-&>V43-&>I

這是N6最經典的當作下屬(predominant)的解決方式。

1.1 ii6-&>iio6-&>N6-&>V43-&>I

這裡表達了N6複雜的下屬聲響的源頭是ii6,及N6-&>V43-&>I在下屬情況其實是ii6-&>V43-&>I的變種形式。

2. ii-&>IIb-&>I

經典的降二代五(增四度替補,tritone substitution)解決。

2.1 V7-&>IIb

這裡描述了增四度替補的本質,即如果有兩個屬和弦,其中一個的七音是對方的三音,同時自己的三音是對方的七音,那麼他們可以互相替換且擁有同樣的和弦功能性。

這裡演示了V7先保留3,7音,然後3音平移上一個八度當成IIb的7音,IIb的三音即原來的七音。演示了V7-&>IIb7是如何進化的。

2.3 2.4

演示了用V7-&>I和IIb-&>產生的不同音響

2.5*

展示屬功能的IIb如何變成下屬的N6再解決到I。

講了這麼多,我問大家一個擴展問題:先有voice leading再有功能,還是先有功能再有voice leading?


首先那不勒斯(拿波里)和弦屬於古典音樂的語彙,用於描述(共性寫作時期的)降二級和弦。為什麼要強調共性寫作時期呢,因為這一時期的古典音樂存在一種降二級和弦的特殊用法。這個用法在共性寫作時期之外極為少見,但是在共性寫作時期它卻是降二級和弦的主要用法。

這個用法就是在降二級和弦之後接五級和弦(V或V7),之後往往會回到一級(i或I)形成終止式。有的地方可能會把這個降二級和弦解釋成是從弗里幾亞(Phrygian)調式借來的,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熟悉弗里幾亞調式就會發現這樣做並不符合弗里幾亞調式的習慣。弗里幾亞調式往往是避免使用五級和弦的,不管是五級減三還是五級大三。

這個和弦進行可以看作是ii-V-I的某種變化,ii-V-I的某種小調版本。把ii和弦裡面6這個音變成?6會產生一個減三和弦,如果要避免這個減三和弦就要把2也降成?2,這樣就產生了那不勒斯和弦。那不勒斯和弦的主要特徵是:

  1. 常以第一轉位(三六形式)的形式存在,所以也就有那不勒斯六和弦的說法,經常記成N6,但偶爾也可以以原位形式存在。
  2. 那不勒斯和弦上一般不會增加其他的音。如果你在共性寫作時期的音樂里看見一個加了其他音的降二級和弦,你就需要考慮其他解釋的可能了(比如某種增六和弦)。

當然古典音樂的降二級和弦也會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說用於轉調),但那不勒斯和弦之後接五級和弦是這一時期降二級和弦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用法。

下面說一下(現代)流行音樂里的降二級和弦。注意,流行音樂里的降二級和弦的用法與共性寫作時期相比有顯著區別,降二級和弦接五級和弦在流行音樂里相當罕見。流行音樂里降二級和弦多數時候出現在弗里幾亞調式里或者是弗里幾亞調式借用。在弗里幾亞調式里?II後面往往直接接i或I。流行音樂里的弗里幾亞?II經常加上七音形成大七和弦。

降二級和弦的弗里幾亞調式用法和降二級和弦的那不勒斯用法聽感上非常不同。有條件的可以對比iv-?II-i(或者I)和?II-V(或者V7)-i(或者I)兩種和弦進行,前者是弗里幾亞調式的終止式,後者是那不勒斯式的終止式。兩者的區別不好用語言描述,請自行感受。

最後簡單說一下降二代五的問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和弦進行 ii min7-?II7-I maj7。傳統的「功能和聲」理論其實不太適合分析這個和弦進行,用?II7代替V7在這裡更多地是出於 voice leading 方面的考慮,產生一個2-?2-1的低音走向。從聽感上來說,這個降二級屬七和弦與前面弗里幾亞降二級和弦和那不勒斯降二級和弦都有明顯不同。

結論的話,就是這幾種降二級和弦之間沒什麼關係,來自不同的風格,聽感差異巨大,只是「看」起來差不多而已。


謝邀,外形就是一個和弦,只是對它的使用方式不同,就像一本書,可以讀,可以燒火,也可以墊桌子腿,不同用法會讓同一個東西煥發不同價值。

拿波里在經典和聲中可以看做同名調式弗吉利亞調式的二級,也可理解成小下屬的關係大調的下屬和弦。也可以帶七音,也可不帶,最多的是用第一轉位,當做一個下屬功能和弦使用。

流行樂里覺得這個和弦等音變化包含了屬七和弦里的三全音,與導七有三個共同音,因此可以當一個屬和弦使用。比如它的第三轉位bC bD F bA等音變化為B bD F bA,和降三音的導七一樣。


我記錯了,拿波里和弦記成義大利和弦了。。

拿波里和弦是屬前,降二代五是代替屬,性質不同。拿波里和弦裡頭也沒有三全音。

拿波里和弦的一個精髓是旋律上減三度的進行,降2級到導音,像《教父2》主題曲最後那裡。

關於增六和弦(義大利和弦、法國和弦、德國和弦),它們和降二代五比較相似。區別是增六和弦的理論是增六度進行到八度,降二代五的理論是降二和五兩個和弦共同音是關鍵的屬七和弦三全音,所以雖然外形相同,淵源卻不同。另外增六和弦總的來說是屬前和弦,進行目標是屬;降二代五本身就是屬(代替了五),進行目標是主。古典音樂里偶爾也有增六和弦跑到降二級上並且進行到主的,以及有的理論家主張增六和弦可以當屬來用,那就跟降二代五沒多大區別了。

反而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增六和弦是合理的,畢竟外形相同,有時候用法也基本相同。問拿波里則不合理,降二代五和增六和弦都是七和弦,拿波里和弦是三和弦,完全不同。


這兩個和弦結構一樣,但是來源卻是不一樣的。

拿波里和弦來源於古典和聲(當然如今流行音樂中也會使用),是屬於「下屬變和弦」組,它是為了增加聲部的半音傾向,豐富下屬組的和聲種類,但並不改變原有的功能屬性。

而「降二代五」來源於爵士和聲,由於三全音僅僅出現在屬七和弦中,因此三全音的存在實際上就可以定義一個和弦為屬七。三全音,或者說增四度,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音程,它聽起來有向其他音程發展的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V(V7)和弦具有強烈的解決傾向(通常解決到I級)。如果你僅僅演奏構成三全音的兩個音,它們聽起來像是一個V級和弦,而三全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三音和七音還可以屬於另一個屬七和弦,也就是除了V7之外,bII7也擁有這個三全音。所以,二者可以相互替代。而由於是替代用法,所以bII7在這裡是替代了原來的V級屬功能。(有時候bII7記成subV7,並且在前面加上II級,構成II7—subV7—I的和聲進行)


我試著從這兩個的來源解釋一下:

拿波里和弦,是個六和弦。(N6,降二級上的大三和弦的六和弦)4-b6-b2本質上是下屬和弦的變種。就是從四級4-6-1變化出來的。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來,是低音不變,上面兩個聲部偷偷移動了半音。

b6,從和聲大調借的。借一個不夠,再從弗里吉亞借個b2。所以它可以說是以美化和聲進行為目的,基於調式互換的原理產生的。很早就有了。

而降二代五可以實現的原理是三全音替換:指的是兩個屬七和弦,如果包含相同的三全音,就可以替換使用。所以當然要有七音了,不然三全音沒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