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nb论坛之类的地方普遍反应是新不如老,那什么设计能符合爱好者的要求?


我认为那些新不如老的说辞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到现在了还有人在纠结巧克力键盘,完全就是因循守旧的思维。

ThinkPad并不是说要恢复到以前的某个经典设计才是正确的,而是他自己跟不上时代

换而言之,恰恰不是因为Thinkpad丢掉了经典设计而被人诟病,而是因为ThinkPad创新能力不足。

最典型的就是ThinkPad的T系列,这一代T14的性能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了。小新Pro这样的机器,包括之前的T480S,都已经说明了ThinkPad包括联想都是有能力把性能释放做得非常好的

如果说T系列做到那种单烤35W,屏幕保持T490上面的那块2K广色域屏幕,如果内部保持两个2280,一个内存插槽,这一套基本完全可以让国内的笔记本圈吹爆。

那现在的T14,为什么就不能把性能做好呢,我表示完全不理解。

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是ThinkPad整个产品线是完全不管think粉丝的看法,全面倒向渠道和商业。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魔幻,@Navis Li 李老师这样也是和厂商深度交流合作的,这些建议为什么品牌操盘的人就停不进去呢。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现有的ThinkPad产品线其实都有很大优化的空间

X1 系列产品动作偏向迟缓,尽管说X1 Carbon本身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但是爱好者还是希望给一个16:10这样相对来说均衡的比例。当然,X1C问题不大,还是得承认的。

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0(i7-10710U 16G 512GSSD京东¥ 13499.00去购买?

T系列我说了,无论是用T14s做一个高性能还是说直接T就是高性能,反正你得需要一个这样的产品。更何况,华硕幻14这样的产品,说明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把重量都控制好,拿出一个高性能本那是完全可行的。做成一个T14P,用上GTX 1650 Max-Q的显卡,这样就可以有区分度了。

X系列我觉得问题不大,X13今年国行也比较厚道。

联想ThinkPad X13京东¥ 7989.00去购买?

P14s用T系列的模具,纯粹只是多了一个专业卡,定位重复,不如直接放到T系列的可选配置里面。而真正的P14s/15s,可以走戴尔XPS 15/17的线路,探索一下轻薄高颜值。

P15/17根据新曝光的产品似乎方向对了,工作站开始做性能、做扩展。

至于E系列和国内的S系列我不太想评价。


@Lawrence @天启

虽然不太懂电脑,手头也没有 ThinkPad。

不过我大致照著描述,想像了一下「X13 Classic」也许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用有限的技术整了个图:

屏钩部分如果强行P掉的话,配上还有这个盒盖锁的正面,总感觉少了什么,所以保留了。

由于好像 25 周年版是做出了背光七行键盘,背光比起 ThinkLight 更符合普世需要,所以把原图的 ThinkLight 给涂掉了。

这个图欢迎随意转载,要是有人能喜欢。


其实ThinkPad的典型设计是有很明显的答案的。然而联想就是不做。。就是要手动滑稽你哦,即使这波钱实在是好拿。

当然,首先我的态度其实是不站51NB(玩家圈)或者一般的销售圈(联想现有体系),个人认为ThinkPad现在应该有一个PREMIUM的分支,专门做小众超高端产品(这类产品的销量注定高不了,然而因为有大量非标件,增值服务,特色,在小市场上会非常瞩目)

ThinkPad收到大量的人追捧的核心原因就是这活巅峰时期设计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生产力,舒适和安心感。而现在的ThinkPad总在往stylish方面走,完全忘记了自己不是一个像小新,HP星,傻多戴XPS们那样靠纯长相卖的货。而且烂脑娃内心似乎信心不足,总是不敢于做真正的高端(不是那种标价巨高实际上一直打折的货)

真正的ThinkPad典型设计,以我看来其实就是现在的松下笔记本的强化版(松下有自己的局限,作为纯日本公司)然后应该有三个系列。CLASSIC倾向以ThinkPad X200s和X300为蓝本开发,1680*1050 VA屏,500nit亮度,或者1500*1000的3:2解析度,在100%下就达到最佳显示效果。13寸是刚刚可以塞下全尺寸键盘的下限,介面全,七行键盘,键盘灯。要有现代化的拓展坞,完整的I/O设计。以当下而言,应该是这么一类型的本子

ThinkPad Classic 13/14/17in,我认为当前的话,得有这三款,当然由于个人的局限,14/15寸应该怎么设计,暂且不表(我个人主要用12-13寸的本子,X61,X220,X270,以及松下CF-SX4,几十台富士通E73x,现役的松下FZ-55算是唯一的例外(14寸,地区缘故,买不到CF-LV8/SV9这类机器,只好选了更堪用的FZ-55)

ThinkPad Classic 13MK1(2020):

搭载Intel 10th 10510U处理器(考虑到部分地区不可用vPro,要全球发货低配i7是最优)

板载内存,最高32GB。

LTPS的面板,3:2的屏幕比例,解析度控制在1500X1000, 或者16:10在1680X1050.(LTPS省电,效率高,集成ThinkShield防窥功能)500nit亮度,99% sRGB, 1000:1对比度。

电池上使用前段双电池设计,每一块60Wh,支持热插拔。

介面上包括3个USB-A 10Gbps,1个雷电3,一个全功能的Type-C,圆头充电器,VGA, HDMI2.0. SDXC卡槽,无线硬开关。分别排列在左边(USB-C+USB-A一个), 后面;VGA, HDMI2.0, USB-A1个,雷电3X1,右边,SDXC卡槽和一个USB-A(黄色介面),出风口同样后置,前段加上无线硬开关和3.5mm耳机口。底部保留专用拓展坞介面。

附件上应该包括TP巅峰时期的配置:一个通用拓展坞(Classic系列通用)和一个UltraBase(X2x0专用,可以方便车内办公,增加介面数量以及机器性能)

材料方面:钛合金的转轴,镁铝合金骨架,CFRP顶盖,GFRP上端和B框,C面镁锂合金,D面镁铝合金。来保证足够的强度,硬度,抗扭性能。

设计方面;我认为还是要使用ThinkLight而不是现在普遍使用的背光键盘(当然这个可以作为Option),屏钩一定要有,B面的缓冲胶,上端略翘起同时咬死C面的设计要拿回来(防尘)最后可选Precision认证的玻璃触摸板,但是默认选择是传统的3键小红点,猫爪橡胶头,POM键帽+耐磨材料,一排指示灯分别列在B面下方,硬体上最高支持2个2280,2个内存槽,自带WWAN槽。

销售和售价:这个系列应该只有三个Option而不像多数的ThinkPad五花八门各种配置,以2020年而言,以下的配置:

Standard标准:i7-10510U 25W 4.9GHz四核处理器,16GB内存,1TB KIOXIA XG6 PCIe SSD,Intel 9560AC网卡+Sierra Prime EM7565 WWAN网卡。60Wh单电池,

Ultimate高配:i7-10710U 35W 4.7GHz6核处理器, 32GB镁光内存,1TBX2 RAID 0的XG6 SSD,Intel9560AC+EM9190 5G+FirstNet网卡+FN预授权,120Wh双电池,带底座全套附件。

基于Standard款的定制机:可以提供比如Quadro P620的显卡定制(通过板载SSD来实现)或者提供更高规格的处理器,比如i7-10875H(ThinkPad历史上也是有过小机器高配处理器的先例的),然后可以定制顶盖的图案,徽章,BIOS图片,等等。

最后整机以Standard款计算,重量应该控制在1.5kg左右,Ultimate款则在1.65kg,最高不超过1.8kg(传统设计T4x0s的标准重量),加上Ultrabase后的重量在2kg内(以标准款算),此外Standard款默认为5X3+ADP的保修(5年内24X7电话支持,次工作日上门/部分地区4小时上门快修,保留原故障部件权,免费更换一次电池,包括意外保和盗窃锁机。Ultimate款则为6年(Special Bid)全球保修,次日上门/4小时快修,部分国家可选Absolute Computrace盗窃追回/远程抹除服务。

定价市场:标准款:$3500(税前),高配:$5500*,定制款具体情况再说,只在联想的官方旗舰店/B2C平台/特选客户群推送限量发售标准款,顶配/定制都只在官方完成。校际联合的线下零售店可以订购,但不放现货,提前一周Pre-order。三个机型都预装Windows10 LTSC 长期服务系统,专业版AcroBat DC Pro和专业版Office2019。不在任何折扣通道上市

中国区上市价格:28888/46888(含税价)

生产制造放在富士通的出云工厂/NEC的米泽工厂/合肥联宝特挑一批熟练工来完成组装。力求达到可用技术的最尖端完成度。

====================================================

总结,我一直认为ThinkPad=最尖端的生产力,而在其长期以来的目标市场内,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最顶级的生产力和无可挑剔的手感,可靠性,如同西装,几百年来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一套好的西装需要三次测量,200+工时一针一线的心血浇灌,稀有顶尖的物料来构成,TP的黑色不应该只是个颜色,而代表的也应该是顶级,尖端类的特性。而不是敷于表面,我这说的这类产品应该不是51NBer的多数人想要的,他们需要的机器实际上联想不可能造得出来(要神舟的价格和IBM的Pride,RadiForce的手感,Fujitsu的轻量,那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我这里所构想设计的机器就是为了一小部分觉得使用这样一个工具可以更有效率地做业务,创造高价值并且愿意/有能力为此付出一定代价的。在个人折腾笔记本电脑的几年里,曾经遇到过一个对我有较大影响的人,当然这货是个松下死忠,抛开对品牌本身的执念,他的态度确是妖娆:「始终买你当时可以买得起的最好的货,因为这货在今后的几年内可以给你创造远大于其售价的价值。」松下的本子就是典型的超级溢价的货,然而这个老哥买了一代又一代,变成一般人眼中需要交智商税的人。手动滑稽。所以,你们觉得我智商有问题是吧?3万买个这个东西?嗯,怎么说?CF-Y7给我赚了一百万,个人的第一桶金。同样的CF-S10给老哥贡献了数个百万元。嘲讽买高端商务机是交智商税的,大概是没有这个实力吧。对于Creator们而言,高效率高稳定的货带来高产值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其他都手动狗头

*价格参考于松下的Toughbook FZ-55,松下CF-SV9Premium日版定制机,以及历史上以前的一些日系/美系顶配商务电脑,以及我认为具有拉升生产力价值的东西。

回到现实,除非联想现在开窍了,否则这样的本子是注定不会出现的,因此,这样一来,松下系列的笔记本电脑大概就是高效率的唯一选择。作为前ThinkPad的Power User,我花掉4000美元搞FZ-55也不花1000美元搞ThinkPad X1Carbon 8,就因为前者有我所需要的大多数东西,算是设备投资,而X1C8除了给我增加一台没什么机会用用的本子,起不到什么作用。那么就算是500块,也是不值得的。可惜联想起步太低,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人想要老古董设计而不学苹果的超薄。因此,这样一来,我们大概是回不到ThinkPad上了。只好作此议论。

最后附上现在在用的本子,手动滑稽一波。FZ-55达到了90%的理想化ThinkPad,我认为这个就足以回答。

以上


51nber:x1carbon的三围,老7行键盘的布局和键程,MacBook Pro一样细腻的屏幕,小新pro的性能散热,齐全的介面,vaio的重量,lg gram的超大电池,yoga c940的音响系统,战66那样的拓展性

最重要的是,价格不能超过5000,要不然我肯定去买X230


至于我个人的话,现在感觉T70with QXGA就挺适合我...

至于联想,我是不抱太大希望,除非他整个P17 ts(左右抽拉三屏机)出来


4:3/16:10的屏幕

7行键盘

老式小红点

y7k的散热

mbp的续航

w700的扩展性

mbp的音响

日系本的重量

麦本本的价格(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