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少年就是少年,他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悲,看冬雪不嘆,看滿身富貴懶察覺,看不公不允敢面對,只因他是少年。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裏的,應該是出自《擇天記》。

這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理論上也不是泰戈爾的,出自張小嫻作品《荷包裏的單人牀》


1.你相信嗎?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 總有一個人 他自人山人海而來 來時攜風帶雨 你避無可避 走時亂了四季你久病難醫。這段話並不是出自《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並不是出自這本書,而是太宰治好友的絕筆

2.你要做一個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這句話也並不是出村上春樹的《舞舞舞》


一提到反間計,人們都認為是周瑜利用蔣幹騙過曹操殺了蔡帽、張允。

但其實這是羅貫中的杜撰。

而皇太極卻把這個杜撰的故事變為現實,騙崇禎殺了袁崇煥。


其實有些話一看就知道不是原作者的話,比如很多的「村上名句」,還有王小波的。這些語句的特徵,就是看起來像,但是細細品味就知道,寫法不對,意境不對,對應的作品也沒有這個情緒或者議題。特別是這些句子,都比較矯情,看起來很有品味,但是又沒啥可玩味的。

看到這些奇怪的句子,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拿它上百度去搜一下,立馬就知道是李逵還是李鬼了;因為經常要寫作,如果到時候引用了這種句子,把作者搞錯了,會有點尷尬。

然後出於好奇心,我隨便查了一下太宰治的話哈,沒別的意思。純屬好奇。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其實是太宰治的詩人朋友寺內壽太郎的句子,然後太宰治借來的。最後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用到了。而且好像,這句話的日文原文並不完全是這個意思。

其他幾句我有時間就查查。反正如果我在啥文章裏看到了這類「金句」,我會立馬關閉這個文章,因為有點尷尬,哈哈哈。


謝謝邀請。網路普及的一大好處就是到處有人杜撰名人名言,如果用於博取眼球,純粹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知識產權的藐視,當然有的很大程度的出於虛榮心。-毛澤東


比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我至今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

還有,我經常會在考場作文裏寫出各種能證明自己觀點的句子,加個名人的名字,就是名人名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