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坐標深圳。自己一直有缺牙問題,有三顆缺牙。於是就去深圳一個廣告打得比較響亮的口腔機構諮詢。

諮詢階段(全程diss臉的醫學助理讓我感受到王之蔑視):初入該機構,覺得比較專業,前臺接待、醫學助理都各司其職。分配給我的醫學助理跟我大概同齡(30歲多點),一直在強力勸說我做種植牙,說如果不種植,上面的牙齒會越長越長掉下來,其他牙齒也會鬆動等(過程中配上很多白眼,讓我倍感牙齒知識儲備不足,我也的確不懂啊)。於是諮詢完我就決定要種植了。決定種植後,該助理給我介紹了種牙套餐,植體都是純鈦沒得選,牙冠分金屬合金及全瓷等,此時該醫學助理極力勸說我做全瓷牙,說以後做核磁共振不需要取出,可以理解為一顆牙種一次用一輩子,並表示年輕人不做全瓷牙的基本都是傻子。而這點極為打動我,我也希望一勞永逸,所以就花1W5購買了該套餐(瑞典進口純鈦植體+基臺,進口全瓷牙冠)。

手術(第一階段放入植體):不得不說,我本來還許願三顆牙全部要種上,經過這次手術,再也不想種牙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考慮,該機構在手術室安排了一個經驗並不豐富的護士配合,在手術的準備階段,我自己躺在手術臺上,就聽到她在旁邊跟另一個護士說,好怕啊,好緊張啊。我本來不緊張的,給她嚇得手腳冰涼。然後醫生進來了,消毒後開始手術,先是器械怎麼也不好用,我都怕麻藥勁兒別過去了;又是不負眾望的小護士,量牙齒距離什麼的都聽不懂,醫生喊半天。。我這幸虧就是種個牙啊,嚇人。術後醫生說很成功,反正我也不知道,你說成就成吧,但過程真的是打死不再重來一遍啊。

第二階段(術後三個月後複查):拍完片子,醫生很憂慮的跟我講,你的上下牙咬合太緊了,間距太小了(說是2mm),只能做鈀銀合金牙冠(此處醫生給我解釋了很多很多,很專業很專業),但是我大腦基本空白的啊,我牙間距你一開始諮詢的時候。。術前術後排了這麼多張片子,你才知道的嗎?做不了全瓷的你家醫學助理一開始為啥跟我講什麼年輕人都做全瓷,一顆牙齒用一輩子,不用拆卸不影響以後做核磁共振?現在我植體都埋進去了,告訴我只能做鈀銀合金牙齒。。也就是烤瓷牙!還說價格差不多可以給我抹平。但是但是如果一開始我就知道是這樣,我根本不會種的好麼,想想哪天咱出個車禍磕到腦殼,還要張大嘴巴讓牙醫先過來把我種植牙給卸下來才能做核磁共振,我就激動的想笑!我簡直是花1W5給我自己添了個堵。。想問下有沒有懂種植牙的大神們,我這還有救麼?

--------------------------------------更新-----------------------------------

壞消息:取模後,埋種植體的一側骨頭隱隱作痛,給醫生反饋了,醫生讓我過去看一下,有可能還得上手術操作,心碎。

好消息:取模後醫生在模型上量了一下,說有可能做最薄的那種全瓷牙,但是需要磨掉部分上面的牙齒,這個我有些糾結,因為我朋友同樣是種了牙齒、磨了咬合的牙齒,後面喫蘋果都會覺得牙酸,所以她勸我別磨牙。請大神們幫我看看,能不能不磨牙,等牙齒自然適應?然鵝,如果要重新手術,就不知道間距又夠不夠了。。。


謝邀。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助理醫師」(其實是諮詢師)專業儲備知識不夠,為了業績全力推薦貴的項目,沒有考慮適應症的問題,確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全瓷牙確實比烤瓷牙好太多。

其次,就是你第一次種完植體後就要拍片看看植體種得怎麼樣,還有就是如果採用了數字化導板種植的話可能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了。

第三,下次不用著急做手術的,可以多做功課,或者面診幾家,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套路呢。


2mm的間距空間不說全瓷,烤瓷也預備不足的。

首先醫療機構看似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其實有很多都是脫節的,諮詢師——醫師——財務等等,你遇到的問題也絕非罕見,諮詢師做不了決定(臨牀上會出現各種情況),醫師也決定不了價格(只是主刀的執行者,價格不是他說了算)。

是否用個性化基臺做修復?是否是磨除部分對頜牙再做修復?還是種植體型號、植入角度、深度有問題?放上口內CT興許還能給你提些個人見解。還有關於銀鈀合金烤瓷牙換全瓷牙,肯定虧的....

你的遭遇其實是整個口腔行業的縮影:醫療信息不對稱、不透明。

給各位準備種牙或想種牙的知友一些能讓你擦亮眼睛的諮詢內容,值得收藏:

一、種植體、修復體參數:

1、種植體品牌、種植數量。

2、種植體型號(直徑、長度)。

3、修復體品牌、數量。

4、修復體材質。

5、修復體顏色。

二、口腔參數:

1、骨質(骨密度)屬於幾類骨(這會涉及到能不能做種植修復,種植後的初期穩定性,適不適合即刻,要不要做二期或三期等延期修復)

2、缺牙高度(合齦距)

3、牙間距(近遠中徑)

4、種植體距上頜竇距離數值(參考值>1~2mm)

5、種植體距下頜牙神經距離數值(參考值>1~2mm)

6、種植體頰舌徑距離數值(參考值>1mm)

7、種植體近遠中徑距離數值(參考值>1.5mm)

*因為我們用做多的是瑞士百丹特的植體,列出來的是百丹特的參考值。參考值範圍因植體品牌及型號而定。

三、手術方式:

1、牙齦厚度數值及骨寬度(頰舌徑):決定做翻瓣或環切。

2、骨量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骨粉、骨膜、鈦網等。

3、植入方式:數字化種牙導板或自由手操作。

4、附加手術:上頜竇提升術、骨劈開術。

5、即刻修復、即拔即種等。

6、手術預計時長。

能在術前提供的治療機構,治療效果一定不會很差。

我推薦做數字化種植,用上數字化導板手術,指哪種哪,術前規劃術後效果是否匹配一目瞭然。自由手操作很難達到理想的種植位置,種哪指哪。正規的治療機構血常規、病史、過敏史等都會嚴格做術前檢查。


看完整個敘述,不聊過程的問題啦,好像回答裡面都有提及。

2mm的高度做出來的牙冠,其實使用的感覺一定不會太好,且不說以後拍什麼核磁共振的事兒,極低概率事件,拆下來也簡單。不用擔心啦。

我想表達的是術後維護很重要,術後的片子,牙齒的咬合情況,牙周健康這些都要關心起來纔是長久之計。


題主是被醫學助理誤導了,因為自己本身不夠瞭解,所以盲目信任,再加上後續一系列的操作,才讓題主心生怒氣和反感。

題主的植體應當是手操,臨牀出現各種問題也是可能的。

既然在深圳,建議選擇公立醫院或者是專業性強的醫生做,靠譜的一些種植機構只要選擇好醫生種植系統做數字化種植也是不錯的。


這個就是典型的診所談判人員和醫生脫節的問題。跟患者談的術前規劃不是醫生做的,談判人員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不知道相關適應症問題和處理方案,就開始大吹特吹。醫生接手的時候也只是看了X光片和照片(有的甚至照片都沒給拍),沒有親自進行術前檢查就進行了手術規劃和準備。然後在手術臺上發現了修復可能面臨的問題,但這時候已經裏來不及了,談判師不在手術室裏,在手術臺上跟患者談可能引起更大糾紛,同時失去這個種植患者(結果就是扣獎金提成),只能硬著頭皮先把手術做完,然後再跟患者說明情況。

另外,護士的手術跟臺培訓不到位,我之前跟過臺的大醫院手術室外科主任兇得很,新來的手術室小護士不敢在手術室多說一句話的,說錯一句話或做錯一件事就會被罵出去。沒有經驗的手術室小護士在旁邊必須在手術室觀摩累計到一定次數然後考試考過了纔有機會在老手護士的監督下動手操作(沒經驗的新手護士極其容易破壞手術室無菌環境,造成手術感染風險)。

所以,廣告打的好,不一定做得好。尤其是口腔種植,涉及到的多人配合尤為重要,喫一塹長一智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