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正常了,會用Github的人沒你想的那麼多。大多是程序員知道Github,就算程序員也有很多根本不用它,別說Github,人家連Git都不用,不做版本控制管理的大有人在。還有的英語一竅不通,讓他用Github自然是不現實的。CSDN,中文,百度一搜出來了。

當然了,上Github能搜到很多好用的資源,也可以上Stackoverflow,甚至你乾脆用Google快速搜到更多你想要的東西,還不用看百度的大量垃圾廣告,不用花太多額外時間從大量無效雜訊裏篩選有用信息。

還有一些問題很奇怪,很多東西明明官網有提供下載並且公開MD5校驗碼,但不少人就是要去下載不知道已經第幾方來源不明的資源。好些內容還要求登錄回復纔可見,有的要"金幣"才能下,有的甚至直接讓付費,簡直滑稽。有"聰明人"還跳出來說"免費的纔是最貴的,付點錢纔好。" 邏輯清奇,被割了韭菜還幫人說話。要是討論Redhat、Oracle我就贊同這句話了,可這裡明顯不能這麼用。

明明有官方文檔、社區、優秀技術網站,還是要去看百度出來那些垃圾博客你抄我我抄你已經N手的拾人牙慧的玩意兒。(注意:說的大部分無腦瞎抄垃圾博客,沒說博客全不行,先別噴。)

二八定律,大多數人都是辣雞失敗人士(先別噴,我也是! )。辣雞總是為信息不對稱交智商稅而不自知,主動向割韭菜的"成功人士"滋滋滋送錢,送完還對割自己韭菜的人讚美一番,這是可悲的。當然這也是可喜的,因為不知道,所以傻樂。


我早就說過,只要建一面牆,就有各種各樣的生意,大到重建生態服務,小到內容搬運,想都不用想,全是生意。

建一面牆,帶動價值幾百億美元GDP的產業,你們說好不好?


在我看來,這算是多方面的問題吧。(從教育的角度進行討論)

教育方針的問題。儘管目前XX已經表示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了,而且在一些方面企業方面確實是發展的不錯,但是在教育方面確實是大有欠缺。

舉個栗子,慕課網和51cto。這裡我有個問題,這裡講課的人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沒錯,就是賺錢,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的質量比外國的差就是個必然事件,沒得商量。

CSDN之類的網站也是同理。我們應該沒有理由會相信一個一金錢為目的課程會比一個以底層教育為目的課程好。

舉個栗子,教育方面的差別,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於我們國家教材與歐美國家教材的區別——一個是薄一個是厚。這個差距是體現在於學習邏輯上的,所以我們國家的教材大多都極度不適合自學。(或許你覺得自己學的挺不錯,但這隻能說明你的直覺很強,因為這樣的學習邏輯是跳躍性的,你或許並不知道你跳躍的根據是什麼(這些話是說給intp智力型的人聽的))在沒有充足的認知和自知的情況下,只能聽命於老師,初中高中還好,大學必然爆炸。(老師問題)

上面說的可能太抽象,我們來個具體一點的栗子。相信科班出身的第一個學習的都是C語言吧,大聲告訴我你們用的都是什麼教材(捂臉),在這裡我不是在罵譚浩強老先生哪裡不好什麼的,而是在於你用一個相對於10年前來說不錯的教材,而相對於現在等於一本漏洞百出垃圾書,不合適吧?

比如,譚浩強的書裏竟然會有這樣的問題:i=1,(i++)+(i++)=,這個問題一問就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沒做過項目的,對程序的理解也過於片面,(i++)+(i++)=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它的答案取決於編譯器,可能是4也可能是5或6。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栗子,這個栗子透露出譚浩強的書是有多不合適現在的程序員。就這樣的一本書至今都還用它,真的合適嗎?所以我們在大學能否學好C語言的標準取決於老師教的如何(碰到年輕的走仕途之路的老師請自認倒黴),而不在於你的自學能力。

你若是用譚浩強的充滿著錯誤定義的書自學的話,反而你的自學能力越強就越學不會,到處都充滿著問題,幾年後看了一本《KR》後終於恍然大悟(這是我多位朋友的慘痛經歷)

在這裡給大一新生一個建議,如果真的想學好C語言的話建議從《明解C語言》(你能學會除了指針和底層外所有的東西)或者C primer plus(這本適合有天賦的人)入門,然後KR,最後祭上神器《C標準庫》(我在2020暑假會做一個計算機入門相關的回答,不會讓下一屆的大一新生失望)(嗯,應該不會鴿的,嗯嗯嗯)

所以我們現在再來看看csdn與github,github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上面有世界各個著名大廠的開源項目,還有很多(女裝)大佬(霧)。csdn上又有什麼呢,一些從github拷貝翻譯過來的開源項目,一些知名的博主(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因為環境原因已經幾近於無了)。

ok,這麼對比再加上上面的兩個教育方面的栗子我們應該已經有一個模糊的答案了。

第一個栗子說明瞭我們計算機教育是有一部分依賴於金錢方面的方針。第二個栗子說明瞭我們國家教育與歐美教育的最大差別在於教材的編寫與對老師的依賴。我們把兩個栗子融合起來看。

在對於我們學不會一門知識的情況下(不以考試為基準,在於你會不會用或者能否與現實例子對應起來)(甚至連考試都考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求助於什麼呢?

別的先不說:1.網課。2.微信垃圾推文。3.毒雞湯。4.求助同時也是一知半解的網友或朋友,在不想沒面子的情況下,他們會開始瞎說。(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在思想上對教材的一種偏見,從而忽略了國外的教材)5.培訓機構(我可能例舉的不太完全)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首選的自然是網課或者培訓機構,很少同學會再去找書看,然後這也衍生出了一個巨大利益鏈。賣知識向來都是最賺錢的一種方式。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國內的市場漸漸飽滿了我們會去幹什麼呢?ok,搬運更優秀的國外資源,視頻是不好搬,ok,我們來搬文章和項目好了,翻譯過後,再增加收費系統。這會有一種錯覺——我們會覺得我們是花錢學到了東西,但實質上,我們只是花費了一筆翻譯費學到我們本應該能免費學到的東西。

偷換概念,這就是為什麼github上免費的資源卻在csdn下收費的深層次的原因。我們誤以為我們是花錢學到了東西,但其實這些東西原本就是開源免費的。(而且csdn的開源還少)

說到這裡或許會有人覺得服一筆翻譯費或許沒什麼。

但是翻譯過的文件是基本上是絕對不如原文的,翻譯質量如何還要看翻譯人員在該領域的水平如何,我相信一些大牛應該不會去幹這麼無聊的事情,畢竟做開發有趣的多。不過,當然了我們國家也有一些應該在這些方面贏得尊敬的大牛。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我們為什麼要用github。(有一些是題外話,但我覺得大學生有必要好好的看一下,考研的請出門右轉,不送)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我們為什麼要做開源項目?

我再問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旅遊?

旅遊是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同樣,github與旅遊的意義同理。

做開源項目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認知。項目做的多了,見識自然也就多了,犯的錯也自然就變少了,對以往學過的知識也有了更清晰認知以及熟練度的增加(大學生推薦是大一大二多看點書、刷leetcode或lintcode、參加有意義的比賽,同步在暑假寒假看看github參與一些項目,到大三參與一些更有意義的項目)。

git還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你的視野,增加你對可能性的探究熱情,創造一個東西比做出一個東西有意義的多對吧?

其次是交流,我們學計算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閉門造車,而github是世界最優質的程序員聚集地。(這個說法我現在認為可能是有一點錯誤的)

我們還可以通過github的人脈去外國求職。一些大廠是可以通過其內部人員引薦外部人員就職的,如果你足夠優秀通過了該廠的面試,引薦你的內部人員也會有提成,所以在你足夠優秀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拒絕引薦你去它們的廠裏工作。

而csdn呢,它與github對比起來像是一個斷手斷腳的emmmm,不好描述。

學一門英語你能獲得的東西會超乎你的想像,僅僅對於一個有夢想的程序員而言。(翻譯過的文件的差別我在前面已經說了)

沒有目標的,漫無目的,不想去看外面的世界的。我覺得你或許更需要的是再來一次職業規劃。

覺得收穫了不少知識的朋友請不要吝嗇你的贊,你們的贊對我來說是創作最好的鼓勵。


因為大多數中國人不會放過每一個賺錢的機會,而且又沒人管版權問題

今面國慶我同學從西安遊玩回來,根據他的說見說聞,那邊現在某些景點和公共設施都是隻收現金,支付寶微信什麼的不管用,於是一堆人在旁邊拿著現金說,換錢嗎,100塊5元手續費,嘿嘿


因為有人不會用github找資源和下資源,有人收個跑腿費正常。

十幾年以前街頭不還有付費幫你去免費(盜版)網站下載音樂到mp3的地攤麼

別人不會又不想學,總要給別人一個解決途徑嘛。唯一的問題就是拿開源項目賺錢符合不符合開源協議(當然,這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道德問題)


這麼說吧,我有個朋友,在csdn上傳了個java8 jdk,5金幣下載一次,一年賺了七百多金幣


為什麼很多****hub上免費的資源在****下載區內收費?


csdn上的東西就好比下了一晚上蒼井空合集,最後打開發現是葫蘆娃,還是打的碼的。


五年前這個 csdn 還是很不錯的,有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上邊處理。沒事的時候就會去瀏覽一下。

現在遇到問題會有很多的來源和處理方式,所以很少用到 csdn 了,也不會主動的去訪問了。

總結

  1. 就是大家說的「智商稅」問題
  2. 說明 csdn 並沒有根據時代找到自己新的出路


這很正常。

比如現在有一套肯德基套餐

現場買50塊,但是朋友圈微商賣40塊。如果你買來相當於省10塊。

但是微商其實去淘寶按照30下單買來的,他也賺10塊。

淘寶商家呢?可能進貨價只有20。

最終肯德基的成本是10塊。

所以我個人覺得吧,雖然說現在信息差的生意不這麼好做,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市場,畢竟國內來說,用戶在百度搜技術類的詞條,大多轉去了csdn,只要花費在合理範圍內,付錢給搬運工也無可厚非。


  1. 語言是個大過濾器,很大部分程序員並不知道自己需要檢索的內容的對應英文關鍵字,也不習慣使用英文關鍵字去找相關的信息。這導致即便使用google作為檢索工具,檢索也很少有機會落在github上。

2. 搜索引擎也有傾向性,baidu這個強大的工具會把大量的檢索導入到國內的站點上。

3. 有效信息池導致使用英文關鍵字+google的程序員效率就起飛了,程序員之間迅速就拉開了差距,本質上還是人的問題。


信息差套利是最爽的賺錢模式。

信息差套利是自古以來交易的基礎。交易雙方基於對於同一個事物的不同認識和看法,對同一個事物有不同的估價,這個估價的反映,就是交易雙方的報價和買價。

就 GitHub 的源碼這個事而言,就是因為我們仍然有大量的程序員不懂什麼是 GitHub,不知道什麼是 Github。對於他們來說,GitHub 就是一個不存在的網站,你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去 GitHub 上下載資源呢?


csdn是偽程序員(混子)養活的,只要中國還存在偽程序員,csdn就不會滅亡


我是最早一批CSDN的用戶,CSDN下載區需要收費是其沒落的一個標誌。


這樣的事情還少嗎?個人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取積分倒是還可以理解,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linux入門書籍《The Linux command line》作者倒是好心開源免費了,但是一些 so no face的商家堂而皇之地在網上賣電子書……真TM不要臉


因為我百度出來的只有csdn和博客園的文章


因為牆因為語言唄。這種現象太普遍了,不光光是GitHub。多少免費的工具、代碼,甚至破解軟體之類的,國外都有正常渠道下載,到了國內就是各種收費給你發百度網盤連接。淘寶上這種太多了


csdn就是欺負初學者,我一開始下載計算機類書都是先google,偶爾能查到,質量很多都不好,現在發現github簡直就是個寶庫啊,計算機類的幾乎都找得到免費的版本。下載還很快。


進入github的時間,我已經在csdn下好了


說個工科領域常見的,你搜搜看百度文庫裏多少拿著地方/中央政府公告、發文、國家規範收費下載的,因為很多人找資料只能找百度,而你搜文字資料,幾個撈錢文庫總是會排在前面,而原地址總是藏在你找不到的角落,你猜大部分人會不會搜政府文件時加「 .gov」?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