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現在是個號召心態開放和擁抱多元化的時代,為什麼不婚的人卻總是被各式各樣的人各種擔憂恐懼?除卻各位不婚者的老父老母,大概有些理由為自己的這些兒女擔憂說幾句,其他人是出於什麼立場來對不婚者的選擇來指手畫腳呢?雖然政府也會擔心不婚者成為趨勢的話影響社會生育率,但那些無關的喫瓜羣眾在擔心什麼?好奇。


一般說擔心不婚族晚年生活的都是想結婚的人,一直挺好奇的是知乎上關於不婚族的問題下關注的人中想結婚的和已婚的更多。

作為一個絕對不想結婚的獨身主義,我覺得在婚姻問題上跟想結婚的人和已婚者真的沒有任何交集。

未來變化多端不可預測,作為一個連自己老年生活都不能保障的人誰會閑的真擔心別人的晚年呢?

人都是自私的,誰會關心不相干羣體的晚年生活,無非是為了自己得利。至少不婚族如今都過得瀟灑自由壓力小,比較輕鬆的狀態,所以只能拿未來說事了,製造出一種晚年悽涼的慘狀。

說的好像結婚晚年就多幸福似的,其實對所有人來說晚年都是未知,人生會遇到很多意外,難道要用前面年輕時三十幾年的時光換取晚年未知的十幾年嗎?真的指的嗎?

為了你生病時有人給你倒口水,你住院時有人給你陪牀,你老了有人偶爾看望你,需要你付出比這多的多的精力和時間,就算你真付出了,你遇到的人也未必能做到這些,對於人性永遠都是未知。

請想結婚和已婚者永遠不要關注我,謝謝!


談不上擔心吧....更多的是好奇或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不婚族人士....多半是矛盾的...有時候享受獨身主義,有時候又極度渴望感情...這樣的,多半是自身不強大的


有些人其實在羨慕那些不婚族的同時,有時候會在想如果自己一輩子不結婚會有是什麼樣子。所謂擔心晚年,不過是因為自己現在因為家庭的壓力而感到苦惱,有些在羨慕不婚族的同時,也在腦補不婚族晚年的悽慘狀況。從而為自己現在的選擇而沾沾自喜。他們更多的是帶著看到別人也許比自己更慘而高興。


結婚,不婚,生育,不生育。

凡事有好的一面,就有對立的一面。

中國對於這個問題為何主流觀持擔心,甚至是反對的態度,因為自漢代以來,儒家文化統治了中國幾千年,作為儒家文化核心的「孝」這一觀念也隨之深入人心。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國傳統生育觀念注重多子多福,尤其是對男性生育的偏好,兒子作為傳宗接代的意義更為重大。傳統社會是一個封閉的社會,如若一個家庭沒有孩子,特別是兒子,那麼就會面對街坊四鄰的非議,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生育不再是一個家庭的事,甚至是一個家族興衰的象徵,「兒孫繞膝之樂」、「四世同堂」,這些是一個家族興旺的體現。傳統社會裡注重「家」這一觀念,家不僅是一個生產單位,同時也承擔著對老人的照料,「養兒防老」與兒女雙全的觀點,也是傳統社會多子多福生育觀唸的一個成因。

記得高中歷史老師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把別人的錢放在你的口袋裡,另一件是把你的思想放在別人的腦袋裡」,幾千年的文化傳承發展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


過去的不婚族,總體晚年比已婚已育的人過的悽涼。

但時代變了,風氣壞了,穩定可靠的夫妻關係越來越少,孝順懂事的子女是絕版,感情親情生活撲朔迷離,不婚族也會越來越多。

其實不婚族只要做好經濟基礎和親情依靠,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本來有些人不想結婚被各種長輩一頓痛斥後結婚,等自己變成長輩了又開訓斥同樣想法的晚輩。

你說的不是很正常?這就跟古代打仗的一些降軍,在投降之前屬於a陣營,對於敵軍b陣營那是充滿了不解與仇恨,等真正投降時,又反過來對抗a陣營了。

至於你說現在這個時代包容性很強為什麼還有人不包容你,那也是廢話,包容性強不見得就能把舊社會的習慣丟個乾淨啊?

除了你父母之外其他人無法指手畫腳,那倘若有天你父母西去,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人能管的住你了?

政府不擔心不代表羣眾就沒有權利擔心,這話講的好像政府就比羣眾高一等一樣,屬於不負責任的話。

也就是說你的壓力並非來源於自身、父母、及政策,而是來源於普通人對你的非議,那你有兩種方法:

一 堵住所有人的嘴,用膠帶把這些人的嘴封上封得死死的,或者買耳塞塞住自己的耳朵,以後都不要再聽了,隔絕一切聲音來源

二 遠離這些人,自己一個人到其他地方生活

當然你也可以靜下心來與這些人作平等交流,不過這種行為必定失敗不說,還會引來更加強烈的反駁與訓斥。就不例入方法了。


問這個問題其實我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寬容地看待單身一族。不管誰高不高興,不婚族大概會越來越多,ZF就算有朝一日開徵單身稅大概也阻止不了,喫瓜羣眾就算再多擔憂型議論也一樣阻止不了。因為不婚只是一個選項,今天選這個選項的人多了而已。如果大家真的擔心不婚族的晚景,那倒不如呼籲ZF趕快撤銷和修訂那些對單身者不友好的法律法規,比如,早日修訂單身者不準領養孩子之類的法規。


有政治正確必然有倫理正確。發達國家的數據顯示不婚趨勢上漲。從英雄母親到計劃生育再到鼓勵二胎是政治經濟方面的國家意志,但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自由選擇日益成為時代正確!


客觀來講不婚族的晚年生活確實是問題,目前養老體系還存在許多棘手問題,但前段時間有過報道的「羣居養老」方式就養老問題為我們展現了新思路,值得借鑒,也定會越來越完善。旁觀者擔心不婚族未來的心理原因,是多樣的,不排除題主的推測。


不是,謝謝您的信任,希望能夠幫到你!


因為之前也答過不婚族未來會怎麼樣的問題。看見題目就進來了。

看了題主的表述還是想說兩句。至於您說的,指手畫腳,真的沒有人有資格對任何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呢,畢竟沒有經歷過您的經歷,也沒體驗過你的生活是吧。也同樣作為一個認為需要婚姻的人,給出了那樣的答案也是因為真的認為伴侶很重要。同樣你可以選擇任何形式的伴侶。

之前我也是不婚族,改變想法的只因為一次事故。感覺如果沒有伴侶及時聯繫可能現在已經不在了。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吧,獨居很久了。也有穩定收入,收入不僅夠花還可以攢下的那種。沒有朋友家人催婚哦,也從來沒被別人嚇唬過,更沒有閑心嚇唬別人。

真的是出於好意,完全好意。

還有好多答友的答案也讓我心裡不是很舒服。什麼個人利益。我是不太懂,你結不結婚跟我們認為結婚重要有啥利益關係。怎麼感覺啥都能扯上利益,真的很沒有人情味。我一直覺得能上知乎的也都是給我自己觀點然後交流的吧,也都是學習。如果總是誤解別人的好意,那就需要思考是不是思維方式的問題了。當然,我們既不是朋友也不能說認識,我只是覺得這種思維方式會影響你的社交。

畢竟每個個體選擇的生存方式不同。只要你覺得幸福就好。


就是怕不婚族比這些結婚了的人過的好,過的幸福唄 所以洗腦人家一起結婚


謝邀。對於不同於自己觀點的種羣,總會下意識排斥,這可能是一個道理吧……


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小孩還小以後一定會很孝順


別人擔心是因為他們不是你,好多人都是為別人出主意而自己慫的又不敢自己來,一天到晚逼逼叨。只要自己想明白,別人再擔心我該喫喫該睡睡,讓他們瞎操心去吧,閑著也是閑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