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自己可以說受《神祕博士》的影響很深,之前答主關注了一個南亞文化的答主,他不是佛教徒,但他把佛視為他的老師。那時候我意識到其實在我的人格塑造上,英劇《神祕博士》帶給了我極大的影響,似乎是一個寄託,人生導師,博士們永遠善良,永遠不袖手旁觀便是其中最大的影響。可能我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我卻會在許多時候閃過博士這個人。

所以想問問你們會不會有這種瞬間,大概是什麼瞬間。


現實意義:

沒有dw,我絕對不可能雅思裸考7.5,看完新版之後單純憑著廚力追老版,在沒有英文字幕的情況下啃完第16,17季,再憑藉英文字幕看完1~18季(19季之後看的Icelery字幕組的漢化版本),這過程中極大提升了我的閱讀和聽力。

看完老版之後則開始入坑dw的小說,漫畫和廣播劇,閱讀和聽力進一步提升。

就這樣每天必接觸dw,在大二整個一年完全沒有上英語課的情況下大三開學拿到了出國交流資格

非現實意義:

其實我也在一直思考,dw為什麼對我有這麼大吸引力?當然我在看老版某些劇集時也會感到無聊而哈欠聊天(這種情況剛接觸老版時很明顯,熟悉風格後則有改善)。我也一直知道有些劇情邏輯真的很傻很天真,有些道具設計很簡陋,有些人物塑造很刻板單調。

再加上那幾百本的小說,500+小時的廣播劇,數不清多少卷的漫畫補完遙遙無期,越是深入瞭解越感到這坑就是填不完的無底洞。

但我從來沒有「我要不就棄了吧」的想法。這真的很神奇,我至今都沒徹底搞清楚,這個系列到底是哪一部分令我感興趣,也許,所有的部分都令我感興趣吧。

對於我來說,接觸dw就像每天的一種習慣,我甚至對於故事精彩與否都不在意,只是單純看著那個「有著藍色盒子的老瘋子與同伴的旅行」,就感覺心滿意足。這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了()

因此dw確實算是我在空閑時間的娛樂第一選擇,這個系列本身故事的多樣性,故事媒介的多樣性,故事內容的豐富性,總是能給我驚喜。

與其他人不同,我並沒有從這部劇中獲得人生觀啟迪之類的「精神食糧」。在我看來,這個系列確實就只是一個系列,它的本質目的是供我娛樂。

當然,我在接觸這些故事時肯定會接觸到其中的「觀念」,通常我是認可劇中角色的行為理念(不只是dw,其他作品我通常也是站在「認可角色行動理念」的基礎上思考問題)。

對於「博士」的行為和道德準則,我是持支持態度的。但同時我並不認為博士的做法就適用於所有情況,尤其是現實情況。所以我更將其視為一種「作為目標去盡量趨近的理想」而非「絕對正確的人生準則」

畢竟,我們幾乎不可能做到像博士那樣的行事風格

所以比起關注「這個系列的核心主旨想表達什麼」我更關心「這個系列本身的故事有不有趣」。

這一種想法我同樣也用在了觀賞其他作品上,我不會在意作品本身的主旨我是否贊同或喜歡,只是單純看它能否圍繞自己的主題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硬要說的話也算是dw帶給我的影響吧

謝邀。

人類學不熟,社會學不會,心理學一竅不通,那我就膚淺地寫兩句吧。

從09年至今,接觸DW近十個年頭了,它對我的影響體現如下(可能會補充):

1、基本治好了我的外貌協會毛病,更注意從[DEL]好不好喫的[/DEL]人格層面上觀察人類(你UP乜嘢)。

2、通過參與多個字幕組(包括製作劇集的、翻譯資訊的和演職人員後援會等)接觸更多感興趣的作品和相關信息,儘管我並不追星,但此舉大量拓寬了我搜尋信息的路徑。

3、在吐槽和找BUG的過程中瞭解新知,接觸新的觀點和看法,順便買荷葉加點生抽蒸一下井底田雞。

4、找到了很多很好喫的新朋友(流口水.gif)。

5、字面意義上的提升了個人的綜合能力,甚至影響了我的職場選擇。

PS:我參與翻譯的《神祕博士學》(八光分文化出品、新星出版社出版)將於年內發售,原版就是《Who-ology》這本設定集,超級有趣的朋友們不瞭解一下嗎?(

盜一下八光分的圖,這個是這本書最初的版本w

「該發生的必然會發生,我們阻止不了。」

被變成賽博人的pink永遠不會對Clara動手。

「因為愛,不是一種情感,愛是承諾。」

「如果你喜歡對了人,生活會變得簡單很多。」

「喜歡你應該喜歡的人。」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

「有時,你唯一的選擇,就是最糟糕的選擇……但你仍然要做選擇。」

「如果你十分智慧強大,恐懼不會讓你變得殘忍或仁慈……恐懼會讓你仁慈。」

Clara在pink面前抱怨起了doctor。

「如果你還會生一個人的氣,那你就還沒和他結束。」

他用盡50億年時光只為拯救自己的朋友。

——「你現在只不過是在給她希望。」

——「什麼時候希望成了壞事了?」

——「在絞刑臺上希望就是壞事。」

「那這是我生命裏最美好的時光,那些時光是我的。我不會放棄我的過去,我有這個權利。」

「……你說過記憶,在我們忘記的時候……就成了故事。也許有些記憶變成了歌謠……」

「如果她現在在我的眼前,我一定認得出來。」

可是我就在你的眼前啊。

「你好普通人,請與我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我在努力今天不殺人。如果你的主動脈在我夠不著的地方,那真是幫了我個大忙。」

霸氣的Missy。

「我暗地裡一直站你這的,你個傻狍子。」

靈魂翻譯。

「你的願望,就是我的命令。」

「站在我身邊吧,我別無所求。」

最後

快跑,你這個聰明小子,做一個博士。

「Run, you clever boy, and be a doctor.」

————

開始截圖是從第八季開始的,所以大部分都是Clara的戲份……好吧其實是我偏愛她。

博士真的很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三觀。

受哥哥影響,我從小學開始看,第一集是十一叔血腥瑪麗的那篇……那可真是,心理陰影。

受博士影響,人道主義(?)觀念真的非常重。

非常喜歡人類,感覺造物主把人類創造出來真是太美好了,對人類的未來充滿期待,尤其是火影鬼水那一集讓我感受頗深。

情感不能解決一切,但它一定是解決一切的根源。情感是人類身上最偉大的事物之一了吧,不論是rose的父親我義無反顧地撲向馬路,博士燃燒了一顆恆星就為了跟你告別,Amy為了他面對自己一直恐懼的天使回到過去與他共同在狹窄的大樓裏死去,Clara跳入時間的長河失去自己的身份記憶只為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博士,還是doctor(雖然不算人類)用數億年打破金剛牆,打破時間法則,逃到宇宙的盡頭甚至消除自己最珍貴的記憶去挽救Clara已經結束的生命……

這些都曾是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

情感是這麼美好的事物,不論是誰的心情都值得最珍寶貴的回應與珍惜。

他教會了我去重視他人的情感,去關心每一個人掩飾在微笑背後的可能會有的難過。讓我變得更溫柔。

他又在一次次穿梭宇宙的冒險中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好想要去探索浩瀚的宇宙,即使在這之中我們連塵埃都不如,但也是獨一無二的人啊。

他讓我學會尊重每一個生靈,不同的人種甚至不同的物種,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最後就是,珍惜身邊的人,與自己最美好的記憶。

總之博士教會我太多太多了,老版沒怎麼看,能遇到新版博士真是太好了。

真好啊,一直很期待遇到一個人帶我走上t娘……嚶嚶嚶,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我的網盤裡,移動硬碟裏,有新版全季的《神祕博士》(老版只看了部分)。從2014年到今年,我把這部劇反覆的看反覆的看,看了不知有多少遍。我還買了這劇的各種周邊,深深的迷戀T娘藍。我的手機鈴聲也是神祕博士的主題曲,我電腦桌面也是神祕博士的壁紙……

我還幻想過如果博士要挑一位中國旅伴誰去演比較好,或者穿越到中國的某個歷史時期(老版裏博士遇過成吉思汗)該有怎樣的劇情?

我家牆壁上有一條縫,我都會聯想到艾米等待十一她家牆壁上的那條時間裂縫。

我真的希望梵高有跟著小十一來過現代。

所有的一切未知甚至恐怖的都可能只是寄居的地球的外星生物

看到雕像尤其是天使類的會膽怯

明白即使有至高無上的能力和智慧也不能操控一切 如《火星之水》小十用T娘救回原本註定要死的宇航科學家,可惜科學家在知道一切真相後,還是毫不猶豫的自殺了

飾演小十的大衛田納特是我最愛的外國明星。通過神祕博士認識他,我看完了他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電影以及各種綜藝訪談……至於九叔小十一十二叔十三姨,他們的作品我也都儘可能的找來看了。衍生劇《火炬木小組》以及《莎拉簡大冒險》我自然也不會放過。從沒有對哪部劇有這麼大的熱情。


謝邀。本不太想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是假的粉絲。不少言論並不招人喜歡。

和大多數人不同,因為這個劇,使我完全厭惡英國,以及英國思維方式。使我進一步厭惡許多編劇的惡意和認知,特別是有關中國,科學,以及許多現實問題。

這種感覺是豆先生,夏洛克,是首相,等等其他英劇做不到的。

我無意抬高或鄙視任何劇,任何劇都有其存在的需求,任何劇都可能會吸引到粉絲。

比如抗日劇現在流行 留著精緻髮型衣著光鮮帥哥主角龍傲天扛著先進穿越武器一邊抗日一邊談戀愛,這種劇完全抓住了我爸突突突殺殺殺的爽感,和我媽看鮮肉迷戀(她之前從不看武俠抗日)但很少抓住我,

但如果我也喜歡某個點,比如我喜歡蘆芳生的反派,喜歡主角假扮日軍的戲碼,哪怕這劇拍的不好,我也可以容忍。

可以看出來,大家喜歡的地方不同。我也喜歡泰劇大膽的尺度,又帥又富又有身材帥帥的主角;我也喜歡國產劇古裝喜劇的路線,但對武俠,仙俠不甚多球。

和大多數人不同,它並不是在我很小的時候給了我很大影響的電視劇。

是的,它沒有達到這個高度。

相反,我嫌棄(是真的嫌棄,厭惡,不喜),但是又不像看某些劇那樣可以忽視乃至漠視這些部分,因為我對這劇也算是一場緣分,投入了一些時間與精力。

它從來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也不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我並不迷戀這劇的許多重要組成,包括角色設置,劇情走向,背景設定,經典臺詞,

它只是一部我保持著一定關注的英劇。有的時候我願意去了解,僅此而已。

曾經,我過對這部劇付出許多粉絲向的行為,比如寫一些劇評,分析一些角色形象,分析這個劇背後的走向,分析時代背景,分析設定,吐槽每一集不科學,英國式偏見,迷戀過部分角色形象,分析編劇對角色的理解等等。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什麼能給我什麼樣的感受,

因而決定了我對這些劇的各種不同態度。

做個類比。

秦時明月,一直在更新,喜歡度有限,越做越好,但是有時(並且是大部分時候)好到並不想迷戀,不想進入那個世界。關注度一般。

柯南,一直在更新,喜歡度一直很高,丟失了很多我迷戀的部分,一直保持著比較強的關注,但不會再大心動。

破殼夢,一直在更新,喜歡度有限,丟失了我全部迷戀的部分,關注度一般。不會心動。

DW就是喜歡度有限,有一定厭惡度,這部劇不足以讓我迷戀它的方方面面。關注度曾經很高,現在一般。

是的,我和很多粉絲不一樣,我並不迷戀這劇的很多地方,我看劇的三道動力是博士這個角色形象,編劇的奇葩劇情走向(非褒義),整個劇的各種偏見惡意。

這部劇說破天就是一部電視劇。

科幻,我理解的科幻,是科幻小說科學為重要內核那種科幻,不是機器人,人性,宇宙外星人,時間線,的母題元素堆砌式科幻。

因此,在科幻這條上該電視劇並不吸引我。背景設定,該劇本質是獵奇劇,在各種背景上宇宙上各種外星人上基本沒有我喜歡的。包括咖喱星。我喜歡的僅有用科學去探究咖喱星人這個物種的。上天入地古今未來在我看來也是在我十分容忍的情況下還要差,但我也會剖析為什麼有人會喜歡。

這劇並沒有激發我對英國的嚮往,也並沒有激發我對很多編劇的各種思想奉為圭臬。反而進一步激發了我對英國的厭惡,和對很多編劇的認知厭惡。

但是我會記得這部劇,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我比較認真的電視劇。它不是消遣,我對它的態度一直是重視,警惕,有限喜歡我喜歡的部分,並且還要積極反對劇中的許多觀念,行為。

在這個層面上,它確實做到了,我連現在的柯南都不再認真著。可能是我這輩子最認真的電視劇了吧。

它是一個我可以研究的實體,可以探知感受很多東西,涵蓋內容廣泛,影響深遠廣泛,但絕不是我的心頭肉,絕不是影響我三觀的東西,絕不是我的心靈支柱。

它不是影響了我方方面面的電視劇

它是世界的組成部分,也涵蓋了很多,但不是全部。對我個人影響幾近於無。

但是,我的人生裏,總有這部劇的某些角色形象,總歸成為了我的記憶。

雖然它與我對幻想,冒險,故事有一定程度吸引,也有相當程度的不喜,但它好像並沒有改變我對世界的看法,也並沒有影響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至於道德衝擊心靈反思感受這些就更沒有了,電視劇也是媒體,也是能給人相當大的影響的,但和很多粉絲不同,它來得比較晚,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裏沒有一丁點它的影響。

總歸,是我花時間去寫我如何如何厭惡,也會提到我喜歡什麼的一部劇。

這劇也算是一面反映自我的鏡子,我很多時候都善於以他者來剖析自己,當然,這種思維特點是我個人經歷造成的,跟這部劇沒有關係。很多劇都能反映我的鏡子,但很少有劇在我相當厭惡的情況下寫很多東西。但有這種特點的電視劇不止這一部,特別之處,就在於涵蓋的量更多更廣吧。看到的東西更多,因而對自己的瞭解也比較清楚。

這劇是我觀察的對象,也是我用於觀察我自己的一個東西。它確實影響了很多粉絲的三觀,這也正是我對這劇十分警惕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